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府治所,須城。

此時的須城,已是陷入了一片喊殺聲中,王復已領兵攻了近五天的城池,城外的護城河,早成了血色,浮屍流動。

“放”

王復麾下的弓箭手,開始對著一片紛亂的城頭盡情的張弦而射,一時間,在人影翻飛和血光迸濺當中,將城頭迅速覆蓋上了一層林立的雜色尾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復畢竟起兵已有將近一年,縱橫於齊州、淄州之間,官府不能制,手下其實已有一批人數不多的精銳。

此時射箭的人,正是王復麾下的精銳之一。

雖說王復已決定以須城作為練兵爐,但不是讓新收攏來的流民無腦的送死,也造了雲梯、撞車等器械,並且不時的以弓箭手作為掩護。

而隨著城下第一具車載雲梯,用加固的鐵頭攀爪撞斷,而重重的搭上城頭的那一刻,在城上城下一片鼎沸聲中,短兵相接的殘酷血戰攻防也在這一刻拉開了序幕。

雖然這部雲梯連同剛攀上的數名先登,轉眼就被城頭冒著箭雨丟出來的數根檑木,給追砸成數段碎片和不分形狀的肉泥;但是更多的雲梯和爬架,攀索,已經在讓人應接不暇的頻次和數量當中,相繼搭掛上了城牆,而攀如蟻附的擁上許多持牌捉刀的先登士卒了,而引接他們的則是劈頭蓋臉的灰瓶、拋石、滾木。

時不時的有人被擊墜而下,又有人緊接而至的擁堵上去,沿著無數段被往復爭奪和廝殺所染紅的城牆邊緣,構成一道道屍墜如雨的血色死線。

“快快快補上去”

陳文昭每天都要親臨戰場,為將士鼓舞士氣,不過他畢竟不懂得打仗,故而並沒有去瞎指揮,而是交給了指揮司的兵馬統制、都監來指揮,而陳文昭本人,則只管後勤排程、維持城內的治安還有編選青壯,隨時補充到城頭上去防守。

又因為王復本人攻下平陰縣後,將城中大戶的家財全部沒收了,殺戮很重,故而城內的將領都沒人願意投降。

就算是城內一些平時與陳文昭很不對付的富商豪強,現在也都暫時放下成見,與他共度難關。

再加上這須城作為東平府治所,城池高而堅固,垛牆、女牆、箭塔等防禦設施齊備,故而仍能死死的把守住。

“轟”

在城門下的位置,如同龜爬一般緩緩推進的屋形衝車,也終於抵達,這是王復派了數千號人,日夜趕製出來的。

在一聲聲塵土迸濺的震聲作響當中,衝車開始一下又一下的轟擊這那堆滿了填塞物的城門,然後才鑿擊了十幾下,就被當頭驟然倒下的火炭和滾油所籠罩,而在一大片升騰而起的火光和燙熟煙氣當中,頓時失去一切的響動。

但是後面更多的士卒從大牌背後衝出來,而踩著滿地零星的火苗,重新鑽進衝車底下推出許多不成人樣的屍體來,片刻間又讓衝車重新的鑿撞起來日暮時分,當賊軍終於退去時,包括陳文昭在內的所有人,幾乎都同時暗松了一口氣。

陳文昭眼神中滿是憂色,苦悶的問左右“北邊還是沒有任何動靜嗎”

所謂“北邊”指的自然是新平寨李慶了。

雖然王復賊軍剛來的時候,陳文昭便四周的州府還有都城發出了求援信,但任誰都明白,他們唯一能指望上的援軍,或許只有新平寨這一路而已。

“回府尊,北邊還是沒有半點動靜。”

陳文昭聽了這回答後,心裡憤怒之極,“新平寨難道真的不打算前來救援了

還是救援信根本就沒有送到”

他接著望向了如潮水般退去的敵軍,憂心不已,王復亂軍第一天攻城時,賊軍亂糟糟的,甚至還發生了踩踏事故,要不是須城的士兵也不怎麼樣,那時派出一支精兵出城,或能小勝一場。

但幾天下來,在死了七八千人後,賊軍的情況已明顯好轉了許多,陳文昭擔心再終於繼續下去,這賊軍越打越有章法,早晚攻破城門。

但他也無可奈何,只能期盼著新平寨那邊能出現奇蹟,若是真的沒有援軍,他這城池淪陷恐怕是遲早的事情“主上,我軍已攻上城樓,為何下令退兵”

祝彪憤憤不平的走了進來,王復笑道“已是日落時分,不宜再戰,祝將軍還是領著眾兄弟先下去休息吧。”

祝彪聽後,只得無奈的退下,待他走後,王復身邊的心腹都道“這祝彪仗著戰功,最近是越來越沒大沒小了,竟在主上面前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王復道“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其人毫無心機,爾等勿要多言。”

祝彪作戰勇猛,又似乎沒什麼心機,只是念念不忘攻滅新平寨而已,這樣的人,王復自是不會多加防範或有所疏遠。

反而是祝彪的結義兄弟杜九,因投靠來的時候身邊帶了許多兵馬,頗有在內部自立山頭的意思,故而王復對他才一直多有提防,現在杜九也一直被王復派在外邊蒐集糧草,做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心裡頗有些怨氣。

如此又過了近十天左右,須城的城牆,已被鮮血染紅,將近半月的亂軍攻城,須城累的軍民都覺得甚是疲憊。

守城的士兵中,常年操練的正經士兵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臨時拉上城牆上來的。

若不是賊軍的一開始的實力也著實不敢恭維,互相半斤八兩,須城絕對不會堅持這麼久。

即便是如此,此時的須城,已是幾乎到了一個極限,因為王復最近經常派人射書進城,大肆散發謠言和一些籠絡人心的話,承諾破城後取了糧草便離開云云。

雖然大部分人都是不信,但架不住還是有少部分人動了歪念頭,使得陳文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來應付這些暗流。

城池外,“知世郎”王復正在望臺上觀察著戰場的情況,眉頭同樣一直緊皺著。

他雖然有心以這裡作為練兵場,卻沒打算一直這麼耗下去,畢竟他麾下的這些將士也不是鐵打的,攻城將近半月,此時已是頗為疲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