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多悍勇,這是自古抵抗胡騎侵擾養成的民風,湖州軍的強悍,也是大夏出了名的。

當然湖州的威名,流傳最廣的時候還是在夏胡大戰開啟前,後面因為各地雄兵紛紛奔赴舊三州,湖州漸漸就沒這麼有名了。

託庇於外戚家族的相助,晗親王再次成為湖州之主,這才享有了“六王之一”的威名,成為大夏境內第一王。

從上次太子之爭惜敗,到這次重振旗鼓,期間還伴隨著湖州地位一降再降的情況,湖州上下都憋著一股氣,只想憑這次太子之爭翻身,把湖州這名號給重新打響。

可要說湖州這際遇,真真有些難言,上次太子之爭是對上前太子鎮親王,因此而敗,這次沒了鎮親王,偏偏又冒出個嶽州金!

那伐楚之戰打得如火如荼,與參戰五方同名的,唯有一個晗親王。楚親王危急時花費大代價請動晗親王出兵,湖州上下本來枕戈待旦,只準備借這個大場面重振威名,哪想到一道天險外加四十萬兵馬,生生就把他們百萬大軍阻隔在了舊三州這主戰場之外,於是隔岸觀火,隔靴搔癢,竟是半點沒能踏入其中。

這場太子之爭中第一場大戰,將在史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戰,註定各方矚目,抱著雄心和抱負而來的湖州軍,偏偏留下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這實在叫人憋屈非常。

答應的同盟相助,結果沒派上多大用場,眼睜睜看著同盟相繼落敗卻沒有丁點辦法,這敗的不單是名聲,更還有大戰中應得的好處。

同名六王,轉眼間風雲急變,獨大的楚親王如大廈崩塌,偌大家業被伐楚聯盟四方迅速瓜分,又一次迅速壯大。此消彼長下,晗親王不進便是退,隱隱間落下了“四王”一個檔次,再難如曾經那般相提並論。

這還不算,靠楚親王“遺體”茁壯長大的四王,化作四頭饕餮猛獸,轉而朝四方露出鋒利的獠牙和血盆大口,讓四周都為之顫慄。

作為毗鄰嶽州的湖州,放在嶽州周邊一看,頓時成為一塊最肥美的肥肉,無論怎麼看,都註定將會成為嶽州首要下口的物件。從開始虎視眈眈,到現在被敵軍虎視眈眈,湖州軍和嶽州軍的身份立時來了個大調轉,那百萬大軍進攻不成,迅速原地轉化成了守軍,反倒要慶幸火雀花嶺這道天險的存在了。

然而即便有火雀花嶺隔斷兩邊,隨著十日城方面的大軍源源不斷出現在對面,那黑雲摧城般的壓力還是隔著火雀花嶺傳遞過來,使得湖州上下人心惶惶。

哪怕有天險,陳兵鎮守還是必須要的。百萬大軍駐留邊境,這是傾湖州全力湊成的兵力,為了促成大軍,湖州境內已經近乎抽空了兵力,內部空蕩,漸漸便生出了許多隱患。

湖州境內開始變得匪盜橫行,呼嘯山林甚至敢禍亂城池,由於沒有大軍圍剿,變得越來越猖獗,讓境內百姓寢食難安。治下城池亂象漸生,單憑留在城池的那點兵力加上官吏,真真捉襟見肘。而守軍空虛的局面,短時間內還能憑晗親王威名震懾,時間一長難免引來四周勢力的覬覦,隨著嶽州軍大軍壓境的訊息傳來,周圍勢力從試探到大舉進攻,同樣越來越肆無忌憚。

這大軍還沒來,湖州自己倒先亂了。

“火雀花嶺,要是實在沒辦法,就繞道吧。”劉恆眼前,一位武將眸光亮閃,大聲道:“咱們從宇州借道過去!最好是宇州那些諸侯不識抬舉,咱們正好一路碾壓過去,先拿下宇州也未嘗不可!”

另一位武將摩挲絡腮鬍,搖頭嘆道:“就怕宇州那些諸侯太聽話,倘若咱們說借道,他們果真就讓路了,豈不是沒理由朝他們下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嘿,楊將軍怎地變得這般迂腐起來了?”旁邊又一位武將嘿笑出聲,“這由頭不就是寡婦的門麼,哪怕隨便編一個理由唬弄一下不就得了?”

這話說出來,那邊不少武將就嘿嘿笑出聲來,渾然一群餓狼。

謀士那邊終是有人咳嗽一聲,“諸位將軍,如今咱們只為教訓之前湖州軍出兵的不敬,此為師出有名,才能讓各方退避。倘若宇州那邊果真讓了道,咱們再找藉口朝宇州下手,便是壞了將軍的名聲,一時無礙,日後卻隱患頗多,所以還請慎言。”

“什麼隱患?還師出有名?”

有武將聲音不大不小地嘟噥道:“要是名義真這麼重要,那還要咱們這些兄弟作甚?那楚親王振臂一呼,咱們不就都該俯首稱臣,把他供上太子之位了?人家讓道,可不是因為咱們師出有名,是因為那百五十萬大軍!”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偏卻的確有些道理,讓謀士們臉色都不大好看起來。

“毛將軍此言差矣!”

涉及名利之爭,謀士們自然寸步不讓,眼看兩邊又要吵鬧起來,劉恆終是開口,“行了行了,都歇歇吧。距離征討湖州的大戰,總還有些事先準備,且先跟宇州季王世子他們談一談,若是識趣,就只是借道,若是不識趣,那就先打宇州。”

打是肯定要打的,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時節,各方諸侯都在奮進,作為暫時領先的十日城,也不能躺在舊日輝煌中安詳度日。他們必須繼續保持領先的優勢,憑藉優勢擴張實力,稍有懈怠,就是給別人超越自己的機會,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礙於一道火雀花嶺,十日城這邊一樣想不出太好的辦法,要朝“香氣撲鼻”的湖州下手,暫時看來只有向旁邊宇州借道這一個辦法。

要說宇州,那裡依舊處於諸侯紛爭的局面,還沒有出現獨霸一方的雄主。照說毗鄰湖州與嶽州,因為火雀花嶺隔絕了這兩雄直接交鋒的機會,宇州就成為夾在雙雄間的一道餐前糕點,處境最是兇險。

然而這宇州的確有些運氣,初時嶽州未靖,伐楚大戰正酣,十日城這邊實在抽不出手來朝宇州下手。而剛剛統一了湖州的晗親王,在百萬大軍被阻隔在火雀花嶺前的那段時間,不是沒想過朝宇州下手,可剛準備動手,伐楚大戰已經分出勝負,立時讓湖州軍忌憚非常,不敢再貿然出兵,於是宇州就這麼好運地避過了大劫。

可是時過境遷,如今楚親王勢力轟然崩塌,嶽州的目光轉向南邊。作為除卻火雀花嶺一地外,唯一能觸及湖州的疆土,宇州立刻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這次無論怎麼看,好像都沒什麼好運可以解救宇州的了。

身為附近最強大的諸侯,十日城自然比湖州表現得更加強勢,更加不講道理。譬如劉恆所言,說了要借道,那麼宇州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老老實實讓出兵道,膽敢有丁點不臣,那就死在湖州前面吧。

對於劉恆的話,無論文武都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絲毫不對,聽他親口定下方略,頓時都齊聲應諾,無人有異議。

“和嶽州商談借道,也不要太無禮,至少給他們三天考慮時間,咱們不急在這幾天。”劉恆又道,“現在征討,暫時沒什麼太緊張的戰事,比之前輕鬆許多,諸位卻也不要因此懈怠,趁這時間趕緊修煉,把修為都提上來才是當前最要緊的事。”

“卑職(末將)遵命!”

眾人又趕緊應諾,當下無事的謀士或武將,很快盤膝而坐,開始修煉起來。

隨著十日城實力的迅速擴大,能臣勇將越聚越多,身在議事廳的眾人一樣感覺到了巨大壓力。相比不斷加入的英傑,他們之所以還能佔據高位,如今只佔到一點,就是投效得夠早。

有武將聲音不大不小地嘟噥道:“要是名義真這麼重要,那還要咱們這些兄弟作甚?那楚親王振臂一呼,咱們不就都該俯首稱臣,把他供上太子之位了?人家讓道,可不是因為咱們師出有名,是因為那百五十萬大軍!”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偏卻的確有些道理,讓謀士們臉色都不大好看起來。

“毛將軍此言差矣!”

涉及名利之爭,謀士們自然寸步不讓,眼看兩邊又要吵鬧起來,劉恆終是開口,“行了行了,都歇歇吧。距離征討湖州的大戰,總還有些事先準備,且先跟宇州季王世子他們談一談,若是識趣,就只是借道,若是不識趣,那就先打宇州。”

打是肯定要打的,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時節,各方諸侯都在奮進,作為暫時領先的十日城,也不能躺在舊日輝煌中安詳度日。他們必須繼續保持領先的優勢,憑藉優勢擴張實力,稍有懈怠,就是給別人超越自己的機會,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礙於一道火雀花嶺,十日城這邊一樣想不出太好的辦法,要朝“香氣撲鼻”的湖州下手,暫時看來只有向旁邊宇州借道這一個辦法。

要說宇州,那裡依舊處於諸侯紛爭的局面,還沒有出現獨霸一方的雄主。照說毗鄰湖州與嶽州,因為火雀花嶺隔絕了這兩雄直接交鋒的機會,宇州就成為夾在雙雄間的一道餐前糕點,處境最是兇險。

然而這宇州的確有些運氣,初時嶽州未靖,伐楚大戰正酣,十日城這邊實在抽不出手來朝宇州下手。而剛剛統一了湖州的晗親王,在百萬大軍被阻隔在火雀花嶺前的那段時間,不是沒想過朝宇州下手,可剛準備動手,伐楚大戰已經分出勝負,立時讓湖州軍忌憚非常,不敢再貿然出兵,於是宇州就這麼好運地避過了大劫。

可是時過境遷,如今楚親王勢力轟然崩塌,嶽州的目光轉向南邊。作為除卻火雀花嶺一地外,唯一能觸及湖州的疆土,宇州立刻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這次無論怎麼看,好像都沒什麼好運可以解救宇州的了。

身為附近最強大的諸侯,十日城自然比湖州表現得更加強勢,更加不講道理。譬如劉恆所言,說了要借道,那麼宇州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老老實實讓出兵道,膽敢有丁點不臣,那就死在湖州前面吧。

對於劉恆的話,無論文武都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絲毫不對,聽他親口定下方略,頓時都齊聲應諾,無人有異議。

“和嶽州商談借道,也不要太無禮,至少給他們三天考慮時間,咱們不急在這幾天。”劉恆又道,“現在征討,暫時沒什麼太緊張的戰事,比之前輕鬆許多,諸位卻也不要因此懈怠,趁這時間趕緊修煉,把修為都提上來才是當前最要緊的事。”

“卑職(末將)遵命!”

眾人又趕緊應諾,當下無事的謀士或武將,很快盤膝而坐,開始修煉起來。

隨著十日城實力的迅速擴大,能臣勇將越聚越多,身在議事廳的眾人一樣感覺到了巨大壓力。相比不斷加入的英傑,他們之所以還能佔據高位,如今只佔到一點,就是投效得夠早。

身為附近最強大的諸侯,十日城自然比湖州表現得更加強勢,更加不講道理。譬如劉恆所言,說了要借道,那麼宇州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老老實實讓出兵道,膽敢有丁點不臣,那就死在湖州前面吧。

對於劉恆的話,無論文武都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絲毫不對,聽他親口定下方略,頓時都齊聲應諾,無人有異議。

“和嶽州商談借道,也不要太無禮,至少給他們三天考慮時間,咱們不急在這幾天。”劉恆又道,“現在征討,暫時沒什麼太緊張的戰事,比之前輕鬆許多,諸位卻也不要因此懈怠,趁這時間趕緊修煉,把修為都提上來才是當前最要緊的事。”

“卑職(末將)遵命!”

眾人又趕緊應諾,當下無事的謀士或武將,很快盤膝而坐,開始修煉起來。

隨著十日城實力的迅速擴大,能臣勇將越聚越多,身在議事廳的眾人一樣感覺到了巨大壓力。相比不斷加入的英傑,他們之所以還能佔據高位,如今只佔到一點,就是投效得夠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