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妹這時睜大著一雙美目,滿心期待的對武植:“既是新得了許多棗紅馬,可否給我挑一匹?”

武植道:“可以是可以,不過……得讓我的箭術精進些才行。”

花小妹哼哼了兩聲:“小氣!”

隨後,花小妹又道:“那我教你射箭就是了!”

武植聽後,立即露出了勝利式的笑容。

花小妹於是向武植詳說起了她所掌握的射箭技巧來,武植認真的聽了後,頓覺大有益處,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他隨後又回到了靶子前,再次練起射箭來,果然與之前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

花家的射箭之法,真是頗有獨到之處!

當然,在這之後武植也沒有食鹽,親自帶了花小妹去蓼兒島上去,讓她挑選了匹鐘意的棗紅馬。

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這天,梁山旌旗飄展,兵馬整頓就緒,士氣高昂,在武植、林沖的帶領下,分作兩路下出了水泊,直奔萊州府、徐州府而去了。

從距離上來看,萊州府自然是比徐州府距梁山遠得多。

不過實際上進軍起來時,抵達所需的時間相差得又不算太多。

蓋因進軍萊州府時,武植是讓大軍騎馬的騎馬,乘船的乘船,從濟水上直到青州府,然後從青州府向東走進入濰州府,過了濰州府便是萊州府的地界了。

武植麾下兵馬那麼多,若是全都乘戰船的話,船隻自是不夠用的。

但借用些漁船、運輸船的話,也就勉強夠用了。

畢竟梁山的話,船隻還是一直都不怎麼缺的。

之前武植回梁山時,還有些兵馬留在濰州府就地休整、鎮守,現在會合了這些兵馬後,便氣勢如虹的齊殺入了萊州府境內。

萊州府有四個縣,分別是膠水縣、即墨縣、萊陽縣、掖縣。

其中,掖縣縣城是萊州府的治所所在,位於海灣邊上,乃戰國時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七十餘城的那個安平君田單的封地。

由於掖縣城與濰州府之間,是沒有別的城池阻隔的。

所以武植領兵進入了萊州府地界後,即直撲這萊萊州府的治所要地而來。

進軍途中,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梁山的上萬大軍用不多時很快就殺到了掖縣城池附近,隨後將其給包圍住了。

隨後,武植便讓大軍按部就班的扎下營寨,埋鍋造反,拼組攻城器械。

按例,武植一般不會在抵擋城池的當天發起進攻的。

武植一般會讓全軍休息足了,養精蓄銳後這才發起進攻,以保正士兵的戰鬥力在攻城時保持在最佳狀態。

不過這一次由於行軍並未花去太多時間,武植看了看天色,只是將近中午而已,就打算讓士兵吃過午飯後便即發起首輪進攻。

這時的掖縣城城牆上,早已是站滿了把守的士兵。

不過這些士兵幾乎個個都是眼神驚恐,似的怕極了梁山兵馬一般。

中午後,一切都準備就緒,武植先傳令讓兵卒發射了一通拋石,又讓凌振打了十數發火炮。

這個過程造出的傷亡雖不怎麼多,但卻極具聲勢,算是個大軍進攻的熱身前奏。

熱身前戲過後,武植讓傳訊官令旗一擺,便要下令大軍開始發起真正的進攻。

但就在這時,只見掖縣的城池大門忽然轟然開啟,一隊人馬從裡面走了出來。

武植見此,大感意外,覺得他們是竟要與己方兵馬正面交鋒。

以這掖城守軍的兵力來說,堅守城池尚能支撐許久,出城而來豈不是送死?

又或者掖城守軍覺得死守下去的話,城池終究會淪陷,所以想要出城來拼死一戰?

總之,武植見了這情形後,心裡是畢竟懵的,很是不明所以,於是下令全軍暫緩進軍,嚴陣以待,且看清敵人有何舉動再說。

就在梁山大軍的矚目中,城裡又走出了不少人來,而且從服飾上來看,竟還都是文官。

而其中為首之人穿的,更赫然便是知府的官服!

見到這後,任誰都知道他們不是出來交戰的了。

若是要與梁山交戰,這些文官跟著出來作甚?

這時,有人打著白旗上前喊道:“誰是梁山的鎮東將軍?還請出來相見!”

武植身邊的眾將聽後,都道:“哥哥,小心有詐!”

這事無不透著古怪的意味,眾人自是都認為其中有什麼詐了。

不過武植還是擺了擺手,騎馬上前了一小段距離,問道:“找本將何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萊州知府見了武植後,領著一大批文官走了上前,齊齊的跪在了地上,喊道:“本官……本官願獻城納表歸降,還請將軍饒過吾等一命……”

武植聽後,神色一怔,許久過後也沒能反應過來。

他最後時不太確定的回轉身來向朱武小聲道:“剛才那廝說的可是‘願意歸降’?”

見到朱武點了點頭後,武植這才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這……這可真是件稀奇事了!

梁山自起兵攻取州府來,到現在為止已攻佔了九個州府,但卻從未遇到主動投降的。

這是主要因為梁山打土豪、分田地、懲治貪官惡霸的種種所作所為,在那些官員們心中已是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

在官員們的眼裡,若是城池被攻佔,他們落入了梁山的手裡定是十死無生的。

故而他們他們面臨梁山的進攻時,從來都是拼死抵抗的。

而現在卻不僅遇到了投降的人,為首的還是個貴為知府的大官,要直接將府城獻出,真是稀奇之極。

正是因為這事太過稀奇,無論是武植還是別的人都從未往這方面去想過,所以在剛才聽了知府的言語後,才會在懵了許久才回過神來。

那知府見武植許久仍沒有回應,壓力倍增,額頭上已滿是汗水。

幸而武植這時終於應道:“既然爾等能識時務獻城而降,本將並非嗜戰之人,自是會欣然接受的。”

知府與其他的官員聽了武植這話後,都不由的大松了一口氣。

隨後,武植讓這些官員起身,然後派了士卒上前去將知府手上的奉表拿了過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