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是一位寬容溫和的天子, 待親眷們自然格外優厚。當張清皎提出暫時不再賞賜皇莊時, 他還頗覺得有些為難。因為與皇莊相比, 他更不喜歡賞賜金銀珠寶之流。莊田尚可傳繼子孫補貼生活,金銀珠寶除了花用乾淨還能有別的用途麼?況且他並非性喜豪奢的皇帝,被先帝揮霍一空的內庫也正待填滿呢,哪還有多餘的金銀珠寶用於補貼親眷?

所以, 明白自家皇后開設店鋪的諸般好處之後,他毫不猶豫地便表示必定會全力支持。當夜, 他就親自點了蕭敬負責建立內工坊之事, 將八局中的部分人遷移出來, 單獨劃撥一塊地方讓他們做工。凡在內工坊做工者, 皆以手藝活論報酬, 可住在專門提供的院落裡,也可在外頭找地方住,將家鄉親眷找來一同生活。

朝中的重臣們很快便注意到了八局的變化。此事雖然不同於放歸宮人那般影響深遠, 但放歸內宦、給他們找生計同樣是仁政。因此,他們只聽懷恩說讓這些人憑本事養活自己,便沒有再多想。至於仁和長公主忽然買了幾間臨街的店鋪什麼的,自然不在他們的關注範圍之內——誰會關心一位長公主殿下是如何安排人經營自家庶務的呢?

不過,設立宗室參股店鋪,兄弟姊妹們一起樂呵呵地享受分紅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現實依舊很嚴峻。畢竟——無論是皇后娘娘,還是仁和長公主,其實都不曾經營過任何一間店鋪, 手底下亦沒有親信能擔任任何一間店鋪的掌櫃。

張清皎最信任的莫過於六局一司的女官們,但她們顯然擅長打理中饋,並不知該如何擔任一位掌櫃。而且,女子作為掌櫃,在此時此世亦是非常罕見。尚醫局的女醫們就更不必說了,她給她們制定的是另外的事業發展路線,也與如今的商業計劃沒有任何關係。

所幸先前宮中曾設三間義賣鋪面,陳錦堂、巧物堂、餘香堂,鋪面的掌櫃與夥計都是從坤寧宮中選拔的內宦。他們怎麼說都有些經驗,雖說不必費心費力地“進貨”,不必思考如何“得利”,但在分析顧客的喜好以及如何招待等方面也算得上頗有些心得了。

更重要的是,張清皎將伯祖母何氏請進了宮,給大家答疑解惑。何氏於經濟庶務上天賦驚人,邀她來指點一二,她們也更有底氣。不然,姑嫂幾個即使已經有了些想法,心裡也依然覺得有些不安定。

因著何氏一向口緊,張清皎便沒有隱瞞她店鋪設立的初衷。何氏聽著“參股”的解釋,略有些渾濁的眼內不禁透出了精光:“娘娘果然巧思。若張家產業亦能如此辦理,只將大部分股份都給嫡長,旁支們略佔幾分,每年從中領取出息,那些產業便不必分割出去了。”

“若是彼此不信任,大家未必會答應用這種法子分家。且每一代嫡長之婦經營經濟庶務的能力有差別,如果萬一產業都虧了,大家的出息都少了,反倒容易惹出矛盾。”張清皎道,“伯祖母可試試將家裡的莊田參股,若不遭災,莊田的出息往往較為穩定。不似店鋪的經營,指不定甚麼時候便虧損了。”

“娘娘說得是。”何氏想起兒媳錢氏、孫媳小錢氏一代不如一代的經營能力,點點頭道,“莊田不分,只分店鋪,任她們各憑能力經營也好。指不定旁支的媳婦更能幹些,反倒是過得更好。莊田算是祖業,總歸大家每年都能得些補貼就是了。即便家裡沒有能幹的人,有了固定的進項,也不會過得太難熬。”

仙遊長公主想了想,忍不住問:“那嫂嫂……咱們這店鋪,也會虧損麼?”

張清皎勾起唇:“安心罷,咱們這店鋪,只要將規矩都立得清清楚楚,靠著皇家宗室的名號,便不會教它虧的。”她的目標不小,絕不會將皇室的店鋪侷限於某個領域,更希望能掌握諸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當。如能深深紮下根來,不僅能反哺皇室,更能反哺國家。到得那時候,這棵參天大樹便輕易不會倒下。等到它倒下,那必定是國家興衰、朝代更迭之時,而這是誰都無法左右的歷史規律。

“不錯,眼下雖只能打著我的名號,日後說不得要借一借咱們所有人的名了。”仁和長公主笑道,“不過,還須得何恭人教一教我們,這頭一次開店鋪,我們究竟要開什麼鋪子合適些呢?”

“不知娘娘與諸位殿下有何打算?”何氏問。

“我已經派人在京中那些有名的店鋪附近守望了一些時日,也查了查各類店鋪經營的情況。”有東廠與錦衣衛在,張清皎的“市場調查”做得非常專業。只需給錦衣衛們稍微說一說,他們便知該如何行事了,交上來的資料足夠詳盡。

“最容易經營的,莫過於與衣食住行有關的鋪子,尤其以食為重。再考慮到八局目前抽調出來的手藝人,我們可開設——繡坊、綢緞坊、成衣坊與銀樓,以及酒坊、醋醬坊、家居木藝坊。另外,憑著各地採辦的通路,還可辦南貨店、西貨店、北貨店。”

“南貨店便是從閩粵蘇杭等地而來的貨品,我看京中處處都很是時興,但質量參差不齊;西貨店則是從西北與西南而來的貨品,眼下在京中開得倒是不多,頗為稀罕;北貨店是關外而來的貨品,尤以皮毛、人參、藥材等為主,更是少見。如果咱們開設的店鋪容不下那麼多貨物,也可賣給其他店鋪。”

聽她娓娓道來,仁和長公主、永康長公主、德清長公主等皆是躍躍欲試。“自天南地北而來的貨品,聽著便覺得新奇。不管是南貨店、西貨店與北貨店,只要貨品上乘,應該都不用愁沒有人買。”

“是啊,有以前採辦的經驗,再沒有商家能比咱們採辦得更齊全了。別說是平民百姓了,就連我們都想去逛逛,希望能見識見識呢。”周真、王筠也道。

何氏也點頭道:“娘娘已經想得很周到了。唯一可慮的,便是一時間怕是鋪陳不開。不如先開一兩家鋪子,等到有了出息後,再開其他鋪面。”

張清皎思索片刻:“那便先開銀樓與木藝坊罷。以銀作局的手藝,做些時興的首飾不在話下。內宦們打造精巧的妝匣與櫃子、箱籠等,比之宮外的手藝人也更有一分巧思。若有餘力,可再開酒坊。宮裡的酒方有許多,便是撿些尋常的來釀,也比外頭的酒方強了許多。繡坊、綢緞坊、成衣坊之類,須得再合計合計,眼下需要自食其力且尚有餘力的宮人數量不夠,撐不起這些店鋪。”

眾人都甚為贊同,便一同參詳了目前已經買下的幾個店鋪的位置。經何氏指點,大致確定了兩處。張清皎又道:“煩勞伯祖母借我們兩位經驗豐富的掌櫃與一些夥計,幫我們打理鋪面。幾年後他們若能/調/教/出合適的人手,再還給伯祖母。”

“娘娘放心,老身心裡有數,過兩日便將人給仁和長公主送過去。若是娘娘與諸位殿下覺得他們得用,留下來即可。若無經驗豐富的掌櫃坐鎮便開新店鋪,總歸有些不妥。”何氏道,“他們也必定會對娘娘與諸位殿下忠心不二。”既然是送出去的人,哪裡還能再要回來呢?讓他們服侍娘娘與諸位殿下,反倒是他們的運道好呢。若不是她覺得合意的親信,也絕不可能舉薦到娘娘這邊來。

“那便有勞伯祖母了。”張清皎道。

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數日之後,仁和長公主盤下的店面順順利利地開張了。兩間店面相隔不遠,一間是富麗堂皇的銀樓,一間則是精巧的木藝坊。鞭炮聲陣陣中,出於好奇,百姓們圍攏在鋪面前看熱鬧。越來越多的人經不住夥計們開業優惠的吆喝,陸陸續續地走進了這兩家新鋪面之中。

銀樓由一座兩進的院落改建而成,臨街的是兩層小樓,後頭還帶著清麗幽深的小院落。小樓的第一層四面以及中央隔斷附近都是櫃檯,櫃檯內的牆上高低錯落地釘著斜木臺。木臺上都擺著精巧的首飾盒子,盒子裡頭則是光芒璀璨的首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一層主要是便宜些的銀首飾、赤金首飾以及普通玉飾。饒是如此,那些精心描畫的花紋、釵環上栩栩如生的花朵昆蟲,已經足夠教人大開眼界。第二層則是足金首飾、寶石頭面與上好的玉飾。陽光與燈光底下,簡直件件都熠熠生輝。每一件拿出去,都足夠做其他銀樓的招牌。

若有身份尊貴的貴客,可從銀樓側門直接乘轎進入後頭的院落,賞玩更為珍貴的珠寶首飾。如有特殊的需求,銀樓也可根據顧客的要求定製首飾。根據銀樓掌櫃所言,因手藝人皆是仁和長公主得自宮中的,無論是什麼首飾,他們幾乎都能打造出來。外頭再也沒有比這手藝更好的首飾匠了。

木藝坊同樣是二進院落改建而成,臨街的是鋪面,裡頭按照種類陳設著不同的器具——如螺鈿盒子、漆盒、妝匣、箱籠、小櫃子等。第一進院子則是分各種不同的風格陳設,如蘇杭的時興式樣、廣東式樣、宮內式樣等等,顧客可在見識過各種式樣之後,選購自己喜歡的風格。第二進院子則是招待貴客之處,可按需求定製不同的盒子匣子與櫃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