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跟上沈歡的步伐,蕭如冰這次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吃沒有吃好,睡沒有睡好,吃的是乾糧,饅頭居多,睡的是山林,屋簷......,像一個逃荒的難民一般,這讓素來喜潔淨的她簡直難以忍受,同時她在心裡也把沈歡給罵的個半死。

想到進入城裡,人生地不熟的一時半會也不容易找到那該死的小賊,蕭如冰只好找了一間好一點的客棧住下,照例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澡,吃了一些東西也出門閒逛去了。

說起武昌,人們自然會想到歷史悠久的荊楚文化,這片廣袤的荊楚大地自古人傑地靈,產生了諸如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春秋五霸楚莊王,東漢王朝開國明君劉秀,李時珍等等名垂青史的名人,開創了以楚辭為首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燦爛文明。

境內的名勝古蹟自然也多得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神秘的神農架和武昌城裡的黃鶴樓了。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本是夏口城一角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

同時,隨著江夏地區的發展,黃鶴樓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的三大名樓。

蕭如冰作為一個女孩子,年幼時自然不能隨便亂逛,稍大一些時又進入了青龍衛,閒暇的時間也不多,根本沒有出去好好玩過,就連京城有好些地方也都只是聽說過卻沒有親自出去跑一趟。

現在來到了久負盛名的黃鶴樓,她自然也樂得開心的去看一看。

可等她悠閒的漫步到黃鶴樓時,那兒已經是人山人海,大街上的遊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街邊的賣藝的,賣小吃的,雜耍的,熱鬧非凡。

這是過什麼節嗎?

初來乍到的蕭如冰不解,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一年一度的武昌詩會在黃鶴樓舉行,時間正好是今天下午五時揭幕。

聽說這黃鶴樓詩會呀,可是久負盛名,規格奇高,舉辦了上百年之久,舉辦者除了知府學政以外,諸多本地的大儒名流更是鼎力相助。

這樣一來,不僅湖北本地的文人士子趨之若鶩,還吸引了來自湖南,安徽,江浙一帶有名的才子的踴躍參與,才子們都願意在詩會上紛紛拿出自己最得意的詩作期望能在詩會上一鳴驚人,從而在士林中博得一個好的名聲,或被大儒看中收為門生,或博得一些名門閨秀,青樓名妓的青睞。

蕭如冰本不善於詩詞,她生於百年武將世家,家中長輩皆行伍出身,對詩詞向來不是很感冒,也不認為詩詞歌賦對國家強盛有多大益處,只是到了她父親蕭翰墨這一代,蕭翰墨在大伯從軍之後,另闢蹊徑走了文人這條道路,並把官職做到了大燕朝的極致。

在父親的耳目渲染下,又從小接觸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上官若雪,使得她在詩詞上也有了不俗的實力,但要說有多厲害那還不至於,最多比一般的書生稍強一些而已。

本來她心裡是不想去湊這個熱鬧的,但奈何此時進入黃鶴樓的道路上行人已是進的多出得少,如果反身往外走的話得逆人流而行,行動很是不便,無奈之下她也只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隨波逐流的進入了黃鶴樓的詩會現場。

此時剛好四時過半,斜陽的餘暉之下,黃鶴樓前的詩會現場已經準備就緒。

三尺高臺上擺滿了七張書桌,大抵是官員和評審裁判就坐的位置,其中也坐上了三個年紀不小的老者,高臺下的廣場之上士子三三兩兩的圍成一個個小圈子,聲音大小不一的在討論著今天的詩會或吟哦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顯得吵雜而擁擠。

現在黃鶴樓樓體已經禁入,只有主持者和三三兩兩的詩會打雜之人在裡面進出,蕭如冰上不了黃鶴樓,只好無閒的遠遠打量它,順便檢視一下沈歡是不是躲在人群中的某個地方。

突然身後一陣人流襲來,把她往前狠狠的推了一下,蕭如冰不由自主的往前邁了兩步。

只聽‘咔嚓’的一聲,她慌亂之下一腳狠狠的把一塊高臺下的木板給踩成了兩半。

蕭如冰還沒有來得及細看踩到了什麼東西時,周圍喧鬧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眾人的眼睛也齊刷刷的看向了她,而她身邊的人也猛的一下朝四周躲了開去,留下她一人孤零零的踩在木板之上,高挑的身形顯得相當的突兀。

“什麼人如此大膽,敢這般蔑視詩會,踩爛詩會告示牌!”

一個士子模樣的人大聲呵斥起來。

看著被自己踩得稀爛的告示牌,蕭如冰心中一陣無語,自知理虧的她只好開口辯解道:

“這位兄臺,小生也是被人流推攘,踩爛告示牌實非小生本意,還請兄臺見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蕭如冰一副書生打扮,唇紅齒白,面如冠玉,加上彬彬有禮,引得廣場中的人群陣陣驚歎。

這位公子好相貌!

好俊的小哥!

......

“哼,人流推攘?你看你周圍有人嗎?我聽你口音怕不是本地人吧,莫非你是想故意破壞我們武昌府的黃鶴樓詩會?”

一位自認為有幾分瀟灑的士子見蕭如冰一出場便奪去了場中眾人的眼球,嫉妒之下開始出言誣陷起蕭如冰來。

蕭如冰心中冷哼一聲,繼續辯解道:

“這位兄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小生確實是被他人推攘才踩爛告示牌的,你不相信大可問問他們。”

說完,蕭如冰指了指周圍稍遠的幾個人。

幾人知道士子乃武昌府望族呂家的公子,素有才名,被譽為武昌三大才子之一,都不敢得罪於他,況且蕭如冰又是一個外鄉人,他們自然也就幫親不幫理,見士子朝他們望來,被蕭如冰指點的幾人急忙搖頭道:

“呂兄,我沒有看見!”

“呂公子,小生沒有參與推攘,也沒有看見其他人在推攘他!”

“呂兄說的不錯,依我看啦,這位外地的書生分明是嫉妒我們黃鶴樓詩會的名聲,不想我們詩會順利舉行!”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