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帥!咱們攔不住敵軍,還是趕緊從北門撤吧!”種浩來到种師道的身邊,焦急的催促起來。

望著槍炮聲和喊殺聲不絕的半個壽州城,种師道沉吟片刻後說道:“如今帝國軍從東、西、南三面攻入,只有北門外無敵兵圍困,看起來這是帝國軍免得我們玉石俱焚留下的一條生路,但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種溪疑惑問道:“父親,您的意思是北門外有埋伏?”

“嗯。”

种師道點點頭,解釋道:“我一直在城上觀察帝國軍的攻勢,雖然看起來他們將所有兵力都擊中在壽州城三面,但這些小伎倆卻瞞不過我的雙眼。實際上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有八九萬的兵馬,那並未出現的三萬士兵去哪了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我們的歸路?”種浩悚然一驚。

种師道沉聲說道:“如果我料的不錯,那三萬人一定會守在我們返回東京的必經之路上準備伏擊。”

說歸說,做還是要做的。

看破了帝國軍意圖的种師道,命令種浩率領軍中配備了火槍的精銳,從北門向外突圍。

北門乃是帝國軍特意留出的缺口,但斯巴達克斯等人卻沒有想到,种師道竟然率領剩餘的十萬宋軍向東方而去。

雖然宋軍沒有向龐萬春的第四軍團的埋伏點逃去,但幾位軍團長也不能坐視不理,任由宋軍的有生力量輕鬆離開。

壽州城以北,激昂的戰鼓聲響起,除了留下肅清殘敵的第三軍團之外,其餘的所有帝國軍都向北方种師道軍逃離的方向追去。

漆黑的夜色中,幾乎隨時都能看到火槍射擊冒出的光亮,彷彿黑色的大地上多了許多閃爍的星星一樣,在夜色中綻放,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其代表的卻是殘酷的死亡。

------------------------

被後世稱之為壽州保衛戰的這場戰役,种師道部在破城戰中損失了大約五萬人,在隨後的追擊戰中又有三萬人被殲被俘,最終僅僅剩下七萬人逃出生天。

种師道部且戰且退,終於在退至到應天府時站穩了腳步。

如此慘敗,种師道不敢隱瞞,因此命信使快馬報至東京欽宗處。

欽宗趙桓這次倒是出奇的寬容,不但沒有因為戰敗之事怪罪奪職,還在聖旨中寬慰了种師道一番,言道自己知道宋軍裝備和帝國軍相差甚遠,此戰非种師道之罪等等。

其實也不怪欽宗如此說話,實在是他不得不如此。

如今宋國被帝國軍大舉入侵,欽宗能依仗的也只有种師道和李綱率領的這些軍隊了,如果此時在將种師道處置,那宋國南方將無兵可守,帝國軍就可以輕鬆的直接來到東京城做客了。

跪領了聖旨之後,种師道心中萬般滋味匯聚在了一起。

作為一個南征北戰多年的名將,种師道其實一直在思索如何應對火器威力巨大的帝國軍。

宋國跟帝國數場戰鬥,幾乎是每戰必敗。其根本的原因是宋國君臣腐敗,士兵不但長期缺乏訓練,缺少兵餉,裝備也跟對方相差太大。

這種硬體上的差距,很難用計謀和經驗來彌補的鴻溝,因此這位大宋僅存的名將,索然百般思索,也想不到帝國軍的弱點在哪,又該如何擊敗他們。

就在种師道殫精竭慮思考對策,同時四處收攏殘兵和臨近州府駐軍的時候,參加壽州保衛戰的帝國四大軍團正在橫掃淮南東西兩路。

前段時日被種師中偷襲過的西耶娜,因為那場戰鬥損兵不少,還特意返回帝都長沙負荊請罪,遭受到了皇帝陛下的‘親密’責罰。

胸中憋著滔天怒氣的西耶娜,在率領自己的第五軍團渡江之後,便開始瘋狂的追擊種師中部。

種師中負責防守的是京西南路,就算想要撤離跟種師中的大軍匯合,路途也過為遙遠,因此只能向北逃竄。

作為帝國最後成立的軍團,而且領兵大將還是皇帝陛下的寵妃,因為國防部對其也有所傾斜,帝國稀缺的騎兵,在第五軍團中也有兩個騎兵團的配置。

帝國的騎兵裝備堪稱精良,不但有標配的‘南國火蛇Ⅱ型’步槍,每個騎兵還有兩柄‘響雷’手槍、一柄馬刀和十二枚最新型的‘天女散花’手榴彈。

西耶娜命令副將大刀關勝帥步兵追擊,自己則親自帶著三千騎兵狂追猛打,最終在種師中逃亡襄州的道路上,將其生擒活捉。

來自宋國的戰報雪花般的飛到了帝都長沙,送到了已經返回的帝國皇帝李南的手中。

看到這些捷報之後,雖然知道己方必勝,但正在改變歷史的李南還是松了口氣。

如今帝國五大軍團渡過了長江,並且佔據了淮南兩路和京西南路,這就將帝國的版圖再次向北推進了一步,將四川行省和這幾處州府連成了一片。

下一步帝國要做的就是擊潰种師道殘部,直接向北推進,去攻擊京畿路的宋國都城東京,只要打下了這個宋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擒獲了欽宗趙桓和群臣,那整個宋國就基本被帝國掌控了。

現在宋國除了种師道的殘部之外,還有從京東東路撤回東京的李綱部,以及正在徵召西北各處兵力的劉延慶部。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宋國雖然失去了大半個江山,但加上從西北等地招募到的軍隊,總數還是超過了帝國的五大軍團。

當然,對於宋國的軍事實力,李南和軍方參謀部的眾臣都並不擔心,最讓他們緊張的是宋國北方那個強大的金國,還有西面已經跟宋金結盟的西夏。

有道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就在帝國方面有些擔心西夏的時候,西夏國主李乾順派來的密使,抵達了帝都長沙。

雖然李南和帝國群臣都瞧不起左右逢源的西夏,但是畢竟是一國來使,所以還是在退朝後,吩咐外事部部長,羅馬皇妃露迪婭接見了他。

西夏來使居然是一個漢人,名叫任得敬,原是宋國的知西安州,他在西夏攻入宋國後被俘投降,並將自己十七歲的女兒獻給李乾順為妃。

在西夏,一個來自宋國的高官用處不小,何況李乾順極為喜愛任得敬的女兒,所以擢任他為靜州防禦使。

這一次李乾順特意選派了同為漢人的任得敬為使,就是希望口才了得的任得敬能夠跟中華帝國達成協議,但卻沒想到見他的卻是一位丰姿綽約的外夷美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