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氣有了些許熱度,傍晚的夕陽最為濃烈,在李府二樓的露臺上,觀賞火燒雲的盛景最是賞心悅目。

一層層的白雲如同燃燒著的火焰般絢爛,整個天空亦變得奼紫嫣紅,西門樓,鼓樓,鐘樓,大相國寺,皇城乃至整個天地都被這絢爛披上了蓋頭。

汴河上的一片片白帆如同紅色的旗幟順流而動,舵手和艄公大聲呼喊著口令,所過之處帶起一陣陣炊煙,預示著一天的勞作即將進入尾聲。

河邊頑童嬉戲玩耍,緊接著母親呼喚孩童回家的焦急。更妙的是一群鴨子撲騰著翅膀跳上河邊的踏板,在嘎嘎的叫聲中一搖一晃的歸巢。

正好面對著踏板的就是李府,而二樓樓頂小小露臺,滿滿匠心的雅緻陳設,將僅僅巴掌大的平臺佈置的如同世外桃源。

覆蓋了軟墊的紅木臥榻上,大宋官家趙佶和大宋第一名伎李師師,薄衫相擁。儘管春色濃郁,但是兩個人依舊沉浸在大自然慷慨的絕頂風光之下。

眼看著金紅的夕陽漸漸隱入暮色之中,十八歲李師師慵懶的伏在趙佶身上,幽幽的說“時光若是能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該多好啊!”

趙佶貴為帝王,雖然掌管天下的生殺予奪大權,但是在女人的事情上他卻幾乎沒有多少權利。

自從認識了李師師,趙佶迷戀的無以復加,有段時間幾乎夜夜外宿,便動了收入後宮的念頭。

但是宗室司和宰執們反彈尤其激烈,不僅不同意皇帝陛下迎娶一個賤籍的伎子入宮,甚至還準備給趙佶下達禁足令,阻止他與李師師有任何形式的接觸。

儘管趙佶罷掉了兩位御史,一位宗親,沒想到卻引發了更大規模的諫言,御史臺數十位御史當堂脫帽準備和官家死扛到底。

最終,趙佶只能放棄了將李師師接進宮的打算,白日喬裝而來,夜間便服潛行。儘管趙佶未能兌現承諾,但是李師師依舊仰慕趙佶的才華,甘願做一個愛慕者和紅顏知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師師,這一生總是虧欠了你。若是有來生我寧願做百姓家的子弟,安心的與愛人廝守,全心全意的做一個才子便好。”趙佶並不是對李師師有什麼愧疚,而是對這件事情上的挫敗感不爽。

李師師享受著帝王的甜言蜜語,身心都化作柳絮飛上了九霄雲外。“能與你相知相識早就知足了,奴家蒲柳之姿是無論如何不能進宮伺候您的,但凡想起奴家了,就來這裡,奴家永遠等著您!”

趙佶左手攬住李師師盈盈一握的腰肢,將她摟的緊一些。真是太懂事了,這樣一個絕美,才藝,又善解人意的女子怎麼能不讓自己寵愛。

李師師那玉脂一般的潔白細膩,在黃昏的微光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體香**著趙佶。

這一刻,沒有帝王,沒有名伎,只有渴求釋放身心自由的一對情色男女。

汴京的華燈初上,星星也偷偷的爬上夜空,最後一抹餘暉終於被帶走了。

在急促的喘息聲中,兩人在終於緊密的合二為一,隨著夜幕掩蓋了星光,春色無邊的場景不可描述。

激情過後,趙佶彷彿意猶未盡,李師師已經是香汗淋漓,二樓房內早已準備好裝滿熱水的大木桶,兩名玲瓏乖巧婢女分別伺候沐浴。

沐浴之後,兩人宛如一對小情人,說著體己的話。

李師師在趙佶懷裡撒嬌,“夜裡不要回去了吧,留下來讓奴家好好服侍您!”

北宋早朝是隔天輪休,既然今日已經召開過朝會,明日理應輪休。只要沒有重臣有要事,趙佶可以盡情的玩一整天。

趙佶也難得偷得半日閒,便爽快的答應下來,“也好,好久沒有與你秉燭夜話,今天我就不走了。”

李師師葉歡快起來,在趙佶嘴唇上親了一下,“明日是奴家的生辰,盼了整整一年,想著要是你能陪奴家過,可就太好了。”

趙佶知道李師師父母早亡,如今孤苦伶仃,僅有李府主人李蘊算是半個親人,心下有些惻然。明天應該不會有什麼要緊的事,乾脆就了了她一個心願吧,畢竟是自己最寵愛的女人。

“若是沒有要務,倒是可以陪你慶祝生辰!明日我送你一份禮物。”趙佶很大方的答應了李師師。

李師師很好奇,“哇,還有禮物呢,是什麼呀”

“這個先保密,明天你就知道了”趙佶故意引逗著東京第一美人。

李府的紅燈籠高高掛起,李蘊深感驕傲,自己眼光高明十二年前就看準了李師師。如今能留宿皇帝陛下的也就李府獨一家,要是能讓官家留下墨寶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分割線——

囚牢之中的林沖沒有睡著,一遍一遍過著各個環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林沖不想再做糊塗蛋。

來到大宋已經兩天了,馬上就要進入第三天,由於魯智深那邊很難接近高衙內,故而在樊樓設局的事情耽擱下來。

由於此事關係到將來的合作,所以林沖立即尋求孫定和宗室司的支援。

經過孫定的協助,最後找了兩個精明點的宗室紈絝,可以配合魯智深將高衙內帶入騙局。

宗室子弟引誘高衙內去樊樓,魯智深手下負責獲得高衙內親筆筆供,最後派出承局套取高衙內陷害林沖的真相和口供。

到了深夜,老王頭帶回來王氏家族的意見,同意三方合作,願意把各種製造技術拿出來以供將來發展提高。對於這種態度,林沖很欣慰,王氏族長是個智慧的人,選擇了妥協與合作,這是最好的結果。

老王家族兩百人,就擁有大師級石匠一人,精英級石匠三人,優秀石匠就更多了,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孵化器。有了這些人才,千里鏡的批次製造才有可能,否則靠大師一個一個的做,得做到猴年馬月。

按照千里鏡一百貫成本翻番定價銷售,一年可以做一千只,就是毛利十萬貫的生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