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種的, 這也是我種的, 都是我親手種噠, 發芽啦!”

這一日,朱厚照趁早來到文華殿,拿出他的觀察日誌小冊子給諸位叔叔以及小舅舅顯擺他的玉米苗。儘管他的玉米苗只是稀稀落落地生出了小芽,最壯實的那一棵也不過長出了三兩片小葉子, 但他依然覺得很驕傲。哼,妹妹的玉米苗出得比他的還少呢, 收穫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是墊底的。

朱祐梈等人還以為他得了甚麼好東西, 仔細地端詳小冊子上的塗鴉, 沉默半晌:“這是甚麼名花名品?”蒔花弄草說實話也算是一種雅趣, 只是他們沒想到一心騎射的大侄兒會突然轉了性子罷了。

“不是花, 是玉米。”朱厚照不懂甚麼是名花名品,但他知道這玉米可是誰都不曾見過的稀罕種子。娘說了,這是李廣從天竺附近尋著的, 應該來自更遙遠的西邊。他仔細看了看娘珍藏的輿圖,這玉米種子可是海的另一邊傳來的。

“玉米是啥?”朱祐梈愣了愣,“你怎麼突然種起這玩意兒了?”

“玉米是一種很稀罕的糧食,誰都沒種過!”朱厚照興致勃勃地道,“我娘說……說國以農事為重,所以我們在宮內苑裡開了一塊田地種玉米。爹孃、我和妹妹都有一小塊, 每個人都種了!娘還說,如果玉米熟了就親手給我們做好吃的。”

“……”朱祐橓等人聽得呆了,“皇兄皇嫂也種了?”堂堂國朝皇帝與皇后, 竟然下地種糧食?種地什麼的,不是親耕禮的時候才會做的場面活麼?皇兄和皇嫂怎麼會突然對這種又累又髒的活計感興趣?

“是噠。你們要去看麼?回頭我帶你們去呀!”朱厚照嘿嘿笑著收起他的小冊子,“等我的玉米苗苗熟了,送給你們吃。”他可是樂於分享的好孩子,恨不得把自己種的玉米分給每一個親近之人,讓他們都嚐嚐呢。

眾位親王自然不會拒絕大侄兒的好意。何況他們也很好奇,究竟是甚麼樣的稀罕糧食才能讓帝后如此感興趣。於是眾人約好上午出了文華殿便去宮內苑角落裡瞧瞧那塊田地。立在角落裡的侍講侍讀們都聽見了他們的話,不由得悄無聲息地交換了眼神。他們也都讀過不少農書,怎麼不知道這“玉米”究竟是甚麼米?當真很稀罕?

王守仁遠遠望著滿臉驕傲的太子殿下,心中微微一動——這是否是一種“格物”之法?不知之物,唯有真正瞭解方能窮盡其理。不親手耕種,又如何能知道農事之艱辛,如何明白這玉米究竟是何物?皇后娘娘對太子殿下的教養,果然不拘一格。

課業結束後,大家都跟著朱厚照前去看田地。那片田地位於宮內苑的隱蔽角落,如今由司苑底下的宮人專門守著,每日都須得好生照看。若是發現田地裡有任何問題,都須得立即稟告司苑與御馬監掌印太監王獻。不過,眼下這片田地確實沒甚麼可看的,畢竟上頭只是長出了芽,與剛種下的花花草草沒甚麼區別。

朱祐梈等人轉了一圈,瞧不出那些嫩生生的芽有甚麼不同,便與朱厚照約定再過一兩個月來看。朱厚照點點頭,等他們離開之後,還戀戀不捨地在田地前蹲了許久,試圖看看自己的玉米苗苗有沒有甚麼變化。

朱祐樘和張清皎在坤寧宮裡等兒子下學,不想等了許久他才過來。聽說他帶著一群人去看玉米田,兩人都打趣道:“怎麼?你如今不想著校場裡的玩具了?才下學就趕緊往宮內苑裡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玩具都頑夠啦!”朱厚照道。其實那些大玩具確實很有意思,和妹妹一起頑耍也很快活。可畢竟頑了一年,已經不新鮮了,他自然更喜歡新奇有趣的玉米田。有事沒事去轉轉,都似乎能發現不少新鮮事。

“爹,娘,我的玉米苗苗又長葉子了。才過了一天,葉子就長那麼……那麼長啦!”他伸出肥肥的手指頭比劃著。

“是麼?那散步的時候咱們拿尺子再去量量。今天長出新苗了麼?”

“好像多了三棵,回頭咱們再去數一數。”

玉米發芽的這段時日,僅僅只是數有多少顆種子發芽,都讓朱厚照和朱秀榮覺得很歡喜。兄妹倆的玉米田長出來的玉米苗都不足十棵,兩人寶貝極了,每一棵小苗苗都成了他們的心頭好。他們甚至還給這些苗苗取了名字,每天都去探望它們,量它們是不是長高了。

玉米生長很快,清明前後便已是綠油油一片,到得端午更是生得又高又密。兩個孩子驟然發現,不知不覺間,這些玉米苗苗竟是比自己還高了。兄妹倆再也不能給它們準確地量高度,張清皎便啟發他們尋人幫忙用繩子來量,自己再用尺子量繩子的長度。

小小的一塊玉米田,帶給帝后一家許多樂趣。親農重農固然很關鍵,但更重要的是小家夥們樂在其中,而且終於明白種糧確實不容易。兄妹倆對農事與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朱厚照甚至向他的先生提出要學農書。李東陽和謝遷都覺得很高興,順水推舟地將農書也列進了他的必學書目。至於甚麼時候學,那便得看太子殿下的學業進度了。

將近四個月間,帝后一家親手侍弄這幾塊田地,親眼見證了玉米種子發芽、生長、拔節、開花、抽穗、灌漿的過程。四本觀察日誌都已經是厚厚一疊,記錄了他們眼中的玉米生長過程。當然,究竟哪塊田地收穫高哪塊田地收穫低,他們暫時無法準確地推斷,還得等到收穫之後再稱重。

************

臨近朱祐樘生辰時,玉米已經將要成熟了。儘管並未到完全成熟的時候,張清皎依然決定,每塊田地採收一部分,作為他的生辰慶賀禮。當然,為了給他驚喜,她並沒有事先告訴他,而是在他生辰的前一天親自帶著兩個孩子去掰玉米。

於是,一眾宮人簇擁著皇后娘娘,目睹著她親自動手,將那奇形怪狀的“玉米棒子”掰下來。朱厚照和朱秀榮也有心想掰,但一則身高不夠,二則力氣不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家娘一個一個地掰下來。

見兩個小家夥睜著圓溜溜的眼睛望著自己,目光中皆是毫無掩飾的羨慕,張清皎心裡頗為不忍,便讓宮人先將玉米掰松了,再將他們抱起來繼續掰。兄妹倆終於能夠親手掰玉米了,臉上都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不多時,母子三人便掰了二十來個玉米。宮人將玉米歸置到籃子裡,沉甸甸地扛回了坤寧宮。趁著朱祐樘還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張清皎帶著兩個孩子將玉米剝了苞葉,露出裡頭金燦燦的果實來。

朱厚照和朱秀榮趕緊拿出小冊子塗鴉,他們還沒見過天生排列得這麼整齊的果實呢,一顆一顆緊緊地湊在一起,瞧著很是漂亮。“娘,這玉米該怎麼吃呀?明天就是爹的生辰,娘要做給大家一起吃?還是咱們自己吃?”

“才這麼些玉米,夠幾個人吃的?”張清皎勾起唇角,“況且,誰都不曾吃過,也並不是誰都敢吃。所以,明兒晚上咱們一家人嚐嚐味道就足夠了。”終於能用玉米來擴充食譜了,玉米排骨湯、玉米餅、豌豆玉米等等,都是極為常見的做法,做起來也不難。

“嗯,嗯,我們試著覺得好吃,再給曾祖母和祖母嚐嚐。”朱厚照連連點頭。

玉米粒硬,老人恐怕沒有那麼好的牙口。張清皎暗自想著,而且玉米是粗糧,恐怕吃慣了精細之物的人都會有些吃不慣。如今的人們可沒有甚麼吃粗糧才健康的想法,□□糧細糧對他們而言才符合身份地位。當然,有她在,必定要將玉米列為坤寧宮的常用食物。至於其他人愛不愛吃,便隨他們的選擇了。

到得第二日,中午照舊給朱祐樘舉辦了生辰宴席。他的萬壽節素來不大辦,只是讓皇親國戚們都進宮來赴宴,再給京中的官員些許賞賜罷了。宴席結束後,晚膳便是一家五口獨自在坤寧宮用,每年張清皎都會為他下廚,今年亦不例外。

這一回,令朱祐樘頗有些意外的是,張清皎帶著朱厚照和朱秀榮在廡房裡忙碌了許久。母子三人都不許他去看,更不許他去幫忙,他便只得抱著朱厚煒在坤寧宮裡等著。等到菜餚都做好了,陸陸續續端了上來,他才發現好幾道菜餚裡都有金燦燦的玉米粒,不由得怔了怔,笑道:“卿卿……這是甚麼時候去摘的?竟不曾告訴過我。”

張清皎抿唇笑道:“這不是為了給你驚喜麼?來,嚐嚐咱們親手種的玉米,這可是我們送給你的生辰禮物。”因著並不是完全成熟才採摘,這些玉米都很嫩,脆生生的,口感應該不錯。

在愛妻兒女殷切的目光中,朱祐樘嘗了嘗玉米粒。不得不說,這種糧食的香氣比稻米與麥子更為濃郁,吃起來甘甜,味道確實不錯。他勾起唇角,給愛妻兒女都夾了些:“你們也都嚐嚐。”

“爹,好吃嗎?”顧不上品嚐,朱厚照趕緊問。

“好吃。”朱祐樘頷首道。

作者有話要說:  日夜顛倒啊,_(:3∠)_

第二更,麼麼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