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早就預料到,在他說出順天盟的事情之後,徐庶便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就是投效袁常。相信任何人,只要不是已經精神麻木的人,在得知自己生存的世界被這樣一群人給暗中掌控的時候,都不甘做個棋子,而是選擇反抗。所以,對於徐庶的舉動,袁常根本沒有絲毫的意外。

袁常上前一步,伸出手拉住徐庶,一臉調笑的說道:“元直,你終於想通了,以後不會還有出工不出力的念頭了吧!”

“呃!”

徐庶神情一滯,臉上略顯的有些尷尬。他沒有想到,原來自己先前的心思已經被袁常給看穿了,不過想想也正常,袁常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如今卻是能夠成為一州之主,再加上他逆天者的身份,能夠看穿自己的心思也很正常。

“主公放心,屬下自當竭盡所能,絕不敢有絲毫保留。”徐庶板著臉,神態堅毅且嚴肅的說道。

“哈哈!”

袁常大笑一聲,隨意的說道:“元直,先前不過與你開玩笑,不要如此嚴肅。明日一早,我便出發追上出征的大軍,幽州所有的事情便交由你們來處理,有你們在,相信幽州不會有太多的問題。只是,有些可惜了!”

聽著袁常突然發出的感慨,眾人的臉色皆是露出不解的神色,袁常在可惜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郭嘉也有些好奇,將眾人心頭的疑惑給問了出來:“主公,有何事所可惜?”

“可惜賈文和沒能前來幽州,否則,即便我不在幽州,有他在,相信也不用太過於懼怕順天盟之事。”袁常倒是沒有隱瞞,很是直接乾脆的把自己的心思給說了出來。說完之後,袁常把賈詡寄來的書信傳給郭嘉,郭嘉看完之後,眾人一個一個的瀏覽過一遍。

賈詡在信中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說很感謝袁常替他照顧自己的家人,他日後自當回報。

雖然很簡單的幾句話,但是,卻是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自然是袁常照顧好他的家人,賈詡會感激不盡;而另一個意思,則是告訴袁常,若是他對自己的家人不利,那袁常也要小心點,等待他的報復。整一封書信,字跡上顯示出一股凌厲的氣勢,顯得殺意凜然。當然,任誰的家人被脅迫,心裡也都不會開心。

當然,在場的幾個謀士也都看出賈詡書信中的意思。

董昭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詢問到:“主公,這賈文和有何過人之處,主公認為他若是在幽州,便無須懼怕順天盟之眾?”

其實,董昭的話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想法,徐庶、荀諶等人皆有這個意思,他們也都想著開口詢問,卻沒想到平時不怎麼發言的董昭卻是最先問了出來。當然,並非是他們嫉妒賈詡,覺得袁常看不起他們。相反,若是賈詡真有袁常說的這麼厲害,他們還很是希望賈詡能夠前來幽州。畢竟順天盟的強悍他們都知道,徐庶經過袁常的解釋,也明白了順天盟是何等強悍的勢力。故而,若是賈詡在幽州能夠保證順天盟不敢來犯,他們心裡也是非常樂意的。

袁常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解釋,頓了頓,才開口說道:“打個比方說吧,就如這一次的事件。我讓海棠和一刀去將伯母‘請’到幽州,元直知道我是不懷好意,卻是不得不來到幽州,這是元直的孝心所導致的;而天涯和成是非去‘請’賈文和的親眷,賈文和不僅沒有來,反而還寫信來威脅於我。當然,並非是說賈文和沒有孝心,他同樣有孝心。但是,他知道,若是我對他不懷好意,他來了幽州也是把小命送了;而若是我對他存有善意,那他的親眷自然是會好生招待。故而,他來與不來的結果都是一樣,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如當初董卓被殺之後,董卓麾下的西涼兵要逃回自己的家鄉,但是,他們曾經的所作所為,必然為天下所不容,會遭受通緝。於是,賈文和便鼓動李傕和郭汜等人起兵反攻回長安,將王允斬殺,他們把持政權之後,便能夠確保自身無虞。這麼說的話,你們可明白?”

皺眉沉思了片刻,郭嘉突然眼中閃過精光,沉聲說道:“主公,你的意思是否是說我們的才能適合用在正面,與敵人對抗;而賈文和的能力,則是更適合嚴峻的局勢,以陰謀詭計取勝。”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見郭嘉明白自己的意思,並且用簡單的話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給說出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文和的才能與你們半斤八兩,沒有多大的區別。正如世界上有白天和黑夜,你們的才能就像是白天,而文和的才能則更像是黑夜。故而,文和才會被人稱之為毒士。所謂毒士,便是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同樣也狠。所以說,若是有文和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襲擊,相反,擔心的反而是順天盟之眾。”

“原來如此!”

聽了袁常和郭嘉的話,眾人總算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正如袁常所說,像董昭、荀諶和徐庶三人,他們的才能走的都是正途,適合正面對決,暗地裡的交鋒,就不適合了;而郭嘉,則是屬於那種處於正邪之間的人,雖然也能應付,卻也並非最適合的人選。唯有賈詡,是一個徹頭徹尾走極端邪性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得到毒士的稱號。

縱觀歷史上,賈詡的表現,都表現出他這一方面的才能。

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

賈詡被叛氐抓住,用段熲的名號狐假虎威,偏偏還嚇住了對方,從而安然脫逃。而賈詡也沒有想過要替其他人出面,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此後,董卓被殺,賈詡鼓動李傕和郭汜二人反攻長安,威脅天子。在封建時代,天子可是上天之子,而賈詡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卻不把天子放在眼裡,讓李傕和郭汜他們去威脅天子,可見賈詡之邪性。就連曹操這樣的梟雄,也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不敢有其他的想法,跟賈詡一比,曹操也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至於之後的曹丕之所以敢篡位,或許很大的原因便是因為賈詡是他的老師,受到賈詡的影響,曹丕才敢那麼做。

此外,在曹操和張繡的戰鬥中,賈詡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佔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得勝後,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麼回事,賈詡解釋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罷了。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公敵手。曹軍雖然剛撤,但曹公必然親自殿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張繡大為佩服。

縱觀歷史上,有多少人會在己方戰敗,敵方撤退之時追殺。都會認為對方這是誘敵之計,但是,賈詡偏偏就能夠想到曹操的後方出了問題,想法與他人截然不同,劍走偏鋒。就連諸葛亮,在這一點也比不過賈詡。諸葛亮無論是在用兵、政策上,都是按部就班,守成規矩。唯一的一次劍走偏鋒,還是因為在極端的情況。若是諸葛亮有一點冒險精神,怕是早就聽了威嚴的建議,出兵子午谷,拿下長安,改變三國命運了。只可惜,諸葛亮的穩妥精神卻是讓他放棄了使用魏延的計謀,以致於蜀漢最終被滅。若是諸葛亮使用了魏延的計策,或許歷史早已改變。

後來,在馬超、韓遂攻打曹操的時候,賈詡提出的離間計更是堪稱經典。一封故意寫了幾個模糊字的書信,就讓馬超和韓遂內部亂了陣腳,最終被曹操擊潰。

還有,當時曹操為魏王,還未立太子。曹丕為五官將,而臨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操當時更喜歡曹植這個才名出眾的兒子。後來,曹丕讓親信去向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賈詡求計,賈詡說:“但願將軍能夠弘揚道德,培養氣度,實踐士人的責任和義務,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做違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曹丕聽從了他的建議,刻意磨練自己。

看起來,賈詡似乎並沒有插手,但是,別忘了,後來,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大笑,於是於該年立曹丕為太子。

從以上的事情都可以看出,賈詡的任何謀策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管過程如何,結果都不會壞。就如賈詡是曹丕的老師,他當然要替曹丕說話。否則,曹植或許是個良善之人,上位之後不會對賈詡下手。但是,曹植的手下卻不會放過他。因此,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賈詡也只能對不起曹植了。

因此,將賈詡這麼一個完全為了保住自己性命,而且想法和做法都與眾不同的傢伙放在幽州,可想而知,順天盟即便來了,也討不了好。

縱觀三國之中,能夠和賈詡相當的,或許也就司馬懿了。他們兩個人都屬於一類人,是為了保住自己性命什麼都敢做的人,就如司馬懿,為了保住性命,連****這種事情都做的出來,可謂是空前絕後了,也不對,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也是這麼一號人。不過,或許就是他們這類人,才能成就大業。越王勾踐幹掉吳王夫差,成就越國霸業;而司馬懿則是篡奪曹魏大權,給司馬家的上位奠定了基礎;至於賈詡,作為一個後期加入曹魏陣營的謀士,卻是能夠位置三公,可想而知他們這一類人想不成功都難。

在明白了袁常話中的意思之後,眾人都覺得有些惋惜,袁常威脅的辦法沒能賈詡給弄到幽州來。否則,他們也就不用日夜提防順天盟的襲擊,正如袁常所說的,有了賈詡這麼一個陰險毒辣的傢伙存在,該擔心的反而是順天盟那些人。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賈詡給陰死了。

袁常與一眾麾下又商討,安排了一些事宜之後,便各自散去。明日一早,他便會與郭嘉,還有典韋帶上五千獨立騎兵師的精銳出發,開始征討高句麗的大業。而幽州的事情,便交給趙雲他們來處理了。在軍事上,有趙雲這個幽州軍區司令,閻柔副司令,問題並不大;而在政治上,有董昭、荀諶和徐庶三人,同樣也不會有絲毫的問題。所以,袁常可以放棄的全力對付高句麗,讓這個日後禍害中原多次的彈丸小國,徹底的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