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陣雷達在同口徑、同重量的情況下被老一代的脈衝多普雷平板縫隙雷達打臉,這也就只有日本人才能幹得出來。≧網 當然,日本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世界上第一款戰鬥機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桂冠被拿下來了。

知道了基礎不牢強行裝逼的後果之後,又掃視了周圍情況,劉副主席就在第一時間持反對意見。:“若真是這樣的情況,我看完全就沒有必要現在強行上馬有源相控陣雷達專案,預警機專案的時間脫得太長,到時候國家高層很快就會有人站出來反對,所以我們還是儘量想想其他的辦法為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專案拖得太久,的確在後期很容易會讓投資方不耐煩,現在劉副主席這樣考慮雖然不是從技術上來分析,但也確實很有理,自是引來眾人的贊同聲不斷。

“好吧,看來我們這次是沒法兒實現彎道車了,雖然有些讓人遺憾,但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我們知道了要想研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就需要先研出合格的tr元件,而且這小東西關係到以後很多的大型雷達專案,我覺得現在很有必要展開對新一代的大功率tr元件的研,大家都以為如何?”

空軍這些年還是學會了很多,至少這次在王總師的科普之後,是明白了新一代大功率tr元件的重要性,能夠在沒有具體型號牽引的情況下,提出開展研工作,這已經是思想觀念上的一個相當大的突破。

四大軍種裡面,其實大家都對新一代大功率表tr元件有需求,6軍稍微要小一些,一般也就是炮兵雷達、野戰防空等;二炮雖然有需要,但6基的大型相控陣早期預警雷達站也不需要大規模建造,有那麼幾座差不多也就夠了。

所以,空軍這話其實就是說給海軍方面聽的,你要說空軍對這東西有很大的需求是沒錯,但仔細算起來,就會現海軍對這東西的需求絕對是四大軍種中需求最多的,海軍航空兵就不用說了,機載相控陣雷達肯定少不了。而真正需求大戶則是以後肯定會上馬的神盾艦,那東西裝備的四面大盾,算起來簡直就是鯨吞牛飲。

因此,海軍對於這一點還是非常感興趣的,這種基礎性的重點科研項目的確很有必要提前開始:“有道理,我們就應該這樣做,剛才不是說14所那邊已經解決了小功率的tr元件研製工作嗎?現在繼續追加撥款,讓他們想辦法對tr元件的功率進行增大,他們是有這個能力的。”

這下好了,遠在金陵的14所就這樣,在自己都還不知情的情況下,毫不費力地拿到了一個重點項目,真可謂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句話,有經驗的就是不一樣,沒看到就連一直看好西南科工的海軍方面連問都沒有問西南科工這邊嗎?

這就全賴14所在相控陣雷達方面底蘊深厚,就如同光電探測系統公司在預警機專案上的優勢地位一樣,都是不可動搖的。

不管現在的西南科工也好、王總師也罷,大家都沒有打算把tr元件的研任務拿下來的意思,現在整個光電探測系統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兩個方向:預警機和光電觀瞄系統,上上下下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和14所在tr元件的研上爭奪什麼。

這樣,王總師在第一時間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沒錯,現在的確應該讓14所那邊繼續改進tr元件的功率,考慮到工程的延續性,只要功率上去了,採用老一代的矽雙極管製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王總師所謂的可以接受,其實更多的是為海軍方面考慮,老式矽雙極管熱、耗電量巨大,用作機載雷達是很難有大的作為,它們只能是用在海軍的軍艦上面才可能接受耗電、熱量大的問題。

君不見上一位面海軍的o52c驅逐艦的四面大盾為啥外罩是弧形的?那就是因為要使用散熱優勢更好的水冷散熱方案,都是到了o52d專案的時候,這才給改頭換面的換掉了老式矽管tr元件。

現在的王總師雖然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以它作為專業人士的眼光來看,肯定是知道這些東西可以怎樣使用,因此才能夠在不知道未來的情況下,依舊支援繼續先對老一代tr元件進行功率增加。

專家都說沒有問題了,這邊的海空軍方面自然是樂得一個高興:“行,這事兒就給定下來吧,那麼王總師說的另外一個可以快拿到成品的專案又是什麼?也說出來讓我們聽聽吧!”

其實一開始大概也都猜到了最後軍隊會選擇走上脈衝多普勒雷達的道路上來,而這一點也正好是王總師樂於見到的。

“追求研度,我們就可以選擇研常規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我們從八十年代就開始裝備這種雷達,現在國內還有著十號、十八號兩款飛機決定要使用脈衝多普勒雷達,別的不說,至少我們在雷達的基礎元器件上面是不存在問題,只要結構設計合理,三年之內就能保證拿出合格的雷達成品。”

這可不是說大話,現在的王總師麾下早就已經是人才濟濟,之前雖然沒有對預警雷達進行研製,但還是那句話,預研是一直都沒有斷掉。

馬上要用三年的時間研製出合格的雷達,這時間上雖然挺緊,但也不是不可能,沒看到北方毛熊馬上就要倒下來了嗎?現在就等著楊輝趕快去挖人、挖資料,對社會主義的寶貴資產進行搶救和繼承。

當然,現在的楊輝是肯定不會說蘇聯的問題,這說出去也不怎麼好聽不是。

“王總師說沒有問題,西南科工一直沒有放棄對預警機的研究,在雷達上的研究上雖然不如數據鏈那樣成熟,但我們也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是國內在這方面做說的最好,只需要三年時間,我們敢立下軍令狀!”

這又給扯到了軍令狀上面,與會的領導們還能有什麼好說的,現在整個共和國也就只有西南科工有實力承擔下這個任務,讓其他單位來做恐怕還大有不如,現在除了信任之外還是只有信任。

“有你這句話就夠了,軍令狀我看就免了吧,只需要你們好好地把專案做出來就行了。”

話說完,劉司令心裡也是一陣肉痛,現在上馬一個預警機專案,這次恐怕又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專案。不過好在平臺是現成的,數據鏈也有成熟的產品可以使用,現在需要的僅僅是投資對雷達進行研究,倒是花不了多少資金。

至於三年後雷達裝機進行整機測試的時候,那就不是現在能夠考慮到的囉。(未完待續。)8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