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陡然佔領了這麼大一塊地盤後,便又是一陣調兵遣將,安排官吏。

東阿縣、平陰縣、中都縣、新平寨這些地方,現在已完全成了李慶地盤內部的城池,卻是不需過多的兵力來駐守了。

任城是個大關鍵處,李慶於是把朱仝從東阿縣調到了這裡領兵兩千鎮守,配了個文官卻是當初陳文昭身邊的親信周押司。

原來須城被李慶奪取的那天,周押司並沒有隨著陳文昭一起逃往東京,直接效忠了李慶。

周押司在須城人脈很深,放到這新得的任城來倒是適合,如若做得好,不出差錯,李慶才會真正的信任他。

李慶那老家陽穀縣也是個要地,李慶派了史文恭領兵五百前去鎮守,文事方面則交由朱武來協理。

之所以派了朱武這位軍師前去,並非是貶謫他,

一來,李慶身邊可有的文官確實是有些緊缺,此外更重要的,是朱武此前並沒有官吏一城一地的經歷,

而沒有真正的管理過地方,就算是再有智慧的人,琢磨計策時,很容易就會“想當然爾”

現在任命朱武為陽穀縣縣令,其實正是李慶對他的看重。

許貫中也同樣如此,須城方面的事情李慶現在已基本全都交給了他來處理。

蔣敬一直都在處理著李慶地盤上的後勤事物,倒是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當李慶從任城回到須城數天後,時遷卻忽然送來了一個訊息:

宋江讓盧俊義、樊瑞領兵三千,自南華縣而出,奪取了濮州的臨濮與雷澤二縣。

濮州在東平府西側,濟州西北,宋江奪取的臨濮與雷澤二縣都是臨近曹州的,與李慶的地盤還有很大的緩衝餘地。

不過宋江那曹州,本就是合併興仁府與廣濟軍而來的,此前還從朝廷那裡多拿了個單州的成武縣。

現在他再擴充了兩縣的地盤後,其轄下的勢力也基本上有兩個州府那麼大了。

看來這段時間裡,可不知李慶一個在抓住機會擴充地盤。

在河東,田虎繼奪下隆德府後,繼續往南攻取了澤州,也學了方臘改年建號,自霸稱王,大封群臣。

在淮西,王慶同樣趁著朝廷的精力都在江南那邊的機會,統兵自房州而出,攻佔了襄州、隨州等地。

別處也就罷了,那襄州的治所襄陽,可是天下有數的名城大邑之一,繁華之極,王慶得了那裡後,頓時喜不自勝。

王慶遂於襄陽城中,建造寶殿、內苑、宮闕,僭號改元,自稱“楚王”,也學方臘那樣,偽設文武職臺,省院官僚,內相外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位曾經來新平寨招攬過縻貹的李助,更是在奪取襄陽城時立下了大功,甚得王慶看重,授拜軍師都丞相。

朝廷的幾大節度使,也同樣沒有閒著,

此前那位一直沒有什麼動靜的永靜軍節度使鄭撫,前些日子驀地悍然領兵自漳河與永濟渠南下,一舉奪取了大名府!

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原本在梁山兵馬退去後,又返回了大名城的,這下卻直接被鄭撫趕走了。

當然了,鄭撫還是找了些藉口的,與李慶那天兵臨須城時說的差不多,都是說聽聞這裡發生了賊亂,故而領兵前來云云。

這鄭撫手底下還是有些精兵強將的,梁中書能奈他何?只能是灰溜溜的返回東京去了。

而河東節度使李援,也同樣領兵從太原而出,攻佔了汾州等地,

太原北部的代州、憲州、嵐州更是直接透過李援出色的外交手段,直接降服了他。

西川節度使趙廣倒是沒多少舉動,只是以道路多有賊寇堵塞為由,沒再給朝廷交納巴蜀富庶的錢糧賦稅。

至此,整個武周朝已是陷入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河北是鄭撫、張霸道、孫祖德等鼎足而離,河東是李援、田虎分庭抗衡,山東則有宋江、李慶和慕容彥達各懷心機。

巴蜀的趙廣、淮西的王慶、江南的方臘,甚至是淮南的康王趙構,也都是野心勃勃,或與朝廷爭鋒,或小心蟄伏,蓄勢待發。

不過東京的朝廷餘威仍在,大廈傾而倒,非是待宰殺的羔羊。

從開封到鄭州、河南府,再到關中這些地方,此時仍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淮南節度使趙構也還算聽話,更有童貫的十萬南征精銳大軍!

東京朝廷既掌握著大義名分,又有此等實力,若是換了個賢明的天子上臺,輔以能臣干將的話,未嘗就不能挽回局勢。

可惜的是,現今那位天子趙佶,卻是個十足十的昏君,滿朝重臣大都是高俅、蔡京等阿諛之輩……

或許唯一值得清醒的是,現在的武周朝四周,東南的大理、林邑國小地貧,西北的西夏又因連連征戰,天災不斷,都無法發動入侵戰爭。

北方的大遼國更是自身難保,被女真人打得節節敗退,哪有精力來南征?

故而此時的武周雖陷入了內亂與群雄割據的局面,卻在短時間沒有外患之憂。

只是有一點,若是讓女真人全取了遼國的疆域,武周仍是現在的這個局面,後果恐怕將會不堪設想。

女真鐵騎,絕對是這個時代的最強戰力,試問他們若縱馬南下,中原還四分五裂,誰又能抵擋得住?

……

東平府,須城。

李慶看著手裡的幾分情報,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時天下到處都在征戰,但李慶大都顧及不上,唯有兩處地方一直讓時遷密切關注著。

一處是童貫的南征方臘之役,另一處則是呼延灼與杜恭的交鋒。

別看童貫徵方臘,似乎與李慶沒有任何關係,但如今是真正的天下一盤棋,牽一髮而動全身,

童貫能否討滅方臘、幾時能攻下杭州,其實都對身處山東的李慶有著極大的影響。

這場南征若是朝廷能摧枯拉朽般取勝,那李慶這些割據地方的野心家,恐怕還得繼續加緊尾巴小心行事,朝廷的詔令也不能不聽。

但若是童貫兵敗,又或是艱難殘勝,朝廷沒了這最後一支能調動的十萬精兵,那李慶等人卻是從此不再需要顧忌那麼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