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郭汜二人亂戰,麾下將士傷亡慘重,而經過數月的交戰,李傕和郭汜二人也漸漸開始清醒。他們早先劫持漢獻帝,被天下各方勢力定為反賊,如今若是二人把兵力拼光的話,那麼,到時免不了身死。故此,在深思熟慮之後,再加上漢獻帝派遣大臣來勸和,李傕和郭汜二人便順水推舟解除了戰爭狀態。並且,李傕也同意了漢獻帝東歸洛陽的請求。不得不說,漢獻帝也是悲催的一個皇帝,要回到舊都還要李傕同意。

當然,李傕也是在慎重的考慮之後才同意的。

當初他們作為董卓的部下,在董卓身死之後並沒有被免去罪行。在賈詡的勸說下,才起兵劫持了漢獻帝。如今,朝廷衰微,各方勢力都在爭搶地盤,也就無暇顧及他們。從漢獻帝手上能攫取的好處也都榨的差不多了,李傕也不想繼續養著漢獻帝,還不如當個土皇帝舒服。

於是,漢獻帝在郭汜、董承、楊奉等人的護衛下,朝著舊都洛陽出發。

長安到洛陽四百裡路,若是騎兵急行軍,不過半天的功夫就能到達;即便是步兵,急行軍也就兩天的時間。不過,如今是天子遷回舊都,自然不用急行軍,天子的儀仗以及宮女,再加上百官和百官的家眷、奴僕,行進速度自然極為緩慢,一天行不過二三裡路便要停下來休整,而後第二日再出發。如此一算,每天行進二三裡路,從長安到洛陽四百裡路的話,最短也要三個月的時間,況且,如今的道路與後世又不同,並不是那般容易行走,有的路段一天能行走一里都算不錯的了。

漢獻帝的隊伍行進了一月有餘,才到達渭南縣,走了將近六分之一的路,如此算來,怕是還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到達洛陽。

有人就問了,漢獻帝為何不加快速度,早日到達洛陽?

首先,漢獻帝他們並不知道李傕會反悔,自然沒必要急行;其次,漢獻帝帶著少數人回到洛陽有何用,沒有百官、宮女、侍衛的話,他又算什麼皇帝?畢竟當初董卓強迫從洛陽搬遷到長安時,整個洛陽城都被搬空了,人口都沒剩幾個,一應人口和事務自然也要跟隨。畢竟不像那些只是換個地方辦公的皇帝,人家的手底下有好幾套班子。就如唐高宗李治,他去洛陽行宮避暑,長安城內同樣有大臣做事,而洛陽也能有一波大臣幹活,如今的漢獻帝可沒有那樣的條件。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漢獻帝只能帶著這些儀仗、百官、侍衛和宮女慢慢前進了。

只是,如今漢獻帝的日子著實有些艱苦。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李傕只給了漢獻帝少許糧食,能滿足他和少數人的食用,若是短時間內到達洛陽,糧食自然夠用,但是,這樣的速度糧食根本堅持不到洛陽。而且,漢獻帝總不可能自己食用這些糧食,而讓那些百官、侍衛捱餓,那樣還如何獲得他們的忠誠?畢竟漢獻帝還是不蠢的,便把自己的糧食分發下去,如此一來,漢獻帝的糧食更加不夠用了。

而後,漢獻帝向郭汜討要糧食,卻被郭汜給拒絕了。

若是僅僅供給漢獻帝一人的糧食,郭汜自然不會拒絕。可是,漢獻帝還要養活下面無數的百官、侍衛和宮女,那樣的話,郭汜麾下的將士可就喂不飽了。郭汜也不傻,他能活到現在靠的可是麾下的將士,而不是漢獻帝,因此,他除了給漢獻帝足夠食用的糧食之外,其他人想要糧食,沒門。

於是,隊伍每到一地,第一件做的事便是向地方官員索要糧食。

原本,天子要糧食,自然沒有問題。可是,當初經過董卓的禍害,洛陽和長安附近可謂是十室九空,沒有農民栽種,又何來糧食?再加上這兩年天災連綿,糧食更是所剩無幾,多地的百姓都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

“嗚嗚,難道天要亡我大漢!”

渭南城外的營地,漢獻帝劉協一邊啃著粗糙的大餅,一邊涕淚滿面的痛哭著。旁邊,皇后伏壽和董貴妃二人亦是一邊哽咽,一邊嚥下大餅。

皇后伏壽終歸是有些擔當,不然日後也不會聯合她老子要幹掉曹操,吃完大餅之後,柔聲安慰道:“陛下節哀,如今世道艱難,亂臣賊子作祟,陛下一時困苦,待回到洛陽之後,以陛下才能,必能恢復漢室興盛,方不能不負祖先基業。”

“皇后所言甚是,朕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不能辜負了祖先的期望!”

劉協惡狠狠的咬著大餅,口中堅定的說道。畢竟劉協吃了那麼多的苦,剛才的傷心難過只是一時有感而發,並不能摧毀他的心志。再加上旁邊的皇后和董貴妃都表現良好,他更加不能讓自己表現的連女子都不如。

“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營帳外,國丈伏完略顯激動的聲音響起。劉協驚奇,伏完素來沉穩,有何事能讓他如此激動。不過,劉協也不敢怠慢,如今真正能讓他相信的也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伏完,皇后伏壽的老子,一個自然是董貴妃的老子董承。至於其他人,不過是存著利用他的心思罷了,想著他如今龍困淺灘,想要搏取從龍之功。當然,劉協也不會傻到去拒絕這些人,畢竟如今的他確實需要這些。

讓皇后和董貴妃二人躲到屏風後,劉協吩咐帳外的侍衛放伏完進來。不過,進來的並不只是伏完一人,董承、楊奉、郭汜等如今能做主的也都一起進來了。

“國丈,不知是何要事?”

劉協一臉沉穩之色,好似剛才痛哭的事情從未發生過。當初面前董卓時都能對答如流,如今的情形難道還會比那時候更糟糕不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伏完等人自然心中一番稱讚,認為漢室中興有望,見劉協詢問,伏完連忙回答到:“啟稟陛下,兗州牧曹操和幽州牧袁常令人傳來訊息,說是率兵前來勤王。若有他們兩位州牧相助,陛下便能擺脫當前困境,恢復漢室朗朗乾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