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屬下以為我軍可以分兵從遒縣繞過,直接突襲涿縣。”

“哦!”

袁紹聽了張郃的話,眉頭微挑。如今公孫瓚退守遒縣,帳內沒有人能夠提出好的建議,唯一的郭圖只是讓大軍等待袁常那邊給公孫瓚帶來的壓迫。袁紹是個愛面子的人,這種建議如果能不用就不用。因此,在聽到張郃的話之後,微微有了些許的興趣。當然,也僅僅是有點興趣,是否可行,還要聽張郃詳細的內容。

“主公,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要前往涿縣並非一定要攻下遒縣。在遒縣東面有一座山為哈乎爾山。哈乎爾山並不險峻,大軍從此山透過,可以很輕易的繞過遒縣,雖然花費的時間要多一些。屬下以為,主公可以派遣一將領率兵從哈乎爾山透過,而後突襲涿縣。主公親率大軍與公孫瓚在遒縣對峙,而分兵的將領則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到達涿縣之內。到時,即便公孫瓚發現,也已經來不及了。”

聽完張郃的提議,袁紹的眉頭皺了起來,疑惑的說道:“此計雖妙,然則卻不可行。涿縣乃是公孫瓚當初為涿郡太守之時的治所,被公孫瓚打造的異常堅固,城內更有五萬大軍,且糧草充足,想要短時間內拿下,即便是我軍有十五萬大軍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主公所言正是!”

張郃含笑同意了袁紹的話,就在袁紹疑惑不解之時,繼續解釋道:“主公,攻打涿縣乃是計謀,其實,我軍真正的意圖並非是涿縣,而是遒縣。等待主公派遣的將領率兵前往涿縣之後,主公可假意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兵馬突然減少。這時候,公孫瓚必然會認為我軍前往突襲涿縣。到時候,公孫瓚必定會回兵支援涿縣,然後,在公孫瓚大軍軍心不穩之時,主公便可輕易拿下遒縣。”

“哈哈,原來如此,果真妙計!妙啊!妙啊!”

聽完張郃的解釋,袁紹頓時大笑起來,連連稱讚起來。卻說張郃這一次之所以站出來獻計,也是有他的目的。

卻說袁紹的麾下,基本都是以文丑和顏良二人為主。張郃和高覽二人雖然同為河北四庭柱,在袁紹麾下的身份地位卻是不如文丑和顏良二人。除了文丑和顏良二人跟隨袁紹比較久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文丑和顏良對他們二人的排擠、打壓。當然,張郃和高覽二人也知道自己是後來者,對於文丑和顏良二人也很謙讓,基本不與文丑和顏良二人發生矛盾。不過,張郃和高覽二人卻是發現,即便他們再怎麼謙讓後退,文丑和顏良二人卻還是沒有絲毫改變。正所謂泥人尚且還有三分火氣,更何況張郃和高覽二人還不是泥人,也是有實力的大將。對於文丑和顏良二人的行為,張郃和高覽心中自然也有怨言。

因此,在張郃和高覽二人心中,便想著尋機在袁紹軍中立下威信。而這一次的幽州之戰,就是他們崛起的好機會。

文丑正好在先前的戰鬥之中失利,引得袁紹的不滿,張郃若是在平時提出計策,袁紹或許會讓文丑和顏良去執行,不過,如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顏良雖然沒有犯錯,但是,文丑和顏良二人想來交好,不讓文丑去,自然也不會讓顏良去。因此,如今正是張郃趁勢而起的好機會,提出計策,只要袁紹同意並且執行,那麼,張郃和高覽便能很好的在袁紹軍中立下威信。

而事實上,張郃的計策並不僅僅如此。

張郃跟袁紹說的是佯攻涿縣,從而讓公孫瓚支援涿縣,然後拿下遒縣。而張郃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拿下涿縣。當然,張郃也知道,如果他跟袁紹說實話,說不定不會讓袁紹同意,而張郃既然有信心拿下涿縣,便是因為張郃有確實可行的計策。只是,這個計策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有機會可以攻下涿縣,那可是大功一件,必定會引得眾人的爭搶,以袁紹對文丑和顏良二人的鍾愛,說不定就會把機會讓給文丑和顏良,美其名曰是讓文丑將功折罪,那他張郃就是替人白做衣裳了。但是,如果只是率兵佯攻,到時候袁紹拿下遒縣,功勞也就一般,自然不會有人跟張郃搶。因此,張郃只能這樣跟袁紹說,然後獲得統兵的指揮權,最後藉機在袁紹的軍中奠定自己的地位。

袁紹終於正眼看待張郃,頗感興趣的說道:“儁乂,不知對於此計你可有何具體的計劃?”

“是,主公!”

聽到袁紹的口氣,張郃心中大喜,強迫自己平靜下來,而後平靜且朗聲說道:“主公,按照正常的速度,從遒縣發兵前往涿縣需要一天的時間。而若是在軍情危急之下,加快行軍速度也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而若是從哈乎爾山繞道涿縣,卻是需要三天的時間。主公可在將領離去兩天之後,與公孫瓚交戰一場,並且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兵馬減少了許多。這時候,公孫瓚也許會發現我軍的意圖,而公孫瓚在經過慌亂之後,必定會派兵增援涿縣。這時,便是主公出手的好機會。”

聽著張郃款款而談的樣子,袁紹心中極是滿意。看張郃的樣子,有大將的氣度,還有大將的實力,這種人才,還真是不可多得。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張郃似乎比他最鍾愛的文丑和顏良二人強太多了。

想到這裡,袁紹又笑問到:“儁乂,以你之見認為,該如何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人數減少了?”

“主公,屬下以為可以效法戰國時孫臏之計!”

袁紹眉頭一挑,饒有興致的問道:“孫臏何計?”

也難怪袁紹會有這反應,要知道,如今這個時代可是跟袁常穿越前那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不一樣。很多文化內容都是很寶貴的,就如孫子兵法之類的軍事計謀,都是被軍事家們當成寶典來對待,就跟儒士對待論語的態度一樣。想歷史上曹操寫個孟德新書,都被屬下們驚為天人,雖然說後來被張松給騙了,卻不能掩蓋曹操的才智。而孫子兵法毋庸置疑是比曹操的孟德新書更出名,只要是個有點文化的武將,都絕對有聽過孫子兵法這個名字。當然,聽過並不代表看過,這時代可跟袁常穿越前那時代,什麼書都能看到,無論是實體書,還是網上的,想看都能找到。如今這時代可不是這樣,像孫子兵法這樣的珍貴書籍,都是被少數人給藏起來慢慢觀摩,而且這些人或多或少是孫子的後人。當然,也有一些世家大族有珍藏手抄版,就如袁紹的袁家,就有抄摘過孫子兵法。張郃所在的張家雖然也有點名氣,卻也僅僅侷限在冀州,放在整個天下,那根本就不入流。因此,對於張郃能夠知道孫臏的計策,袁紹自然會感到驚訝,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主公,記載中有說戰國之時,魏國和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齊國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城。魏將龐涓聽到訊息,放下韓國趕回,但齊軍已經越過齊境而西進。孫臏對田忌說:‘他們魏軍素來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齊國,齊國有怯懦的名聲,善於作戰的人只能因勢利導。兵法上說,行軍百里與敵爭利會損失上將軍,行軍五十裡而與敵爭利只有一半人能趕到。為了讓魏軍以為齊軍大量掉隊應使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龐涓行軍三天,見到齊軍所留灶跡,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入我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丟下步兵,只率輕兵銳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趕齊軍。

孫臏估計魏軍的行軍速度,天黑應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可以埋伏兵馬,於是把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齊軍善射者持上萬張弩,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好“天黑見到點著的火就一起放箭”。龐涓果然於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鑽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失去隊形。龐涓自知無計可施,軍隊已徹底失敗,只好自刎,臨死說:‘總算叫這小子成了名!’齊國乃乘勝全殲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孫臏因此而名揚天下,世人皆傳習他的兵法。屬下以為,我軍便可效法孫臏此計。”

“好,好,好!”

袁紹連贊了三個“好”字,並非是因為對待公孫瓚的計策上,而是對於張郃能夠如此清楚的說出這個典故。顯然,張郃是真的知道用計,而不是從旁人那裡聽來,然後在這裡賣弄。如此將才,實在是少有!就如文丑和顏良二人,實力確實不錯,張郃雖然也算是一流的武將,不過,實力比之文丑和顏良卻是弱了許多。但是,張郃如果懂兵法,會用計,足以把這個弱勢給彌補,反而超越文丑和顏良二人一大截。

“儁乂,莫非你是說我們要學習孫臏的減灶增兵之法?不過,公孫瓚乃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也許能夠看出此計,也許就不會上當了。”

“主公,並非如此,此計需要小小的變動。”

張郃搖了搖頭,自信的說道:“主公,我軍可以增灶減兵。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公孫瓚見到我軍鍋灶增多,然而卻不見我軍兵馬增多,心中必然會起疑。然後主公再與公孫瓚一戰,公孫瓚見我軍兵馬確實少了,想來就會知道我軍分兵。如此,我軍必勝無疑!”

“妙,實在是妙計!”

袁紹都不知道今天是多少次稱讚張郃了,要不是心腹都在場,袁紹都想拉著張郃促膝長談了。不過,這卻不妨礙袁紹對張郃的看重。

“諸位,爾等以為儁乂此計如何?”

袁紹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看向一眾心腹,雖然是在詢問,其實還有些責問。那意思似乎在說,你們看看人家張郃,一個武將都能想到如此妙計,其他的武將暫且不說,你們這些謀士又是幹什麼吃的?連人家一個武將都不如,還整天在那吹噓如何、如何。當然,袁紹沒有直說,是否明白他的意思就要靠各自去領悟了。

“主公,張將軍此計甚妙,屬下以為可行!”

郭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張郃的計策,同時向張郃拋去一個“媚眼”,這很顯然是在向張郃示好。

袁紹麾下謀士、武將都分成好多個派系。謀士也有與軍中武將交好,武將也有與謀士交好的。而袁紹的心腹謀士和武將的關係卻是一般,就說逢紀、郭圖、許攸、審配、田豐五個謀士,田豐不參與這些鬥爭,而逢紀、郭圖、許攸和審配四人卻是各自為營,根本沒有與他人聯合的意向,如此大家的實力相當,互相牽制之下,誰也無法壓過對方一頭;而看袁紹的心腹武將,說起來也就文丑和顏良二人為最,張郃和高覽二人就要落後一頭了。可是,文丑和顏良二人素來自傲,而且他們又與袁紹關係親近,根本看不起這些謀士,即便是這些謀士向他們二人示好,二人也是擺著一副臭臉色。故此,在大家都沒有心腹武將的聯合下,局面還是一樣的穩定。可是,如今張郃顯露了能力,並且還被袁紹如此看重,向來前途自然無限。若是能夠與張郃交好,有了武將的配合,以後也就能在會議上壓過其他人。所以,不僅僅是郭圖一人,其他諸如逢紀、審配都紛紛向張郃投去橄欖枝。

“主公,張將軍此計妙哉,屬下以為可行!”

“主公,此計可行!”

袁紹很是高興,自己麾下的謀士難得的第一次都有著共同的意見,想來張郃這個計策是真的不錯。

“很好,既然諸位都同意儁乂此計,那便依此計而行。”

袁紹滿臉笑容的做出了最後的決定,然後看向張郃,問道:“儁乂,此次突襲涿縣,你以為需要多少兵馬?吾予你五萬兵馬,如何?”

前番文丑去埋伏是用五萬兵馬,最後還打敗。如今去突襲涿縣,雖然是佯攻,兵馬卻也不能少,因此,袁紹也很是對方的拿出五萬兵馬。不過,張郃顯然不領情,聽了袁紹的話之後,立馬就搖了搖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主公,此番突襲涿縣,當輕兵簡行,兵馬太多反而不利於大軍的行動,且也無法做到及時的執行命令。故此,屬下只需一萬兵馬,便可完成任務。”

張郃心中也有思量,只要他的計策能夠成功,莫說是一萬兵馬,只要五千兵馬就足夠他的計策能夠成功執行。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同時不讓袁紹覺得自己的自大,故此,這才要了一萬兵馬。就算是一萬兵馬,袁紹都覺得太少了。

“儁乂,一萬兵馬是否太少了?一旦被幽州的士兵發現,屆時憑藉一萬兵馬又如何抵擋敵方大軍?不若三萬兵馬,如何?”

通常都是武將索求更多的兵馬,如今卻是袁紹這個主公要給武將更多的兵馬,卻是件怪事了!

“主公,屬下願立軍令狀,屬下帶走一萬兵馬,便會帶回一萬兵馬,若是有一兵一馬損失,屬下願獻上首級。”

張郃語氣堅定的說道,如今既然已經要展現能力,那他就不能再藏著掖著了。以前都是文丑和顏良二人在袁紹面前專寵,現在,他也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讓袁紹麾下的人都知道他張郃的存在。

“好,儁乂勇氣過人!待大軍拿下遒縣,儁乂你歸來之時,吾親自替你慶功。不過,兵馬不能多,吾再派遣高覽將軍與你一道同行,如何?”

對於這一點要求,張郃自然沒有反對。

張郃素來與高覽交好,而且文丑和顏良兩個人是一個陣營的,他張郃總不可能一個人和文丑、顏良二人打擂臺,那樣就太累了。既然有關係友好的高覽一起,張郃自然不介意把功勞分一點給高覽。

商議完畢,張郃和高覽二人連夜便整點一萬兵馬,向著哈乎爾山行去。

次日清早,袁紹披甲掛帥,親率大軍來到遒縣之下,擺出一副要與公孫瓚決戰的架勢。到達城下之後,文丑在袁紹的命令之下,拍馬而出要與公孫瓚的大將對戰。不過,公孫瓚明知袁紹麾下武將勇猛,又怎麼會派遣將領出城送死。故此,雙方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便開始攻城。

“衝啊!”

“殺啊!”

聲勢整天的喊殺聲在遒縣上空響起,氣勢沖霄的殺氣似乎籠罩在這一片天空之上,一隻飛禽都不敢從這上空經過。不知疲倦的戰鬥持續了一個白天,在各自丟下數千士兵的屍體之後,戰鬥在太陽落山之時終於結束。

第三天,袁紹同樣是繼續攻城,大有一副不拿下遒縣決不罷休的姿態。遒縣的城牆畢竟不如故安城,所以,公孫瓚的士卒也吃不了好,大家的傷亡基本持平在一比一的狀態之下。

“主公,屬下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

在戰鬥結束之後,公孫瓚依然召集麾下文武商議,眾人方才坐定,關靖的從弟關禮卻是立即從他的位置站了出來,行禮完畢之後,立馬便說道。

而此刻,公孫瓚臉上也有疑惑之色,他的心中同樣也有些問題。不過,此刻關禮發言了,公孫瓚便將自己的疑惑暫時壓下,且聽關禮要說些什麼。

得到公孫瓚的點頭示意之後,關禮整了整衣袖,長聲說道:“主公,昨日袁紹大軍攻城,人數約在十五萬左右。然而,今日攻城之時,屬下卻是發現,似乎並沒有那麼多人,大概只有十萬人左右,屬下覺得此事有些異常,主公不得不防。”

公孫瓚眉頭一挑,卻是沒想到關禮竟然也發現了。其實,公孫瓚心中的疑惑就是關禮的問題,公孫瓚作為一名征戰多年的老將,在戰場之上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極其的敏銳。只是簡單的交戰,公孫瓚便看出袁紹的大軍比昨天少了好幾萬。

“嗯,此事亦是本侯心中所想!”

公孫瓚回應了一句,而後埋頭沉思了片刻,接著抬起頭看向屋內眾人,朗聲問道:“諸位,對於此事,爾等有何看法?”

“主公,屬下以為袁紹必有陰謀!”

“正是,主公,袁紹向來詭計多端,主公不得不防!”

然而,讓公孫瓚失望的事,雖然眾人都有發言,不過卻是說了一通的廢話,公孫瓚聽了這些話,差點沒氣歪鼻子。不過,公孫瓚還是強壓下怒火,將目光看向關禮,溫言詢問到:“關主簿,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關禮倒是個很講究的儒士,在每次跟公孫瓚對話之前,都要做足禮儀,長揖一首,然後說道:“主公,袁紹大軍兵馬減少,必定有詭異。以屬下的看法,袁紹自然是要出兵偷襲主公的某個領地。”

對於關禮的話,公孫瓚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公孫瓚的想法也是一樣,袁紹分兵是想要偷襲己方的某個城池或者要塞關卡。

在剛開始的時候,公孫瓚便是想著袁紹分兵奇襲涿縣。不過,這個念頭只是剛剛升起來,就被公孫瓚給排除了。只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有這個念頭。想他涿縣城裡有五萬大軍駐守,即便是有十倍的兵馬,想要攻下涿縣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而如今兩軍交戰,勢均力敵之下,袁紹要是敢這樣做,簡直就是找死。可是,為什麼今天攻城的時候卻只有十萬左右的兵馬?不攻打涿縣,攻打其他城池又有什麼意義?

“平夷,你速速派遣探子出城查探袁紹營中虛實,若有異常,立即來報。”

“是,父帥!”

等到公孫冉退下之後,公孫瓚也讓眾人散去,獨獨留下關禮一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