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平沙城被贊為西塞明珠不夜城,百里城郭繁榮可見一斑,每到夜晚日暮西山月掛天穹時,平沙城內在涼州都負有盛名的城南勾欄牌坊便琴瑟聲起,畫樓歌臺綵衣翩翩,是最讓人忘憂解煩的好去處。

作為涼州第一郡的隴右郡府蒼城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平沙城崛起不過幾十年而已,而蒼城卻是地地道道的百年古城。

城東有一古蹟高樓,與城外東面的迎客山遙相呼應,高樓之上牆壁棟柱都有歷代文人墨客題詞,是西涼為數不多墨香氣濃郁的好地方。

蒼城四四方方,大街穿小巷,道路寬長都是經專人測量,無一越規,郡守府就坐落在蒼城正中央的位置,每日不是大紅官袍的本地郡官進進出出便是身披甲冑腳步匆匆的將校奔波。

涼州叛亂戰火四燃,火勢最旺的武威郡是隴右郡的近鄰,可光聽著坊間謠言不斷,今日官軍在哪個縣外又大敗一場,明天就要打到蒼城牆根下了,昨天叛軍又攻克了哪個小縣小城,離蒼城更近了。

可足不出戶的蒼城百姓壓根連叛軍的半個身影都沒見到過,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那些聳人聽聞的事情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可大多數人都是當個不真不假的故事來消磨時間,久而久之較真的人越來越少。

袁蒙看到面露不快的侯霖緩緩跟在他身後,心覺剛才自己的舉止確實有些過份,主動拉下臉面有意讓胯下戰馬慢上一拍,拉進和侯霖距離,等到兩馬馬頭並進時,袁蒙深吸口氣,儘量讓自己語氣緩和道:“你對西涼的暴亂瞭解多少?”

侯霖搖了搖頭,心不在焉。

袁蒙倒也不氣餒,繪聲繪色將他這一路所見所想道來:“之前在長安聽說西涼暴亂四起時心裡還不以為然,和幾個軍中的校尉出去喝酒時還常常吹牛說一群拿著鋤頭鐮刀的農夫能有什麼作為?順帶把涼州郡兵和平叛大軍詆譭一番,認為要是把我們御林軍拉到涼州來鬆鬆筋骨,平復叛亂也就是幾個月的事情。”

侯霖聽到這乾笑一聲,知道這是袁蒙給自己一個臺階下,雖然心裡煩悶,可伸手不打笑臉人,就連青樓女子得了好處也要賣笑幾聲不是麼?

袁蒙聽到侯霖笑聲,惴惴心懷初定,一手握著韁繩馬鞭,一手撫摸槊杆四望遠處中原見不到的景色繼續道:“這幾日來,我所思所想頗多,涼州暴動就猶如附骨、附骨……”

侯霖頭也不抬回道:“附骨之疽。”

這下換做袁蒙尷尬:“對對,是這個意思。一地剛定,一方又起,平叛大軍就和打地鼠一樣,疲於奔命,直到現在局勢才稍微好轉些。”

侯霖強打起精神搭話道:“涼州終究是大漢的涼州,暴民終究是大漢的子民,會好的。”

袁蒙應允一聲,心情舒暢道:“原以為自己會籍籍無名死去,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驃騎將軍已經許諾我,只要平反有功,他會替我美言幾句,摘下這頂六品都尉帽無可厚非,只要不摘下袁蒙這顆人頭,我早晚能提著更多的人頭換軍功換回來。”

袁蒙說到這突然想起侯霖與自己一樣是此次官運的正副掌權者,雖知道侯霖身後有人撐腰,可還是忍不住問出口道:“你見驃騎將軍是何意?丟失官運不說,折了數千人馬,即便聖恩垂憐,也絕不會這麼容易。”

侯霖唉聲嘆氣,這倒不是他故意流露惺惺作態,一想起自己身上如今不光是天子口詔壓身,怡親王重望在肩,還有榮孟起的血海深仇和這數千群虎山弟兄的生死前途……

侯霖渾身提不上勁,有氣無力回道:“我要立即返回長安,可聽說函谷關連著渭水東側全部戒嚴封鎖,想要求得驃騎將軍一書,為我叩開這天下第一關的大門。”

袁蒙聽到這心生警戒,如今早就過了回長安覆命的期限,訊息封閉,恐怕長安那邊都以為他已經死在了這裡,如果侯霖一人獨身回長安,那他又該如何是好?

袁蒙是趟過刀山火海的人,面臨抉擇從不猶豫,心裡一橫收起笑意鄭重道:“侯都尉,不是我嚇你,兵部法度森嚴,你若執意回長安覆命,只怕難以用言語取巧,更討不了半點好,丟失官運,戰敗身逃,這兩點任何一個都是砍頭的罪名,到時就算聖上垂青,也難過此劫。”

侯霖被他這突如其來的駭人話語嚇了一條,在馬背上打了個哆嗦,看著滿臉凝重的袁蒙不似開玩笑,蹙眉道:“那依袁都尉的意思?該當是好?”

袁蒙果斷道:“留於涼州驃騎將軍帳下,助他平叛,得了此功勞,再加上到時候督師東歸的驃騎將軍美言,你我二人萬事無憂。”

袁蒙雖然言語斬釘截鐵,可眼神中恍惚過的一抹疑色還是被侯霖瞧見,侯霖心思百轉,可也不知他賣的是什麼關子。

萬千念頭一瞬即過,順著袁蒙意思想下去的侯霖猛然醒悟,既然函谷關守將於一銳有造反嫌疑,那他豈能容西涼那邊帶著驃騎將軍手令的人安然返回長安。

萬里愁雲湧上心頭,侯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

“先見過驃騎將軍再說吧。”

蒼城郡守府。

門外甲士比起平常足足多了兩倍,光是府門前大紅燈籠下的門崗都足有十八人之多。侯霖緊咬嘴唇,跟在袁蒙身後。

榮孟起來時已經交代他一套萬無一失的說辭,並且再三囑咐要是樊郡丞還是軟硬不吃,就掏出趙儼山的遺筆之作,保證水到渠成。

侯霖沒有答應,他忘不了趙儼山臨終前張著淌血的嘴衝他喊的話,還有懷中寄託趙儼山生平所學的《群虎山地勢圖》。

榮孟起沒有強迫,只是用手抓著侯霖的臉,讓他扭向在蒼城外紮營的數千群虎山弟兄。

曲曲折折穿過三座庭院,在一名侍從的帶領下侯霖看到一處亭榭裡正在獨自飲茶的樊郡丞。一身常服賞花,怡然自得。

侯霖面無表情,還沒等袁蒙引薦就先自報家門行士禮道:“下官侯霖!從七品搜粟都尉,與袁都尉一同奉命此次官運,路途坎坷,後陰差陽錯進了群虎山,誅匪首小叢峰魏老頭,現領群虎山數千山賊歸降驃騎將軍麾下!”

樊郡丞聞言一驚,心思慎密如他一時也想不通其中環節,群虎山小叢峰的佈局不是金家在暗自操控麼?怎麼突然間就冒出一個長安那邊的搜粟都尉。

樊郡丞看向侯霖。

“侯都尉真是年輕有為啊。”

原以為只是走個官場禮節的袁蒙眼皮一跳,聽出這拖字音極長的不陰不陽語調,心裡一沉。

侯霖抬起頭,清秀面龐上嘴角勾勒出一輕淡笑容。

一個時辰後。

身穿古舊樸素長袍的老夫子帶著幾個稚子在郡守府路口的大榆樹下吟詩作對。

雙眼老花的老夫子看著還未至秋收時節便落葉繽紛的百年老榆觸景傷情,正要傷春悲秋幾句,聽到榆樹下傳來陣陣悲唔。

“夫子、夫子!這有個人!”

老夫子眯著眼睛彎腰看去,見到榆樹下一個同他一樣破舊長袍的年輕人蹲在樹根旁,手裡拿著一根細長木匣低著頭渾身顫抖,不時傳出幾聲啼哭。

見多世態炎涼的老夫子也瞧著心塞,那年輕人雙手不停的去摳匣縫,開啟空無一物的木匣,反覆數遍,指尖滲血。

年輕人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似乎多試幾次匣內就會有他要的東西,等到木匣上沾滿鮮血,年輕人突然嚎啕一聲,抱著木匣痛哭。

哽咽如孩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