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海軍和空軍兩個軍種之間因為不同的需求,又再次爆發了矛盾,也不知道上一位面是不是出現過這中情況,反正這一位面是直接出現了問題。

當然,出現了問題之後就需要想辦法解決問題,但這個問題肯定不是西南科工來解決,這種協調兩大軍種之間矛盾的事,至少也得要劉副主席這一級別才能辦到,現在楊輝和王總師只需要好好地在一邊等待著看最後的結果就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面對海空軍之間不同的需求,就連劉副司令一時半會兒也不好解決:“你們雙方的好像都挺有道理的樣子,所以我們還是先聽聽這兩種方案的到底都是什麼情況再吧,若是連具體情況都不清楚,我們就完全沒有必要在這裡爭論什麼。所以,還是麻煩王總師再介紹一下兩種方案的不同之處再吧。”

兩種不同的方案都要聽,這的確很有必要。既然有這個要求,王總師則是義不容辭。

整理了思路之後,覺得還是先上報先進一些方案好了:“兩種方案種,若是追求預警機的效能,我們就可以選擇採用機載相控陣方案設計一款搜尋雷達,這雷達將會從最基本的雷達工作模式上就穩穩地超過e-預警機一代,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完全沒有問題。”

使用相控陣雷達來開發預警機,這瞄準的就是上一位面的空警000去了,其效能肯定是可以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但話又回來,效能的確是足夠的先進了。但相控陣雷達這種東西搬上預警機,貌似.......

對於相控陣雷達。共和國還真就是一兒也不陌生,就比如現在的二炮方面在聽到相控陣雷達的時候。第一反映就是:“7101工程?那東西能夠搬上預警機嗎?還是你們有另外的其它方案。”

所謂7101工程,這的確就是共和國在相控陣雷達上面的第一次嘗試,不過這東西可就不是用於戰區預警搜尋,而是用作更加牛逼的國家級彈道導彈早期防禦系統,那東西是七十年代研發出來用作測控蘇聯導彈的早期預警雷達,整個雷,m.±.co≡m達光是天線就建造了半個山。

而這套雷達背後的控制室也不是太大,大概.....大概就是八層樓高的樣子而已,雷達啟動的時候一座中等城市的用電肯定是要有,硬是要比的話。差不多能耗和航空發動機的高空臺執行起來差不多。

就這樣的東西,肯定不是裝上預警機上面就可以用的,就算是拉出了安5這樣的00噸級大飛機來,也休想把這雷達裝上去。更何況現在是一百噸級預警機,只能它們除了都是相控陣體制以外,完全看不出哪裡還有相同的地方。

7101作為大型彈道導彈預警雷達,整個共和國就只有一座,當然也是戰功赫赫,其組網了另外的110雷達之後。首先就預警了美國的早期太空站“天空實驗室”。連續跟蹤了8天之後,最後預警系統根據測得的資料,對其墜落做了準確的內部預報,這和美國公佈的資料對比。發現時間僅差4分鐘,地僅差經度.9°和緯度1.°

後面再有的東風五導彈測試任務,更是全程跟蹤資料。最遠跟蹤距離達到15000千米,已經到了南美洲的地界兒上。這些都是共和國在七十年代建設成功的導彈防禦系統,東西都是好東西。絕對是中美蘇三國才能裝備的起的。

同樣為聯合國五常另外的英法兩國相比之下就弱了太多,這兩國家完全就沒有做這種專案的想法。

共和國在大型相控陣早期預警雷達上研製沒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國內就能夠研製型相控陣雷達。

從本質上來,7101雷達其實就是多個大型無緣相控陣雷達排列在一起做出來的,像有源相控雷達那樣的單個tr元件實現收發功能,這套由14所在七十年代自主研發的雷達並不具備。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解釋一下這兩種雷達之間的區別:“不不,我們這個和7101雷達有本質的區別,並不是國內能夠研發7101雷達,就可以成功開發這次的預警機機載雷達,我們需要型化、需要有源相控陣,這東西我們諮詢過國內最有經驗的14所,他們表示現在拿不出可供預警機使用的合格大功率tr元件,也就是我們現在連最基本的雷達元器件都沒法解決!”

這一下就明白了情況,就連空軍都有些懵比了:“也就是,國內短時間是拿不出合格的大功率tr元件,而若是沒有這東西,預警機上面用的機載雷達完全就沒法展開基本的研製工作,對吧?”

空軍開口了之後,倒是陸軍方面想起了什麼,又再次插話一句:“我們之前有一個7型炮位偵察校射相控陣雷達專案,那東西就是配備到正研發的plz-45自行火炮系統中的,同樣採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體制,14所現在給出的訊息雷達的研發沒有問題,而且還tr元件已經完成了製造。”

就炮兵使用的偵查雷達,那上面用的tr元件想要用在預警機雷達,這讓王總師無奈的同時,也只能耐著性子再解釋一番。

“這款雷達我們也知道,不過正如剛才的那樣,這是炮兵偵查雷達,最遠的距離也都不會超過50km,這就對tr元件的功率要求不高。但我們預警機要求的是對海至少500km,在10000米高空巡航時對大型高空目標450km,中型目標00km,型低空目標60km,這樣的探測資料要求雷達tr元件功率遠遠超過7雷達上面的元件。”

王總師是儘量地往簡單了,這次倒是讓大部分的人都能聽懂,也只有聽懂了情況之後,才能讓這些領導們明白這次預警機走有源相控陣方案會有多困難。

明白了情況的空軍方面第一時間就開始糾結了起來,這東西需要從最基本的元件開始研發,若是要等的話,最後預警機研發成功的時間都要上了兩位數才有可能。

雖然空軍有時間,但也不是這樣的等法啊!

“好吧,我們算是明白了一些情況,就是我們要研發比e-更加先進的預警機,需要我們從最基礎的相控陣tr元件開始研發,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領先美國預警機一代對吧?”

要領先美國預警機一代,這對於白手起家的共和國預警機行業來,楊輝表示壓力很大:“的確可以這樣。但我們只要能夠突破預警機上面用的相控陣雷達,再採用相同的tr元件,就可以研發出戰鬥機機載有源相控雷達,甚至是我國海軍自己的宙斯盾系統。這些雷達要求的tr元件,在功率上都差不多。”

話完之後,王總師突然又想起來了什麼,接著又給補上一句:“若是我們執意用7炮兵雷達上面的tr元件來製造預警機雷達的話,我可以舉一個案例:比如日本現在正研發中的f-戰鬥機,據情報表示,這款雷達的tr元件在功率上同7炮兵雷達差不多,雖然是大口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但他們的理論探測距離,也就是常規對戰鬥機這類目標絕對不可能超過80km,這樣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甚至還大大的不如同口徑平板縫隙雷達。”(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