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治所壽春城內

袁術同樣收到了幽州戰場的軍情,當得知袁紹和袁常二人攻城略地,聲望高漲,頓時咬牙切齒的怒罵道:“兩個妾生子亦有今日,真是走了****運,我呸!且讓你們得意一段時間,待吾登基稱帝,便要讓你們兩個小子跪在吾面前痛哭流涕!不過如今我要先奪取一些地盤擴大勢力,要從哪裡下手呢?”

東吳之地

孫策擊敗劉繇佔據曲阿,同時收降劉繇大將嚴正。孫策引兵下江東,安民恤眾,投者無數。江東之民,皆呼策為“孫郎”。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及,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孫策勞賜將士,釋出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概不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江南之民由此稱頌,孫策兵勢大盛,將親眷接到曲阿,讓腹黑男孫權和周泰守宣城,自己則領兵進攻吳郡。

當時佔據吳郡的是嚴白虎,自稱東吳德王,聽聞孫策兵發吳郡,連忙派遣部將守住烏程和嘉興兩城,以為犄角之勢。其後,令其弟嚴輿出兵駐守楓橋,以當孫策兵威。雖東吳傳聞孫策勇猛不可擋,嚴輿卻是看不起孫策,故此橫刀立馬於楓橋之上,要與孫策一戰。

孫策聞言大怒,便要親自出戰與嚴輿決一死戰。

長史張紘連忙勸說道:“主將是籌謀劃策的角色,三軍命運全依託於他,不可輕率行動,親身與區區小寇對陣相鬥。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幹,符合天下的願望,不要讓全國上下為您的安危而擔心受嚇。”

於是孫策作罷,下令韓當出戰。等韓當到達橋上之時,早有安排的蔣欽和陳武二人駕小舟從河岸邊殺來,亂箭朝著嚴輿射去,嚴輿措不及防,被蔣欽,陳武和韓當三人殺退,急忙退回吳城內。

其後,孫策下令大軍猛攻吳城,嚴白虎不敵欲與孫策求和,平分江東。孫策大怒斬嚴白虎使者,繼續攻打吳城,嚴白虎於亂軍中被殺,自此吳郡歸於孫策。

而在孫策攻取吳郡之後,同樣收到了幽州戰事的情報。

如今也算是勢力頗為強盛的孫策聽說袁常如今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忍不住感慨道:“昔日虎牢關初見之時,袁常不過一軍中小兵,吾父已為大將;如今,袁常已為一郡太守,麾下兵馬數萬,吾今剛奪得吳郡,其卻與袁紹聯合出兵攻打幽州,吾豈不如之?”

“伯符無須如此!”

孫策的好基友兼頭號走狗見孫策如此沮喪,連忙站出來安慰道:“袁常能有今日之成,不過依仗袁紹相助。伯符能奪得吳郡,乃是一拳一腳打下,袁常又如何能與你相提並論?如今天下大亂已起,伯符你奪得吳郡之地,可據長江天險為屏障,南取會稽,北攻廣陵,西奪豫章三郡,以此為根基,廣招兵馬,強壯軍勢,勤練水軍;待時機來臨,可兵發荊州,佔據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自此,長江以南一地皆入伯符之手。中原群雄爭鋒,伯符安居江東一地,靜觀其變,待中原局勢稍定,伯符便可揮軍自武陵、長沙一路,奪取荊州;亦可以廣陵為前線,兵出揚州,再圖徐州,徐徐圖之,天下可定。”

“哈哈!”

孫策大笑一聲,從位置上站了起來,走到周瑜面前,抱住周瑜的雙手,激動的說道:“吾有公瑾,何愁大事不成!”

兩個人滿滿的基情閃現,看得周圍的謀士和武將眼熱不已,恨不得成為基友中的一員。

“公瑾既然說了,那便出兵會稽,待奪取會稽之後,壯大我軍,再圖廣陵,豫章二郡,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屬下等敢不效死力!”

見孫策向大家發出基友的邀請訊號,眾人皆是基情澎湃的應喝到。自此,東吳基友勢力的奠定,便是在今日達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郡府衙後院女眷一處廂房之中

孫尚香舞著長槍,秀眸之中精光閃爍,心中暗暗說道:“袁常,昔日你之所言不盡,害我父親慘死,我必要找你說個明白。”

同時,剛議事完畢回到自己住處的嚴正一臉幽暗的走到書房之中。

“嘭!”

嚴正大手猛的一拍案桌,看著眼前三名麾下,怒吼道:“當初我如何跟你們說的,等見到孫策大軍到達,立即獻出城池投降,為何要多生事端,為何不聽從我的安排?是不是你們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不用聽我的命令了?啊!”

“屬下不敢!”

三名麾下,兩男一女連忙驚恐的單膝跪下。

“不敢?”

嚴正嘴角露出一抹陰冷的表情,陰沉的說道:“嚴白虎這件事我希望是第一次發生,也希望是最後一次發生。若有下次,後果你們都知道。嚴白虎那蠢貨不聽我的命令,死就死了。我知道你們四人感情深厚,想要殺了孫策替嚴白虎報仇。不過,如今孫策對我還有用處,我不希望節外生枝,等到時機成熟了,我自然會給你們報仇的機會。記住,千萬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不然,嘿嘿!”

聽到嚴正如此嚴厲的話語,三人齊聲說道不敢。

見狀,嚴正也沒有多說什麼,心中開始暗暗沉思起來,“按照袁常的所作所為看來,必然是逆天者無疑。只可惜先祖所留下的資訊不是很清楚,否則,我又何至於給孫策當走狗,早就可以跟袁常一樣建立自己的勢力。不過,這樣也不是很好。袁常雖然如今建立自己的勢力,不過,想來也已經吸引了順天盟的注意力。哼,小子,讓你得意一段時間,等順天盟的人找上你之後,你就知道哭了。這個天下,最終還是屬於我的,哈哈哈!”

當然,嚴正並不知道的是,順天盟早就已經找上了袁常。或者說找上了呂布,從而牽連到了袁常身上。

……

卻說我們的主角袁常,現在又在做什麼呢。

無終城府衙大廳,袁常坐在主位之上,左右手下方,則坐著他的謀士,武將。當然,已經歸為袁常麾下的劉和一方勢力自然也跑到了袁常麾下,此外,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和關靖自然也在其中。

公孫續自從被俘虜之後,袁常並沒有限制他太多自由。因此,公孫續和關靖二人也能知道袁常攻城之後的各種行政措施,以及兵馬詳情。以致於,公孫續也明白了袁常的強大。不僅僅是袁常個人的能力,麾下的猛將如趙雲,典韋二人更是強悍到沒有邊際,公孫續明白,自己老子麾下絕對沒有人是這二人的對手。此外,韓恂,于禁也是不遑多讓,再加上如今新投靠的劉和,鮮于輔和鮮于銀雖然弱了點,好歹也算是二流大將,袁常麾下可謂是精兵猛將如雲。

當然,如果說精兵猛將如雲公孫續倒還不在意,最關鍵的是,公孫續還見識到了郭嘉的算無遺策,智計過人。

一個猛將抵得上上萬大軍,一個優秀的謀士,則抵得上過萬猛將。有著趙雲典韋等猛將相助,還有這妖孽般的郭嘉出謀劃策,公孫續找不到自己老子能夠勝利的理由。而且,公孫續有理由相信,即便沒有袁紹的十五萬大軍,就單單袁常一個人,都可以將幽州拿下。為此,公孫續的心中也是極為矛盾。

袁常已經說過了,拿下幽州是必然的。雖然公孫續和袁常的關係日益親近,袁常也不會因此而退兵。故此,讓公孫續勸說公孫瓚投效袁常只能是唯一的出路。只是,公孫續也知道自己老子的熊脾氣,想讓他老子投效袁常,可能性太低了。因此,公孫續才陷入了矛盾之中。

袁常掃視一眼大廳內的眾人,心中一股豪氣升騰。到了漢末這個時代也有一年了,如今終於拼下了這般的勢力,也確實不容易。不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諸位,如今烏丸,東部鮮卑等異族已經擊退,接下來,該又回到正事,商討下一步當如何行動了!”

袁常說完,看了一眼公孫續,再次勸道:“平異兄,雖然我知道你心中很矛盾。但是,我還是不得不再勸你一次,你最好能勸說你父親投降。否則,戰場之上刀鋒無眼,若是稍有差池,到時悔之晚矣。”

說起來,公孫瓚還是有些能力的,而且又符合袁常對待異族的態度,故此,袁常倒是希望能夠將公孫瓚爭取過來。

以袁常在沒穿越之前對三國的瞭解,公孫瓚的興趣就是攻克異族,若非是袁紹想要拿下幽州,引發雙方大戰,公孫瓚有著幽州一地,攻克異族自然是更加得心應手,說不定還能成就一些大業。若是在漢武帝那個年代,公孫瓚必然是成為一代名將。可惜,公孫瓚出生在了動亂的東漢末年,三國之始,就變得有些杯具了。

公孫瓚空有一州之地,麾下卻沒有什麼猛將,謀士,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最後,被袁紹逼到絕路,殺了自己的妻兒子女,自焚身亡。對於公孫瓚,袁常還是有些同情的。或者說,袁常前世受到他父親的影響,對明朝極為同情。因此,對於跟結局和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樣下場的公孫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想想袁常前世的時候,他老子有多喜歡明朝,才會給他起個袁承志這樣的名字。

“承志兄,你所說的我自然有所考慮。奈何,我父親的脾氣你是不知道。唉,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亦不會怪你。”

公孫續無奈的說道,神情卻是極為沮喪。

袁常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勸說,而是看向自己的頭號軍師郭嘉,問道:“軍師,對於接下來的行動,你有何想法?”

郭嘉抱拳作揖行了一禮,而後指著案桌上的地圖,朗朗說道:“主公,諸位請看。如今我軍駐守無終城,過後則是潞縣,公孫瓚必然已經在潞縣駐紮兵馬駐守。不過,主公麾下精兵猛將,拿下潞縣自然不是問題。潞縣之後,便是一片坦途,直逼公孫瓚老窩薊縣;薊縣城高牆厚,且無勢可借,若想拿下薊縣,唯有強攻一途,或有內應裡應外合;不過,主公也無需憂慮。主公兄長冀州刺史率兵奪下涿縣,緊逼安次城和良鄉城,想來以冀州刺史之能,拿下此二城必然無疑。故此,主公可與冀州刺史分居南北夾擊薊縣,公孫瓚必然難以兼顧,但有疏漏,便可一舉拿下薊縣,幽州可定矣。”

“嗯,軍師所言與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袁常非常裝比的說了一句,眾人翻了翻白眼,對於自家主公的無恥程度,也早已經有所免疫了。

“既如此,子龍你便整頓三軍,待將士們養足精神之後,三日後出兵潞縣!”

“末將聽令!”

安排妥當,袁常最後看向公孫續說道:“平異兄,無論如何,你且試上一試。可寫書信一封交給公孫瓚將軍,若是公孫瓚將軍願降,可免除無辜將士傷亡,若何?”

“承志兄這麼說了,吾便試上一試。”

公孫續也沒有拒絕,當場寫了一封書信,雖然袁常拒絕看信的內容,不過,公孫續還是堅持給袁常看過才裝入牛皮袋內,交由關靖親手送到薊縣給公孫瓚。原本公孫續是要親自帶給公孫瓚,不過卻被袁常拒絕了。公孫續以為袁常害怕他跑了,事實上自然並不是這樣,而是害怕公孫瓚跟歷史上一樣喪心病狂,兵敗之後殺了妻兒子女,自己再自焚。當然,袁常也沒有解釋,總不可能告訴公孫續說你老子有多瘋狂,那樣的話,估計人家都要把他當神經病來看待了。

待眾人散去之後,郭嘉卻留了下來。袁常微微一笑,問道:“奉孝,你先前計策尚未說完,現在可以說出來了吧!”

“哈哈,便知道瞞不過主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