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不怕抄襲,全憑的是自身多年練就的功底和技巧。

李南側首望去,只見張擇端運筆如風,就在這一尺見方的宣紙上,描繪出東京金明池周邊九里三十步的景物和人物。

雖然此畫還沒有完成,不過基本構圖已經出現,李南粗略一數,這小小的圖畫之中約有千餘人,這還不包括景物建築,可謂說他將繪畫中的細微一道練習到了化境。

李南抽獎獲得了八級的工筆春宮畫,所謂春宮畫最重要的是刻畫人物樣貌和動作姿勢、其次就是衣飾和環境,所以說他的畫技也算可以,並沒有趙挺之等人想象中的不堪,但是要在細微之處跟張擇端抗衡,實在難有勝算。

有些發愁的李南皺眉苦想,想要在此局取勝,必須要不走正途,別出機杼才行。

猛然間,李南掃到伺候在眾臣身後的小宦官,突然眼前一亮,心中一明,右手執起筆來,在桌案紙張上迅速勾勒起來。

繪畫跟詩詞不同,就是最簡單的畫法也需要耗費不少時間,更不要說很多需要數月的繁瑣畫法,所以這場比賽定下的時間是三炷香。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香爐中最後一炷香將將燃盡,老宦官楊戩敲響手中金鐘,殿中眾人聞聲盡皆停筆。

趙佶和朝中眾臣不需要親自起身觀看,自有小宦官拿著畫作展示出來。

這些翰林畫院的頂級畫師,在這場比賽中,採用的都是跟張擇端一樣的做法,畫的大多是遊人如織的鬧市長街,竭盡全力細緻的刻畫出更多的人數和景物。

想法雖然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他們想要超越在這方面達到頂級造詣的張擇端,實在是班門弄斧,無論是畫卷上人數的多寡,還是姿態神情,都差上不止一籌,優劣立現。

趙佶看著眾人畫作,微微搖頭,看起來並不是太滿意,直到小宦官拿著張擇端所做的《金明池爭標圖》出現的時候,他才面露驚喜之色。

這幅畫縱28.5釐米,橫28.6釐米,描繪的是東京城金明池水戲爭標的場面。

畫面苑牆圍繞,池中築十字平臺,臺上建軍圓形殿宇,有拱橋通達左岸。左岸建有綵樓,水殿,下端牌樓上額書“瓊林苑”三字。

池岸四周桃紅柳綠,間有涼亭,船塢,殿閣。水中龍船屑樓高閣,人物活動於樓內外;龍船兩側各有小龍舟五艘,每艘約有十人並排划槳,船頭一人持旗;另有數只維遊其間。書面左,下兩側的苑牆內外,人群熙來攘往。

全圖約有千餘人,雖然人物微小如蟻,但仔細觀察,比例恰當,姿態各異,神情生動,頗具藝術魅力。在圖左下角的粉牆上有楷書小字“張擇端呈進”五字款。

趙佶細細欣賞過之後,滿意的說道:“張正道此作,委實不錯。正夫,既然是你出的的題目,你來點評一番吧。”

趙挺之恭敬的應了一聲,起身來到畫卷之前,高聲讚道:“這幅新作,畫面緊湊,結構嚴謹,主題突出,實在是深的繪畫細緻精髓,我看應是本場魁首!”

聽到趙挺之的話,城府頗深的蔡京,端坐不動微微冷笑。

蔡京雖然沒有說話,可是他的心腹之意,現任兵部侍郎的王漢之,立時出言反對道:“今日乃是李南跟翰林畫院的比試,現在連他的畫作都沒看到,就定下勝負結果,趙相公難道在國事上也是如此草率?”

趙挺之被王漢之當著官家和眾多朝臣的面指責,頓時感覺傷了面子,憤怒的說道:“張正道的畫作登峰造極,這場比賽必定輕取第一,你又何必多言!”

見到兩人火氣漸大,趙佶不悅的說道:“都別吵了,還是先看過李南的畫作再說。”

兩名眉清目秀的小宦官來到李南的桌邊,看到這幅畫後忽然一愣,隨即醒悟過來,趕緊拿起來呈到趙佶面前。

“咦!”

看到李南這幅畫後,趙佶驚訝的叫了一聲,隨後起身來到畫前仔細的觀瞧起來。

李南現在跟蔡攸走的很近,所以也被歸做了蔡黨一系。

目前最關心這場比賽勝負的就是蔡黨和趙黨兩派,因此見到趙佶的舉動後,蔡京和趙挺之都發覺有異,連忙也湊上前來。

李南這幅畫作跟其他人的構思截然不同,既沒有去畫鬧市人群,也沒有去畫繁華街道,而是畫的眾人所在的這座青雲殿。

古人常將繪畫成為丹青,又有平步青雲的說法,故而趙佶才將韓林畫院的這座殿室命名為青雲殿。

畫卷之上描繪的就是殿內剛才考試之時的場景,大殿正中坐著官家趙佶,其餘朝臣分坐兩邊,殿中二十多位畫師坐在桌前凝神創作,還有數十個小宦官在一旁伺候。

李南的畫技來自系統獎勵,融合了東西方畫技的精髓,這幅畫筆法怪異,極為寫實,畫中人物雖然不過百人,可是卻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

看過之後,趙挺之還是搖搖頭,即便李南畫的細緻入微,但是比起張擇端畫卷裡的千人規模,實在差的太遠,他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官家竟會如此驚訝。

蔡京開始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但是他看到官家的表現後,就知道其中必有蹊蹺。

在政事上趙佶確實是個外行,但是說到書畫的鑑賞能力,他若說自己是第二,估計沒有人敢稱作第一,因此他凝神細看之下,終於發現了其中端倪。

熟悉趙佶性格愛好的蔡京,料定李南必勝,所以含笑站回一旁,就等著看趙挺之等人出醜。

相比於老謀深算,數起數落經歷過風雨的蔡京來說,趙挺之的頭腦和城府都差的太遠了。

趙挺之拱手施禮道:“李南此畫低劣至極,還敢妄稱畫技無雙,實乃犯了欺君之罪,請官家將他治罪!”

趙佶聽到這番話,定定看了趙挺之幾秒,這才淡淡的說道:“正夫心中雜念太多,所以看不出此畫的精彩之處,確是有些武斷了。”

沒有理會面色鉅變的趙挺之,趙佶對眾人高聲說道:“本場比試李南第一,張擇端第二,楊壽平第三,眾卿家可有異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場這些人中,看出李南畫中奧妙的不超過五人,故而群臣連帶翰林畫師都露出不解之意,低聲私語詢問李南獲勝的原因。

看出大家的疑惑,趙佶笑著對張擇端說道:“正道啊,你認為我的決定如何?”

張擇端應該算是一個純粹的畫家,否則他也不能將自己的畫技練得登峰造極,他跟朝中各黨之人都沒有什麼太深的瓜葛,此次就算趙挺之人等人不事先囑咐,他也會盡力而為。

聽到趙佶的話後,張擇端施禮後,坦言說道:“李南此作技巧新穎,構思上更是別出心裁,微臣甘拜下風!”

趙挺之聞聽此話,頓時大驚失色,驚怒交加的質問張擇端:“張正道,你畫技高絕,為何故意認輸?”

“趙相公,我只是實話實話罷了。”

說著話,張擇端來到李南畫前,指著畫中一名小宦官道:“諸位或許沒有看出其中細微之處,請再觀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