遼國涿州守將、怨軍主帥郭藥師的叛降投宋,使得宋軍上下都變得躊躇滿志。

而當女真人在北邊又節節勝利,一路高歌猛進的攻佔了除南京府外的其他城池這訊息傳來後,童貫便再按耐不住了。

於是童貫下令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劉延慶為都統制出雄州,攻新城;命將領劉光世出安肅,奪取易州,兩軍最終於涿州與郭藥師會合。

由於种師道已背了此前戰敗的鍋,被天子趙佶授為左衛將軍,致仕歸鄉去了,故不在軍中。

當時,遼國由於北面戰事吃緊,抽調不出兵力來,故而耶律大石能指揮的兵馬只不過是兩萬軍隊而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次面對宋軍的十幾萬兵馬,耶律大石尚有三萬人,最後又得了蕭幹的增援。

現在面對的宋軍已多大三十萬,耶律大石的兵力卻是不增反減了,故而全軍都出現了膽怯的情緒,覺得這一戰根本就沒法打。

耶律大石於是向眾將士道:“宋軍懦弱膽怯,聞勝而進,遇小挫而潰敗,如此軍隊,即便百萬,又有何懼之?

我軍雖僅兩萬餘人,但只要上下一心,奮勇向前,必能殺敗宋軍,保衛家園!”

聽了耶律大石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說辭後,遼軍上下這才恢復了許多士氣。

“為了遼國百姓,為了南京安危,此戰本將就算戰死,也絕不會後退一步!”耶律大石最後又說了這麼一句。

遼軍將士見主將耶律大石尚且如此將生死置之度外,也就再無人有別的心思了,都大聲道:“吾等願誓死追隨將軍!”

耶律大石見了眾將士的神情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耶律大石憑瀘溝河佈防,靜靜的等候這宋軍露出破綻,力圖一舉把他們擊敗。

蕭後也知要讓耶律大石那點人防禦宋軍三十萬兵馬,實在太過為難他,於是緊急佈防一番,又南調蕭幹領兵八千前來助陣。

不過這蕭後心裡對南面的戰事,似還是不怎麼抱有信心,又聽聞郭藥師反叛,心中更是驚懼不安。

於是蕭後遣使者蕭容、韓昉至童貫軍營,向大宋奉表稱臣,乞念前好。

韓昉見了童貫、蔡攸後,言道:“女真獨食諸國,若大遼不存,必為宋朝之憂,唇亡齒寒,不可不慮。”

童貫、蔡攸聽後,都大聲呵斥,讓人把韓昉一行趕出營帳。

韓昉大怒,立於庭中大聲道:“宋遼結好百年,誓書俱在,汝等能欺我遼國,但能欺天否?”

童貫動怒,把這韓昉囚禁於軍中,獨把另一個遼國使者蕭容趕了出去。

韓昉以唇亡齒寒來勸童貫,這種言論其實宋朝之中也早有人說過了。

對於出征伐遼之事,大宋朝廷中也是有少數幾個人持反對意見的。

當宋朝上下君臣都決意北伐時,當世的中書舍人宇文虛中曾上書直諫,覺得宋遼休戰百年,遼國又恭順無比,若是遼國滅亡,北部邊疆就由恭順的遼國換成了兇悍的金國。

到那時,大宋以百年怠懶之兵,面對女真人的百勝之師,以寡謀安逸之將,角逐於血肉之林,只怕宋朝之禍,就此便再無安寧之期了。

宇文虛中此番言論,若是被武植得知,定會瞠目結舌。

因為他擔憂女真人的言論,在史實已驗證,這北宋朝在遼國滅國之後,緊接著也被女真人給滅亡了。

可惜天子趙佶見了宇文虛中的奏疏後,勃然大怒,把他貶為了集英殿修撰,再無法參與朝政了。

宇文虛中在這段時間又心有不甘的連寫了十一道伐遼利弊的策論,上了二十道奏疏,皆被蔡京扣留不報。

八月初十,童貫遣都統制劉延慶將兵十萬出雄州,以郭藥師為嚮導,渡過白溝,向北進軍。

劉延慶這十萬大軍毫無軍紀,軍容疏散,看得郭藥師是一陣心驚膽戰。

郭藥師麾下的怨軍共有八千人,雖也非是有多強戰力的軍隊,勝仗沒打過幾次,但一定的軍紀卻還是有的。

如此稀稀拉拉的隊伍,人數雖眾,又怎麼可能打得了勝仗?

於是郭藥師便遲疑了一會,向劉延慶勸道:“今大軍拔隊而行卻不設防備,軍紀渙散,若敵軍置伏兵突然襲擊,首尾不相應,則只怕會望風而奔潰。”

劉延慶聽後心中很是不喜,“小小降將,竟對本將軍指手畫腳,著實可恨!”

他冷冷的回道:“本將自有廟算在心,你好好帶路就是。”

郭藥師見他滿臉的不忿,知他肯定是沒把自己的話聽進去。

郭藥師也不再多言,退了下去,對左右親衛將領道:“宋軍不可靠,爾等時刻警惕,若是情況不對路時,立即領軍逃跑,別理會這些傻子。”

左右聽後,都點頭答應了。

當劉延慶的大軍行至良鄉地界時,奚王蕭幹領兵萬人來拒。

劉延慶冷笑一聲,揮兵向前攻去,然而卻力戰而敗,損兵折將,完全奈何不了蕭幹的這一萬兵馬,最後只得選擇了閉壘不出。

如此對峙了數天後,劉延慶愁眉苦臉,不知該如何破敵。

郭藥師於是獻計道:“遼國精兵都到了前線,燕京(遼南京析津城又稱燕京,即為現北京)必然空虛。

將軍若能撥五千兵與我,尋道突襲燕京,城池定能快速攻下,到時蕭幹軍心必亂,可一戰而功成!”

郭藥師還請求劉延慶派他的兒子劉光世押後而行。

劉延慶讚許了郭藥師的計策,遣大將高世宜、楊可世領兵六千交與郭藥師統率,夜半之時渡盧溝河,繞道前進。

郭藥師到了析津城附近後,見城池果然沒有多少防備,心中大喜。

於是郭藥師先派了他怨軍麾下的大將甄五臣領兵五千,率先發起襲擊,奪得析津城的迎春門而入,郭藥師本人則率其餘兵馬接著跟上。

殺入城中,郭藥師率部立陣與城中的憫忠寺,派人向蕭後與百官傳話,讓他們速速投降。

這析津城實在是太大,城門與城門之間相距甚遠,郭藥師兵力少,不敢分兵,也就沒有派兵去佔領各處城門,只希望蕭後能迫於形勢主動投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