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城外西南五里處,一眼望過去毫無阻礙之物,卻是一片平原。此刻,在這平原之上,卻是有兩支大軍靜靜而立,時刻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大戰。

先看背對薊縣城池的這個方向,自然是公孫瓚的大軍。

公孫瓚身穿精緻亮銀甲,頭戴亮銀盔,手持丈長長槊,胯下棗紅馬,端的是威風凜凜;在公孫瓚的身後一字排開六人,其中一人披了一件皮甲,手中一把配件,卻是公孫瓚唯一的謀士關禮,也是關靖的兄長。此外五人,皆是穿著鎖子甲,頭戴虎頭盔,手上持著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有拿長槊的,有拿大刀的,有拿鐵戟的。其中一名最為年輕的自是公孫瓚的義子,公孫冉;而另外三人則是公孫瓚的結義兄弟,卜數師劉緯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三人皆有些武力,自與公孫瓚結拜以來,掃蕩異族,皆有三人參與。再往後面看去,自是其他的偏將,校尉等等,或穿皮甲,或穿魚鱗甲也在多數。不過,在他們身後的十幾萬士兵,少有能穿上鎧甲的,多是皮甲,或者麻布包裹起來的,勉強能夠稱得上是布甲。

而公孫瓚對面的兵馬,自然是袁紹大軍。

袁紹策馬當先,同樣是一身亮銀甲,亮銀盔,手中金背大砍刀,胯下電子分青駒,也算是一匹不差的寶馬了。在袁紹身後,則是審配,逢紀,沮授,郭圖,田豐等謀士,就謀士的質量和數量,趕超公孫瓚十萬八千裡;緊隨其後的便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大將;其後淳於瓊、高幹、蔣奇、蔣義渠、眭元進、呂威璜、趙睿、呂曠、呂翔、馬延、張顗、焦觸、張南、麴義、郭援、眭元進、牽招、蘇由、閻柔、王門子等將領,也比公孫瓚看上去精銳一大截。當然,武將質量上袁紹略勝一籌,不過,就士兵的數量來看,公孫瓚自然更有優勢。公孫瓚的兵馬加起來接近二十萬,而袁紹的兵馬不過十二萬左右,差了八萬左右,誰勝誰負卻是不一定。

跟公孫瓚的士兵一樣,袁紹的士兵穿盔帶甲的也是在少數,約莫佔著總數的二成。並非是袁紹和公孫瓚小氣不捨得給士兵們裝備鎧甲,而是拿不出來。

鎧甲自古以來就是朝廷極為看重的戰略裝備,但凡百姓家中誰敢私藏鎧甲,可以某犯罪論處。大多數的將領的鎧甲,自然是朝廷賞賜的。主要是因為鎧甲的製作難度頗大,且耗費高,技術不足才會如此。即便是在李世民的時候,軍中鎧甲也不過是佔了六成,依然還有四成的士兵穿不上鎧甲。而直到宋朝之後,技術得到發展,經濟發展,軍中士兵才有九成以上的能穿盔帶甲,如今自然是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作為穿越者的袁常不在此列,他是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多數的士兵能穿上鎧甲也就不言而喻了。

公孫瓚持槍拍馬上前,遙指袁紹,朗聲喝道:“袁本初,你不守信義,害我兄弟性命,如今更是侵我境土。前事不論,今日你我便在此決一勝負,了卻恩怨。”

“哈哈,好,本刺史也想看看能夠殺得異族不敢入侵的公孫伯珪能力幾何!”袁紹大笑一聲,高聲回應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人言畢,各自率領大將返回中軍。作為主將,自然不可能站在前方給對方弓箭手瞄準的機會。

公孫瓚回到中軍,高舉佩劍,朗聲喝道:“馬度校尉聽令,率領五千刀盾兵在前,五千長槍兵押後,進攻!”

另一邊袁紹軍總領事審配也下達了同樣的命令!

“趙睿校尉聽令,率領五千刀盾兵在前,五千長槍兵押後,進攻!”

“嘭、嘭、嘭!”

“喝、喝、喝!”

“殺、殺、殺!”

雙方的刀盾兵左手舉盾,右手持刀,一邊用長刀拍著盾牌緩緩向前列陣而行;在刀盾兵的後面,長槍兵也是緩緩前行。如今只是剛剛交鋒,袁紹和公孫瓚都沒有直接展開廝殺,只是派出刀盾兵和長槍兵試探性的進攻。雙方這是決戰,實打實的硬抗,沒有任何的陰謀詭計,純粹看的是指揮能力和戰場上的應變能力。

“殺啊!”

“殺啊!”

在短暫的前進之後,雙方的盾牌兵也終於迎面對上。刀來盾擋,你來我往,雙方的刀盾兵都是一板一眼的劈砍著長刀,揮舞著盾牌,靠的完全是士兵的經驗和武力,還有士兵的兇悍,在這面對面的肉搏之中,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沒有作用。

“殺啊!”

“殺啊!”

在刀盾兵短刀相接之後,長槍兵也衝了上來,站在刀盾兵的身後,舞著手中長槍朝著敵軍的刀盾兵猛刺。刀盾兵所用的盾牌並非是一人多高的鐵盾,只能防守住有效的範圍,故此,在長槍兵參與進戰場之上,雙方刀盾兵的傷亡開始加劇,越來越多的刀盾兵倒下,然後預備好的刀盾兵上前補位。

殘肢斷臂,血肉飛濺,戰場上就是如此的殘酷,誰都避免不了。在殘酷的戰場上,士兵們的血性也漸漸的被激發起來,有的士兵已經被對方的武器穿透,然而,士兵卻沒有立即倒下,而是撲上去咬住對方的脖子,臨死前也要拉上一個;有的士兵已經被砍倒在地上,尋機咬住敵方士兵的小腿,讓己方士兵衝上來將敵方士兵大卸八塊;或有的士兵已經閉上了雙眼,卻又突然睜開眼,撲了上來,將沒有防備的敵方士兵捅上一刀,同歸於盡。

雙方共計兩萬的士兵在這一片天地間砍殺揮舞,無數的士兵一個又一個的倒下,倒下之前他們的眼中或許依然帶著不甘和疑惑。不甘的是他們還沒有升官,當上將軍,衣錦返鄉,家鄉那個曾經摯愛的姑娘,如今是否已經成為他人婦;同樣的他們還有疑惑,疑惑著為什麼要進行戰爭,又是為誰戰爭呢?

“劉緯臺將軍,率領你麾下五千騎兵,準備衝擊!”

“諾!”

公孫瓚面無表情的下達著命令,與異族交戰多年,戰場上的生死他早就見慣了,士兵的死亡,引不起公孫瓚內心絲毫的波瀾。

一聲令下,站在馬車上的旗令兵雙手不停的揮舞著令旗,戰場上的士兵立即便有了變化。站在刀盾兵後方的長槍兵迅速向兩側散開,正在拼死搏殺的刀盾兵也在緩緩向兩側移動。接下來的戰鬥,自然不是他們能參與的。

同樣,對面指揮的審配也發現公孫瓚這邊的變動,也立馬開始指揮起來。

“馬延校尉,率領四千騎兵,準備迎敵!”

審配一聲令下,袁紹麾下的將領馬延也做出了準備。等到旗令兵令旗揮下,馬延大吼一聲,舞著長槍,領著四千的騎兵朝著戰場上衝鋒而去。冀州並非是產馬之地,跟地處幽州的公孫瓚不能比,騎兵自然比不過公孫瓚。

或許有人問了,既然這樣,公孫瓚為何不出動白馬義從?騎兵的衝鋒在戰場上就跟坦克一般,鮮有士兵能夠抵擋;況且白馬義從又是精銳騎兵,公孫瓚出動白馬義從,豈不是立即能夠決定戰場的走向?騎兵很強悍是沒錯,但是,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白馬義從若是就這樣直愣愣的衝過來,袁紹的弓箭手會分分鐘教他們怎麼做人。

“轟隆!”“轟隆!”

“轟隆!”“轟隆!”

騎兵衝鋒起來的聲勢確實驚人,雙方加起來不過九千的騎兵衝鋒,整個大地便開始顫動,猶如地震一般。可以想象,若是公孫瓚那二萬白馬義從衝鋒起來,又將會有何等的聲勢,想想就讓人覺得驚顫。

“嘭!”

眨眼的功夫,雙方出戰的騎兵就已經碰撞到了一起。廝殺,轉眼就展開了。先前在戰場上的刀盾兵或者長槍兵,或有來不及轉移戰場的,在騎兵的衝鋒碰撞下,立馬就被碾壓成肉片,肝臟四濺,腦漿飛迸,已經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殺!”

“殺!”

公孫瓚的結義兄弟劉緯臺舞著長槍,一馬當先的率領著五千騎兵勇往直前的衝鋒而過;對面,袁紹麾下校尉馬延也是拍著大刀劈砍而來,誰的臉上都沒有絲毫的懼色;騎兵交鋒勇往無懼者才能勝利。

“啊!”

“嗯!”

一輪騎兵衝鋒的碰撞,錯身而過之後,戰場上留下了數百具的屍體;戰馬的主人倒下了,有的戰馬停留在原地踏步,似乎不知道該做什麼,絲毫不知死亡即將到來;而有的戰馬在主人倒下之後,飛奔著脫離了戰場。雙方的騎兵奔跑出上百米的距離,調轉馬身,又是一輪衝鋒廝殺。

“啊!”

“嗯!”

長年與異族交戰的幽州騎兵確實不同凡響,再加上兵力又比袁紹出戰的騎兵多了一千。幾輪衝鋒之後,馬延麾下的四千騎兵已經死傷到不超過二千了;反觀劉緯臺的五千騎兵,還有三千餘,顯然是力壓袁紹的騎兵。

在中軍指揮的審配見狀,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

“張顗校尉,你且領二千騎兵上前相助馬延校尉!”

“諾!”

張顗大喝一聲,舞著長槍領著二千騎兵便往戰場上衝鋒而去。

對面的公孫瓚見狀嘴角閃過一抹不屑的笑容,跟己方比騎兵,真是不知道怎麼死的。

“李移子將軍,你率領三千騎兵助戰劉緯臺將軍,務必要取下敵軍將領首級!”

“末將領命!”

李移子大喝一聲,大手一揮,麾下騎兵便分出三千騎兵朝著戰場上衝去。沒錯,公孫瓚的三個結義兄弟因為跟公孫瓚征戰異族,故此,麾下統帥的也都是騎兵。每人各有五千騎兵,總計一萬五,再加上公孫瓚的二萬白馬義從,幽州的騎兵達到了驚人的三萬五千,在如今整個天下各勢力而言。除了先前董卓的涼州騎兵之外,公孫瓚的騎兵數量是當只無愧的NO.1。

“殺!”

“殺!”

生力軍的注入,讓雙方已經交戰好幾輪的騎兵再次充滿了戰意,舉著長槍,兇猛的衝鋒起來。

又是兩輪衝鋒,袁紹這邊馬延和張顗加起來四千不到的騎兵,卻是要面對劉緯臺和李移子六千多的騎兵,再加上戰力不如對方,馬延和張顗麾下的騎兵損傷自然是可見一斑。眼下,已經不到三千的騎兵,若是再衝鋒幾輪,怕是這三千的騎兵也會損耗不剩。在中軍指揮的審配悄悄看了袁紹一眼,果然,此刻袁紹的眉頭已經皺起,臉上的表情也十分不愉快了。想了想,審配決定放棄騎兵交戰,換成其他的兵種交戰。

“牽招校尉,你率領五千長槍兵上前,抵擋住敵方騎兵衝鋒,將我軍騎兵換回來。”

即便不用弓箭手的壓制,長槍兵對騎兵的傷害也很大。而且,長槍兵的造價又低,只要青壯拿著一杆長槍就可以了,算是除了雜兵和輔兵之外,最低階的兵種。長槍兵只要衝上去將長槍擺開,戰馬衝上來自然是有死無生,即便騎兵衝鋒能夠破開長槍兵的陣勢,損失也必然不小。用造價昂貴的騎兵來換取造價低廉的長槍兵,想來哪個將領都不會願意做這種買賣。

對面的公孫瓚自然也看到審配旗令兵的旗號,當然明白審配要幹什麼。當即,公孫瓚也立馬下令道:“宋成校尉,待騎兵這一輪衝鋒之後,率領一萬長槍兵頂上!”

公孫瓚兵力多,造價便宜的長槍兵自然也不少,決定用數量來給己方製造出優勢。

雙方騎兵的指揮將領都看到己方中軍打出的收兵旗號,自然也不會違反命令。不得不說,作為算命師出身的劉緯臺和賣布出身的李移子,頗有些不拘小節。而且,兩人又是結義兄弟,配合無間,在飛快的對視了一眼之後,立馬就有了決定。

“殺!”

“殺!”

雙方四名將領同時大喝一聲,進行最後一輪的衝鋒,從而能夠從容的退回己方陣營。眼見著雙方騎兵就要碰撞到一起,不想,五千騎兵已經只剩二千多的劉緯臺,突然打出一個手勢,立即便有一千的騎兵分出來與李移子的騎兵隊伍匯合,而劉緯臺本人也放棄麾下騎兵的指揮,交給副將之後,與李移子聯合一起衝擊張顗的騎兵隊伍。

馬延和張顗大驚,然而此刻騎兵即將要碰撞上,馬延已經來不及反應,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緯臺和李移子的三千多騎兵圍毆張顗的一千多騎兵。

然而,當衝鋒回己方陣營之中後,馬延只看到張顗率領的騎兵只剩下不到一千,張顗本人身上更是被插滿了騎兵長槍,死的不能再死了。(木有辦法,張顗的名字太難打了,只能讓他提前領盒飯了。張顗:…)

“將軍威武,我軍必勝!”

“劉緯臺將軍威武,我軍必勝!”

“李移子將軍威武,我軍必勝!”

公孫瓚麾下的士兵見到己方擊殺敵方一名將領,頓時高聲大喝起來。反觀袁紹大軍的士兵,卻是士氣有些許的跌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