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有童貫、高俅兩人的參與爭奪,使得朝廷擬定南征方臘的人選,遲遲未能抉擇出來。

如此一拖再拖,最後竟拖了兩個月之久!

童貫、高俅都是天子趙佶的寵臣,當兩人之寵,卻是都比不過太師蔡京。

而童貫、高俅兩人中,與蔡京更為交厚的,顯然還是童貫。

童貫乃宦官出身,自小就是長在宮中的,極其善於揣度上意。

在當即天子趙佶登基後,童貫便受到重用,派到杭州擔任供奉官,也就是在那時就開始與蔡京有了往來。

那時的蔡京,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員而已。

蔡京後來之所以能進京任官,全得力於童貫的斡旋,而在蔡京出任宰相後,又投桃報李的屢次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薦童貫去征討四方,以立大功。

蔡京、童貫之所以會取得現今這麼大的權勢,實乃一文一武,互相幫持的結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蔡京、童貫之間的交情,這些年都是有來有往的,勿論是誰幫了誰,都很快便會還回等價的人情去。

所以童貫為了盡量避免多欠蔡京的人情,他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之事,是不會求情於蔡京的。

這一次童貫與高俅爭到最後,已感到使盡渾身解數了,也是沒有將想要的搶到手,也只得硬著頭皮向蔡京求助了。

於是蔡京立即就入了宮,向天子趙佶力薦了童貫為帥征討方臘。

趙佶也是覺得這時拖得太久了點,又不好拂了蔡京面子,就答應了下來,任童貫為宣撫制置使,統禁軍十萬南下討伐方臘。

高俅見最終還是沒爭過童貫,心裡自是氣苦,但也只好改而請命攻打田虎。

高俅之所以沒有選擇去打梁山,一是田虎的地盤離東京近些,若是有捷報,也好快些傳遞給天子得知。

二來則是因為梁山屢屢打敗朝廷的大軍,似乎要比田虎難惹一些。

高俅既是親自出征,那就是要力圖穩贏的,梁山這不討好的硬骨頭還是扔給別人對付去算了。

在這時,天子趙佶也已對梁山的聲勢略有耳聞。

他想著既然方臘、田虎都有人去剿了,不如再派個人領兵去剿滅了這梁山,省得以後再擾他耳根清淨,於是就吩咐童貫、高俅兩人務必一併解決了此事。

童貫、高俅兩人雖是互相不對付,但天子難得親口命令他們的事情,自是絲毫不敢怠慢。

兩個前一刻還鬥得個你死我活之人,立即就和顏悅色的聚在了一起,認真的商議起該任用誰為領兵討伐梁山的主將來。

這時,高俅忽然想起了一人來。

當初呼延灼與梁山對陣陷入僵局之時,曾向高俅派去監視他的劉文昌乞求派那所謂的‘蒲東三傑’助陣。

劉文昌覺得蒲東三傑是童貫的人,就沒有答應,但後來也將這時告知了高俅。

而具高俅打探後得知,蒲東三傑中宣贊雖在童貫門下做事,卻向來不受重用,而那關勝、郝思文更是與童貫沒半點關係。

經過那次打聽,高俅也知道關勝是有大本事的,而他也是有些舉薦個有才能之人將梁山剿滅了,於是便向童貫提了。

童貫覺得那宣贊畢竟算是他門下之人,立了功的話他也能撈上一份,總是不虧的,也就一口答應了。

於是童貫當即下了調令,讓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後應,關勝為領兵指揮使,步軍太尉段常接應糧草。

調撥禁軍、河北精銳軍兵三萬,讓他們犒賞三軍,限日下起程,大刀闊斧,殺奔梁山泊剿滅群盜。

一時間,大宋軍隊排程頻頻,道路上常常可見過往的士卒、運糧的民夫雜役。

所有事情都準備妥當後,三路大軍這才氣勢宏大的離開了東京,分別往三個方向殺去了。

……

童貫、高俅兩路兵馬暫與梁山無太大關係,可先不用理會,關勝這一路卻是直撲梁山而來的,不由得武植不重視。

當大堂裡的每個人都看過那情報信件後,武植向眾人道:“可有人熟知宣贊、關勝、郝思文這三將的?”

呼延灼聽後,立即出列道:“哥哥,這三人我久聞其名,當初率兵打梁山時,還曾希望朝廷派他們來助陣,故而可略說一二。”

武植聽後,立即示意呼延灼繼續說下去。

呼延灼於是將關勝、宣贊、郝思文三人,一一向武植與眾人簡要的介紹了一遍。

宣贊、關勝、郝思文三人都是蒲東人,因彼此是好友,又都是武藝出眾之輩,故而被人齊稱為“蒲東三傑”。

那宣贊乃衙門防禦保義使,向來掌管兵馬。

此人生得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使口鋼刀,武藝出眾。

他先前在邵王王府曾做郡馬,所以人呼為“醜郡馬”。

因宣贊曾以連珠箭贏了番將,邵王愛他武藝,所以招做女婿。

誰想郡主卻嫌宣贊生得醜陋,懷恨而亡,因此不得邵王看重,只做得個兵馬保護使。

後來宣贊雖拜入了童貫門下做了防禦保義使,但童貫卻是阿諛諂妄之徒,與他不能相下,對他常有嫌疑之心。

那關勝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關羽關雲長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上雲長相似,也如祖上那般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

關勝寒門出身,現在三十歲出頭,,屈在下撩,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勝少時就開始從軍,在邊軍廝殺多年,戰功赫赫,之前已憑著軍功做到了蒲東巡檢的職位,威名享譽於大宋軍中。

而那郝思文則是蒲東三傑中年紀最長的,還是關勝的拜義兄長。

傳聞中,郝思文的母親夢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之後就生了他。

因此,人喚他做井木犴(犴an,四聲,井木犴是古典神話中的二十八星宿神之一)。

郝思文是個十八般武藝無有不能,不過在蒲東三傑中,又得數他的日子過得最是不如意。

宣贊、關勝都各有機遇,博得了官身,而郝思文卻仍是白身一個,一直在江湖上四處闖蕩,最近才返回了蒲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