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儁乂,你到底有什麼計劃與我說一說,莫讓我心中著急啊!”

在涿縣之外一處樹木茂密的山林之中,高覽看著一副淡定模樣的張郃,心中滿是疑惑的詢問到。以他對張郃的瞭解,張郃絕對不會做無用功的事,就如這次張郃提議佯攻涿縣,然後給袁紹製造機會從而拿下遒縣。但是,高覽心中很明白,張郃的目的絕對不僅僅是這樣,因為如果只是做到這一步,張郃肯定不會提出來。既然張郃提出他的建議了,說明張郃有更深層次的目的,而無論是袁紹抑或是袁紹麾下的所有謀士,都被張郃給隱瞞了。高覽當然明白張郃的想法,當時也沒有提出來。如今終於到了涿縣附近,他這才把心中的疑惑詢問出來。

“哈哈,元伯,還是你知我心!”

張郃拍了拍高覽的肩膀,朗聲大笑起來。想袁紹麾下眾多謀士,個個都自詡智計無雙,冠絕天下。結果,他只是簡單的一個計策,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出來,簡直是可笑。

“元伯,如你所想,我卻是有更高遠的目的,只要這個目的能達成,你我必定是大功一件!”

張郃目光火熱的看向高覽,眼中雄大志向一覽無遺。

“儁乂,莫非你是想?”

高覽看向張郃那眺望著涿縣方向時露出的火熱眼神,心中一驚,心中隱隱已經明白了張郃的意圖。

“沒錯!”

張郃一臉正色,凜然豪邁的說道。此刻涿縣就在眼前,他的雄心即將就要實現了,而且還是在高覽這個好基友面前,張郃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

“此行,我便是要拿下涿縣,讓所有人都震住!”

“這…”

高覽一臉驚訝的看著張郃,他猜到張郃有著其他的意圖。可是,任他心中有過無數個念頭,卻也沒有想到張郃竟然是要拿下涿縣,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讓人震驚了。無論是誰聽到張郃的這句話,怕是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太瘋狂了。不說涿縣是何等堅城,城內守軍有多少,糧草有多少。就說他們這一次只率領了一萬兵馬,想要拿下涿縣,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了吧?不過,高覽知道張郃既然會說出這樣一句話,顯然是有所依仗,不會是無的放矢,以高覽對張郃的瞭解,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張郃是這樣的一個人。

“哈哈,元伯,就連與我相交深厚的你聽到我這句話都感到震驚。倘若我們拿下涿縣,主公和主公麾下的一眾謀士和武將會有何等反應?還有文丑和顏良二人,想到他們得知訊息後的表情,我心中便是極為興奮。”

原本還在震驚的高覽,在聽了張郃這句話之後,臉上也露出了興奮之色。

想他高覽和張郃二人亦是河北有名的大將,跟文丑和顏良二人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軍中也有著一定的地位。可是,就是這樣,文丑和顏良二人卻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就如同高高在上的人物看著螻蟻一般。高覽也有自己的傲氣,怎能忍受這樣的待遇?不過,高覽也知道,自己的實力比不過文丑和顏良二人,或許就統兵指揮能力這一點上會比文丑和顏良二人強一些,也僅僅是強一些,想要撼動文丑和顏良二人的地位有些困難。不過,高覽一直都和張郃交好,知道張郃的志向和能力,知道張郃早晚有一天會超越文丑和顏良二人,對於這一點,高覽從來沒有懷疑過。而今天,高覽終於聽到張郃要展現能力的這一句話,知道如果真如張郃說的那樣拿下涿縣,張郃的地位,不,還有他高覽的地位,必然會遽然上漲,成為袁紹麾下一顆閃耀的大將。而這一切,都是張郃給予的,若非有張郃,他高覽也不會有那麼一天。對於張郃,高覽沒有絲毫的嫉妒,只有感激和敬佩,因為,張郃是他的至交好友。

“儁乂,你果然還是如以往那般充滿大志。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功,到時候,我們就要讓文丑和顏良二人看看,誰才是主公麾下能力最強的大將。”

張郃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卻是有些嘆息。

高覽的武藝比他差一點,僅僅是差一點而已。這也不是說高覽練武不刻苦,相反,高覽練武比張郃還要刻苦,近乎自虐的地步。可是,也許是高覽的天賦實在太糟糕了,高覽再怎麼努力,所能達到的成就還是有限。有一句俗話說勤能補拙,可是,就張郃看來,這一句話在高覽身上實在是無法表現出來。而且,因為高覽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練習武藝上,雖然高覽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也有機會熟讀兵法等,可是,高覽卻沒有這麼做,因此,張郃的能力也就一般,跟文丑和顏良那兩個莽夫相近了。

高覽想的是拿下涿縣之後在文丑和顏良二人面前耀武揚威,可是,張郃卻根本沒有過這樣的想法,文丑和顏良二人值得他去耗費這樣的精力?要是張郃就這麼一點志向,怕是也不會成為劉備和諸葛亮眼中必須除去的悍將了。在張郃心中,幫助袁紹拿下涿縣只是一小步,幽州這個戰場根本展現不了多少能力,公孫瓚這等人物,也確實不值一提。在張郃的心中,袁紹日後的對手目前為止能讓張郃看得上眼的也就曹操一人。當然,對於袁紹那個異軍突起的從弟袁常,張郃也是看不懂。不過,因為袁常是袁紹的從弟,張郃倒也沒有把袁常當成敵人來看待。拿下幽州只是張郃展現自身能力的一小步,日後他還要襄助袁紹拿下更多的地盤,爭霸天下,成就霸主之位,這才是張郃的目標。

張郃在那邊沉思,高覽卻是再次詢問到:“儁乂,涿縣城高牆厚,依靠我們這一萬兵馬,涿縣只需有一千兵馬,便能守住。況且,以涿縣的重要性,怕是城內至少也有一萬兵馬,想要拿下涿縣,怕是極為困難。不過,我相信儁乂你能做到。該如何做,儁乂你只要吱聲便行,我絕對毫無二話的去執行!”

被高覽的話音拉回現實之中,張郃等高覽說完,這才微微一笑,高深莫測的說道:“想要拿下涿縣,若是強攻自然是不可能。而且,即便給我百萬大軍強攻下涿縣,也顯示不了我的的能力。因此,要拿下涿縣,必須要靠這裡。”

說著,張郃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原本,高覽還有些懷疑張郃到底能不能做到。不過,在看到張郃那副胸有成竹的表情,當即就明白,張郃是真的有辦法拿下涿縣。想到這裡,高覽心中更是火熱,看來,在袁紹麾下嶄露頭角的機會終於要來了。

“儁乂,到底是什麼辦法,快點說說,莫要吊我的胃口了。”

“哈哈!”

張郃聞言再次大笑一聲,隨後開口說道:“元伯,此次要拿下涿縣,我要用水攻之計。一旦成功,我軍殺入涿縣之內便如猛虎入羊群。”

“水攻?”

高覽聞聽張郃的話之後,腦袋上升起更多的問號。涿縣如此高深的城牆,若是用水攻,又該是如何迅猛的大水。這附近有一條河水高覽也是明白的,那河名為昌水河,乃是黃河在幽州境內的支流。倘若是黃河,高覽自然不會懷疑此計的可行性,可是,就一條黃河的支流,能夠達到淹沒涿縣的程度嗎?

“沒錯,就是水攻!”

張郃一臉正色的回應了一句,看著高覽那疑惑的表情,心中再次嘆息一聲,嘴上卻是繼續說道:“在大軍進入幽州之後,我便已經找尋了許多幽州當地的百姓,瞭解了許多幽州當地的情況,同時我自己也查閱了許多幽州的情況,仔細的分析過幽州每一個重要城池的地圖。隨後,我發現要想攻下涿縣,用水攻乃是最適合、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哦,儁乂,此話何解?”

“元伯,你可知我為何要將大軍埋伏在此山之內?”張郃笑問了高覽一句,也知道高覽回答不上,又繼續說道:“就我所知,昌水河距離涿縣還是有一點距離。不過,昌水河卻是有一個缺口,正對著涿縣的位置,正好是在這座山峰的附近。只要下令將士開鑿渠路,便能很容易的將昌水河的河水引到涿縣去。”

“原來如此!”

高覽恍然的點了點頭,不過心中的疑惑卻依然還是很濃郁,“儁乂,昌水河的河水能夠引到涿縣卻是沒有問題,只是,這水量足夠對付涿縣嗎?”

“自然是不夠的!”

張郃的回答讓高覽愣了愣,不過,張郃也沒有繼續吊高覽的胃口,接著說道:“若是單單靠昌水河的水量自然是無法攻下涿縣,不過,若是還有其他條件的配合,要拿下涿縣,易如反掌。”

“其他條件,那又是什麼呢?”

張郃沒有回答,卻是抬頭看向漆黑的夜空,嘴角掛著高深莫測的笑容,那意思似乎很明了,要藉助上天的力量。只是,高覽卻是更加疑惑了,上天的力量?那要怎麼借用?難道要靠天災人禍。

“據我觀察,三日之內必有暴雨。一旦雨落,便是拿下涿縣之時。”

“啊!三日之內竟有暴雨,儁乂,我對你再次刮目相看,不僅才能出眾,武藝高強,更是智計過人,如今竟然是更懂得天文地理,當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張郃聞言無奈一笑,他哪裡懂得什麼天文地理,只不過是知道一些常識而已。

在古時候,經常會說一些很牛逼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實,這些都是扯談,又不是天文學家,哪裡會知道什麼天文地理。就如諸葛亮呼風喚雨,也就只能騙騙那些無知的傢伙,換成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農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就是根據天上的雲層來推測天氣,還說的那麼玄乎。

千百年來,華夏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雲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

“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鉤鉤雲氣象上叫做鉤捲雲,它一般出現在暖鋒面和低壓的前面,鉤捲雲出現,說明暖鋒面或低壓即將到來,是下雨的先兆。但是,雨後或冬季出現的鉤鉤雲,則會連續出現晴天或霜凍,所以又有“鉤鉤雲消散,晴天多乾旱”,“冬鉤雲,曬起塵”的諺語。

“炮臺雲,雨淋淋”:炮臺雲指堡狀高積雲或堡狀層積雲,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定,一般隔8—10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雲交雲,雨淋淋”:雲交雲指上下雲層移動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說雲所處高度的風向不一致,常發生在鋒面或低壓附近,所以預示有雨,有時雲與地面風向相反,則有“逆風行雲,天要變”的說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江豬過河,大雨滂沱”:江豬指雨層雲下的碎雨雲,出現這種雲,表明雨層雲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將來臨。有時碎雨雲被大風吹到晴天無雲的地方,夜間便看到有像江豬的雲飄過“銀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雲,雨快臨”:棉花雲指絮狀高積雲,出現這種雲表明中層大氣層很不穩定,如果空氣中水汽充足並有上升運動,就會形成積雨雲,將有雷雨降臨。

“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灰布雲指雨層雲,大多由高層雲降低加厚蛻變而成,範圍很大、很厚,雲中水汽充足,常產生連續性降水。

“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曬麥”:根據雲的移動方向來預測陰晴,雲向東、向北移動,預示著天氣晴好;雲向西、向南移動,預示著會有雨來臨。雲的移動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風向。這一諺語說明的是雲在低壓內不同部位的分佈情況。它適用於密佈全天、低而移動較快的雲。“雲往東,刮陣風;雲往西,披蓑衣”:這裡所指的雲,是低壓區裡的低雲。低壓是自西向東的(實際上往往是自西南向東北移動)。雲往西,說明該地處於低壓前部,本地將因低壓移來而降雨;雲往東,說明低壓已經移過本地,本地處於低壓後部,天氣即將轉晴,轉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陣風。

“烏雲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陽落山時,西方地平線下升起一朵城牆似的烏雲接住太陽,說明烏雲東移,西邊陰雨天氣正在移來,將要下雨。一般來說,如接中雲,則當夜有雨;如接高雲,則第二天有雨。但如西邊的烏雲呈條塊狀或斷開,或本地原來就多雲,那就不是未來有雨的徵兆了。

“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指陰雨天時,西北方向雲層裂開,露出一塊藍天,稱“天開鎖”。這說明本地已處在陰雨天氣系統後部,隨著陰雨系統東移,本地將雨止雲消,天氣轉好。

“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指春、夏時節,雨天的中午,雲層裂開,太陽露一露臉,但雲層又很快聚合變厚,這表明本地正處在準靜止鋒影響下,準靜止鋒附近氣流升降強烈、多變。上升氣流增強時,雲層變厚,降雨增大;上升氣流減弱時,雲層變薄,降雨減小或停止;中午前後,太陽照射強烈,雲層上部受熱蒸發,或雲層下面上升氣流減弱,天頂處的雲層就會裂開。隨著太陽照射減弱,或雲層下部上升氣流加強,裂開的雲層又重新聚攏變厚。因此,“太陽現一現”常預示繼續陰雨。

“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瓦塊雲,曬煞人):鯉魚斑是指透光高積雲,產生這種雲的氣團性質穩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氣流,雲體便迅速消散,次日將是晴好天氣。但是,如果雲體好像細小的魚鱗,則是卷積雲,這種雲多發生在低壓槽前或颱風外圍,短時間內會颳風或下雨,所以又有“魚鱗天,不雨也風顛”的諺語。

“雲鉤向哪方,風由哪方來”:雲鉤指的是鉤捲雲的尾部,出現在高空,有時上端有小鉤,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鉤所指,是高空風的方向,而高空風往往又與地面相聯,所以根據雲鉤方向大體可測知風的來向。

“早上烏雲蓋,無雨也風來”:是說早晨東南方向有黑雲遮日,預示有雨。因為早晨吹暖溼的東南風,溫度較本地空氣為高,形成上冷下熱,水汽易上升成雲,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熱,空氣對流上升,更促使雲層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從而可能使天氣變為不風即雨的情況。

“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黃雲多是暖溼空氣強烈上升所致,出現這種情況多降陣雨與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說氣壓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頂形成雲層。至於是否會降雨,一般要視情況而定,如雲逐漸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雲逐漸抬升變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雲吃霧下,霧吃雲晴”:見到霧之後來了雲,可能低氣壓要來臨,是要下雨的兆頭。反之,如雲消霧起,表示低氣壓已過,晴朗天氣即將來臨。

“日落射腳,三天內雨落”:指太陽從雲層的空隙中照射下來,稱“日射腳”,傍晚出現日射腳,說明對流作用強烈,預示有雨。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早晨東方無雲,西方有云,陽光照到雲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陰雨系統移來,加上白天空氣一般不大穩定,天氣將會轉陰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邊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對流減弱,形成彩霞的東方雲層,將更向東方移動或趨於消散,預示著天晴。

“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指的是久晴之後出現霧,說明有暖溼空氣移來,空氣潮溼,是天陰下雨的徵兆;久陰之後出現霧,表明天空中雲層變薄裂開消散,地面溫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結成輻射霧,待到日出後霧將消去,就會出現晴天。

這些經驗都是農民在田地裡耕作之時總結出來的,哪裡有那些玄之又玄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說法,就連天氣預報都不敢說百分百正確的事情,那些都不知道氣象是何物的古人會懂得?就如諸葛亮,他之所以能夠知道,也是因為他那個老丈人的原因,也就是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

而大部分的有身份、有地位的謀士哪裡會去搭理那些身份卑下的農民?所以,他們在見到某些謀士能夠預料天機之時就會感到驚駭。就如周瑜一般,見到諸葛亮真的“借來”了東風,立馬就嚇尿了,讓人去把諸葛亮給除去。如果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牛逼,讓諸葛亮說說看什麼時候會有地震,諸葛亮敢回答嗎。所以,在說別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時候,其實相對而言是自己的無知才會有如此想法。

“元伯,閒話暫且不說,我們也要開始準備了,成敗在此一舉,你我是否能在主公手下嶄露頭角,就靠這一次了。”

“好,儁乂,有什麼要做的你直接吩咐就是,我自當照辦!”

高覽臉上帶著興奮和崇敬之色,張郃越是厲害,高覽就越是興奮,誰讓他和張郃是好友,張郃有了好處,又哪裡會忘記他呢?

“嗯!”

張郃點了點頭,隨後沉聲說道:“如今我們有一萬兵馬,要完成兩個準備。第一個,我們要準備好足夠的木筏,不然涿縣還沒有拿下,我軍怕是在大水之下覆滅了,這是重中之重,此事就交由你來執行;第二個,我們還要挖掘昌水河連通涿縣的渠路,這個渠路是經過我仔細查探、分析出來的,你也做不了。所以,你我二人各自執行,只等大雨落下之時,便是攻克涿縣之日。”

“好,一切都聽儁乂你的!”

隨後,張郃和高覽二人將一萬兵馬分成兩撥,每人各自領五千兵馬。張郃領著五千兵馬去挖渠路,而高覽則領著五千兵馬去砍伐樹木製造木筏。

“兒郎們,大家都加把勁,建功立業就在今朝,誰若是不出力,日後有了功勞,可莫要怪本將軍不記得他!”

“喏!”

張郃和高覽二人在那裡熱火朝天的開工著,而涿縣城內卻是一點都沒有反應,在如今戰事開起之時,連斥候都沒有派遣。倘若有派遣斥候出來巡邏,或許便會發現張郃和高覽這邊的行動。可惜,因為涿縣的地理位置,使得他們不認為會有失守的可能。故此,整個涿縣城內的守軍和百姓,依然平靜的過著日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