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國伊始,就設立了全國性的翰林圖畫院。宋太宗雍煦元年),置畫院於汴京大內宣德門之東。宋真宗鹹平元年,又將畫院移到大內的右掖門外。

北宋翰林圖畫院內設畫學正、藝學、祗侯、待詔四等職位,沒有得到職位的叫畫學生。

李南隨著一位身穿朱袍的老宦官,快步走進了這座彙集了大宋全國畫技名家的皇家畫院。

只見道路兩邊,俱是身高一米七五以上,高大健碩,目露精芒的金甲侍衛,李南經歷過不少殺戮,身體素質和五感也高於常人,此時竟從這些呆立不動的侍衛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見到李南東張西望的樣子,這年邁宦官連忙提醒道:“官家就在殿中,一會謹言慎行,莫要給自己招禍。”

正所謂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李南可沒有信心從這重兵守衛的東京城殺出去,只好應道:“多謝楊大人提醒。”

兩人來到畫院正殿之中,李南略掃了一眼,看到正中間坐著一位眉清目朗,戴著直腳烏紗璞頭,一身緋衫,氣質出眾的中年人,估摸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趙佶了。

殿中兩側除了精銳護衛之外,還有二十多個年齡各異,身穿各色官府之人,他們的面前都有一張書案。

記起剛才那宦官所說,李南連忙低下頭,跟著他來到殿中站定。

未等李南行禮,趙佶率先朗聲說道:“李南,樊樓外一別,已有數日,不知你可有新詞問世啊?”

李南拱手施禮後說道:“微臣李南,謝過官家當日相助之恩!”

坐在一旁的趙挺之等朝臣,此次也來觀戰,見到李南居然沒有下跪,頓時想要藉機治罪。

可惜沒等他先開口,李南繼續說道:“新詞倒是沒有,不過我昨日看到院中一株珍珠梅盛開,有感而發做了一首新詩。”

極為愛好詩詞歌賦的趙佶聽到這話,頓時興趣盎然的說道:“快快說來,讓朕和諸位卿家品評一番。”

李南面帶微笑,好整以暇的高聲誦道:

剌剌北風吹倒人,乾坤無處不沙塵。

胡兒凍死長城下,誰信東京別有春?

這首詩抄襲自元末明初王冕,全詩並無太高的意境和藝術造詣,但卻是史上十大拍馬屁的名詩之一。

前三句說的是蠻夷之地環境險惡,末尾一句吹捧趙佶治下的宋朝境內溫暖如春,當年朱元璋聽完後都龍顏大悅,更不要說宋徽宗了。

趙佶當即撫掌笑道:“哈哈哈,好詩,確實是好詩!諸位愛卿你們認為李南這首新作如何?”

雖然在做眾多朝臣都知道這是一首拍馬屁的詩作,可是當今聖上都鼓掌叫好,誰敢跟他對著幹?

李南好兄弟蔡攸的父親,被貶後閒居家中的蔡京今日也來到畫院,率先讚道:“此詩前後對比鮮明,詩借題梅而寫時勢,境界闊大,寓意深遠,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趙挺之等人雖然暗罵李南這個媚上的小人,可是他們也不敢惹惱趙佶,只能紛紛強笑說道:“好詩!”

品評過詩作之後,趙佶想起正事,對李南說道:“你有詩詞大才,朕已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過近日很多人都說你的畫技天下無雙,朕甚是好奇,所以今日才招你來,跟我翰林畫院諸位才子比試一番,不知你可願應戰啊?”

李南當然不願意跟人比試,他來東京的目的又不是爭奪無用的才名,可要是當眾拒絕趙佶,那肯定是個糟糕的主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到李南露出猶豫之色,趙佶恍然道:“對了,我聽人說你喜歡賭鬥之事,那今天朕就給你們立個彩頭,誰若經歷三場比試勝出,朕就答應他一個要求!”

聽到趙佶金口玉言說出這句話,李南心中大喜。

自己給蔡京送了十多萬貫的銀錢,還不是為了求個實缺的官職麼,現在有了趙佶的承諾,今日若是勝了,這可就是免卻了很多麻煩,直接一步到位了。

想到這裡,李南當即高聲答道:“微臣願意跟畫院諸位大才比試一番!”

眼見得一場文壇盛事就要上演,趙佶高興的笑道:“哈哈哈,好!來人啊,筆墨伺候!”

既然決定要比試一番,那自然要有題目,李南落座之後,趙佶環視在座眾臣詢問道:“諸位愛卿,今日鬥畫三局決勝負,誰來給他們出第一題啊?”

趙挺之身為文官之首,當朝的宰相,連忙應道:“今日官家邀請我等共賞此盛事,微臣不才,願首出一題。”

如今蔡京失勢,暫時無人可跟趙挺之抗衡,既然他想出題,眾臣盡皆頷首贊同。

趙佶也含笑點頭道:“那就由正夫出題吧。”

俗話說,詩書畫不分家,趙挺之等人商量捧殺之策時,也擔心李南能畫幾筆,所以還有後續計劃。

此時店中畫院參加比試之人,屬於趙黨的就有十多人,對於他們擅長的繪畫種類,趙挺之早就知曉,所以他才會搶下出題之權,而現在就是發難的時機了。

趙挺之不慌不忙拿起筆來,在桌案鋪好的白紙上寫了寫,隨後由宦官呈給趙佶,微笑說道:“官家,您看這題目如何?”

後世之人評價宋仁宗“雖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而宋徽宗得到的評價是“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這句話說出了趙佶一生的悲哀。

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做一個像杜牧、柳永、唐寅一樣的風流文人,將功名換得低吟淺唱,盡情做一場瀟灑的揚州夢,也不負一代才子之名。

趙佶不但獨創了瘦金體書法,還對詩詞、茶道、建築方面都有不少獨特的建樹,在繪畫領域內,更是一位頗有成就的畫家和水平很高的鑑賞者,尤其擅長繪工筆花鳥,風格寫實縝密。

此時趙挺之出的題目,正和他的心意,趙佶看了一眼後讚道:“好!正夫有心了,那第一場就以此題作畫吧。”

李南等人抬頭望去,只見隨侍宦官手中舉著一張白紙,上面就寫了一個‘細’字。

看到題目之後,參加比賽的眾多頂級翰林畫師,大多都要細思構圖,唯有一人毫不思索的動筆畫了起來。

見到此人表現,李南不免有些驚訝,可是旁邊觀戰的趙黨眾人,卻露出得意的微笑。

這個相貌平凡的中年畫師,正是以刻畫細緻,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聞名東京的張擇端,後世之人就算沒聽過他的名字,也都聽說過他的傳世經典作品《清明上河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