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二郎?他回來了?”芸娘驚訝的問道。

“哎呀,你這個傻娘子,這麼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王婆簡直比芸娘還要興奮,面容誇張的叫嚷道:“你們家二郎打殺了景陽岡上的吊睛白額虎,如今正被百姓簇擁著誇街呢,聽說正往這邊過來,你趕緊出去看看吧!”

聽了王婆這番話,芸娘半驚半喜的快步走出門來,只見遠遠有一群人衝著這邊走來。

李南坐在涼轎上望的遠,見到小嫂嫂站在門外等著自己,連忙吩咐鄉民將兩頂轎子停下,牽著龐秋霞的小手邁步走到家門前。

望著芸娘小巧瓜子臉上滿是驚喜的淚水,李南連忙躬身施禮道:“嫂嫂,二郎出去多時,害的你擔憂了!”

“叔叔快快請起,你回來就好!”

芸娘看到真的是李南回來了,心中頓時升起幸福的安全感,連忙雙手虛扶。

正想詢問一下李南那條大蟲的事情,可是芸娘一抬眼看到李南身邊的容貌秀美的小娘子,她的心中不覺一緊。

“二郎,這位是?”

“呵呵呵。”李南拉著龐秋霞笑著介紹道:“嫂嫂,我這幾日出門辦事,恰巧遇到了這位小娘子,她自小孤苦無依,我們倆也算情投意合。所以就帶回來給你和哥哥過過目,如果你們認可的話,我就娶了她。”

芸娘望著面前並肩而立的兩人,自家叔叔高大健壯、面目俊朗、英氣勃勃,那小娘子眉目如畫,嬌俏可人,真乃一對璧人,再想想自己臥床不起的官人,不禁在心中暗歎一聲造化弄人。

李南還想著進門去看看自己那個得了絕症的哥哥,不過身邊跟隨的鄉民卻說道:“李二郎,如今知縣聽聞此事,還在等著我們前往,您看咱們是不是先去縣衙?”

在這陽穀縣知縣就是土皇帝,李南也不敢輕易怠慢,連忙對龐秋霞說道:“你先跟著嫂嫂進家門休息一番,我去縣衙稟明了事情原委就回來。”

龐秋霞是父親做主,正式許給李南的娘子,此時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官人,原本脾氣有些暴躁的龐秋霞,溫順的應道:“二郎你去忙吧,我先跟嫂嫂好好親近一番。”

看到龐秋霞的變化,李南不禁心中暗喜,原本他還擔心折服不了這個無疑精湛的小娘子,沒想到宋朝的女性受到社會傳統觀念的薰陶和影響,還保持著出嫁隨夫的心理,對於男性來說,古代的婚姻關系絕對要比現代更讓他們舒服。

辭別了嫂嫂和龐秋霞,李南坐上涼轎,在眾多百姓的簇擁下,宛如大牌明星一樣直奔縣衙而去。

站在另一棟小樓二層視窗的嬌媚女子,雙目灼灼的望著李南的背影,腦中盡是豔粉色的遐思,其中的主角自然是打虎英雄李南還有她自己。

“娘子,我回來了,你在看什麼呢?”

聽到這句煞風景的話語,美婦人腦中的幻想統統煙消雲散,無精打采的說道:“在看那位打虎英雄李二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話的是一個五短身材的男子,他站到美婦人的身邊還矮了一截,踮起腳看到樓下還沒有走完的誇街隊伍後,感嘆道:“李家二郎啊,他為人不錯!不但照顧重病的哥哥,據說對鄉親鄰居也非常好,這次打了老虎,沒準知縣還會重用於他呢!”

-----------------

李南隨著眾人來到縣衙,早有幾個閒漢在衙前,唾沫橫飛的高聲宣講李南打虎的經過,宛如親見一般。

“話說那李二郎一腳踢飛了吊睛白額虎,揮拳打斷了四五棵樹……”

李南聽得幾句,頓時有些臉紅,連忙和幾位抬著老虎的鄉民走進了縣衙。

這陽穀縣的父母官胡為本是哲宗時期經過科舉的才子,原也有一番護國愛民的報復。

無奈宋徽宗趙佶即位之後,便開始重用了奸臣蔡京等人,再加上新舊兩黨的不斷鬥爭,沒有政治資源的胡知縣也就熄了志向,只求能在任上多賺些銀錢。

此時胡知縣看了李南的模樣和氣度,又見了堂前那碩大的吊睛白額虎,心中暗道:“不想我這陽穀縣竟有如此英雄。”

胡知縣邁步來到李南面前問道:“看你的樣子也沒什麼特異之處,你講講是怎生打了這個大蟲?”

李南大略的講了講打虎的經過,隨後拿出腰間的駁殼槍,反正無人認得此物,信口開河道:“這是我家祖傳的暗器,我全憑此物才能打死這大蟲。”

“哦?”胡知縣好奇的問道:“可否給我一觀啊。”

早就關上了槍後的保險,所以李南也不擔心別人可以使用,坦然的將手槍遞給胡知縣。

胡為乃是一介文官,對這種兵刃暗器沒有多大興趣,只不過好奇心起才把玩了一番。

剛將駁殼槍還給李南,就聽的堂下有一人驚道:“李二郎,你竟然沒死?”

李南望向說話之人,原來的是一個他認得的獄吏,名叫陳有,只不過一個月前他被調到了庫房聽差。

胡知縣雖然不認說話之人,可是卻認得他身上的吏服,當即疑惑問道:“你認得這位打虎的英雄?”

陳友上前幾步恭敬說道:“回稟相公,此人乃是我陽穀縣的獄吏,三日前監牢被劫之時,他便是當值之人。”

“什麼!”胡知縣聽聞此言,頓時臉上色變。

要知道前幾天陽穀縣監牢被劫,不但獄中囚犯全失,就連數百負責押送摩尼教重犯的廂軍,還有本縣的鄉兵也都消失無蹤,胡知縣現在最愁慮的便是如何向上面奏報此事。

此時聽到李南就是當時看守牢房的獄卒,胡知縣也顧不得這裡人多,連忙問道:“李南,當日情形究竟如何,為何數百人都不見了蹤影,只有你一人回來?”

“當日我確實和範三郎在監牢值守,不料晚上卻有摩尼教大批教徒劫獄,我那夥伴範三郎當即被殺。就在我拼死抵抗之際,大量廂軍和鄉兵來援,摩尼教教徒慌亂之中裹夾著所有囚徒向東逃竄,我聽從廂軍都指揮使調遣一路隨後追捕。因為小人在夜晚迷失了路途,所以才折返回來,不想路上遇到大蟲,才有今日之事。”

這番話是李南研究了半天才想出來的說辭,畢竟數百人消失不見,這委實有些不好解釋,不過他早已經做好了準備,萬一胡知縣不認可要定自己的罪,那就依靠手中的駁殼槍殺出去。

幸好胡知縣並不擔心那些廂軍和囚徒的性命,他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向上官解釋的說辭而已。

思慮了一會後,胡知縣自言自語道:“一路向東逃竄,莫非這些摩尼教徒是準備從海上逃走麼?”

本來還有有些擔憂的李南聽到胡知縣的猜測後,連忙說道:“大人說的沒錯,那位廂軍指揮使在路上也是這般說法!”

若是真的都逃到海上,那就生死無人知曉了,總算有了證人和理由的胡知縣輕鬆了不少。

當即笑道:“沒想到你不但是個打虎的英雄,還是個盡忠職守之人,不過我看你的身手,做個獄卒確實有些屈才了,正好本縣的都頭有缺,就由你來做吧!”

不但失職的事情瞞了過去,而且還混上了一個都頭的職位,李南不禁心中歡喜,看起來自己總算是有了立足的根本。

李南當即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

不要小瞧這一縣的都頭,那也是僅次於縣尉之下的重要職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成了都頭之後,陽穀縣已經損失殆盡的鄉兵隊伍就要由李南來負責組建,這對於想要在大宋做一番事業的李南來說,那幫助就非常的大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