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娘子沒有看走眼,阮小七之所以這麼勤快的往林沖家裡走,正是看上了她的婢女錦兒。

而錦兒心中,其實也是在阮小七護送她們回梁山的時候,對他漸生情愫。

所以當阮小七下次再來林沖家,林沖將事情挑明並撮合一番後,阮小七與錦兒的親事,便定了下來。

山寨中規矩不多,阮小七與錦兒兩人定下了親事後,很快就開始張羅起來。

這是山寨中的第一樁親事,武植下令要操辦得紅紅火火的。

於是整個山寨便立即忙活起來,各處都張燈結綵的,就像是過大年一般。

五月十三日這天,阮小七與錦兒便開始了拜堂成親,山寨各處,熱鬧非凡。

阮氏三兄弟的老孃穿了件喜慶的新衣裳,見到兒子與錦兒時,臉上已是笑開了花。

等到阮小七與錦兒拜了堂,送進了洞府後,三兄弟的老孃揪著阮小五道:“你兩位兄弟都成親了,這下可就只差你了。”

阮小五一陣窘迫,找了個藉口跑開了。

阮小七與錦兒的喜事,李瓶兒也有參加,她看著穿著新娘衣服的錦兒,臉上滿是豔羨,再看著武植時,眼神已是多了幾分幽怨。

武植看到了李瓶兒的眼神後,已是明白她心中所想。

李瓶兒原本養尊處優的,卻跟著他到了這梁山強盜窩,為的自然是能與武植成親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過去了那麼久,李瓶兒雖與武植住在了同一個院子,卻還沒有個名分。

這事其實也不能怪武植,他自從殺西門慶、到梁山落草後,一直都是忙得腳不著地的,期間還去了趟東京,根本就沒時間來顧及兒女私情。

等生辰綱的大事過後,或許就能清閒一些了吧!

當晚,金蓮在入睡前,將腦袋枕在武植胸膛上,幽幽的道:“郎君,今天奴見瓶兒姐姐瞧你的眼神,似是要吃了你似的。”

武植神色一窘,尷尬的道:“怎麼說起這個來了。”

金蓮坐了起來,表情認真的道:“瓶兒姐姐都跟著你來這裡了,若是一直這麼沒名沒分的,只怕會被人笑話。”

武植試探性的問題:“那娘子說,該怎麼辦才好?”

金蓮瞥了武植一眼,“還能怎樣,給她個名分唄!”

武植將金蓮一把摟在了懷中,“娘子,若是給了瓶兒名分,你不生氣?”

金蓮嘆道:“奴也知道男子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何況……何況奴一直不能為夫君懷上骨肉……”

武植見金蓮說到最後的時候,神情很是悲切,寬慰道:“這事以後再說吧,孩子的事情,我們現在就再努力努力吧!”

金蓮重重的點了點頭,起身去吹滅了搖曳的燭火。

一番絕妙的春色,又在閣樓出上演起來……

就在阮小七與錦兒成親後的第二天,遠在大名府的楊志,也面臨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大概在半月前,大名府府尹梁中書舉行了一場軍中比武。

楊志在那時嶄露頭角,先是力壓留守司副牌軍周謹,之後又與留守司正牌軍索超鬥了個不相上下,所以被梁中書欽點為了押送生辰綱的人選。

這時已是五月中旬,也時候押送生辰綱上路了。

楊志卻有些憂慮的對梁中書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

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便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們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梁中書道:“本官多派些軍校與你,一道防護送去便了。”

楊志道:“恩相便差一萬人去也不濟事;這些廂軍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

梁中書道:“你這般地,生辰綱不要送去了?”

楊志又稟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

梁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什麼事你且說來。”

楊志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伕挑著,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上東京交付,如此事情方可完成。”

梁中書道:“你甚說得是。這事若能辦成,回來時我定會重重保你,讓你光耀門楣!”

楊志道:“深謝恩相抬舉。”

楊志退下後,便一面打拴擔腳,一面選揀軍士,很快便將事情準備妥當了。

不過就在臨出發前,事情卻發生了些小變故。

原來蔡京的女兒、梁中書的妻子蔡氏,也有一擔禮物,另送與蔡京府中的家眷,也要楊志一並送去東京。

又怕楊志不知頭路,特地再叫了個老都管並兩個虞候和楊志一同出發。

楊志的臉上,頓時就浮現了一絲陰霾。

楊志帶著十一個健壯的廂禁軍出發,出、行、住全都由依楊志一個說了算。

但那老都管與兩個虞候,既是蔡氏的人,又屬太師府門下公人,倘或路上與楊志彆拗起來,楊志如何敢和他爭執得?

所以楊志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即便又去跟梁中書爭辯起來,好說好歹,總算是讓喚了老都管並兩個虞候來,讓他們三個在路上一切都聽楊志的。

老都管並兩個虞候當下滿口答應了下來,心中卻是對楊志不以為意。

於是在五月十五這一天,楊志則戴上涼笠兒,穿著青紗衫子,系了纏帶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條朴刀,走到了府前。

老都管也打扮做個客人模樣,兩個虞候假裝做跟的伴當,十一個壯健的廂禁軍,都做腳伕打份,挑了十一擔金銀器物,在那等候。

一行共是十五個人,各人都拿了條朴刀,離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門,取大路投東京進發了。

水滸故事中的生辰綱大事,正式揭開了序幕,各方勢力也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爭奪這筆潑天的財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