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袁常,袁紹心中很是鬱悶,沒想到他是逆天者。否則,袁紹根本不會把袁常放在眼裡,雖然他懼怕順天盟不敢與之敵對,同樣的,能作為順天盟歷來的大敵,逆天者同樣可怕,也虧得袁常是用戰場上的手段來解決冀州等三州之地的歸屬。不然,袁常只要一個人,就能把他們給屠的一乾二淨。

“主公,屬下以為袁常著實可惡,當給他一個教訓。”

說到袁常的問題,郭圖第一個跳出來,義正言辭的指責一番。當然,他若是不先跳出來表明態度,怕是審配、逢紀等人會先攻擊他一番。畢竟,當初支援借道給袁常去關中迎接天子的就是郭圖一派,如今袁常卻是成為了袁紹的敵人,郭圖若是不表明態度,肯定會被審配他們誣陷為袁常的人。

“當初袁常打著援救天子的口號向主公借道,主公寬宏大量,好心借道給他。誰能想到,袁常迎接到天子之後便開始膨脹了,不把主公放在眼裡,竟然還敢聯合曹操來侵犯主公的領地。此風必不可長,否則,日後還有誰會將主公放在眼裡。”

當初袁紹借道給袁常,主要還是因為袁常提出會替袁紹討個大將軍的封號。如今,天子也確實封了大將軍給袁紹,開府儀同三司、假節鉞,可掌管天下兵馬。但是,如今的局勢,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個頭銜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有點作用,出了自己的領地,誰都不會賣面子。袁紹也很清楚這一點,不過,他要的就是這個名號,只要有這個名號在,他看誰不順眼就可以去懟誰,大將軍加上假節鉞的權利就是這麼吊炸天。有了這個名號在,他打擊任何人都不會被指責,後世對他的記載也不會有負面的影響。這一點,看重名聲的袁紹是最喜歡的。

所以,借道給袁常,和袁常為他討來大將軍的封號就是平等的交易,雙方誰都不虧欠誰。郭圖說袁紹好心借道給袁常,這話顯然有點無恥了。

故而,袁紹並沒有出聲應和。

袁紹揮手制止了郭圖的表演,他也明白郭圖的心思,當下直言說道:“此前之事已經無法挽回,誰也無法預料到會出現今日的局面。因此,舉薦袁常為幽州牧抑或者是借道給他迎接天子之事都無需再提,如今討論的是如何應對幽州方面的進攻。”

“是,屬下多言,還請主公恕罪。”

郭圖也及時的中止了話題,顯然袁紹已經揭過這一頁不會再追究了,審配、逢紀他們也不能再用此事來攻擊他,那他就不必擔心。眼珠子轉了幾圈,郭圖腦中立馬就生出了詭計,陰惻惻的說道:“主公,那袁常迎接天子前往幽州,我等可在此事上做些文章。以屬下所料,袁常必定不會將大權交給天子,只會把天子當傀儡來對待;而天子經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經歷之後,也必然不會甘心只做個傀儡。天子一派和袁常一派自然會產生衝突,主公可令細作在幽州散步袁常有不臣之心,欲取而代之的言論,必定會讓幽州境內的百姓對袁常不滿,而天子也可以藉此機會獲取幽州百姓的忠心,壯大勢力從而與袁常對抗。如此一來,袁常內部矛盾激發,自顧不暇,又如何能夠有餘力侵犯主公領地?”

“公則此計甚妙,此事便交由你來操辦,莫要讓本公失望!”如今袁紹為大將軍,位比三公,自可稱一聲本公。

“屬下領命,自當不會令主公失望!”

郭圖領命退下,沮授上前,又說道:“主公,郭公則此計可行,令袁常自亂陣腳。然則,主公還需加強邊境防禦,與幽州接壤的中山國和渤海郡二地兵力需增強,以免給袁常可趁之機。此外,袁常和曹操聯合,當先取幷州和青州,青州已經部署妥當,自是無虞;而幷州方面,袁常若是要出兵,則當出涿郡過長城從雁門進入幷州。因此,主公可伶高幹將軍在雁門郡加強兵力,隨時防備幽州的兵馬。如此一來,青州和幷州自是固若金湯,袁常和曹操想要謀奪主公領地,自無可能。”

“公與此計甚善,妥!傳令幷州,令高幹將軍定要守好幷州,不可讓袁常有絲毫的可趁之機。本公倒是要看看,袁常和曹操二人,何來的勇氣膽敢覬覦吾之領地。”

袁紹聽得麾下一番建議,自覺幷州和青州已經沒有絲毫的問題,一股豪邁之氣散發而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報!”

正當這時,大廳之外傳來士兵急切的呼喊聲。袁紹知道若無要緊事,士兵必然不會來打擾自己,此時卻如此急切,顯然是有要緊事,當下便讓傳信的士兵進來。

“啟稟主公,揚州的細作傳來訊息,袁術於日前在壽春稱帝!”

“什麼?”

“袁公路他怎麼敢如此?”

“此賊狂妄,不當人子!”

士兵的聲音方才落下,大廳之內已是人聲鼎沸,議論紛紛。相對而言,大多數在場的人都在指責袁術的不臣之心,怒罵之。袁紹看得一陣心驚,本來,他聽到細作的訊息,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他是不是也可以趁機自立為帝,誰知道他麾下竟然多數都在怒罵、指責袁術,可見這條路目前還行不通。虧得他沒有說出來,否則,怕也是會陷入眾叛親離的局面。

袁紹和袁術二人都有如此野心,袁術自認為是袁氏嫡子,行事無所顧忌,想做就做,因此,自立為帝根本不考慮其他問題。而袁紹,嚴格來說也是袁氏嫡子,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變成了庶子,在如今的時代,嫡庶之分很有分量,袁紹為了增加自己的分量,因此才做了許多賺名聲的事情,有了如今的名氣,麾下才能聚集如此多的人才。當初董卓立劉協為帝,袁紹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袁紹有自己的心思,想要取而代之,所以才反對董卓,並不是袁紹忠心於漢室。要知道,劉協還年輕,熬年紀劉協輕輕鬆鬆能熬死袁紹,袁紹又不敢像董卓那樣弄死皇帝再扶持一個,以致於敗壞自己的名聲。他只敢熬死一個皇帝,然後等皇帝死了,趁著新帝年幼的時候掌控大權,再慢慢的試探自己能否取而代之。因此,歷史上董卓立劉協為帝,袁紹是不承認的,反而要扶持幽州牧劉虞為帝。就是因為劉虞年紀大,很容易就翹辮子,到時袁紹就可以從劉虞的兒子之中挑一個年幼的來扶持,他好有可能取而代之。只是,袁紹沒想到劉虞不支援他的做法,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田豐面紅耳赤,鬚髮皆張,怒聲道:“主公,袁術此舉實乃不忠不孝至極。不忠者,無視君父,不孝者,無視祖宗。主公當傳告天下,與袁術斷絕來往,並且遣使者斥責之,令其自縛囚車,前往天子面前請罪,或可免除牽連子孫。”

袁紹有些無語的望著田豐,袁術對自己的態度如何,你難道心裡就沒點AC數?若是袁紹派遣使者這麼做,使者分分鐘也被袁術給幹掉了,更不用說讓袁術自己進入囚車,去天子面前請罪。

“咳咳!”

沮授輕咳一聲,打斷了田豐的憤怒之情,相對理智的他建議道:“主公,袁術此舉卻是陷汝南袁氏於不仁不義之境地,主公當行駛族長之權,將其驅逐出袁氏,待其知曉錯誤之後,或許身死之後還可葬入宗族之地。”

那些讓袁術請罪什麼的話沮授就沒有說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袁紹作為如今袁氏的族長,把袁術給驅逐出袁氏,這樣的權利還是有的。當然,一個家族出現一個皇帝本應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奈何袁術得位不正,且沒有得到天下百姓的認可,這樣的事情就不值得高興,說不定還會被人恥笑。所以,沮授只能建議袁紹使用族長的權利,從而與袁術劃分界限,不然,作為袁術的兄長,袁紹也會被牽連,一旦治下的百姓認為袁紹是個不忠不孝之人,那麼,對於統治是有極大的阻礙,一個不忠不孝的人,你難道還指望他對待與之無關的百姓有多好?

“公與此言甚善,便如此!”

袁紹覺得沮授的建議還是比較靠譜的,至少比田豐的建議好的不能再好了。或許田豐也想通自己剛才的一番話有多奇葩,此刻也沒有站出來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田豐畢竟是剛而犯上,又不是剛而犯二,現在自立為帝的是袁術,袁紹除了用族長的權利把袁術驅逐出袁氏之外,其他什麼事也做不了。若是自立為帝的是袁紹,田豐說不得要仗義死節,用生命來阻止袁紹的行動了。

田豐有些慶幸,幸好作出如此愚蠢舉動的不是自家主公,否則,他都要自己扣瞎雙眼了,錯認這樣的人為主。也幸好田豐不知道袁紹心中有這樣的打算,不然,無法想象田豐會做些什麼舉動了。

“咳!”

袁紹輕咳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後說道:“揚州距離我冀州甚遠,即便本公有心討伐不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我等能做的事情,便是先將袁常和曹操的侵犯給平定了,待本公一統北方大地,袁術若是尚未伏法,本公可領諸位南下揚州,親自剿滅袁術這等亂臣賊子。”

“主公英明!”

眾皆納首稱讚,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從龍之心,當個開國功臣。但是,袁紹麾下的文武至少知道,當前還不是時候,或許,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即便袁紹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也會慫恿袁紹去這麼幹。別看他們現在叫囂著袁術是亂臣賊子很積極,說不定時機到了,他們擁護袁紹稱帝的想法會更積極。說難聽點,袁紹的麾下認為袁紹都沒有稱帝,你袁術有什麼資格稱帝,我們這些人都不能做開國功臣,你袁術的麾下又有什麼資格當開國功臣?

幽州,北京城

經過連月的趕路,袁常和天子以及百官終於抵達幽州。抵達北京城之後,袁常自是先將天子和百官安排入住事宜。只是,當看到居住地時,劉協和百官皆是面色鐵青,憤怒的看著袁常。不過,袁常和麾下皆是一臉淡然之色,對於劉協和百官的憤怒直接無視了。

“幽州牧,這便是你給朕安排的皇宮?”

劉協指著眼前佔地有近十畝的小山莊,強自壓抑著怒火,一字一句的詢問到。這樣的小山莊對於劉協而言,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他在洛陽和長安的皇宮,是眼前這個小山莊的數百倍,就這樣一個小山莊能住幾個人?他的妃嬪、宮女、太監、護衛等加起來有近十萬,這些人住哪裡去,難道整個山莊都堆滿人不成?

“幽州牧,你莫不是在跟陛下開玩笑?這怕是有些不妥。”

楊彪皺著眉頭,有些疑惑的發言到。他更希望這是袁常跟大家開的玩笑,而不是真的打算把這個小山莊當做是天子的宮殿。

“太尉說笑了,吾如何敢拿陛下開玩笑,這正是陛下的住所。”

袁常一本正經的說道,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樣子。不過,袁常這樣的回答,自是激發了百官們更加強烈的怒火。

“幽州牧,天子待你不薄,你如何敢侮辱陛下?”

“幽州牧,莫不是以為你手握大權,我等便不敢發言,若是你不能給陛下一個交代,我等即便是血濺三尺,也要與你一搏。”

“沒錯,自當如此!”

“呵!”

袁常輕笑一聲,森冷的目光從百官身上掃過,接觸他目光的大臣頓時心驚膽戰,連忙低頭不敢再多說一個字。等百官都安靜之後,袁常這才看向劉協,說道:“陛下,微臣並無折辱之意,乃是微臣與麾下商議之後,以為漢室若要興復,當從變法開始,而府邸的規模也是變法之一。幽州上下,自微臣始,皆是如此,陛下若是不信,微臣可帶陛下前往觀察微臣等的府邸,陛下以為如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