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真可怕,聖人說的真沒錯!”

袁常搖著頭,痛惜的說道。直讓關禮被袁常的目光看的羞愧的低下了頭之後,袁常才繼續說道:“黑土並非是什麼不祥之物,相反,黑土乃是上天恩賜的寶物。黑土乃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壤。整個中原大地就只有幽州境內才有這麼一塊地,不僅沒有好好的利用,還被認為是不祥之地,真是暴殄天物。你們可知道,用黑土種植農作物,即便不施肥料,也可使得農作物生長出最大的產量。你們可以試想一下,遼東郡,昌黎郡,玄菟郡三個郡交界的那塊平原究竟何等之大,可以種植多少農作物?以佔城稻一年可以種植三季的特性來看,你們認為單幽州種植的糧食,是否能夠解決天下所有百姓的糧食問題?”

“主公英明,所思所慮長遠,屬下等目光短淺,未能理解主公用意,還請主公責罰!”

好吧,經過袁常的解釋說明,郭嘉等一干人終於明白,不是袁常異想天開,而是真的大有可能,只不過他們的能力有限,無法理解這種超越他們認知的事物。不過,還好有袁常給他們解釋,所以,他們也就似懂非懂的明白了。總而言之,那就是用黑土種植佔城稻是非常好的一個主意,反正聽主公的就不會有錯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了,現在稻種已經有目標了;種植的土地也已經選好了,現在就等葉孤城他們歸來了。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袁常忍不住感慨著說道,因為他的到來,使得佔城稻提前進入了華夏大地。

歷史上佔城稻最早出現在華夏大地是在唐末五代時期傳入福建,在隋朝之前,南方還是荒涼之地,被稱之為南蠻,與北方異族視作一類人。後來,隋煬帝攻打南陳,並且因此而揚名,故此,隋煬帝將南方視作自己的龍騰之地,大力開發。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隋煬帝討厭北方的寒冷,而更喜歡南方的暖和。其後,經過隋煬帝的開發,特別是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使得南方和北方也的聯絡也更加緊密,南方的經濟也得到飛速發展,並且逐漸超越了北方。

南方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商人的崛起。閩商沿海一帶,以海運為基礎,向周邊各國輻射。到了唐朝的時候,閩商開始大肆活躍,並且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繁盛,由此,佔城稻被帶到了福建。當然,唐朝的時候佔城稻雖然已經流入福建,卻並沒有得到唐朝廷的重視。直到宋朝之時,也就是宋真宗時期,因為江淮、兩浙地區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佔城稻,多達三萬斛,分別在長江、淮河以及兩浙地區推廣,並命轉運使張貼榜文“……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自此,由宋朝廷宣傳,佔城稻得以在中原迅速普及,農作物的產量得到提高。

其實,從歷史上來看,在宋朝之前。天下一旦有天災發生,必定會引起糧荒等問題。不過,自宋朝普及佔城稻之後,糧荒之事鮮有發生,可見佔城稻所造成的影響。如今,在袁常的影響下,佔城稻更是提前了數百年進入華夏大地,而袁常更是明白佔城稻的優勢,自然會大力推廣,日後糧荒這種事情,自然不會在華夏大地上發生。這件事說起來,當然是一件極大的功德,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主公,這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的倒是極為貼切。不過,這又是哪個典故裡出現的?”郭嘉贊了一句,而後又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呃,這個…”

袁常微微錯愕,總不可能說再過些年,劉備和孫權聯合對抗曹操,諸葛亮然後為了破掉曹操的水軍鐵索連舟,才出了這麼一個典故。不過,袁常好歹也算是腦子靈活,眼珠子一轉,很快就有了主意。

“這個典故說的是當時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交戰,吳國水軍強勢。越國的范蠡想出一條計策火燒吳國戰船,不過當時風向不對。范蠡有感於諸事妥當,唯獨欠缺東風助陣。故此,才有此言。”

“原來如此,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郭嘉點頭驚歎,拱手稱道:“主公博學多才,當為我等楷模。看來我等真的是學識淺陋,還需努力,不然不及主公萬一啊!”

對於郭嘉的稱讚,袁常自然是臉不紅,心不跳的全盤接下。

“奉孝,不要崇拜本州牧,本州牧只是個傳說。所以,你跟其他人比就好了,跟本州牧比較,怕是你會感到自卑的。”

“是,是,主公所言甚是,嘉銘記於心!”

會議似乎變成了袁常和郭嘉二人的舞臺,一個自吹自擂,一個溜鬚拍馬,而且二人還樂在其中,完全無視周圍眾人一副噁心嘔吐的表情。

“咳咳!”

關禮忍不住輕咳兩聲打斷二人的歌功頌德,一本正經的說道:“州牧之才,猶如天空皓月,屬下等不過是地上螢火,難以企及。只是如今幽州百廢待興,還需州牧帶領屬下等開創新篇章。請問州牧,是否還有良策,改變幽州此景?”

臥槽!

眾人皆是一臉驚奇的望向關禮,沒想到這傢伙不顯山,不露水的,拍馬屁的功夫竟然也是如此上乘,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關禮從事所言正是,主公可還有何良策?”

“哈哈,奉孝和士起問到本州牧的心坎上了。本州牧胸中良策如天空星辰,不以數計。今日,本州牧便一一說出來,諸位可好好參考一番。多虧了奉孝和士起提醒,本州牧才想起。為了嘉勉你二人功勞,本州牧特賞你二人美酒五壇,為了共創美好幽州,諸位當以奉孝和士起二人為榜樣,且不可懈怠。”

當然,袁常可不是為了二人說的這些好聽的話才給他們美酒。事實上是因為這一個月來,二人的辛勤努力,袁常早就有這個想法了。正好趁著今天這個緣由,藉機把美酒賞給二人。至於二人奉承的話,只不過是條導火索而已。

見到郭嘉和關禮得了袁常的五壇美酒,其餘人皆是一副眼紅的表情。

無論是早早跟隨袁常的,亦或是幽州戰事之後加入袁常麾下的,都嘗過袁常自釀的美酒。那滋味真不是一般的美妙,以前喝的那些個美酒,跟袁常自釀的美酒相比,簡直就跟馬尿一般。幽州戰事之後,慶功宴上後加入的劉和,公孫續等人有幸品嚐一番,早就惦記上了。此刻見郭嘉和關禮如此得到美酒,自然是有些後悔不已,早知道剛才也趁機說上幾句好話,說不定就有他們的份了。當然,他們也知道袁常是因為郭嘉和關禮這一個月的辛勞才獲得如此獎賞,自然不會真的嫉妒,只不過是在發些牢騷罷了。

“先前說了,改變百姓吃這一方面。除了引進佔城稻之外,對於菜類的烹飪之法,也可以稍加創新。經過本州牧博覽詩書,縱觀古今中外的典籍,發現了一種可使得菜類更加美味的烹飪之法,這種方法雖然民間偶有出現,卻並沒有得到重視。本州牧經過親自動手嘗試之後,發現此法乃是上上之選,必可引起飲食界的軒然大波!”

袁常說的牛叉哄哄,不過,眾人此刻已經沒有之前那種懷疑的表情。取而代之的,眾人皆是表現出一副求知,乖寶寶的表情。

當然,袁常說的新式烹飪方法其實就是炒菜。像郭嘉,趙雲,典韋,韓恂,于禁等最早一批渤海郡就跟隨袁常的麾下自然知道炒菜這玩意。他們也多次參加袁常的家宴,有袁常親自動手,或者劉曦下廚炒的菜,也是美妙無比,配合著袁常的美酒,他們只覺得以前的日子都是白活了。而幽州戰事之後跟隨袁常的劉和,公孫續等人自然還沒有嘗過炒菜的滋味,還談不上食髓知味,只是有些好奇,並沒有表現出一副急不可耐的表情。

說起來,宋朝其實還真是個非常神奇的時期。

在宋朝,除了與周邊各國的戰爭慘不忍睹之外,其餘各方面可以說是華夏歷朝歷代最為興盛的時期。即便是戰爭,也是因為宋朝的制度問題,而非是戰鬥力的原因。要知道,宋朝時的楊家,佘家,岳飛等皆是名將,若非宋朝的軍隊制度有問題,宋朝必然會成為超越唐朝的朝代,而且是最為強盛的一個朝代,沒有之一。

宋朝的經濟興盛是毋庸置疑的,據磚家、叫獸們研究發現,宋朝當時的經濟佔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即便是唐朝的貞觀之治,亦或是開元盛世,經濟也不過是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至於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一個笑話,經濟只不過佔了全世界的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左右,根本無法與唐朝和宋朝相比。宋朝的吃穿住行可以說是得到全面的發展,或許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經濟發達了,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才想要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而不是單一的生活。就如華夏,剛開始的時候吃的是大鍋飯,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可是,等到經濟發展起來了,再讓大家去吃大鍋飯,看誰願意?而且,有錢了,自然活動也就多了,什麼酒吧,網咖等等都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很顯然的,炒菜其實也是在宋朝得以普及的。

在宋朝之前,菜式多以蒸煮,或者生食為主。就如某島國的生食,其實就是在唐朝的時候學去的。而在宋朝之前,炒菜之所以沒有得到普及,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食用油的問題。

在宋朝之前,食用油主要是從動物身上榨取。而且,大部分的動物其實能夠榨取的油不多,而唯一一個最容易榨取油的動物,卻是一種低賤的牲畜,不要說達官貴族,即便是尋常百姓都不願意碰,一般都是奴隸才會食用。

沒錯,就是家豬。

在宋朝之前,家豬在人們眼裡是極其骯髒低賤的牲畜,想想豬吃的東西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在宋朝之前,豬根本不會被作為菜式放到桌上。而到了宋朝,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豬肉被廣為認知,並且佔據了主流市場。有一個菜名就能夠很好的證明豬的地位得到提升,那自然是東坡肉這道菜。

豬肉美味而且又能夠榨取極多的食用油,宋朝之前豬不被看重,所以,食用油不足,炒菜自然也就無法普及。至於說植物油,那就別開玩笑了,菜都不夠吃了,哪裡還捨得拿去榨油呢?

至於袁常親自下廚,第一次的時候,自然是被郭嘉,蔡邕等人極力勸說,君子遠庖廚云云。

開玩笑,也不看看袁常是誰。

於是乎,袁常引經據典,講道理,擺事實,讓郭嘉,蔡邕等人相信是後人斷章取義,誤解了聖人的話。本來也是,君子遠庖廚主要是告誡人們要有仁義之心,而不是讓人遠離廚房。因此,在如今等級觀念還沒有特別深入人心的時候,袁常自然能夠輕易的說動郭嘉,蔡邕等人。

事實上,等級觀念成為制約人們行事約束,是在魏晉之後。

當時的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使得士族等級變得森嚴起來。很多聖人言論,就是在這樣的時期被斷章取義,歪曲。而直到了武則天時期,關隴士族被武則天和李治夫婦兩一套組合拳打的奄奄一息,再經過五代十國的摧殘,也算是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上。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怕是也想不到在他死後,他所在的家族竟然會淪落到了下品。若是會預料到這個結局,估計陳群也不會提出九品中正制了。

言歸正傳,袁常既然提出了炒菜這個新式烹飪方法,自然也要提出榨取豬油這個思想,少不得又是一番擺事實,講道理,也才算是讓大家接受了這個神奇的念頭。於是乎,在袁常的又一次影響下,炒菜也提早了數百年出現,並且,隨後袁常自然也將著名的八大菜系給一並提了出來,自然是又免不了一番驚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