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嚴正在涇縣招募到二千餘精壯,加上他先前的兵馬,共計三千餘,打著替劉繇報仇的旗號,駐守涇縣。

再說孫策那邊,孫策見嚴正勇猛,心中起了招降之意。故此,在與周瑜等一干麾下商議了一番之後,設下計策,令大軍三面強攻涇縣,只留東門一面空虛。待嚴正棄城而走,人困馬乏之時,必然輕易擒拿。

當天夜裡,孫策令陳武短衣持刀爬上只有三四米的涇縣城牆,而後一把火燒起,頓時將城內嚴正的三千餘兵馬給驚嚇住了。原來,嚴正這新招募的二千餘精壯都是一些山野村夫,估計是家中沒什麼糧食,這才投到嚴正軍中混口飯吃。當陳武放了一把火之後,這些精壯還以為有大部隊攻城,頓時都給嚇住了,驚慌不知所措。在城內休息的嚴正還以為是城門被攻破,當即策馬持槍從空虛的東門逃走。不過,不出懸念的,嚴正逃了二十幾裡路,在人困馬乏之時,被孫策的軍士給生擒。

孫策得知將士押來嚴正,急忙從大營中跑出,喝散士卒,親自給嚴正解綁,然後脫下自己的衣袍給嚴正穿上。

待孫策拉著嚴正進入大營坐定,孫策感慨道:“吾知平宇你乃是真丈夫也!劉繇愚蠢之極,不能用平宇為大將,以致此敗。”

嚴正見孫策待自己如此厚重,便請求投降,孫策自無不應。

孫策拉著嚴正的手,笑道:“神亭相戰之時,公若獲我,還相害否?”

嚴正笑回:“未可知也!”

孫策大笑,請嚴正入帳,邀請他坐在自己的下首位置,設宴款待。酒至半酣,嚴正臉色一正,肅然道:“劉君新破,士卒離心。某欲自往收拾餘眾,以助明公,不知明公能否相信乎?”

孫策起身稱謝道:“固所願而,只恐將軍不欲,故未嘗言出。既將軍親自提出,某自是答應。某且與將軍立約:明日日中,望公來還!”

嚴正應諾而去,軍中諸多將領言道“嚴正此去必不歸來”,孫策卻是堅信嚴正歸來,眾將未信。

卻說嚴正單槍匹馬往曲阿招降劉繇敗軍,等到達曲阿之後,嚴正卻並未去招降劉繇的敗軍,反而是是來到城內一間破舊的民房之外,對著大門輕一下,重二下的敲了三下,如此反覆三次。在嚴正等待了片刻之後,大門“吱呀”的開啟。

“主上,您終於回來了。”

當嚴正進入這間破舊的民房之後,讓人驚奇的是,這屋內竟然有數十名精壯的漢子,每個漢子身上都散發出強悍、驚人的氣勢,頂級武將的實力不敢說,不過,比之一流武將差少許,比二流武將又強一截。即便是一名頂級武將,在這數十名漢子的圍攻下,怕也討不了好。就從這一點能夠看出,這幾十名漢子絕對不是普通的百姓。而且,更讓人驚異的是,這些氣度不凡的精壯漢子竟然稱嚴正為主上,很顯然,嚴正有著極為不凡的身份。既然如此,他為何又要投身劉繇麾下,而後再歸降孫策?毋庸置疑,嚴正有著不為人知的陰謀。

“嗯!”

嚴正淡淡的應了一聲,隨後理所當然的走到屋中那個在正中央唯一的一個座位,眉頭微皺,腦海之中在飛快的轉動著。

“奇怪了,太史慈為何沒有投身於劉繇麾下?難道被人幹掉了,不可能,太史慈的實力在這天下之間也能排的上號,想要幹掉他,沒幾個人能做到。而且,有實力幹掉太史慈的人,貌似也跟太史慈沒有瓜葛。不過,也罷了,太史慈既然沒有出現,便由我來頂替他的位置,正好可以實現我的理想。”

若是袁常知道嚴正此刻的想法,必然會把兩隻給驚爆出來。似乎,嚴正知道太史慈會投效劉繇麾下,難道,嚴正也是個穿越者?

“我如今的實力雖然不差,比起呂布、趙雲這些傢伙,還是差了一些。所以,現在的我還是不能冒頭,必須韜光養晦,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浮出水面,讓天下人震驚。在中原想要實現我的理想比較困難,唯有江東之地,比較適合於我。還有那些傢伙的存在,還是不要太早冒頭為妙。”

想到最後之時,嚴正的身子忍不住顫抖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麼非常可怕的存在。

嚴正從思緒之中醒轉過來,看著眼前數十名的手下,心中的底氣足了許多。看向當頭的一名漢子,沉聲問道:“嚴一,當今天下各方勢力,可有何異常的?”

在場的漢子有三十六名,全都是嚴正忠誠的家將,而他們也沒有自己的名字,全是用簡單的代號,從一到三十六。而嚴一,則是這三十六人的首領。

“主上,天下各方勢力的發展都如主上所言,基本沒有差別。不過,冀州和幽州似乎有些不同。”

嚴一看著嚴正,眼中滿是狂熱的崇敬之色,那表情就猶如狂信徒一般。

“哦?冀州和幽州有不同的地方?哪裡不同,仔細說來,不可遺漏絲毫。”聽得嚴一的話語,嚴正臉色頓時嚴肅起來。他所知道的天下各方勢力的具體情形,都是根據先祖的記載得知。如今出現了異常,很可能就是先祖記載中所說的可能出現的那些人。

“啟稟主上,您先前說過,在公孫瓚和袁紹的戰鬥之中,公孫瓚前期將會佔據上風,而後佔據幽州、冀州、幷州和青州四地,然後才會出現敗象。可是,如今公孫瓚卻是從頭到尾都被袁紹壓著打,幽州的領土已經丟失超過三成,若是按照如此速度發展下去,怕是公孫瓚兵敗不遠了。”

“竟然會這樣,跟先祖的記載差距很大啊!”

嚴正心中驚異不定,不過,臉上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些手下雖然對他很忠誠,可是卻還沒有達到讓嚴正把先祖的記載讓他們知曉的地步。因此,嚴正常常能夠說出天下將要發生的大事,讓這些手下驚為天人,對嚴正的崇慕更甚了。

“嚴一,冀州和幽州可有何不一樣的人物?”

聽得嚴正的詢問,嚴一皺眉沉思了片刻,而後說道:“主上,屬下也不是很確定。不過,在冀州之中,確實有一人比較不同。”

“是誰?”

“此人乃是袁常,四世三公的袁家的第六子!”

“袁常?”

嚴正皺眉低喃一聲,記憶之中,先祖的記載似乎並沒有提到此人。如此說來,這袁常很可能就是先祖記載中說的那些人了。

“沒錯,袁常!”

嚴一點頭應了一聲,而後朗聲說道:“屬下探查過,袁常曾先後擔任東平縣令、渤海郡太守,並且在擔任渤海郡太守之後,展現出不一樣的能力。雖然如今渤海郡還屬於袁紹的治下,卻隱隱的已經脫離了關係。而且,袁常的渤海郡如今有八萬兵馬,遠遠的超過了一個郡該有的兵力,袁紹卻是沒有任何的表示。此次進攻幽州,袁紹和袁常二人兵分兩路,將公孫瓚打的毫無反手之力,袁常的功勞不可謂不大。”

聽完嚴一的講述,嚴正點了點頭,心中已經能夠確定,袁常必然是先祖記載中說的那一類人。

“逆天者!”

若是袁常知道嚴正的想法,必然會驚呆了。沒想到嚴正竟然還知道逆天者這東西,當初袁常聽到逆天者這個稱呼,還是因為假冒呂布那家夥口中說的。可是,嚴正一個在歷史上沒有絲毫記載的人物,怎麼就知道的比袁常這個穿越者還多呢?嚴正,他的身份到底是什麼?穿越者?很顯然,從嚴正的想法可以看出,嚴正並非是個穿越者,他能夠知道這一切,還是因為他腦海中那個所謂的先祖的記載。那麼,嚴正的先祖究竟是什麼人呢?

“哼,即便袁常是逆天者與我又有何干?出現逆天者,最頭痛的怕是順天盟那些傢伙吧!嘿嘿,我倒要看看他們如何爭鬥,最後便宜的還是我,哈哈哈!”

雖然逆天者的出現讓嚴正有些驚異,不過,這個念頭只是瞬間便被他給拋諸腦後了。同時,又是一個新的名詞出現在嚴正的腦海之中。

順天盟?這又是何物?

要是袁常能夠知曉嚴正所知道的一切,必定會被震驚了一次又一次。而且,袁常也能知道,當初假冒呂布的那一夥人,很顯然就是嚴正所知道的順天盟裡出來的人。不過,可惜,袁常並不知道嚴正的想法。所以,袁常只能繼續探索、追尋這個與記憶中所知道的有些不同的三國時代。

“呼!”

嚴正重重的吐了一口氣,把腦海中的想法都拋卻。神色再次變得淡定而平靜,朗聲命令道:“嚴一,繼續觀察天下各方勢力,若有異常,繼續向我彙報。如今我暫時投靠孫策麾下,待機而動。你去告訴白虎,待孫策大軍到來,便投靠孫策,只要時機成熟,江東的地盤就將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有了江東作為根基,我們才有進取天下的資本。”

“是,主上!”

當吩咐完一切,嚴正便再次離開這間從外面看上去破舊,實則內有乾坤的小屋。而後,嚴正開始招募劉繇舊部,次日便返回孫策軍中。孫策招募到的劉繇數千舊部,自然讓嚴正在孫策麾下獲得更高的地位。

而後,嚴正便順理成章的成為孫策的心腹,蟄伏在孫策麾下,尋找時機化龍昇天。

……

卻說當初通縣大戰之時,公孫續和關靖二人被擒獲,而公孫瓚麾下的鄒丹和單經二人卻是逃走了,各自領著近千親兵跑回了漁陽郡。鄒丹本是公孫瓚麾下的漁陽郡太守,如今公孫續被擒,他們兩個卻是逃跑,因此,他們二人也不敢回到薊縣,到時候公孫瓚一怒之下,說不定就把他們二人給咔擦了。

鄒丹和單經二人回到漁陽郡,又招募了二萬精壯,準備支援公孫瓚。只要公孫瓚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他們先前的罪過也能被減免。

可惜,天不從人願,就在鄒丹和單經準備率兵支援公孫瓚的時候,原本劉虞的麾下卻是趁機崛起,打著替劉虞報仇的旗號,率兵攻打漁陽郡。

劉虞的從事漁陽鮮于輔、齊周、騎督尉鮮于銀等率幽州兵馬想為劉虞報仇,因燕國相閻柔素有恩義,他們便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閻柔招集鮮卑、烏丸等兵馬,共得漢兵、胡兵數萬人,聯合劉虞之子劉和,共計八萬大軍。此外,烏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鮮卑騎兵七千餘騎。待大軍旗號打出,劉和一方便派出使者和袁紹、袁常二人商議聯合攻打公孫瓚的事宜。

且說袁常在得知訊息之後,立馬便召集麾下商議。

袁常環視眾人,沉聲說道:“昔日幽州刺史之子劉和,聯合鮮卑、烏丸等北方異族將近十萬出兵攻打公孫瓚,諸位如何看待此事?”

“幹他娘的公孫瓚,有了這支兵馬,公孫瓚落敗只是時間問題。”

典韋聽了袁常的話,臉上頓時浮現出激動之色。袁常的渤海郡兵馬戰力確實很強悍,不過,袁常為了擴大對幽州的影響,同時也為了日後治理幽州打下基礎,每攻下一座城,都要進行整頓改革。因此,雖然大軍的腳步一直在前進,速度卻是有些慢了。而袁紹那邊,估計也打著儲存兵力的念頭,所以也沒有如剛開始那般進攻兇猛,也是緩緩推進。若是按照這速度,怕是沒有個一年半載想要攻克幽州全境就比較困難了。如今有了劉和這支兵馬的助戰,攻下幽州的速度將會更快。

典韋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早日解決公孫瓚。不過,其他人就沒有這麼想了。

“主公,鮮卑和烏丸等北方異族並非良善之輩,即便當初劉虞對他們有恩義,如今劉虞已死,他們又豈會平白無故的幫助劉和復仇。想來,他們之間必然有著什麼約定。雖說他們的參戰對我軍攻下幽州有助,卻是不得不防。”

趙雲沉思了片刻之後,凝聲說道。

“嗯,子龍所言甚是!”

袁常點了點頭,肅然應到。

作為一名穿越者,袁常很清楚的知道,異族對華夏的傷害不可謂不大。可以很明確的說,華夏數千年歷史,漢人跟異族的關係都不是那麼融洽。從夏朝開始,東夷族、有扈氏、有任氏等等夷族;商周延續了夏朝的夷族關係;而到了秦漢,敵對的異族則成為了匈奴;至漢擊潰匈奴,則出現了羌人、鮮卑等等異族;之後五胡亂華,隋、唐、宋、明等等,跟異族的戰鬥從來沒有停歇。在元、清兩朝,更是被異族給統領。簡單的說,漢人把異族當成是蠻夷土人,而異族則將中原漢人當成牛羊經濟的來源,雙方勢成水火。若說異族無償幫助劉和報仇,說出去誰會相信?

所以,袁常不認為鮮卑、烏丸會那麼大公無私的幫助劉和報仇,雙方肯定有什麼協議,然後才出兵。

袁常作為一名未來而來的穿越者,對異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敵意。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漢人和異族都不會有袁常那樣的覺悟。這幽州早晚都是他袁常的,若是給異族壯大的機會,以後再來入侵自己,袁常難道吃飽撐了?所以,無論如何,袁常對劉和聯合異族的做法,都持著反對的態度。

“主公,正所謂無利不起早。鮮卑和烏丸等人助戰劉和,雖然有利於我們攻下公孫瓚,對主公而言,卻並非什麼好事。”

緊隨趙雲之後,郭嘉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郭嘉對待異族的態度,從歷史上的記載可以看出,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戰。當初曹操剛攻下冀州,平定了袁紹的幾個兒子,曹操麾下的一眾謀士都認為應當休養生息,不宜開戰。然而,郭嘉卻是堅持繼續征戰匈奴、烏桓、鮮卑等異族,從而統一北方,為曹魏日後征戰中原奠定了穩定的後方。當時郭嘉以帶病之身還要支援曹操征戰北方異族,可見郭嘉對待北方異族的態度。

“奉孝何出此言?”

袁常有些驚訝於郭嘉的態度,若是按照正常情況而言,如今有一股勢力幫助己方,顯然是一件好事。可是,郭嘉卻說不是好事,郭嘉自然不會說對袁常不利。顯然,郭嘉這麼說是有他的理由。

“劉虞任幽州刺史之時,多有恩惠於百姓,若是劉和起兵成功,拿下公孫瓚,日後劉和又將何去何從?此其一。”

雖然說各州官員是由朝廷任命,但是,也並非一定如此。

就如荊州劉表掛了之後,荊州的官員都舉薦由劉表的兒子劉琮繼任荊州刺史;還有袁紹奪取幽州、冀州、幷州和青州之後,也是讓他的兒子、外甥來管轄。在這個戰亂的年代,朝廷的權力相當於沒有一樣。劉虞當時是被公孫瓚給殺害,而且公孫瓚對幽州的統治時間不夠長,還有很多地方的官員都跟劉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平定公孫瓚之後,這些官員都舉薦劉虞之子劉和為幽州刺史,那出兵出力的袁常和袁紹二人豈不是替別人做嫁衣?袁常如果不滿,豈不是要和劉和開戰,那又要浪費時間和兵力。

歷史上記載了劉和聯合鮮卑和烏丸等異族兵馬攻打公孫瓚,然後就再也沒有絲毫的記載,按理來說劉和在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出兵出力,怎麼說至少也能獲得一官半職。可是,偏偏劉和就此了無音訊。按照袁常的想法來看,劉和八成是被袁紹暗中給幹掉了。否則,劉和不可能一丁點的記載都沒有了。

跟袁紹不同,袁常不會做這種事情。因此,為了避免日後發生那樣的情況,如今,唯有在劉和還沒有成功出兵之時,便將劉和給勸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古以來,中原漢人多與異族交戰,雙方積怨已深,絕無調和的可能。如今鮮卑、烏丸卻是幫助劉和,顯然劉和與鮮卑、烏丸等異族合作,必然許諾了極大的好處。以劉和如今的身份,不外乎是許諾待拿下公孫瓚之後,將幽州的利益劃分一些給他們。異族地處貧乏,糧食、武器、鎧甲等物都是極其稀少的物品,若是因此將這些物品給予異族,必定能夠極大的提升異族的戰力。如此,只會為我中原百姓帶來災難。此其二!”

異族的地盤十有八九都是貧乏之地,除了牛羊馬比較豐富之外,其他糧食、鹽巴、鐵器等都是極少。而異族的男子作戰勇猛,在沒有裝備的情況下,異族一個士兵都能夠與中原二個士兵戰鬥,若是有了裝備的支援,戰力顯然更強。而又因為異族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無法生產,如此也只能繼續搶掠中原的百姓。如此迴圈,只會對幽州的統治不利。劉和給異族這些好處,對於劉和而言並沒有什麼傷害。可是,袁常日後要統治幽州,對於袁常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相對而言,第二個理由就更加的重要了。

劉和即便有異族的幫助,難道還敢跟袁常和袁紹的兵馬對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幽州最終還是屬於袁常的。可是,在這期間,若是讓異族的戰力增強,那就不是什麼好事。故此,制止劉和與異族的聯合,顯然就十分的重要了。

“嗯,奉孝所言甚善,既然如此,我們必須阻止劉和與異族的聯合。”

聽完郭嘉的理由,袁常一臉正色。異族必然不能讓他們崛起,那樣只會傷害中原的百姓,而且,袁常早晚也要解決這些異族,現在就要先壓制他們的實力,不能讓他們的實力得到增長。

既然已經決定了如何對待劉和的戰略,也就很簡單了。

等到劉和派遣的使者,也就是原劉虞的漁陽從事齊周來到袁常軍中之時,袁常很乾脆、直接的告訴對方,想要聯合,讓劉和來跟他們談,齊周他還不夠資格。無奈之下,齊周只能離開袁常的軍營,將袁常的話轉達給劉和。

劉和在思索了一番之後,親自率領數百騎前來袁常軍中商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