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州府,北海城。

剛剛入秋,無雨無風的山東在大中午之時,還是讓人感到有些炎熱。

北海城乃濰州府的治所之地,城頭上多有血跡,四周煙火未滅,無不表明著這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交戰。

北海城的府衙大堂裡,這時正端坐著許多兇悍之輩,而主位上的一人,赫然便是梁山之主武植。

原來,這濰州府的治所北海城竟已被梁山給攻破了。

濰州府算是山東最小的一個州府了,只有三縣之地,除了這北海城外,另外的兩座城池昌邑城、昌樂城也都早被攻下。

所以整個濰州府,其實在今天已算是被梁山給全部攻佔了下來。

這北海城其實梁山打得並不怎麼順利,城裡的守軍抵抗得甚是頑強,梁山整整猛攻了七八天的時間,付出了較大的代價才將其攻破。

而這時,攻略沂州府的林沖、樊瑞、李逵等人,也傳來了捷報,在經過月餘時間後,終於是將沂州府給拿了下來了。

雖然因為天氣的緣故,使得此次出征,用時比上次又多了不少時間,但也也總算是將既定的三州之地攻了下來。

至此,梁山所佔據的地盤多達了九個州府,已是將大半個山東之地都給佔了去。

這自然是件值得讓人高興的喜事,武植已傳達了要在今晚殺豬宰羊慶賀一番的命令,使得兵卒將士們這時個個為此都洋溢著笑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忽有細探來報:“稟將軍,有來自梁山的急報!”

武植在自稱鎮東將軍後,各頭領自還是對他以“哥哥”稱呼,以前的那些普通嘍囉則改口稱他為“將軍”。

武植接過急報後,開啟一看,臉色頓時變得凝重無比。

朱武立即問道:“哥哥,發生了何事?”

武植仍在沉思著,沒有回答,將那急報遞給了朱武。

朱武一看,只見上面一連寫了好幾樁大事。

首先一件事,乃淮西、荊湖一帶的王慶也終於按耐不住,起兵攻佔了房州府、襄州府兩地。

其中,襄州府的治所襄陽城乃荊湖地區的大城,不僅人口眾多,風物繁華,更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要地。

所以王慶攻下這襄陽城後,立即就將大軍搬到了那裡常駐。

另一件大事,則是圍困多時的杭州城,最終還是淪陷了!

而且淪陷的過程之離奇,就連武植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江南地區向來的少有地震發生了,只怕幾百年都不發生一次,沒想到卻在方臘圍城最關鍵的時刻發生了。

而且這地震的等級從情報上來看,似乎也不怎麼高,但偏偏卻能將那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城杭州城牆給震塌了!

武植看了這情報後,已是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方臘幾十萬大軍圍攻近兩個月也沒打下城池,最終卻是這樣攻取的,世事之荒誕,真是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方臘攻佔了杭州城後,江南的形勢頓時為之一變,四周的官兵再無能與之抗衡的了,方臘的實力無疑又再上了個臺階。

另外幾個訊息,則全是與朝廷有關的了。

是的,經過許久的遲鈍反應後,朝廷終於發兵來剿滅造反的田虎、武植、方臘了。

而且這次是兵分三路,共出動十幾萬精銳禁軍前來圍剿。

一路由樞密使童貫親自率領,領兵十萬南下去攻打方臘,一路又太尉高俅統率,領兵五萬去剿田虎,最後一路,則是由信任兵馬指揮使關勝統領,出兵三萬來打山東。

至於王慶,似乎因為他剛造反,東京城尚未得知訊息,所以暫時並無兵馬去攻打他。

話說為何朝廷會等到這麼久了,才姍姍發兵?

原來,田虎與武植的起兵,其實都並未怎麼引起朝廷大官們的多少關注。

但是那方臘的造反,卻是在朝廷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原因無他,對朝廷的那些高官來說,他們的利益在河東、山東兩地並不算重。

但是江南之地,特別是杭州府,每個大官都是有著不少進孝在那裡的。

此外,江南還是花石綱的重要來源地,若是這裡亂了,將花石綱給斷了,天子之顏也定是不得舒展,甚至可能會大為動怒。

故而東京城裡的官員,沒一個是不想讓朝廷儘快發兵去剿方臘的。

而對領兵的武官來說,征討方臘也著實是一件上好的美差。

若是剿滅了方臘,收復了江南之地,東京城裡的官員無疑都是欠了那主將一個人情。

另外,江南是富庶之地,出征時定也能搜刮到許多錢財。

更重要的,還是這肯定是能讓天子高興的事情。

若是將田虎、武植剿滅了,天子知道了最多只是讚揚一番而已。

而江南則是花石綱重要來源之地,可以說整個天下除了東京城,就數那裡是天子最關心的地方了。

若是誰帶兵去將那裡收復了,比能博得天顏歡喜,加官進爵自是少不了的。

然而,事情其實就是壞在了人人爭相要帶兵去剿方臘這事上。

那些武將為了能得到這件美差,個個都是極盡了手段,陷害對手、拉攏官員幫腔說事,發動暗中關係向天子求差……

在方臘起兵後的這一兩個月時間裡,東京城可謂是風起雲湧,各種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直讓人有應接不暇之感。

其中,爭奪的最厲害的兩人,赫然便是樞密使童貫和太尉高俅。

高俅希望透過立下平定方臘這樁大功,博得天子歡心然後藉機取代童貫,當上這樞密正使的職位。

而童貫則是希望透過這一戰,鞏固自身在軍中的地位,增強在天子面前的軍事話語權。

童貫雖然在官職上已幾乎是位極人臣了,不過卻還有一個期盼。

他希望能封得王爵!

帝王之術,一般都是異姓不封王的。

不過這卻並非是無法實現之事。

只要軍功足夠了,便有希望!

而且在宋朝神宗皇帝在位時,曾留下遺訓:“能收回全燕之地者賞以封地,給以王爵”。

“全燕之地”在遼國,現在遼國國勢衰微,正是收復“全燕之地”的大好時機!

童貫就是希望能透過征討方臘,掌握軍中的更大話語權,從而讓天子讓他主持伐遼之事,最終得封王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