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張飛二人率一千兵馬衝破曹仁和夏侯淵的防線,一路跑到下邳城門之下。城上的陶謙見一支兵馬出現,打著“平原劉玄德”的旗號,當初劉備在虎牢關時露過臉,陶謙對於劉備也有些瞭解,當然,原因自然是因為關羽的威風出場。

此刻見劉備來到下邳城下,想來是孔融邀請的援兵,又見後方曹仁的兵馬追的緊,連忙讓士兵開啟大門旁的小門。如今曹仁的一萬兵馬在後方追趕,陶謙可不敢開啟大門。若是曹仁的兵馬追上來,在大門處展開廝殺,只需拖延片刻時間並傳令給夏侯淵,一旦夏侯淵率領四萬兵馬殺來,下邳城卻是危險了。故此,陶謙一邊下令弓箭手在城上射箭擋住曹仁追兵,一邊指揮著士兵將劉備和張飛從小門處迎了進來。

曹仁下令士兵衝了幾陣,損失了些兵馬,只能無奈退去。

“玄德急公好義,今次相助徐州,謙感激不盡!”陶謙迎了上來,拱手向劉備稱謝道。說話的時候,陶謙目光隱隱的掃過劉備身後,然而,卻是沒有看到關羽的身子,略微有些失望。

關羽當日在虎牢關逞威,使得十八路諸侯都知道這麼一員猛將,陶謙自然也是覬覦不已。曹仁和夏侯淵的兵馬守在下邳城外,陶謙也有派遣將領率兵出城與之交戰。只不過,大將還沒過幾個回合,就被曹仁或者夏侯淵斬殺。於是,陶謙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大將都是一群只會瞎比比的廢物,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在看到劉備旗號的第一時間,陶謙就想到了劉備麾下的關羽,想著能不能把關羽給拉攏過來。有了這麼一員猛將,陶謙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曹仁和夏侯淵。

不過,沒看到關羽,卻是看到黑臉的張飛。雖然張飛當時並不是很出彩,不過,似乎也不弱,陶謙眼珠子轉了轉,決定先把張飛給拉攏過來,然後再圖謀關羽。

劉備回了一禮,凜然正義的說道:“陶刺史過譽矣,備乃中山靖王之後,亦是大漢的一員。如今曹操無故興兵侵犯徐州,備怎能視而不見。自陶刺史就任徐州刺史以來,徐州境內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卻因曹操一己之私令百姓妄受兵災,備定不會讓其逍遙法外。”

“只顧著與玄德說話,卻是不知這位壯士乃是何人。先前謙在城上見此壯士勇猛衝突,卻還不知壯士姓名?”

陶謙沒有接著劉備的話回答,而是看向劉備身後的張飛詢問到。

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只是劉備自己這麼說的,並沒有得到任何朝廷的證實。只要朝廷不證明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也就不能以漢室宗親自居。歷史上,劉備在許都的時候,在漢獻帝的面前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查了族譜,才證實了劉備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稱一句皇叔。當然,漢獻帝稱呼劉備為皇叔,有多少真情實意在裡面,就無人可知了。

劉勝被封為中山王,諡號靖。在劉勝死後,劉勝長子劉昌被封為中山王,其餘子各封侯,其中一子劉貞被封為涿縣陸城侯。後因為獻祭金不合格,被削去爵位,自此定居於涿縣。劉貞二子,其中一名為劉昂;昂生三子,其中一名為劉祿;到了劉勝的第十五世孫,也就是劉雄,劉雄生子劉弘,劉弘生子劉備。算起來,劉備是中山靖王的十七世孫。似乎,劉備還真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要想想經過了十七代,誰又能知道其中是否發生了什麼變故?或許有其中某一代無子,從親族兄弟中過繼一個過來作為自己的兒子;就跟袁紹的情形一樣。再說中山王這個爵位,到了劉勝的第五世孫劉循的時候,因為劉循無子,中山靖王劉勝一系的中山國也就結束了。之後雖然還有被封為中山王的劉氏宗親,跟劉勝也就沒有關係了。

從生物學上來說,經過了三代之後,其實就已經沒有多少血緣關係,子女之間都可以通婚。而劉備和漢獻帝劉協都經過了十幾代,關係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真要說有關係,只能用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就跟建立東漢的劉秀一般,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八世孫,已經過了五服,九族之內。與劉邦其實也沒有關係,只是,劉秀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統治,使得自身的皇權得到保障,才把他的關係給拉到劉邦身上。所以,承不承認劉備的中山靖王后人的身份,也只是漢獻帝的一句話而已。

至於漢獻帝是否承認劉備的身份,想都不用想都可以猜到。

當時的劉協已經長大,已經二十歲了。而且劉協自身也有才能,當初洛陽宦官之亂時,袁紹、袁術和何進的部將殺進皇宮,張讓、段珪等無力還擊,劫持劉協和少帝劉辯逃出宮外,正倉皇間,迎面遇上董卓率領的三千西涼鐵騎奔騰而來。小皇帝劉辯見到這樣的情形,嚇得渾身哆哆嗦嗦,雙腿戰慄,口不能言。小皇帝劉辨手下的內侍太監和一眾文官也都沒人敢出口大氣,只怕稍有閃失,便惹來殺身之禍。唯有十歲的劉協站出來說了一句話,讓董卓都下馬向劉辯行禮,可見,劉協並非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等劉協二十歲了,身為皇帝,自然也想有所作為,可惜,曹操專權,劉協想要當個名正言順的皇帝,第一件事自然是要除去曹操。於是乎,湊上門來拉關系的劉備,自然進入了劉協的視野之中,並且給劉備證明了身份,想要用這個身份,讓劉備替自己賣命,去把曹操幹掉。可惜,劉協雖然二十歲,跟劉備這種見過世面的梟雄鬥法,簡直是自找死路。不僅大腿沒報成,還把幾個忠心的屬下小命給搞沒了。

劉備得到劉協的證明,皇叔的身份已然成型,只要打著這個名號,不愁沒有人投效於他。更有甚者,都有人懷疑向曹操高密的並非是董承的家童,或許有劉備的身影在其中也為未可知。劉備已經被劉協證明了漢室宗親的身份,如果劉協死了,身為漢室宗親的劉備,不是才有機會問鼎寶座。至於事實到底是如何的,那就無人可知了。

且說陶謙如今好歹也是徐州刺史,稱霸一方,乃是徐州的土皇帝。劉備自稱是漢室宗親,沒有得到官方的證明,陶謙自然也不會承認。若是承認了劉備的身份,不就比劉備低一級,陶謙才不會自找不自在。所以,陶謙便轉移話題,沒有回應劉備的話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陶刺史過譽矣,此人乃是備之兄弟,張飛張翼德,忝任備麾下步兵都尉。”劉備當然也明白陶謙的意思,卻也沒有露出不滿之色,作為一名出色的梟雄,劉備的養氣功夫跟君子劍是有的一比。

“真乃壯士矣!”

陶謙稱讚了一句,而後對著左右親信喊道:“來人,取吾寶甲贈與張都尉,如此壯士若無寶甲戴其身,豈不叫人遺憾。”

“如此,備便代三弟先謝過陶刺史的饋贈!”

劉備拱手謝過之後,又問道:“陶刺史,如今曹仁和夏侯淵面北下營紮寨,欲與曹操兵馬圍攻下邳城,不知陶刺史有何良策應對?”

“曹操軍馬強壯,我徐州士兵難以匹敵。如今,唯有據城而守,卻是無良策應對。玄德如此詢問,是否已有良策?”陶謙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眼睛一亮,緊緊的盯著劉備。

“備不才,願請戰!”

劉備昂然挺立,朗聲說道:“曹操無故興兵,此乃不義;身為朝廷臣子,侵犯徐州領土,此乃不忠;似曹操這等不忠不義的賊子,天道又豈會容之,百姓將士又豈會效命?備空有一身餘力,卻是無處發揮。如今願請陶刺史借某一萬兵馬,出城與曹仁決戰。到時支會文舉,定下訊號,兩方兵馬齊出,定然曹仁大軍死無葬身之地。若是曹仁退走,徐州將士必然士氣大漲。便是曹操親率兵馬到來,憑著下邳城城牆的堅固,曹操又能奈何?只需固城堅守十餘日,曹操自兗州遠道而來,糧草必然難以為繼,自是撤兵而去。屆時,陶刺史一聲令下,徐州十數萬兵馬齊出,曹操又焉有存活之路?”

劉備從平原不過帶來三千兵馬,而且,又沒有錢財糧草,想要養活這三千兵馬卻是極為困難。一旦劉備的錢財用盡,這三千兵馬都不用別人有任何的動作,都會自己走光。因此,如今到了徐州這個富裕的地方,劉備自然是想要趁機從陶謙身上榨一點油水出來。只要出戰將曹仁擊退,陶謙便會看到他劉備的實力,還怕陶謙不會看重他?只要先在徐州佔一個地方發展,劉備自是有自信壯大自己,等到實力足夠,便能取代陶謙,鳩佔鵲巢,他劉備也就有了稱王稱霸的根基。

“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可惜,陶謙在聽了劉備的話,思考了片刻之後,果斷的否決了劉備的提議。

“玄德,你相助於吾,吾自是沒必要隱瞞於你。”陶謙苦笑著搖了搖頭,嘆道:“先前曹仁安營下寨之時,吾自是想要出兵將其擊退。故此,派遣大將出城交戰。然而,連番大戰下來,卻是未能擊敗曹仁,徐州將士更是死傷眾多,更令曹仁兵馬士氣大漲。至此,吾方知曹操麾下士卒強悍,果非虛名。玄德和張都尉勇猛,吾自是欽佩不已。然則,若是出兵之後,玄德與張都尉有所損傷,吾心中有所不忍。故此,出兵之事,還是三思而後行。”

對於陶謙的話,劉備心中自然是鄙夷不已。顯然,陶謙是被曹仁給打怕了,現在連出城戰鬥的勇氣都沒有了。至於陶謙說什麼派遣大將出戰,劉備更是不屑,徐州久未經歷戰事,真正能夠上戰場的大將還哪裡存在,這些佔據高位的將領,多是陶謙的親信心腹,都是靠著關係爬上來的。心中雖然不屑,劉備也沒有表現出來。而對於陶謙反對出戰的話,劉備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畢竟現在他剛到徐州,不能表現的太過強勢,若是引起陶謙的不滿,等到曹操退走之後陶謙把他趕走,那就不妙了。

“陶刺史所言甚是有理,備思慮不周,倒是徒惹笑話了。”劉備非常恭順的順著陶謙的話,也很是自覺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玄德無需如此,玄德未與曹仁交戰,不知其兵馬戰力,故此才有此言,皆是一番好意,吾感激尚且不及,又豈會責怪於你。”陶謙見劉備如此恭順,也是極為滿意,安撫了一番之後,道:“玄德,你麾下兵馬如此之少,若是上了戰場,怕是難有作為。故此,吾將麾下兵馬劃撥五千於你,一應糧草錢財皆由我徐州承擔,不知玄德你意下如何?”

“多謝陶刺史盛情,備必不辜負陶刺史美意!”

對於陶謙如此上道,劉備還能多說什麼?當然是毫不猶豫的接受了,劉備本就存著別的心思,如今陶謙又給兵馬,又給錢糧,如此好事打著燈籠都不一定能夠找到,現在陶謙白送上來。若不是為了顧及自己的形象,劉備都想拜陶謙做乾爹了。

“哦,對了!”

陶謙輕輕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略顯歉意的說道:“玄德初到徐州,怕是這些士卒不服玄德你的指揮管教,故此,吾便遣一都尉聽命於你。此都尉乃是吾麾下猛將,忠於職守之輩。只要有他替玄德你出面,這些士卒必然不會做出欺上之舉。玄德,你以為如何?若是玄德覺得沒有必要,吾便不多事。”

“陶刺史思慮如此周全,備又豈會辜負!”劉備臉上掛著笑容回應到,心中卻是早已破口大罵陶謙奸詐。

陶謙表面上看似好意,派遣一將領替劉備管教那些士卒。而實際上的用意,自然是盯緊劉備,防止劉備把自己的兵馬給拐跑了。雖然沒有聽說過劉備有此前科,但是小心為上卻是很有必要的。

若是袁常知道了陶謙的做法,怕是會舉起大拇指點贊,劉備挖人牆角還真不是第一次。陶謙這麼做還真是對的,不過,世事不如人意之十有八九。陶謙的做法,似乎也並沒有那麼順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