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何瑾的一番話落下,風忽然停了,雪也漸漸小了......地上一層如細碎鹽粒的白色雪沫,仿若在場之人蒼白的心情。

真相被挑破的一瞬,所有的豪情壯語和忠烈慨然,似乎都變得極其可笑。無數目光投在丁永身上,甚至還有不少受刑的官員,眼中盡是被欺騙的憤怒。

“看來現在是該由在下,揭露今日事件的始末了。”

恭敬將信件交由蕭敬,再遞到弘治皇帝手中後,何瑾才繼續言道:“其實諸位也猜出來了,我們的丁侍郎以及其他寫信的那些大人,也是想著要通商互市的。”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這等美事兒居然沒有落在自己頭上,這怎麼可以呢?”

忍不住鄙夷一笑,何瑾隨後繼續言道:“不過也沒關係,畢竟大明朝堂上的大事,一向是由文官們來作主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我們的丁大人還有其他大人們,便主動給寫了信,可謂細緻入微地向火篩陳述了利害。”

“這等先禮後兵的方式,若是用在一位大明官員身上,說不定就成了。可惜......”說到這裡何瑾就痛苦不已一嘆,還懊喪地一拍大腿道:“文化差異啊!”

“人家蒙古那裡挺講究義氣的,偏偏不吃這一套,扭頭兒就拒絕了這些個大人。”

說著,他又望向倉皇驚懼的丁永,道:“事情到了這裡,諸位大人自然就得拿出手段來,讓火篩看看朝堂上,究竟是誰才能做得了主嘍。”

接著再一掃周圍,攤手道:“再然後的事兒,諸位自然都看到了。當然,更有一些竟直接參與了,還白挨了三十廷杖......唉,冤不冤得慌啊!”

這個時候,被撕下忠君愛國偽裝的丁永和其他人,一個個就如寒風中的小鵪鶉,開始瑟瑟發抖。

還有無數憤怒仇恨的熾烈目光刺來,又如一道道的火焰,讓他們徹底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的滋味。

此時弘治皇帝也看完了那些信件,聽完這一番話,非但沒有感到滔天的怒火,反而還有幾分說不出的悲哀。

一時間,勝券在握的他,竟鬼使神差地開口問道:“潤德,關於此事,你可還有其他話要講?”

何瑾以為是自己話多了,趕緊叩首回道:“臣不敢。”

“若朕恕你無罪,執意讓你說呢?”

“嗯?......”何瑾一抬頭,忽然明白弘治大叔的意思了:會不會講話?......既然這麼會講,那就多講點兒。

一聽這個,他當即眼珠子轉了一圈兒,然後還真的一點不客氣,繼續言道:“嗯......其實事情發展成這樣,我也是很理解的。”

“畢竟通商互市這個事兒呢,對大明來說也的確是件新鮮事兒。祖制上沒有過,且諸位所學的孔孟禮教當中,也未曾提倡這個,甚至還極度排斥貶損。”

然後到了這裡,他就忽然高聲一轉,道:“但是!......不管再怎麼說,諸位也都是宦海沉浮的人物兒,難道這麼多年的實務經驗,就沒有讓你們意識到,此乃大明一次來之不易的契機?”

“收降蒙郭勒津部落,再用大明豐裕物資以籠絡,火篩至少不會再連年劫掠了吧?如此省下來的大量軍費,朝廷可用來做多少事!”

“況且我大明地大物博、物產豐裕,用以懷柔塞外部落本就是良途。唯有主動培養起草原的經濟命脈,我等才能有掌控其命運的手段。難道兩方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打至族滅絕種,才算貫徹了聖教理學?”

對於這一點,何瑾其實是很不能理解的。

蒙古高原早就被證實不適合耕種作物,身為農耕文明的大明,就算窮極全國之力,將腦漿子都打出來,然後佔了那地方又有啥用?

反倒是以商業為紐帶,走向多民族農牧共贏的道路,才乃正途。

此時何瑾一番言辭激烈的話,算是徹底為通商互市,安上了‘政治正確’的名頭。

也正是為達到這個目的,早就得了火篩來信的他,一直等到剛才的關鍵時刻才力挽狂瀾,時機把握可謂妙到毫巔。

只不過,這樣一番大明朝臣從未聽過的道理,也引發了不少人深思。

其中他的那位便宜大哥王華,沉吟許久後,忍不住問出心中最大的疑惑:“潤德,為何通商互市如此兩利共贏之事,典籍當中從未有過記載?”

“因為今時不同往日嘛,聖賢所處的時代小國寡民、列國紛爭,而我等如今卻乃大一統的王朝,變化可謂天翻地覆。”

“聖賢也是人,並非無所不知的神,所言所論也是為了解決當時的問題。倘若用當時的思想,來解決今時的問題,豈非緣木求魚?”

嘴上說著這些,何瑾其實知道,自己還是給儒學留著面子的。

因為真正在他看來,不管是孔夫子,還是孟夫子,都是周遊列國兜售治國經驗。很可惜,他們活著的時候,儒學就不被重用,足見儒學不是個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東西。

然而到了明朝這時候,脫胎儒學而出的理學已一統江湖。他要是現在敢站出來,正大光明地詆譭儒學,鐵定會走在街上就被讀書人打死。

所以此刻只能點到為止,略微提一下儒學也是有時效性的,並非萬古不變的真理,更不是解決所有事的萬金油。

可縱然如此,身後也忽然充斥著一迭聲的“大膽”“放肆”“豎子不知天高地厚”之類的叫罵聲。

好在他的這一番話,全都說到了弘治皇帝的心坎兒上。

聞聽那些大臣們叱喝,弘治皇帝便蹙眉不悅道:“夠了,今日非學術之爭,乃是讓諸位切實知曉,朕之大明到底需要怎樣的臣子!”

此言一出,場下瞬間寂然無聲。畢竟就算再遲鈍之人也都意識到,從今往後朝堂的格局要變一變了。

“潤德針對通商互市之言,甚得朕心!對付這些狼子野心之徒,朕的確也要殺人誅心,正一正士林的風氣!”

“傳旨,將那些受刑之人全都關入詔獄,命廠衛嚴加調查!包藏禍心之徒,朕自會嚴懲不貸,就算那些受其蠱惑矇蔽之徒,也可見何其顢頇糊塗!”

聲聲如咆雷,弘治皇帝終於品嚐到了權柄在握、乾坤於手的暢快:“此番朕要將這等喪心病狂行徑,昭告天下!看我大明日後還會不會,再有欺君罔上之徒!”

言罷,這位大明天子再無一絲停留,轉身大步離開左順門。

也就是這個時候,狂風徹底停歇,雪也不再飄落。陰彤彤的天氣竟又逐漸放明,彷彿剛才的風雪,全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看著這神奇的一幕,朝臣們心中敬畏不已,慌忙齊齊叩首,久久都不敢起身。

只有人群中的何瑾,磕完頭後忍不住嘿嘿一笑,然後嘀咕了一句:“額滴娘哎,可真是嚇死寶寶了。”

“差一點兒,差一點就將權力的野獸放了出來。要是弘治大叔真黑化了,以後捏死自己不就跟捏死個小雞崽兒一樣?”

只不過,適才弘治皇帝兩次深深望向朱厚照,其中一次還特意看向了自己,分明已瞧出自己就是這場大戲的幕後導演......

想到這裡,他黑溜溜的眼珠兒忍不住又一轉,然後屁顛顛兒地跑到了楊一清身旁:“楊尚書,剛才別人求情的時候,你沒跟著湊熱鬧吧?”

楊一清立時就握起了拳:你這熊孩子怎麼說話呢?......剛才那等掉腦袋的兇險之事,能叫是熱鬧?

“既然沒湊熱鬧,那你這會兒還等什麼?”

何瑾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催促道:“陛下剛才都堅定通商互市是國策了,楊大人還不趕快將通商衙門的設想,彙報給陛下?”

楊一清這下再也忍不住了,一拳就......就在半空化拳為掌,激動地拍在何瑾的肩上:“小子,你這等洞悉人心的功夫兒,可真是登峰造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