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抬頭看了看,突然恍然大悟,興奮叫道:“我靠,你不問我還沒想起來,這是大名鼎鼎的邙山啊。俗話說活在蘇杭、死在北邙,意思就是吃香的喝辣的泡妞啥的那得去蘇杭富庶繁華之地,人死了卻要埋在這邙山裡。”

丘山雖然聽說過邙山,卻從不知道有這麼句俗語,就半信半疑地笑道:“哦,我還是頭次聽到這麼個說法……”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咱對面這道山樑裡,埋了中國歷史上至少十分之一的精英。那個誰說,這邙山上幾無臥牛之地,連牛躺下去都說不定壓著了哪個歷史風流人物。”

丘山聽胡天這麼說,不禁有些吃驚起來,問道:“你說的當真?”

“絕對是真實的歷史記載。隨便算算,這邙山至少埋了二十多個皇帝,此外呂不韋、狄仁傑、孟郊、顏真卿之流,有如過江之鯽一般,通通都把自己埋這裡了。”

此時兩人已來到麥田南邊的山腳之下,尋了一條往西邊去的路。這條路並不好走,兩人不得不放緩步伐,一邊撥開茅草,一邊探路向前。

丘山邊走邊抬頭看那山體,邙山並不高峻,似乎也沒見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便道:“你既然懂些風水,說說這邙山到底是什麼風水寶地?”

“邙山是秦嶺餘脈,位於中華腹地,西邊就是秦嶺。秦嶺那可是大斷裂地貌格局,兩億多年前的海西運動中形成的,就像天然屏障一樣橫亙神州大地,人稱華夏民族龍脈。秦嶺一路往東,到了邙山這兒就隱沒在了黃河灘頭,要是從高空俯瞰,簡直就像一條扎進黃河喝水的巨龍。想象一下這畫面,多震撼!”

胡天說著瞟了眼丘山,見他正屏息傾聽,立馬興致又高了一截,頓了頓接著道:“這些帝王將相、文人騷客,自然知曉其中的厲害。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山樑,實則枕山蹬川、俯視天地,是藏風聚氣的龍脈之穴。所以大家爭著搶著要在這裡把自己給埋了,實在也是想沾一沾龍穴的寶氣,好讓子孫後代有個好前程。”

丘山調侃道:“這些歷史風流人物也都信這套,也沒見誰的子孫後代永享榮華富貴。”

胡天聽丘山這麼說,一時啞口無言,想了一會兒才嘟噥道:“這氣數可是難說得緊,今兒個你埋這裡佔了龍穴,改明兒他又在這裡刨一坑,斷了你的氣數。俗話說風水輪流轉,誰要想獨佔這龍穴恐怕是難。所以皇帝老子都想著長生不老,煉丹修仙啥的也沒少幹。哦,對了,”胡天一拍腦袋接著道:“唐高宗在乾封元年,也就是666年還追尊老子為玄元皇帝,在這邙山建了一座上清宮,相傳正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

丘山一聽到唐高宗和老子的名字

,立馬來了精神,問道:“老子在邙山煉過丹?”

胡天嘿嘿一笑道:“這就沒法考證了,不過圖書館館長是做過的。他在洛陽生活了很多年,從周王室辭職後才離開這裡。他在洛陽工作時,平時沒事搞搞休閒娛樂活動,來邙山踏踏青,那也是極有可能的……”說著說著語速卻慢了下來。

丘山見胡天兩眼愣愣望著前方,腳下步子也變慢了,就問道:“怎麼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胡天說著停下腳步,眼睛骨碌碌轉著,像是在回憶什麼似的。

“嗯?”

“老子很可能也研究過河圖洛書。”

丘山聽胡天這麼說,輕描淡寫道:“老子是圖書館館長,就算研究河圖洛書也是份內事。”

“事情可沒這麼簡單。”胡天一邊回憶一邊說:“有次我去屈老頭家,碰巧看到他桌上有份影印材料,上面寫著‘老子河洛讖’五字。我問他那是什麼書,他說他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我當時沒太在意,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屈老頭很可能是在研究《道德經》與河圖洛書的關係。”

“它們之間有些關係也很正常嘛,老子既然看過,肯定也會受些啟發。”正說話間,兜裡的手機震動起來,丘山忙拿起一看,見是李柳玉的訊息,說他們已經找到落腳處,隨信還附上了定位地圖。

“他們已經安頓好了,我們看完後也趕緊回吧。”

兩人此時已經來到麥田西南角。丘山拿望遠鏡往北看去,果然在大石坡西側找到了一個鼓包,與其他三個模樣相似。

丘山將望遠鏡遞給胡天,說道:“看來大石坡已經被這四個鼓包圍住了。”

胡天一邊將望遠鏡舉到臉前一邊道:“這麼看有個球用,要不直接過去把它看個通透。”

丘山搖搖頭道:“我覺得那東西透著古怪,晚上也看不清楚,貿然靠近還不知會惹出什麼么蛾子。明天白天再來仔細看看,瞧明白了再說。”

胡天不再堅持,當下兩人沿著原路返回,按照定位圖往東北方向走了五六裡地,找到了一座農家院落,院子門口豎著一塊招牌,上書“鳳來農家樂”五字。他們走進院來,見院子裡拾掇得樸素乾淨。一個老闆娘模樣的中年婦人迎著他們,自稱姓潘名鳳來,聽說他們與劉奇是一起的,忙領到二樓的一間客房,敲開門,正是劉奇三人。

待那老闆娘走後,丘山把事情經過都說了一遍。

李柳玉聽說那些凹坑是上古星圖,禁不住開啟電腦看了一遍,嘴裡說道:“我爸也常看一些古代星象圖,還跟我講解過,我本應想到的……唔,我記得小時候有次他去東海縣出差,就

帶回家一張拓片,那拓片上是一幅星象圖。”

胡天一聽,忙把手機掏出來一通搜尋,嘴裡叫道:“東海縣……是連雲港那塊。咦,真是奇怪……”

丘山見胡天似有什麼發現,就傾過去身子問道:“奇怪什麼?”

“你看看這地圖,連雲港和商丘、洛陽、西安、天水差不多在同一緯線上,怎麼這麼巧?”

眾人一聽,都湊了過來,好奇地看向手機螢幕。

丘山見手機螢幕太小看不清楚,就從李柳玉身前搬過電腦,開啟地圖瀏覽起來。他把連雲港和其他四個城市都打上標記,發現這些城市並不是完全處在同一緯線上,而是呈高低交錯排列。其中西安和商丘緯度相同,天水、洛陽和連雲港緯度相同,略高於西安和商丘,但彼此之間差別細微,大概只有0.2到0.4度的差距。

劉奇此時說道:“用測距工具把它們連起來看看。”

丘山忙依言行事,將五個城市連在了一起,一條規則的、輕微起伏的波浪型折線出現了。波浪線東頭從緊鄰黃海的連雲港開始,從東往西貫穿了三分之一還要多的國土,到西邊的天水打止,全長約1200公里。五個城市分別處在波浪線的波峰與波谷上,各市之間的距離相等,均約300公里。

丘山忙又開啟李淳風的《廣輿觀聖圖》,見代表秦州、長安、東都、宋州的四個朱點也都一字排開,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眾人見到這等巧合之事,一時都做聲不得。

丘山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道:“這《廣輿觀聖圖》並沒有標出連雲港,想來李淳風並沒有去過那裡……唔,柳玉,你父親從東海帶回的那張拓片是什麼樣子?”

李柳玉蹙眉邊想邊說:“那是我很小的時候見過的,印象中那張拓片極大,當時把我家客廳的地板都鋪滿了。拓片是黑色的,上面有不少碗口大的白點,我爸當時告訴我那叫石穴,是在巖壁上鑿出來的。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那叫星象圖。”

眾人聽說那張拓片如此之大,都露出驚奇的目光。胡天戳了下手機螢幕,遞到李柳玉面前說道:“看看這張圖片。”

丘山也往那螢幕上看去,見是一塊凸出的岩石,那岩石上長著薄薄的青苔,邊上有些被扯開的藤蔓,想來此前這些藤蔓應該爬附在岩石上的。岩石表面有不少石坑,直徑比碗口略小,排列得錯落有致。

李柳玉認真看了看,點點頭道:“這也是張星象圖。”

胡天一拍大腿叫道:“是了!這是近年在連雲港發現的石穴巖畫,是石器時代的遺蹟。當地搞考古的認為是遠古人類用來做星相祭祀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