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三面環海,一面接著陸地,深入渤海之中,歷來都是海上交通的要道,

就拿以前江南的花石綱來說,有走運河北上的,也有走海路經登州入黃河的,

運河在冬季水裡低的時候,某些河段也不是那麼好走的,這時海運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

所以自隋唐以來,登州的造船業便十分的發達,與揚州、明州、福州、廣州並稱天下五大海造治所。

李慶得了這裡後,便能著手建立一支海上的水師了。

這事李慶比誰都重視,直接就把李慶與阮小七和孟康調到了登州來。

由於海水與河水、湖水的浮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李慶在濟水、梁山泊中的戰船沒法直接拉運去登州,還得重新另行建造。

李慶之所以如此重視登州水師的建設,是想著有朝一日,或許能渡河出擊,直接將大軍運到遼東半島去。

這渤海差不多是缺了一個口的圓形,登州與遼東半島之間剛好就在缺口的兩端隔海相望,

若是走陸路的話,要途徑河北與幽州等地,路途何其的遙遠?

但若是渡海而行,順風順水天氣又好的話,只需十天不到就能抵擋。

三國時,稱霸遼東的公孫度就曾派大將劉毅渡海而來,佔領了渤海上的一系列島嶼,並置了個“營州”,有意以此為跳板圖謀這山東之地,只是後來無疾而終罷了。

現在的遼東半島,卻是金國的地盤,李慶素知這女真人兇殘之極,以後恐怕會是他的大敵,因此需要早作盤算。

此外,提起登州後還有一事不得不說,

登州的治所是蓬萊城,瀕臨大海,以北二三十海里的地方,便是那專門流放犯人的沙門島。

沙門島由於孤懸海上,糧食基本全靠蓬萊城供輸,其中又多有官吏剋扣之事,基本是不夠吃的。

故而但凡是沙門島的主管,都會定時虐殺一批犯人,既能發洩心中的暴虐之氣,又能維持糧食平衡。

此時,這沙門島自是已經為李慶所有,島上那個不知吞噬了多少跳性命的牢獄,也終於是就此作廢了。

當李慶派人攻下沙門島時,島上還有上百名囚犯,大部分都是受到政敵的迫害或是因直言上諫,而流放到這裡的,

有幾個人被救出時,已然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了,也有不少人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李慶讓神醫安道全對他們全力救治,但凡還有一口氣在的,最後都不曾死掉一個。

隨後,李慶讓裴宣辨別其中的忠奸好壞,若真的本就是大奸大惡之徒,那就一刀砍了,

結果卻是讓大出李慶的意料之外,這上百個囚犯中,大部分都是文官,

其中又有超過一半的人,是如裴宣一樣,因剛正不阿、不肯與別的官吏同流合汙,而被陷害來這裡受死的。

李慶甚至有些懷疑,或許武周朝官場上的所有好官,都被發配到這沙門島來了。

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具諷刺的事情,不由的引人深思……

反正李慶剛好新得了六州的地盤,其中的文官缺口很大,這上百員流官中在裴宣篩選後,但凡願意在李慶麾下為官的,李慶全都接受了,一上任基本便是縣丞、縣令。

數百年來,凡是流放沙門島的人,從來是沒有能活著出來的,

所以李慶對他們來說,差不多就是恩同再造,況且又自知不容於朝廷,故而大部分都願意在李慶麾下效力。

當然,也有幾個死腦筋的人,既不願意為李慶效力,又沒法返回朝廷重新為官,竟懸樑自盡了。

也有那麼三五個心灰意冷的人,便在益都、臨淄等地安居下來,開始學堂教書育人,倒也為李慶培養了不少人才。

總之,得了沙門島流官的效力後,總算是解決了李慶的一個燃眉之急,把新得的六州之地牢牢的掌握在了手中。

這些沙門島的流官以後也成了李慶治下的山頭之一,以清廉、剛正不阿又善於治理地方而著稱……

李慶全取了慕容彥達的這六州之地後,已是十二月時節了,大雪斷斷續續的下著。

於是李慶將大部分的士兵遣回曆城過這寒冬,只另派了一支八千人左右的偏師,以徐寧、花榮、唐斌為將,南下去打沂州。

沂州這地方雖然地廣人稀,山多田上,但地理位置卻很重要,自是不能讓杜恭繼續在那佔著。

而且現在杜恭還在打著沂州南部的臨沂縣和承縣,尚未一統沂州,

若是等杜恭統一了沂州全境,把守住沂蒙山區的各處要道,再想把他攻滅,非得多費些精力不可。

而且李慶這派去南征沂州的八千士兵,都是挑選過的,雖征戰多時,卻不顯疲憊,士氣高漲。

事情果如李慶所預料的那樣,因杜恭現在只有三縣之地,兵不滿萬,又重兵集結在臨沂縣附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故而當徐寧、花榮他們冒著風雪領兵殺入沂州境內時,基本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一路風捲殘雲的殺到了臨沂城下。

雙方又交戰了數場,杜恭的兵馬懾於齊州軍的威名,未戰先怯,故而一敗再敗,最後四散潰逃,

杜恭領著殘兵敗將,沿著沂水一路南竄,那軍師王鶴卻中途被唐斌生擒了,

沂州再往南走,已是淮南的地界了,毗鄰的是一處軍州,名叫淮陽軍,

淮陽軍有兩縣之地,分別是宿遷縣和下邳縣,現在卻是淮南節度使、康王趙構的地盤,有一個叫張俊的將領鎮守在治所下邳城。

徐寧於是沒有繼續再追下去,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領兵返回了臨沂。

死活不肯歸順杜恭的臨沂縣和承縣兩地,在徐寧回師後便開啟城門,表示了降服之意,

杜恭不過佔了三縣之地,從兗州敗喪而來,臨沂縣和承縣兩地的豪強自是不太願意歸順他。

但李慶現在儼然已是山東的霸主,這區區兩個縣城,如何敢獨抗其兵鋒?

總之,到了十二月中旬時,這溝通淮南,多險要地形的沂州全境,也終於為李慶所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