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工坊參觀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去參觀其他的工坊。”

袁常淡淡的說了一句,見劉協他們一臉不解的表情,徐庶補充解釋道:“這個工坊負責鑄造武器和護甲,嚴格來說,這個工坊的投入是最小的一個,其他的工坊每一個都不差於此處。”

“什麼?”

聽得徐庶的解釋,劉協等人俱是大吃一驚,能造出如此神兵寶甲的工坊,竟然還是最差的一個,那其他的工坊豈不是要上天了?

“想來幾位可能有些理解錯了!”

徐庶見幾人表情,明白他們的想法後,解釋道:“主公建立中科院的原意並非是為了打造戰爭之器,而是為了解決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的問題。只因如今天下不平,為了減少將士們的傷亡,才會特意建立這個工坊,打造一些神兵寶甲。當然,中科院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決百姓們的問題,所以,在投入方面,這個工坊自然是會稍弱些許。”

“徐委員,袁委員長也說如今天下不平,鑄造神兵寶甲豈不是正當其時,有了這些強力的神兵寶甲,在與各方勢力爭鬥之中,不是有更大的優勢。”

楊彪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徐庶瞭然的點了點頭,不過,還是給他們解釋道:“主公說了,天下雖不平,卻終有平定之時,況且,雖然天下各方勢力爭鬥,卻還是中原的子民,鬥來鬥去的傷亡的都是自己人,沒必要鑄造殺傷力過大的神兵利器。若是與外族爭鬥,主公自然不介意用殺傷力驚人的武器。”

徐庶當然不會告訴他們,幽州還有一處秘密基地打造武器和裝備,那些武器和裝備才是真正威力驚人,一旦使用,必然是死傷無數。不過,這些武器和裝備在中原的鬥爭之中自然是不會使用,若有外族的敵人,袁常才會不客氣。

“袁委員長仁義,老夫佩服萬分!”

對於袁常的想法,除了說佩服之外,楊彪他們還能說什麼?難道說袁常這樣的做法不對,應該加大投入力度,製造更加強悍的武器和護甲,這樣才能輕鬆的消滅其他勢力,然後一統天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吾知諸位對主公的做法不解,正如我等當初亦是如此。”

在冷兵器時代,除了勇猛的武將和精銳的士卒之外,武器和鎧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武器還好說,朝廷在對待鎧甲這一方面就極為嚴苛。一個人家中若是藏有鎧甲,而這個鎧甲沒有清楚的來源,那麼,便會被朝廷認為有謀反的嫌疑,謀反可是大罪,要誅三族、九族的,可見朝廷對待鎧甲的嚴肅態度。而袁常在擁有技術和勢力的情況下,不全力打造武器和鎧甲,反而去研究衣食住行方面的事物,任何人聽了,都覺得袁常的做法不對。不過,看徐庶他們的反應,似乎已經認可了袁常的做法,倒是有些讓人好奇。

楊彪也沒有藏著掖著,將心中的疑惑提出來,問道:“老夫觀徐委員的模樣,似乎已經贊同袁委員長的做法,不知是何原因,可否請徐委員替我等解惑?”

“楊委員客氣了!”

徐庶恭敬的回應了一聲,楊彪出自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本人也是德高望重,名聲隆隆,雖然說現在在實力這一方面徐庶強過楊彪,但是,徐庶也不會因此對驕狂,面對士林的老前輩,該有的禮遇還是有的。

“當初主公建立中科院之時,說是要致力於為天下百姓解決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而只是投入少許的資源打造武器和鎧甲,我等皆勸說主公。然而,主公一席話之後,卻是令我等幾位佩服。主公當時說了‘研究打造威力更強的武器和鎧甲,只會讓戰爭中的傷亡更加慘重,卻沒有其他的益處。雖然,打造的武器和裝備是給己方的將士,但是,戰爭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並非是所有士兵們都願意見到的事情。威力更強的武器和鎧甲,固然可以讓己方的將士更輕易的斬殺敵方將士,但是,他們的老父老母,妻兒子女又能怎麼辦?況且,他日又有其他勢力研究打造出威力更加驚人的武器和鎧甲,那傷亡慘重的豈不是己方的士兵?從古至今,每個帝王都想著建立萬世基業,然而,又有哪個朝代能夠做到如此?有朝一日己方勢弱,敗於敵手,士兵們傷亡慘重,他們的老父老母,妻兒子女又該怎麼辦?既然這些是無法避免的,為何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衣食住行這上面,只要這些方面加強了,家中即便沒有男丁,他們也能更好的存活下去,不是嘛?’正是因為主公的這一番言語,才讓我等幡然醒悟,因此,對於主公的做法,我等深以為然!”

“唉!”

楊彪長嘆一聲,感慨道:“沒想到老夫自認博覽群書,見識廣闊,卻不如袁委員長這樣一個年輕人看的透徹,不服都不行了!”

徐庶轉述袁常的一番話讓楊彪深有感悟,任何一個朝代的建立,戰爭都不是目的,治理百姓才是目的,戰爭只是一個過程。即便麾下有著再勇猛的將領,再精銳的士卒,若是不會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那麼,這個國家早晚會滅亡。就如秦朝一樣,秦朝的猛將無數,士卒更是精銳,以一國之力,打的六國瑟瑟發抖。然而,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一味的用嚴苛手段對待百姓,或者說秦始皇沒有把六國的百姓當做是自己的子民,因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等秦始皇一去世,天下各處都是暴動,即便是秦國勇猛的將領和精銳的士兵,也無法阻擋天下的反抗,最終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時間就滅亡了,讓人感慨。

而袁常的做法是解決百姓的衣食住行的問題,可想而知,這些問題解決了,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誰還會吃飽了沒事幹去造反?因此,從這一點來說,袁常的做法自然是沒有錯的。當然,前提是袁常能夠解決天下其他勢力,達到一統,那麼,這樣做才有意義。不過,袁常既然敢這麼做,顯然是有足夠的底氣的。

徐庶對於楊彪稱讚袁常的話自然是贊同的,他又繼續說道:“楊委員你們身居高位,有些事想來是不曾見過。而某曾遊歷四方,見過不少的事情。就如某曾經經過一個村莊,那裡的百姓極為窮苦,楊委員怕是不知道他們窮到了何等的地步。家中僅有兩套像樣的衣服,一套男子的一套女子的。家中之人有事出門之時,才能穿上那套衣服,而家中其餘之人,皆是赤身果體,僅用稻草包裹身子;而他們的屋子也是極為破敗,多是以紅土、木杆以及草杆雕砌而成,隨便一場大雨,便能將他們的住處損壞,而後又花費不少的時間去修葺,如此反覆,他們的子孫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而朝廷卻沒能讓他們的日子好過。楊委員想想,若是有人給他們更好的生活,讓他們謀反豈非易事?當然,這個村莊的道路也是極為艱難,不僅要攀登懸崖峭壁,還要經過繩索搭建的橋樑,此外,途徑之處皆是坑坑窪窪的泥濘之地,連幾個好的落腳之處都沒有。若非是意外經過此處,吾亦不知世間竟然還有如此窮困之地。而主公告知於我等,如那村莊的地方天下各地不在少數,情況更糟糕的也不是沒有。易子而食的慘劇並非是故事裡的情節,在我們看不見或者沒注意到的地方,這樣的慘劇比比皆是。即便沒有易子而食,食用樹皮、草根的百姓也不在少數;還有,子女遠離家鄉,終其一生未能與親人再次見面,只因路途遙遠,行路艱難,豈不是讓人覺得遺憾?楊委員,依你之見,相對於研究打造威力更驚人的武器和鎧甲,解決百姓們的衣食住行問題,是否更加有意義?”

“徐委員所言不差!”

楊彪點了點頭贊同了一聲,不過又補充了一句,道:“只是,這一切卻是要建立在有足夠的實力為前提,若是袁委員長沒有精銳的將士,鋒利的兵刃,堅固的鎧甲,即便再為百姓著想,卻也做不到,是也不是?”

“這話倒也沒錯!”

徐庶沒有反駁楊彪的話,認可的回了一句,話鋒一轉,說道:“只是,主公能有今日這一切也是他自己努力得來。主公最初只是汝南袁氏庶出,並無官身,全靠自己的努力,從東平縣令、再到渤海郡太守,如今,更是成為幽州特派委員長。主公的這一切並不是憑空而來,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得來,而到了這一步,主公卻未曾想過自己享福,依然顧慮著天下百姓的福祉,豈不是更加令人欽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委員說的極是!”

對於這一點,楊彪沒有反駁,袁常確實是一步一個腳印,靠著自己的努力得到幽州的勢力。袁家有那麼多子弟,除了袁紹和袁術是靠著家族的福廕得到如今的地位,也就袁常是靠自己才有今日,其他的袁氏子弟為何做不到這一步,這更加反應出了袁常的不同尋常。當然,楊彪不知道袁常逆天者的身份,若是逆天者連這一步都走不到,怕是也白瞎了逆天者的名號。

一路說著,不知不覺便到達了目的地。

“此處工坊乃是製衣之所!”

徐庶簡單的向劉協和楊彪他們介紹一番,隨後,馬鈞和歐南寶令人將製衣裝置搬到工坊的大堂之中。

馬鈞上前,介紹道:“在介紹這臺機器之前,吾先說一說一些資訊。一個手藝好的繡娘,織一匹布料需要耗費三到四日的功夫,而手藝差些的,卻是要六到七日的功夫。而且,因為布匹的用料普通,通常一匹布賣不到好價錢,因此,在田間勞作養活一家大小的男子便極其重要,若是家中沒有男子,便會過的極為艱難。但是,在主公的建議之下,在中科院一幹同僚的努力之下,終於打造出這種紡織機。紡織機的作用如何,說出來恐怕難以證明,倒不如用事實來讓諸位見證。”

隨後,馬鈞讓人請了兩個繡娘來到此處。

馬鈞介紹道:“這兩位繡娘是我中科院製衣坊的輔助工人,一人的手藝上佳,織一匹布用時不過二日半,另一人手藝稍差,用時需五日。不過,使用紡織機之後,二人的用時卻是差不了多少,就讓他們二人現場為諸位演示一番。”

劉協原本作為天子,倒是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楊彪等幾人卻是翻了翻白眼,手藝好的繡娘織一匹布要用二日多的功夫,即便紡織機的功能再好,縮減大半的時間,那也要一日的功夫,莫不是他們在這裡觀看一天?當然,袁常也可能是讓他們見識一下紡織機的作用,或許不會讓他們在這裡看一天,倒也說的過去。

“好了,你們便開始吧!”

“是!”

兩名繡娘應了一聲,便各自坐到一臺紡織機前動了起來。然後,在劉協、楊彪他們驚愕的目光之下,便看到紡織機飛快的轉動起來,而一匹布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型,不過一刻鍾的時間,一匹完好且看上去精緻的布匹便出現在劉協和楊彪他們面前。而另一名看起來手藝稍差一些的繡娘,時間上比前一個晚了一炷香,但是,質量上卻是沒有區別。

“這怎麼可能?”

楊彪瞪直了雙眼,一臉的難以置信之色。在他想來紡織機能縮短一半的時間都已經是非常厲害了,誰知道,事實跟他預想的天差地別,這何止是縮減大半的時間,簡直是成百上千倍的效率,怎麼能讓他們不震驚。劉協不明白其中的差距也就算了,楊彪等人好歹有些瞭解,更是清楚其中的厲害。

徐庶微微一笑,道:“諸位如今可知主公為何要改革兵制,因為中科院的研究發明,幽州根本不缺壯丁。一個女子在家中使用這種紡織機,足以養活一家人老小,勤勞一些的,更是可以隔三差五的吃上肉食。”

沒錯,中科院的研究發明,便是袁常改革兵制的底氣所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