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之水猛的拍打著兩岸,江面上船隻往來甚繁,船帆接連不斷。

而在這些船隻中,此時有七八艘大船很是令人矚目。

只因這七八艘大船上都掛滿了白帆,船上行走的人也有許多穿著一身的白衣。

這般陣勢的,一般人只怕會將這些人當做是出殯下葬的。

只有常在長江上行船的人,才會知道這些人其實都是摩尼教的教眾。

原來這摩尼教崇尚白色,所以地位崇高者大都是身穿白衣的,出行時的船上、馬車上也要掛些白帆、白綢。

此時摩尼教這些行駛在中間處的一艘船的船艙裡,正端坐著摩尼教之主方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方臘怎生打扮?

但見他頭戴一頂沖天轉角明金幞頭,身穿一領日月雲肩九龍繡袍,腰繫一條金鑲寶嵌玲瓏玉帶,足穿一對雙金顯縫雲根朝靴。

方臘這一身的打扮,哪是普通人該有的?

這分明就是天子才有的打扮!

方臘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邊淨手,水中照見自己頭戴平天冠,身穿袞龍袍,以此向人說自家有天子福分。

由於方臘武藝雖不出眾,但卻很有口才,竟蠱惑得不少人相信了他的那番言論,漸漸的名聲也傳了開來。

官府得知後,自是不容方臘在那散播此等大逆不道之言,四處追捕他。

方臘於是帶了些忠心的追隨者竄逃江湖,後來在因緣巧合下,加入了摩尼教,成為摩尼教的一個小執事。

那時的摩尼教,教眾總共不過上萬人,組織鬆散,還沒什麼名氣。

方臘帶著上百號人加入這摩尼教,實力不弱,再加上他能說會道,也頗有手腕,在一兩年內,在摩尼教中的職位急速上升,最終完全掌管了這摩尼教。

方臘以前僅憑一個沒隱的話語,就蠱惑得許多人投靠他,這時當了摩尼教之主後,就更是不得了了。

原來這摩尼教那時雖已勢弱多時,但畢竟傳了有幾百年了,有著一套完整的教義,而且那教義天然就是要慫恿人造反的,正好完全貼合了方臘的心意。

所以方臘在掌管了這摩尼教後,憑著自己的口才將那教義四處宣揚,只過了兩三年,教眾已遍佈這江南數個州府,聲勢漸漸響亮了起來。

再後來,江南的花石綱之禍在江南愈演愈烈,百姓大怨,人人思亂,方臘這摩尼教更是愈發的壯大起來。

何為花石綱?

“綱”是當今天子創立的運輸隊伍,在江南地區,十艘船的運輸隊則為一綱。

當今天子趙佶喜好奇花異石,曾有江南的一個地方官員兢兢業業十年不得升遷。

後來,那官員探知了趙佶的喜好後,搜刮了許多奇花異石向他獻上,天子大喜,立即將那官員連升了三品,此後更是一直官路亨通,羨煞旁人。

這件時傳開來後,凡是在江南為官的,都不思治理地方,到任後都大肆搜刮奇花異石進獻。

天子趙佶得知後,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專門成立了運輸江南這些奇花異石的“花石綱”,親自派了人去江南各州府接納。

至此,花石綱所到之處,地方百姓便必須要供應穀物,而且得不分農時的強行民役,搬運花石、費力拉船。

有的地方為了讓船隊順利透過,更是大建運河拆毀橋樑,搗毀村落民居,鑿壞城郭,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這花石綱所到的地方,皆是民怨大起。

不僅普通的百姓因這花石綱產生了怨恨,許多富商、名門望族也同樣如此。

由於散落在野外的奇花異石不僅不多見,還很難尋找,而富商、名門望族家裡世代收藏的,卻是可以直接得到的。

“花石綱”所到之處,地方官員為了能捐納,而不惜向那些富商、名門望族強取豪奪。

更有一些官員,就為了得到一些花石,而向人栽贓陷害,殺人全家、滅人滿門,因這而飛來橫禍的實不在少數。

自這天子趙佶繼位以來,花石綱已荼毒江南近十餘載了。

在這十餘載間,因為這花石綱而落草為寇的人不知凡幾,像梁山的“玉幡竿”孟康,就是因此而殺人逃亡的。

“青面獸”楊志也因失陷了花石綱而丟失了他殿帥府統制的大好前程……

摩尼教就是在這花石綱之禍愈演愈烈之時,急速的發展壯大起來,現在已有教眾上百萬,遍佈江南各地,上到地方官員、下到普通百姓、乞丐,都有摩尼教的人。

普通百姓加入摩尼教,是為其教義所吸引,豪商、名門望族則是為了能尋求庇護。

當官府要來殺人、搶奪花石的時候,能敢出手將官兵趕走的,也就這摩尼教的人了。

由於實力的激增,方臘的野心也隨著膨脹起來。

雖然現在的江南,方臘已是個暗地裡的帝王一般,但他卻偏偏已不滿足於只在暗中。

當初方臘向別人說他有天子福分的那個傳言,似乎本是方臘為了蠱惑別人而編造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方臘自己本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了。

反而那身穿龍袍、端坐龍椅的情形,卻時刻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方臘現在就是時刻想著要將這個腦海中的念頭給實現了!

他不僅要在暗處當帝王,還有在明處、在東京汴梁裡當帝王!

方臘本想在去年初的時候,就想在江南發動叛亂的,不過軍師包道乙、樓敏中等都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紛紛勸阻了方臘。

包道乙原在金華山修道,是方臘費盡心思才請出山來幫助自己的,樓敏中在江南向來以有謀略著稱,方臘對他二人都十分的器重。

見包道乙、樓敏中都認為時機不成熟後,方臘也就採納了他們的意見。

“時機”是一種較為虛無的東西,誰也不知道幾時到來,但方臘既已決心要造反,自然不會這麼幹等著。

包道乙、樓敏中為方臘定了一條行事策略:煽動百姓,加劇江南矛盾;整備軍械糧草,以待後用;聯絡四方好漢,共舉滅宋義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