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些陰暗,中午時分還是陰彤密佈,明顯一副要下雨的樣子。

部落營地裡的首領們不由抬頭看看天,心情也被沉重的陰雲緩緩圧下來,讓他們感覺都有些難以呼吸。

一隊隊裝備精良的明軍將士來到了城牆上,在嚴明的號令下,從容幹練地接替了原本駐防的戰士。從旗幟上判斷,這是英國公張懋率先到來的部隊。

他們沒有大張旗鼓,可換防的一舉一動,卻牽動著達延汗和部落首領們的心。

果然,明朝的援軍來了啊......

“只是,這人數兒是不是少了些?”站在長城下五里地方的部落首領們,眯著眼睛努力向長城上望去。認真的神情和滿腔的關注之情,比在家等候丈夫金榜題名的妻子,還要忐忑不安。

“不用數了,這次他們大概來了兩萬人馬。”

和碩特旗主有些鄙夷地望了一眼,身旁提出這個愚蠢問題的輝特旗主,道:“沒看到昨夜的布條上說,大明此番援軍是要分進合擊?也就是說,他們要分批、陸陸續續地抵達這裡......”

輝特旗主一下有些臉紅,就覺得自己該加強一下文化素養了:如此簡單的事情,竟然還需要別人特意解釋一番,實在在讓其他部落首領看了笑話。

果然,到了第二日清晨,又有一大隊援軍到來。這次明軍所持的旗號,乃大明保國公朱暉。

他們又換下了昨日英國公的部下,鷹揚虎視地看著城下的部落聯軍,各個精神狀態飽滿,明顯對接下來的大戰充滿信心。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援軍真的是在陸陸續續抵達。

部落首領們估算了一下,四天的時間裡,大明已增兵七萬人了。算上之前長城就有的不到八萬人,人數已然達到了十五萬。

十五萬對三十萬,已然有了主動出擊的資本。更不要提,此番大明援軍還帶來的大量的輜重補給,後面還有五萬大軍繼續向著延綏方向開進。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以為。

他們根本不知道的是,這些兵士來來去去,其實一直都是那兩萬援軍。只不過身上的盔甲和旗號,來回換個不停。

“叔父,這就是你所說的無中生有之計?”

望著軍營裡那些忙碌換裝的援軍,王守仁服了,徹底算是服氣了,恍然道:“沒錯,那些蒙古部落首領隔著老遠,根本看不到士兵的容貌。加之他們先入為主,自然不會懷疑這些援軍會有假......”

“嗯,這也是我為何從花馬池一直到府谷縣,故意之佈防兩萬人的原因。一是兩萬人足以防守好這一線,二來便是早知曉援軍有兩萬人,方便矇蔽那些部落首領。”

話音落下,身為哲人的王守仁卻又沉默了。

許久後,他才抬起頭望向天空的繁星,問出了那個困擾他不已的問題:“叔父,你是如何想到這條妙策的?”

這一次沒有他人打擾。而且,王守仁還向後挪了挪,封住了何瑾逃走的退路。

不過,此番何瑾卻智珠在握,道:“守仁啊,世間之事雖來者不可追,卻知古可鑑今。漢末時期董卓入京,不就是用了這等計策,唬得袁紹那些雒陽士大夫一愣一愣的?”

王守仁清亮的眼眸眨了一下,他自然也是博古通今之人,當即想起了這個故事。如此一來,何瑾的靈感來源的確有了合理解釋。

可畢竟乃繼往開來的大聖人,他也當然不會這般輕易被哄住:“那叔父為何又想到了,之前給那些部落首領們寫信,讓他們先入為主呢?”

一旁正暗自得意的何瑾,一聽這個問題頓時臉又僵了:呃......大侄子,咱能不刨根問底嗎?

我能告訴你,這個靈感也是歷史上你想出來的?

當然,這樣說其實也不正確。畢竟兵者詭道,古代打仗虛虛實實的事蹟多了去,何瑾真瞎編一個,也是能有模有樣的。

但是,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何瑾當時就怒了,吼道:“大侄子,你能別這麼死心眼兒行不行,你是十萬個為什麼嗎?”

“當聖賢這種事兒,之前就跟你說過了,那得個人有個人的緣法。我的法子不一定適合你,你應該開創一條自己的道路。”

然而,這時候王守仁的執著精神,又開始上犟了:“叔父,那你的法子又是什麼?”

“我!.......”何瑾這個面色扭曲。

可隨後看到王守仁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模樣,忍不住嘴角就勾起了一絲壞笑:“你當真想知道?”

王守仁就警惕地向後退了一步,但隨後想了想,又認真固執地點了點頭,道:“侄兒確實想知道,哪怕被叔父忽悠瘸了,侄兒也在所不惜......”

好吧,這就別怪我毀人不倦了。

“那你聽好了,我的道法就是用科學唯物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嗯,唯物辯證你不用懂,以後再慢慢忽悠,呃......再慢慢跟你解釋。”

“分析問題的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向結合的方法,堅持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結合,開拓創新,真抓實幹。”

一堆新鮮的名詞兒從嘴裡蹦出,而且句句都那麼富有深意哲理,飽含著智慧的總結,立時讓王守仁目瞪口呆。

對於他這種始終追求真理的人來說,這等深刻有內涵的理論,簡直猶如一隻真理之手撕開了時代的禁錮,遞給他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

激動震撼之餘,他連連請求道:“叔,叔父,你慢些說,侄兒要都記下來......”

可何瑾就是在故意跟他作對,王守仁越是請求,他嘴裡的話就越語速如珠:“更具體的作法,就是緊密圍繞聖人微言大義的指導精神。”

“要相信但不盲信,堅持卻不固執,靈活運用,認真分析總結,形成自己的思想認知。同時還要於具體的生活做事中,再辯證豐富完善理論指導,發現總結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不斷深化加強,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科學的辯證思想。”

“叔,叔父?......”被這麼一套豐富又嚴謹的理論,一股腦兒砸過來,王守仁簡直都懵圈兒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一段話中的新鮮名詞兒,以及何瑾怪異的遣詞造句方式。讓他感覺每一個字都能聽懂,可連在一塊兒又不清楚什麼意思了。

可何瑾卻看著他那張目結舌的樣子,惡作劇得逞的快感油然而生:“是不是還覺得不夠啊?......沒關係,這些還都只是靜態方面的論述,還有動態方面的。”

“畢竟侄兒你要懂得,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今日的理論,有可能就成了明日的窠臼。所以我們還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半個時辰後,王守仁大腦處理運算顯然已超出上限,進入了宕機狀態。

他瞪著一雙茫然的眼睛,望著眼前年少的叔父,目光似乎單純地只剩下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兒,我為何要招惹這個魔鬼?......

然而,這個魔鬼卻還不打算放過他:“大侄子,道法基本上都傳授給你了,現在頓悟了沒有?能不能運用這套道法,猜測一下今後的戰局會是什麼樣子?”

“我,侄兒,這?......”王守仁囁嚅著,支吾了半天還是一副清醒不過來的樣子。

何瑾就拍了拍手,輕輕推開王守仁走向自己的帳篷:“都給過你機會了,還是一根筋......哼,再來兩盤兒菜,能讓你徹底懷疑人生。”

清冷的朔風中,孤單的王守仁就如同一尊倔強的石俑,眼望夜空,雙目委屈微微含淚:自己,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為什麼,為什麼叔父要這樣殘忍地對我?

我只是簡單地想當一個聖賢,難道這也錯了嗎?......

而此時剛回到帳篷的何瑾,一屁股還沒坐熱,就看到劉火兒走了進來:“老大,蒙古部落那裡派使者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哦?......總算來了啊。”

他頓時又興奮了起來,忍不住吩咐道:“去,弄上兩個硬菜,整一壺平邊關。看來今夜,是老天要讓我徹底黑化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