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霸道與軍師華文哲帶了數百親衛步入城中時,吃驚的發現城內竟已恢復了應有的秩序,

一隊隊的士兵在各處街巷巡視著,沒有任何一個亂兵在燒殺搶掠,更沒有潑皮無賴趁機作惡。

城門各處,也把守著精卒,絲毫沒有因剛覆滅了強敵而有所懈怠。

張霸道不著痕跡的看了軍師華文哲,眼神裡的含意已是十分的明顯了,

若說剛才商議事情時,他們還覺得攻打臨淄有三四成機會能成功的話,現在見到了城內這井然用序的景象後,卻是覺得連一成都沒有了。

華文哲也是微微嘆了一聲,眼神中滿是隱憂,

一般的人以弱擊強,攻滅了慕容彥達這等人物,眼看著已是能制霸山東了,怎麼會不得意忘形?

華文哲之所以在剛才提議讓張霸道突然發難攻打臨淄城,正是基於這麼一點,

但是他萬沒想到,李慶這人在如此大勝後,竟是如此的不驕不躁,只攻下此城沒多久,便把秩序恢復到了現在的這種地步!

“看來這位當年的‘白馬將軍’實在是不簡單啊!此人以後必為我渤海軍的生死大敵!”

當眾人來到燕國公府附近時,卻見領頭的人繼續往前走去,似是並不是去這恢宏之極的國公府。

張霸道於是滿臉詫異的問:

“你們家主公,難道不是在國公府內?”

那人答道:

“主公他嫌這國公府太過奢靡了,已打算讓人拆了裡邊的雕樑畫棟、假山花草,賣與商賈換取銀子,自個只挑選了一處稍微大些的屋舍下榻。”

此言一出,又再讓渤海軍眾人頗為吃驚。

相比起其他的草頭王來說,張霸道算是節儉的了,起初也根本沒有注重居住的地方,

但後來,攻取了濱州後,為了吸引人才、安撫人心,張霸道在渤海城自稱為了渤海王,想著再住得寒磣的話,恐怕會被人笑話,便霸佔了一處金碧輝煌的廟宇,改建為了王宮。

以李慶現在的權勢,眾人以為他以後必然是要稱王稱霸了的,慕容彥達這燕國公府正合拿來作為行轅。

卻沒想到,李慶剛一入城,便打算把這麼一處好地方給拆了賣掉,實在是令人捉摸不透。

一行人又走了一會後,便見到李慶領著縻貹、許貫中等文武將校在臺階下迎接著,

兩位各懷心機的一方霸主,於是首次進行了會面,爽朗的笑聲時不時的響起……

李慶之所以邀請張霸道入城一敘,一是做出一副東道主的姿態來,二是讓他們見識一下自己城內的精兵強將,免得這些渤海軍會鋌而走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外,也有人提議不如趁這機會,設個鴻門宴,把張霸道殺了,吞併起部眾與地盤。

不過這個提議卻被李慶給否決了,

李慶卻不是有什麼婦人之仁,而是覺得現在若是設鴻門宴殺了張霸道,實在是弊大於利。

其一,不管張霸道此人南下原本是打的什麼詭計,明面上卻是應盟約而來,共同對付慕容彥達的,

至少到目前為止,他仍沒做出任何有違背雙方盟約的事情,

李慶若是僅憑此前的猜測,就把人殺了,是為不義。

其二,現在已將至寒冬,李慶的兵馬連番征戰,現在已是頗為疲憊,落下大雪後就更是無力征戰了。

若是殺了張霸道,他河北的那些地盤,恐怕大部分都會白白便宜了鄭撫與孫祖德。

因此,在權衡了其中的利弊後,李慶終究是沒有對張霸道一行下毒手。

這其實也正是華文哲入城前的推斷,否則張霸道也不會這麼膽大的前來與李慶會面。

張霸道此時已絕了攻城的想法,於是放低姿態,盡力結交李慶,酒席上的氛圍頓時其樂融融。

入夜後,張霸道一行已打算離席,李慶卻忽然道:

“此番若非張賢兄出兵相助,我們恐怕不會這麼輕易攻滅慕容彥達,如此大恩,不知賢兄要小弟如何報答?”

他說完後,還沒等張霸道回答,又道:

“這樣,不如小弟便將濱州附近的博興、千乘、高苑三縣,割與張賢兄作為酬勞,不知賢兄意下如何?”

一時間,原本還喧鬧無比的宴席廳內瞬間便安靜了下來,

李慶麾下的那些將領,全都盯向了張霸道。

張霸道只稍微錯愕了一下,便哈哈笑道:

“賢弟太過客氣了,你我既已結盟,兩家互相支援破敵正是應有之意,又何須割地作為酬勞?”

華文哲適時的笑著補了一句:

“若將軍有意,不妨助我家主公滅了那時常來侵擾我們轄境的鄭撫……”

李慶道:“好說,好說,只是我軍連日征戰,登州、萊州等地又未曾平定,短時間內只怕無力北上,還望張賢兄能諒解。”

雙方又如此商談了一會,天色已是不早,張霸道一行這才出了城,返回本部的營寨去了。

剛才其實是李慶的一個小小試探,

山東全境此時已被李慶視為了自家的禁臠,張霸道若是接受了那博興、千乘、高苑三縣,便說明他果真是有意插足山東,

張霸道自是不會傻呼呼的應承下來,

而且這三縣根本無險可守,孤立在外,要來除了增加一點賦稅外,根本沒有多少好處,還不然買李慶一個人情,好讓他能幫自己攻打鄭撫。

第二天清晨,張霸道在得知了那圍攻益都的萬餘青徐軍已是降服了李慶後,心中的最後一點念想也消散了,於是向李慶請辭,領兵返回了濱州。

李慶卻沒能閒下來,繼續指揮兵馬東進,如摧枯拉朽一般,又接連攻取了濰州、密州、萊州還有登州。

慕容彥達所屬的東部六州之地,於是在大雪紛紛落下之時,全部為李慶所有。

其中,淄州與青州商貿發達,人口充裕,有魚鹽之利,

濰州是個下州,僅有昌樂、北海和昌邑三縣之地,但那北海卻是後世的濰坊市,現在也是座大城,手工業十分的發達。

而那萊州則多有屯田,是個糧倉要地,

至於登州,歷來是海路的交通要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