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蕙淡然的笑了笑說道“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了,我早就忘了。只不過,今日聽到有人捨生取義質問林侯,所以想來看看是誰能堪稱聖人。如今事了,少康,我們回去罷。”

這一番話,直說的張仲儒滿臉愧色。

剛才懟林沖的時候,滿滿的都是大義凜然,可結果,林沖反手就找來兩撥客人打自己的臉,之前立足的道德高地轟然崩塌,質問也就失去了正當性。

若說盧祥是家門出了敗類,但是王蕙母子的遭遇就讓張仲儒無力反駁,拋棄妻子,無論從哪方面都是他的汙點。

眼見王蕙母子離去,張仲儒無顏再停留,招呼隨從要走。

“張先生,且慢,我有話說。”林沖叫住了他,想走就走,想來就來,當我林沖這裡是菜園門?

張仲儒知道林沖肯定沒有好話,但是也不得不站住,他打定主意要打要殺隨便,反正今天鬧得他面目全非,面子裡子全丟光了。

“方才,老先生說各級科考營私舞弊,我可以從根本上杜絕!”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句話簡直比張仲儒拋棄妻子來的更讓人震撼,多少年的營私舞弊,你林沖說杜絕就能杜絕?還從根本上?做夢吧!

善於懟人的老張立馬跳起來大叫“痴人說夢!”

林沖似笑非笑的轉過身說“如果做到了怎麼辦?”

張仲儒有點怵林沖的這種微笑,總覺得對方憋著壞等他,但是他還是不相信,官官相護,就算林沖有心澄清吏治,那麼多官吏都要吃飯穿衣,絕非一日之功。

“任憑林侯處置,老朽絕無怨言。”

林沖眼睛一亮,收起摺扇道“文教委員會!”

文教委員會?大家一起大眼瞪小眼,都不明白林沖是麼意思,但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負責文化和教育的權力部門。

除了幾位常務內閣,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大家都看著林沖了,希望他能進一步解釋。

“文教,簡單來說就是文化娛樂和教書育人的事務總稱,委員會就是負責這些事的人組成的管理機構。而文教委員會,是一個綜合性開放式的管理機構,從各階層選取一定比例的人來參與到委員會當中。”

各階層選取一定比例的人?都會選誰,有什麼條件?

下面有個胖胖的商人問道“請教侯爺,什麼樣的人可以參加委員會,是不是要有官身?”

“士農工商,德才兼備眾望所歸者皆可入選,按照地域分片推薦,再經由稽核委員會確認後將最終名單公示一個月無異議後即為合法有效。為了保證公正和效率,文教委員會每隔五年換屆重選,從入選到履職均受到府衙監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有個尖嘴猴腮,眼神中透著精明的老者追問“侯爺,這些人都要做些什麼呢?”

陳東跟上來說“黃百萬,黃小賢,經營藥材生意,平素樂善好施,多次出資出力捐辦本鄉學堂。”

“黃老爺,請上來!”林沖招招手,他正需要一個普通人來展示文教委員會的魅力。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示範,很多事情潛移默化的運作,時機成熟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他只需要小心的開啟一個縫隙,剩下的事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聰明的人去替他完成。

黃小賢大概不會料到,今天他的問話會成為改變他一生的契機。等等的跑上來,低眉順眼的給林沖施禮。

兩人間的交流幾句,把黃小賢的背景資料給大夥強調了一番。

隨後林沖問道“黃老爺,你為什麼要捐那麼多錢去辦鄉學?我可聽說你沒有上過一天私塾,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

黃小賢愣了半天,好半天才摸摸頭說“就是想著鄉里的孩子們多讀點書,多學點本事,可千萬別像我,當一輩子的睜眼瞎。”

“黃老爺前後一共捐了多少錢辦鄉學?”

黃小賢眼珠轉了轉淡淡的笑著說“其實也沒出多少錢,就是最近五年在鄉里蓋了兩處校舍,收留了三十多個孩子,置辦了一下座椅教具,還有老師的食宿,鄉下也談不上錢不錢的,純粹是份心意。”

黃小賢雖然沒讀過書,但財不外露的道理還是知道的。面前這位侯爺誰知道是好是壞,萬一哪天沒事幹想起來殺豬,我可不就冤枉了麼!

林沖也不多問點點頭,“這樣算來兩百貫錢是有的,在座的各位賢達,有沒有捐資助學超過兩百貫的?”

兩百貫在普通人家來說是一筆鉅款,即便在場的富商有施粥的、有修路的,有捐建廟宇道觀的,但是肯捐資助學高達兩百貫的還真沒有。

林沖轉回頭笑著說“黃老爺真心為教書育人做了實事,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覺得您就夠格當選文教委員會委員。”

黃小賢下意識的推辭“侯爺莫說笑了,我大字不識一籮筐,跑跑腿還行,這個委員確實不敢當。”

“文教委員會也需要你這樣的人,因為吃過沒有讀書識字的虧。能夠上學意味著什麼你們比其他人更有體會,所以你們來當評判正合適。我還是先說說文教委員都要做些什麼事吧。”

“首先在東廓夏溝全境興辦初級公學,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實現免費上學的夢想!”

東廓夏溝全境免費上學!

這讓黃小賢嚇得打了個哆嗦,每個孩子都免費上學,哪得花多少錢啊!不會是要強行攤派吧?

但是對於張仲儒來說,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他不知道林沖為什麼會這麼誇張,尤其是在這種局面下,難道出爾反爾就是他都所希望的?或者說是要強行攤派到每個商紳頭上?

他忍不住說道“林侯,或許您是一番好意,可您知道在東廓夏溝全境興辦免費公學,要花多少錢嗎?”

他心裡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看這第一把就是無名火,還免費公學,估計你也就隨口說說,有本事你倒是說個數目給我聽聽。

黃小賢心算很快,馬上就有了大致數目。

兩間校舍,花費一百貫,兩個老師,四十個學子,教學用具和必要的用品,五年下來花費差不多也要一百貫錢。而東廓和夏溝至少一萬學齡兒童,按照一個校舍一個老師教授二十個學生,至少需要五萬貫。

自己五年捐資兩百貫已經是極限了,難道侯爺能找出兩百五十個自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