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隨著何瑾走上一處小山坡,劉大夏對於眼前的一幕幕也很是好奇。

同時,心底深處不由自主冒出一些疑問。這些疑問正在叩擊著心中看似堅硬的外殼,心中長久形成的壁壘,似乎慢慢裂開了縫隙。

“劉大人你看,咱們在的這裡,就是住宅區了。那裡冒著煙的地方,就是最先開發好的礦區。山腳那裡平坦的草場,是新開闢出來的牧場,周圍的作坊和廠房,是製造牛肉乾和毛紡織的.......”

站在山坡上俯瞰,何瑾彷彿導遊一樣,一一給劉大夏介紹著。

包括哪哪兒是道路,各區域圈定了多少範圍,如何依據山勢合理建設,未來還可能有什麼樣的規劃和擴充套件,都說的詳實無比。

對於他這等統籌調衡的能力,劉大夏倒是一點都不驚訝。畢竟能將百年仇敵都化敵為友,這樣的本事兒,反而顯得有些小兒科了。

但老頭兒仍舊留心觀察著西山的一切,隨後漫無目的閒逛,也越看越心驚。

“繁華”二字似乎不能準確形容西山的景象,比起京城的熙熙攘攘,這裡還是顯得沒那麼熱鬧。

但這裡人來人往,人人又都有事做。且在他們身上也看不到,在京城用盡全力生存的壓力和痛苦。

說富足嗎,當然也談不上,百姓們都忙忙碌碌的,穿著也很是儉樸。但安康和一種他形容不出來的精氣神兒,卻讓劉大夏十分關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帶著這樣的疑問,他特意停下了腳步,問了一個正在推著小車的力巴,道:“小哥,你幸福嗎?”

小哥樂呵呵地擦了一把汗,實誠回道:“俺不姓福,俺姓張......”

“呃......”劉大夏沒想到西山的居民也如此有特色,就換了一種問法兒,道:“你在這裡住著覺得可還好?”

“挺好的。大哥進了新軍營,每月都往家裡寄錢。按照何大人的說法,我們這就是軍屬家庭,特意給安排到了這裡,又給俺找了活計,每月也能掙半兩銀子。”

“雖說掙得不算多,但礦上的福利挺好。而且等俺在礦上幹滿了三年,住的那套寬敞明亮的房子,就是俺們的了。”

“如今爹孃還在房子外面擺了個早點鋪,也能掙些銀子。等個四五年後,俺們弟兄倆從別的村戶,娶個漂亮婆娘不成問題。”

“還有小妹平時也能幫襯著爹孃,閒時還能去學堂旁聽。等再長個四五歲,就能去京城的大戶人家裡當丫鬟,學學體面和規矩。十六七歲的時候正好嫁人,肯定不愁好人家......”

小哥一開口就說個不停,感恩之情不言而喻。尤其再痛訴對比以前的生活,更是將這裡的日子形容到了天上。

“哦......”劉大夏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什麼。

路過那所學堂的時候,老頭兒還忍不住偷聽了一會兒。臨到下課的時候,他又拉住了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兒,問道:“今日都學了什麼?”

“學了《三字經》,還學了寫字。再過幾天,我就能寫出自己的名字了!”小男孩兒也不怕生,尤其說到自己快能寫出名字時,還驕傲地挺起了胸膛。

“那你父母肯定很高興吧?”

“娘肯定會高興的,爹已打仗死了。不過我估計,爹在地下肯定也會高興的。”小男孩兒沉默了一會兒,但很快又露出了笑意,又主動說道:“等我長大了,也要跟爹一樣當一位為國效力的英雄!”

這樣的回答,實在出乎劉大夏的意料。

掌管兵部的他可知,世人對軍卒有著怎樣的誤解,不由追問道:“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寒窗苦讀搏個金榜題名,匡扶社稷難道不是更好?”

小男孩兒這就眉頭一皺,回道:“老爺子,你說的話俺聽不懂。”

“俺就知道何大人說過,爹是為國捐軀的英雄,為了能讓大明百姓過得安穩,就需要有熱血男兒站出來守護!俺現在還不是男兒,可等俺長大了,就能去參軍報名了......”

這一下,劉大夏的臉色忽然變得很是有些難看。可隨後複雜地望向何瑾,又久久無話可說。

最終,他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小子,老夫明白你的用意了。西山這裡老有所養、幼有所依,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是切切實實將聖學的教化,播撒在了這西山。”

何瑾便微微皺了皺眉,道:“這樣說其實也行,畢竟儒家的願景是好的。但提出的解決方案,非但沒解決當時的問題,更沒有與時俱進。”

“此話怎講?”

“因為儒家治世的前提,就是人人都乃士大夫聖賢。可現實卻是,不可能人人都是孔孟一樣的聖人。”

“忠義禮信要求士大夫的這些,百姓或許有一點點。但他們更在乎的,是活下去,以及如何讓自己和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

“這些戰死的或活著的人,他們大多沒讀過書,並不懂得聖賢說的那些大義氣節。在以前的村落中,那些男人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想著去軍營碰一碰運氣。”

說著,何瑾的笑容就苦了一些,道:“也是他們這批運氣好,投到了新軍營,才漸漸有了生活的奔頭兒。”

“也只有衣食無憂了,才談得上報效家國的志向。倘若這些都沒解決,尚書大人卻要求他們憂國憂民,要懂得軍令如山,拋下妻兒老小跟從未見過的異族拼命,他們憑什麼要做到?”

聽著這些質問,劉大夏也滿臉愁苦,道:“老夫也知兵制改革,並非只是軍營的問題。可你為了這些,便要與虎謀皮,如此所為豈非捨本逐末?”

聽到這裡,何瑾也算明白了劉大夏這類人的問題根源。

反正就是不管怎麼說,發展商業和與異族溝通,就是有違孔孟經典,就是洪水猛獸。自己沾染一項也就算了,竟然還兩項俱全——這在儒家的典籍當中,簡直就是國之將亡的徵兆。

一趟閒逛,他都感覺白費了。

“劉大人,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儒家學說在春秋時代就沒解決社會問題,你們還奉為圭臬,拿著毫無證實的學論,來否認我活生生打造出來的現實,不覺得很荒謬諷刺嗎?”

被挑起了怒氣,何瑾忍不住道出了心裡話:“通商互市給大明帶來了財富,為軍人家屬提供了就業和後顧無憂的保障,使得大明可以打造一支精銳專業的軍隊。”

“這樣自強御辱的道路擺在眼前,你們都執迷不悟。那請劉大人跟我說說,還要如何才能使大明不受塞外異族欺辱?”

說完這句,他拂袖轉身,就此準備離去。

不過半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回頭,道:“另外,你說的什麼與虎謀皮,資敵助長,勞煩仔細看看大明跟異族貿易的清單。看看我是否給塞外異族,提供了讓他們軍事強盛的物資!”

“身懷優勢不加以利用,反而還要抱殘守缺,一頭埋在自己的世界裡,期待著敵人先餓死。這不是什麼儒家聖學,而是蠢笨懦夫才會做的事!”

接著,何瑾就登上了馬車,真將堂堂二品大員扔在了這裡。

劉祖修愣愣看著這一幕,然後捏出了一丸藥,囁嚅地問向劉大夏:“父親,需要吃上一丸嗎?”

劉大夏臉色蒼白,卻深深垂下頭,不發一語。

良久,他彷彿虛脫般長嘆,神情帶著幾分苦澀和釋然:“藥只能醫身,卻不能醫心,更不能醫世。為父一生篤信聖學典籍,奉為教條行事,難道真的錯了嗎?”

此時微風襲來,風中已有絲絲的暖意——這表示著小王子報復蒙郭勒津部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而時間,留給何瑾的已不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