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恩將軍是對的,劉恆是我沒錯,但我年歲還不到十二,距離著冠成人,至少還有兩年吧?

還有“文疏武劣,不思進取”,又是怎麼回事?!

這是皇室斥責不肖子孫才用的詞吧?

說他劉恆武功拙劣也沒錯,畢竟練武的花銷遠遠高於讀書,以劉家目前的困窘家境,想都別想。但再說他文才稀疏,劉恆簡直瞬間就怒髮衝冠,一派胡言!

家裡省吃儉用,是為了供他讀縣裡最好的學院,每天精打細算,一樣是為了買更多的書!

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甚至不是為了讀書成器,或者功成名就,只是為了能透過宗室大考,繼承本該屬於他劉家的爵位!何伯為他襲爵,是盼望著他能重振劉家榮耀,而他所期盼的更加簡單,襲爵後沒人再敢剋扣他家的月錢,日子會比現在好過太多!

起碼,起碼不用再為哪天能吃二兩肉這種事都算了又算。

如此簡單的目標,足以使他從懂事起,就為之奮鬥。

從小,別家孩子學著走路時,他就開始學字。別家孩子玩鬧時,他在讀書,別家孩子睡覺時,他還在讀書!

日夜苦讀,劉恆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他家裡藏書過千卷,堪比縣裡最頂尖的那些個富貴人家,但能通讀文史經著過千,尊稱士子的,這些人家裡寥寥無幾。尤其別說同齡,二十歲下能做到這一點的,劉恆絕對是獨一個。

據劉恆所知,這樣的成績如果傳揚出去,堪稱神童,上至皇子、州守,下至縣令,都得對他禮待有加。

只是何伯謹慎,嚴令他一直隱瞞,所以無人所知罷了。

但單說明面上的,劉恆讀的是在留安縣最好的半山學堂,學業優異已經是眾所周知,同窗無人能比,提前兩年將要結業,先生更是獨獨推薦他去州府立乾城,找先生的先生繼續修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好學,比起各大王公勳貴家的世子都不差絲毫,還說他文才稀疏?

劉恆不禁想問,什麼樣的文采,才能算上進?才能算文才出眾?!

這聖旨,實在荒謬至極!

“然……”

沒等劉恆驚怒質疑,聖旨忽然一變,讓劉恆一怔,心裡又萌生希望。他熟知官府行文,“然”字是全篇轉折的開始,前面都是廢話,後面的內容才是重點。

“這畢竟是推恩的聖旨,走的該是先抑後揚的文風,我理會前面這些敲打之意的廢話做什麼,仔細聽後面能落得什麼好處,才是真的。”

劉恆安慰著自己,繼續靜耳聆聽,卻沒留意到宦官斜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那絲詭異的笑。

“然,時值國戰大捷,舉國同慶,皇恩澤被,從輕而處。遂僅免汝奉恩將軍之職,革除宗籍!”

劉恆徹底地呆了。

“賜聖旨一張,乾州留安縣城北祖宅一座!”

“願汝能從此自省自勵,他日能為社稷棟樑砥柱,不負同氏威名!欽此!”

“什麼!”

何伯如遭雷擊,盡是難以置信的神色,沒人聽到他嘴裡無意識地喃喃,“他們怎麼敢?他們怎麼敢?!……”

免職!

革籍!

不是說的推恩聖旨麼?

……

不是該先抑後揚麼?

……

劉恆眼神呆木,雙耳嗡鳴,什麼都聽不清楚,腦海剎那間一片空白。看著劉恆這副傻了的模樣,宦官終於不再掩飾,露出快意獰笑。

對,對,一路上宣旨,每一家都是這樣,接旨前越是歡天喜地,後面哭得越慘。這些個平時耀武揚威的皇親國戚,都嬌嫩得很,免職加革籍的“皇恩”,對他們來說如天塌了一般,那些痛哭,呆滯,灰暗,絕望的樣子,每次看都能讓宦官打心底裡感到痛快!

只是呆了怎麼夠?宦官玩味盯著面前瘦小少年,還得把他喊醒,看他接下來是會昏過去,還是哭天喊地?細數祖輩的功績,跪倒乞求?最好看的,莫過於前一家當場懸樑自盡的,那才是大戲!

“劉恆,接旨!”

聽得宦官刻意的尖喝,劉恆一震,猛地醒過神來,慢慢直起了腰,用清亮目光直直望向宦官。

“我,榮親王三十八代玄孫,顧北候第六代玄孫,劉恆,開平二十年二月十七日生辰,如今是開平三十一年秋,滿打滿算如今也不過年方十二,兩年後才該著冠成年,這一點,族譜可查!”

劉恆字字咬得清楚,聲音不卑不亢在院中響起。震驚過後,他迅速鎮定下來,深知這旨不能接!只要接了,就是塵埃落定,什麼希望都沒了,他據理力爭,是在爭取最後的一絲希望。

還不服?

本以為是個不足歲的小蘿蔔頭,會比其他人更不堪,當場被嚇死都說不定。但居然沒有哭,沒有暈,沒求饒,更沒懸樑自盡,反而敢挑起聖旨的錯來了!

宦官瞳孔猛縮,倒是頭一次遇上敢質疑和反駁聖旨的,沒想到此子小小年紀,這膽子竟比前頭那些威風慣了的貴族們還大得多!

之前倒真小看了他!

宦官突然興奮起來,覺得這“垂死掙扎”的場面,更有意思了!

“膽子不小,你還敢質疑聖旨?”

“不敢。”

劉恆拱手,哪怕心裡怒吼了一萬遍我不服,嘴裡也絕不能承認,否則必定是抗旨不尊,等同謀逆的死罪。可要讓他打落牙往肚裡咽,就這麼輕易認下將他逼到絕路的聖旨,劉恆實在忍不了。

“少爺!”何伯急喊,想阻攔劉恆衝動下衝撞御使,奈何劉恆卻沒理他,繼續說了下去。

“只是宗府大人們和聖上日理萬機,興許出了些許疏漏,還望御使幫忙向上稟明,我劉家和我劉恆,日後必有厚報!”

這個忙,對劉恆來說是救命稻草,對宦官而言只是舉手之勞,幫與不幫,只看宦官一念之間。宦官常在宮中,平日謹小慎微,很少有體會過彷彿拿捏著人生死的這種大權快感,聽著心裡直覺著舒坦。

原來這些貴族,也有低下頭來求我一個太監的時候!

然而他四下一看,心裡便不屑起來。雖聽後生仔說得鄭重,但看這家徒四壁的樣子,頂多是個清貴,真幫了這忙,所謂日後的厚報,能指望落得什麼好處?

就算他日後萬中之一,真能襲爵,厚報上不了千兩銀子都是小錢,宦官實在看不上眼。求權吧,看這家落破到這地步都沒人幫襯,又只剩個獨苗,而且是皇家遠親,絕對夠不上宮裡的關係,更不可能幫得到他。

琢磨透了,宦官頓時心思淡了,冷笑道:“後面還有七八家要去宣旨呢,本宮可沒閒工夫陪你玩,覺著聖旨有疏漏,你大可自己去宗府伸冤。從乾州到景京,正好走個一年半載,你這年歲,不夠也夠了,嘿嘿……”

宦官拒絕後,笑得幸災樂禍,心裡卻是一點不怕。這種沒了前程的家世,得罪了就得罪了,只是圖個樂,能拿他怎麼著?敢拿他怎麼著?

劉恆身影一頓,沉默片刻,突然目光亮得讓宦官感到刺目,“我自小苦讀詩書,學堂成績名列前茅,更是十二歲前閱經千卷,可稱……”

“少爺!”

何伯這一聲喚更急了,強行不讓劉恆繼續說。

厲害!

宦官聞言一驚,不禁深深打量劉恆,心裡自然清楚劉恆沒說完的是什麼話。閱經千卷,可稱士子,而十四歲下的士子,又稱神童士子,更是了不得!

要是朝廷聽聞,就是天降的祥瑞,附近的皇子和州守都會前來禮遇,日後前程遠大更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那影響可就真大了。宦官清楚,劉恆此刻提起來,不再是為了反駁聖旨的“疏漏”,而是再一次求宦官幫了這忙,但“厚報”的重量,卻比之前又重了太多。

如果劉恆說的是真的,讓朝廷收回聖旨後,肯定能透過宗室大考,神童士子再加上是皇親國戚,日後前途……乖乖,註定是個頂天的大人物,想想都覺得可怕!

宦官終於怦然心動,順手幫了這忙,簡直等於提前攀上了高枝,舉手之勞,收益何止千萬倍!

難怪,驟逢大難,也能很快清醒過來,才思敏捷,口才好到連他都差點被說動,這種表現堪稱驚豔,才不愧神童士子之名。

難怪,難怪……

直到見了這一面,來之前的不少困惑,宦官才恍然大悟。

“還真敢吹!你要真有神童士子的天賦,何至於落得今天聖旨斥責的地步?”宦官冷笑。劉恆臉色一變,不明白宦官已經動心,又是什麼變故讓他重新變臉,還想辯解,卻被宦官打斷,“本宮看這聖旨還少了一條,謊話連篇!行了甭廢話了,接旨吧!”

禮不夠重?

不可能,這已經是劉恆能拿出最大的籌碼了,相信世間除了當今聖上,沒人會拒絕順手相助,獲得一個未來大人物的厚重回報和友誼。

只要沒有這聖旨,他襲爵指日可待,文采和心智更給了他未來青雲直上的資本,這一切顯而易見。但從最後宦官的態度,劉恆隱隱明白,一定是宦官心裡有更大的阻礙,沒辦法了。

他重新彎下腰,雙手恭呈,擺出接旨的姿勢,沒人能看清他此刻的神色。

宦官細眼又是一眯,從和劉恆見面到現在,模樣和氣質已經隱隱可見,雖落破,但貴族子弟中絕對是上佳之才。論心智,小小年紀驟然遇到大難臨頭,不認命不絕望,反而據理力爭,甚至不斷誘惑他相助,始終在努力企圖改變結局,何等厲害。

尤其最後,迅速明白事已至此後,更馬上冷靜下來接受結果,這才是最驚豔的地方!

竟還是個不滿十二歲的少年!

實在不敢想象,這等人物,恐怕只要留下一絲機會,日後都可能一飛沖天。如今已經結仇,就絕對要打壓到死,否則他怕以後,寢食難安!

宦官雙手捧著聖旨,就要交給劉恆,卻似乎手抖了一下,讓聖旨從離劉恆雙手一尺遠的地方,迅速掉向地面!

只要聖旨落地,宦官扣上一個辱蔑皇威的罪名,當場就能讓捕快來將劉恆和何伯兩人打死,劉恆萬萬想不到,宦官竟然能這麼狠!

這變故讓劉恆驟然呆滯,急忙撲過去想要抓住,但顯然來不及了。

雙肘後面猛然傳來一股迅速前推的力道,幫劉恆終是牢牢抓住了聖旨。劉恆回頭一看,卻不知何時,何伯居然趕到了他身後,關鍵時刻救了兩人一命,讓他長長松了口氣。

好險!

此刻的何伯,扶住劉恆,兩眼也莫名眯了起來,死死盯住宦官,讓宦官突然感到一股如冰刺骨的狠厲寒意。

“請問御使大人,這聖旨是宗府哪位大人,代天子所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