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揉了揉太陽穴,暗恨老朱太偏袒這些藩王了,制定的限制措施全都不疼不癢,不僅沒有使藩王收斂行跡,反而使他們仗著老朱的寵幸更加驕橫。

本來他是不擔心被發配到蠻荒之地的朱楧的,但隨著朱楧幹出了一件又一件震驚世人的事,他也逐漸將朱楧列為自己的重點防備物件。

朱允炆猛地一抬頭,突然想起來老朱之前跟他說過的一句話,立即展開信紙,給耿炳文寫了一封密信。

農曆九月二十七日是朱楧的生日。大播種已經結束,剩下的疏苗補種等工作也比較輕鬆。

雖然朱楧很想過一個簡單的生日,畢竟肅藩目前是百廢待興。但肅藩的文武官員不願意放棄這個向領導表現的就會,堅持大辦了一場。

將他們打發走後,朱楧回到了自己的寢殿。黛奴和藍幼澄二人早已在那裡恭候,一見到朱楧,立即齊刷刷地跪下,叩頭道:“妾身,奴婢恭賀王爺生辰,願王爺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這段時間諸事順利,朱楧的心情很不錯,將二女扶起來,笑道:“起來吧。你們等本王很久了吧。”

黛奴道:“今天是王爺的大日子,我們等多久都值得。”說罷,將朱楧扶到床上,和藍幼澄一起給朱楧寬衣解帶。

古人和今人一樣,回到家後都想穿的簡單寬鬆一點,畢竟捂著那麼多衣服,任誰也不舒服。

朱楧拉著黛奴的小手,問道:“你們吃過了嗎?”

黛奴邊給朱楧解衣服邊撒嬌道:“哪有啊,妾身和妹妹等著敬王爺一杯水酒呢。”

朱楧呵呵一笑,道:“你們也真是實心眼兒,本王在外面應酬能不吃飯嗎?多少先吃點啊。”

藍幼澄嬌軀一扭,一屁股坐在朱楧的懷裡,用嬌軟的聲音說道:“看王爺說的,今天是王爺的生辰,我和姐姐的這一杯酒,怎麼著也得先敬王爺,怎麼能自己先吃呢?”

朱楧開懷一笑,摟著她的嬌軀,道:“好好好。本王這就跟你們喝這杯酒,給你們表現的機會。”

黛奴立即向身邊的宮女擺手示意,那名宮女隨即行了一半跪禮,然後轉身端上來三杯水酒。

黛奴將其中的一杯雙手遞給王爺,另一杯遞給藍幼澄,然後又自己拿了一杯。藍幼澄和黛奴端著酒杯,重新跪到朱楧跟前,舉杯齊眉,道:“妾身,奴婢再次恭賀王爺生辰,祝王爺貴體康健,大展宏圖!”

有地盤、有軍隊、有錢有酒有女人,這種日子真是爽到極點啊。朱楧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我們就幹了這杯酒。”

三人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黛奴和藍幼澄之所以願意死心塌地的跟著朱楧,不僅是因為他是王爺,更是因為這個王爺對她們推心置腹,拿她們當自己人。二女可以感受到,她們是已經是肅藩王室的一份子,命運與肅王是一致的,因此格外團結。

黛奴將朱楧手中的酒杯拿下來,和自己的酒杯一起放好,道:“王爺,妾身和妹妹伺候王爺就寢吧。”她還沒有和別人一起服侍過王爺,也不知道王爺是什麼意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一直喜歡欺負她們姐妹二人的朱楧此時卻成了柳下惠,擺了擺手,道:“不急,本王還要等一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黛奴和藍幼澄面面相覷,等人?難道王爺又收了一個?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這地方還要其他的美女嗎?我們怎麼不知道?

就在這時,門外的一個小太監前來通報,道:“啟稟王爺,儀衛正車崗車大人求見。”

朱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似乎是做成了一件大事一樣,道:“本王要等的人來了。請他去前殿等候。”

那名太監躬身道:“是,奴婢遵旨。”隨即恭敬地退了出去。

黛奴和藍幼澄更加懵了,三更半夜的召見車崗幹什麼?朱楧看著她們兩個呆萌的樣子,不覺好笑,在她們每人臉上捏了一下,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本王高興。你們兩個都不許走。等本王回來再好好收拾你們兩個。”

黛奴和藍幼澄雖說早已被朱楧收入囊中,但像今天這樣共同服侍王爺還是頭一次,不覺臉頰緋紅,但也不敢違背朱楧的意願,低著頭,嬌羞道:“妾身,奴婢恭候王爺。”

朱楧哈哈一笑,仰著頭,負著手,出了屋門,去找車崗。

車崗在前殿坐著,一見朱楧前來,立即站起來行禮道:“屬下參見王爺。”

朱楧一抬手,道:“免禮,人抓到了?”

車崗十分自豪的說道:“抓到了,一個都沒跑。”

朱楧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點了點頭,道:“好,這次你立了功,本王會賞賜你的。”

車崗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道:“這都是王爺指揮得力。”

這件事,要從幾天前說起。朱楧是很佩服老朱的,所以對老朱治理國家的做法也樂意模仿。

老朱控制群臣有一樣利器,那就是錦衣衛,著名的藍玉案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告發的。

雖然錦衣衛在後世的名聲不好,動不動就被打上特務的標籤,但朱楧和老朱一樣是個實用主義者,只要一件東西對自己有用,那不管別人說什麼都會用。

後世的朱楧也是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人,所謂的君正臣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些糊弄小白的話,他壓根就不信。

別說是自己一個堂堂的藩王了,就是一個普通的掌櫃也做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常的做法是用人也疑,疑人也用,不管是用誰,都必須有一套監督系統。

明朝的監軍在後世廣受詬病,議者多以為監軍經常干預大將的指揮,是造成軍隊戰鬥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殊不知,監軍是皇帝的耳目,有監軍在,眾位將士打仗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彷彿是皇帝在後面看著自己。這樣以來,那些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甚至是掩敗為功的行為才會杜絕。眾位將士殺起敵人來才會更加賣力,畢竟欽差在後面看著呢,打得不好可糊弄不過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