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一,天陰,宜:栽種、捕捉、畋獵;

忌:開市、動土、祭祀、齋醮、安葬、探病。

莫行人、少刀兵。

……

長徐縣附近山間的小路不善於跑馬,但總歸是被附近上山的村民們走出了一條小徑。

這兩天山匪鬧得緊。也就沒有人敢上山砍柴了,大好青山之上只有一路煙塵。

山匪頭子帶著山匪們去葬姑娘。

“徐都尉……”

徐驚馬後的刀疤臉話剛出口就意識到了錯誤,連忙改口道:

“老大,六子這麼多年也算在邊關殺過北邊蠻子的好漢。這要是咱們還是大唐邊軍,您一槍挑了爺們一個屁都不放,關鍵是咱現在就是山匪,咱被大唐拋棄了,咱們只不過是有些剩餘價值的工具啊!”

徐驚舉起右手握了個拳,後面的一行人連忙勒馬。

徐驚調了馬頭,看著他們說道:

“你們可是以為被我大唐拋棄了?”

面對徐驚的眾人底下頭默不作聲,輕輕的撫摸了馬鬃,徐驚又說道:

“我等身為朝廷重犯不假,但我等有何時被革除了大唐軍籍了!”

說完,徐驚馬鞭指向面前一人說道:

“周勵,涼州斥候,斬首一十二人,五個月前怒而殺俘,自願到軍法處領罰。你那只斥候小隊現在就你一個人活著,你去向你死去的戰友說!說你不是大唐邊軍,說你是以一個山匪的身份死去的!”

徐驚又指向隊尾一人,說道:

“張小五,涼州馬卒,斬首八人。親手殺了自己的戰友,當時他腹部中了三箭,仍然堅持戰鬥,內臟邊戰邊流,最後躺在你懷裡求你殺了他。你現在是兩個人的命,你現在告訴我,你要連著你兄弟的命一起做山匪嗎!”

“崔莊,鐵浮屠大盾士,斬首四人,守城十六次……”

“李鐵,雪雁騎騎兵,斬首二十八人……”

“張楚才,定北城長槍兵,斬首四十八人……”

徐驚怒目原瞪,說道:

“現在告訴我你們誰是山匪?”

看著眼前的“棄卒”們,徐驚臉頰上的肉不斷抖動,最後還是長呼了一口氣,說道:

“咱們現在都是斥候,只不過是大唐境內的斥候。我們沒有歸屬,沒有命令,甚至沒有身份。咱們要被罵成賊人,曾經敬佩咱們的人們現在會罵我們,仇視我們,甚至想殺了我們。”

西風帶著山塵,吹得眼睛苦澀,害的山匪們迷了眼。眨了兩下眼,徐驚扣了扣鼻樑,又說道:

“可是咱們好歹也是當兵的啊,名單上的人咱們殺光了,時候也差不多了。‘吳鉤’那群狗娘養的總不至於讓咱們的名字寫不上戰死名單吧。”

……

長徐縣外,“吳鉤”頭子段江看著眼前的春草,不禁吟詩道:

“長徐縣外長徐山,

長徐山下長徐酒。

長徐酒裡英雄倒,

……”

站在段江身邊的是一位中年將領,丹鳳眼,留的短鬚,聽到了段江脫口的詩詞跳了跳眉毛,說道:

“大人,相州軍已經把控了各個驛口、小路。不過這一隻二十餘人的山匪,想必大人要的不僅僅只是這點山匪的人頭吧。”

段江一隻腳將眼前的一朵小花踩碎,眼睛看著山,說道:

“那上面的不是山匪,是你們的袍澤。”

中年將領右手扶在劍柄之上,半眯著眼睛,左手輕輕摩挲著自己的下巴,笑道:

“山匪就是山匪,大人莫要辱了我大唐士卒的顏面。”

段江還是顯了老態,現在的他沒有刻意挺身,也沒有刻意佝僂,但是脊樑已經開始慢慢顯露出了彎曲,有那麼一瞬間,中年將領甚至認為眼前的黑衣老者只是一個富家翁,而不是那個腥風血雨背後的始作俑者。

那個富家翁一樣的老者隨後說道話卻令中年將領如墜冰窖。

“上面的山匪頭子和你一樣是當年定北城上下來的人,叫徐驚。我讓手下給太傅長子當了一年的狐朋狗友,把一個知書達理的書生禍害的不思進取,正好徐驚家姑娘出門,我便讓手下撩撥了幾下那個公子哥。書生還是書生,喝了酒也只是跑到街上拉人家的手,親人家的嘴,要是在利索點,徐驚估計已經殺到太傅家中了。”

“那個叫張小五的小卒,是個好斥候,他戰友我派人射的箭,要不然北合的遊騎兵三箭射不死一個人也沒有必要當北合精兵了,北合估計也早被咱們滅了。有個好斥候,掃蕩北合諜子方便多了。”

“剩下的就不是我幹的了……”

段江矮了那個中年將領將近小半頭,用眯縫著的眼睛看著中年將領頭盔上的虎紋,說道:

“但他們都在邊關殺過北合蠻子。”

中年將領握劍的手逐漸開始細微的晃動,五指的關節清晰可見,他不知道還能不能控制住自己拔劍的慾望。最後,中年將領渾身放鬆了下來,一句話從牙縫裡飄了出來:

“大人可是要我整個相州軍為他們送行?”

段江從懷裡掏出了一個雞爪子,又從背後掏出了一個酒壺,豪飲了一口,說道:

“不,本官想要喝這長徐黃酒,你相州軍整軍護衛又有何妨?”

“噌”的一聲,中年將領拔出長劍,指著段江的眼睛。

“大人莫要玩笑。”

段江隨口將雞爪的碎骨頭吐在地上,用手中的長骨頭將長劍撥下,說道:

“這山上除了山匪,還有北合那些耐不住寂寞的所謂的高手。為他們送行的事情還輪不到你們。”

“死在北合人手裡,我也好給他們爭取個大唐國殤。”

不看大山,段江扭身進了長徐縣城。

中年將領瞳孔微縮,看著地上深入五寸的雞骨頭,持劍的手無力的墜了下來。

他看著那座青山,相州境內的青山,眼睛睜得很大,像是想把整座山看穿。

其實山上人不多,一夥山匪,一個葬姑娘的少年,一個策馬而行的少年,幾個在黑暗裡的人。

段江慢慢悠悠的進了城,他的心中沒有中年將領那麼複雜,他只想著那兩個孩子到沒到京城,要是半路死了,師兄會罵他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喝了口酒,段江把最後一句詩讀了出來:

“英雄倒處青山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