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金臺安坐後,自有鐘鼓司奏樂鳴鞭,隨即便是鴻臚寺官員出來唱禮,緊接著便是群臣行禮。▲≥八▲≥八▲≥讀▲≥書,√≧o

一般常朝的話,也就是一拜三叩之禮。但朔望朝乃禮節性的朝賀,所以要更隆重一些,要行五拜三叩的大禮。

混在官員隊伍當中的何瑾,不知為何就升起了一種很怪誕的感覺:大早上起來先聽一段兒音樂,然後這麼多人開始作運動

這大明朝的朝會,應該也是蠻有深意的吧?督促官員們早睡早起鍛鍊身體,煉好身體再報效社稷?

不過這大冬天的,別想那麼多沒用的,還是跟著別人做運動吧。

至少,能暖和下身體

做完這一切,何瑾估摸著就花了半個小時。然後就驚訝地發現,基本上沒自己什麼事兒了。

因為之後還是由鴻臚寺的官員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的。

如果皇帝要召見,那就要入殿覲見。然後君臣一番深情告白,皇帝這裡表示哎呀捨不得啊,臣子那裡就承諾,下輩子還要給大明朝當牛做馬云云。

如果皇帝不見,那就省事兒多了。官員只需在廷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算光榮退休了。

不幸的是,今天還真有兩個要致仕的。弘治皇帝又是個寬仁的皇帝,將人家喚進去又一一勉勵了幾句。

具體裡面說了什麼,何瑾當然不可能知道。

他只看到倆老頭兒依次出來後,都一副眼淚汪汪的模樣。周圍的那些官員們,同樣感動不已的神情。

然後他就開始感覺,這朝會很荒謬、很無聊了。

畢竟,習慣了前世那種有事兒幹事兒,沒事兒幹秘書呃,是沒事兒就幹自己事兒的現代人,對於這等假模假式、矯揉造作的形式化典禮,實在很抗拒反感。】9八】9八】9讀】9書,2≧3o↗

然而沒辦法,在明代的典章禮制中,這等禮節卻意義十分重大,關係到天理人心,關係到天下治亂

何瑾只能繼續無聊忍著。

並且,過程中還不能咳嗽、說話,甚至哪怕活動下手腳,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們記錄在案,等朝會結束後給皇帝打小報告

終於一番折騰後,就該退朝了。

因為這是朔望朝,可不是常朝,是不允許四方奏事的。不過,今日這朝會當然不會那麼簡單,何瑾知道即便朔望朝,退朝之前也是有一項流程的。

就是鴻臚寺的官員,會象徵性地唱上一句:“大者宣露布。”

一般情況下,這時候是沒官員會應答的。因為露布是寫有文字、並用以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

朔望朝如此規定,是為了張國威而昭武功。但事實上,假如真的都四海昇平了,哪還會有邊關的捷報?

可今日就當鴻臚寺官員宣佈完畢後,何瑾忽然咳嗽了一聲,然後出列大聲言道:“臣兵部職方司主事何瑾,有露布宣請!蒙郭勒津部落旗主火篩之女那日暮,懇請前來朝賀大明天子陛下!”

說完,何瑾就低著頭、小腿兒一路快跑,到了丹墀御前後噗通一跪,將早就準備好的露布高高舉起。

鴻臚寺的那名官員都驚呆了:這哪兒來的二傻子啊!多少年了,都沒見過朔望朝上露布的

而隨著他這麼一舉動,御道上那些官員們齊齊都炸了:好你個何瑾,居然給我們來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借用朔望朝整這麼一出兒,是在欺負我們準備不足嗎?

要知道這段時日,弘治皇帝為了包庇何瑾,向來勤勉不輟朝的他都裝起了病,接連一個月都沒上早朝,只在午朝同內閣大學士們處理四方政務。

這些看不慣何瑾的官員們,都決議等弘治皇帝一上早朝,就用彈劾奏事之權、還有口水將他徹底淹沒。

千呼萬喚,今日朔望朝,弘治皇帝終於出現了。

這些官員心裡還正美呢,以為明日早朝的時候,終於可以弄死那個奇葩異類了。可萬萬沒想到,何瑾竟先發制人了!

這如何不讓他們氣憤惱怒恨?

然而面對此情此景,何瑾只是悄悄看了一眼御史那裡。有機靈的官員順眼看去,頓時臉色都青了!

忘了還有御史盯著自己了!

剛才一番氣憤惱怒恨,他們可都忍不住罵了兩聲,或大幅度動了身子——這可就是失儀之罪!

陰險卑鄙,簡直太無恥了!

好在,隨後令他們解恨的一幕出現了,鴻臚寺的官員愕然了一下,立時就冷下了臉,道:“何瑾,不懂規矩就去鴻臚寺好好學學!”

“火篩乃我大明仇敵,其女入大明當立即派有司緝拿。你一不提前向鴻臚寺報備,二竟還拿此事當作捷報,擾亂朝會,究竟該當何罪!”

鴻臚寺主外賓之事,最重儀禮。

在這些一絲不苟的官員眼中,何瑾這等跳脫浮誇之輩,就是該立刻馬上捏死的佞臣,多留一刻都會玷汙神聖莊重的大明朝會。

可面對這等聲色俱厲的質問,何瑾只是緩緩抬頭,然後就笑了:小爺我提前準備了那麼久,能讓你一句話就給搞砸?

果然,金臺上的弘治皇帝便蹙眉了,不悅言道:“大明乃泱泱禮儀之邦,且上月朕記得英國公、保國公、陽武侯,已奏報大敗蒙郭勒津部。”

“此番火篩又遣女前來朝賀,乃表明我大明軍威日盛,武德遠播。何卿以此宣請露布,正應了張國威而昭武功之意。”

說到這裡,弘治皇帝便沒有繼續多言,而是示意一下丘聚。丘聚隨即下了丹墀,將何瑾手上的露布接了過去。

一下子,那鴻臚寺官員的臉色就白了:要知道這等工作,是應該由他來做的。現在弘治皇帝非但當著百官的面,親口訓斥了他,還讓一個太監幹了自己的活兒

他立時就想象地到,自己在這位置上恐怕幹不長了。識相的,最好明日奏報離京請辭的官員名單中,加上自己的名字。

然後,弘治皇帝隨意看了一眼露布上的內容。隨即一臉的平靜,捋須不語,微笑著環視群臣。

這個時候,皇帝沒有放任奏事,官員自然誰也不敢吭聲。

可也就是這麼一瞬,百官也都隱隱感覺得到,曾經那位處處以儒家倡導的賢君標準,來嚴格約束自己的老好人弘治皇帝,似乎有些變了,變得開始自信從容了起來。

“宣,火篩之女覲見。”良久,弘治皇帝才緩緩開口,清越的聲音傳遍御道。

不多時,便見那日暮一身蒙古盛裝,錦衣長袖,交領不殊。她一步步款款走來,直至走到與何瑾平行後,才緩緩跪拜在地,行了五叩三拜大禮。

看到這一幕,那些官員們不由又是一陣騷動。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蒙古人大概都是些未開化的野人。那日暮不卑不亢的風采舉動,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

而這一次,那些負責糾察的御史們,則更加忙活了起來

緊接著,那日暮便拿出兩份國書,高聲言道:“蒙郭勒津部落郡主那日暮,拜見大明天子陛下,萬歲萬萬歲!”

“此乃家父託我拿來的請降國書,及部落欲歸順大明王朝、通貢互市的請願,望陛下御覽。”

字正腔圓的大明官話,雖然免不了有些異域的生硬,但絕對夠讓那些官員們吃驚了:他們當然不會蠢到,以為蒙郭勒津部落連個說漢話的人都沒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一個本該無才就是德的女子,竟然能代表部落出使,而且還如此舉止得體,就實在太讓他們驚歎了。

一時間,嗯那些御史們就發現,今天笏板上都不夠地方,記那些失儀官員的名字了。11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