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郡縣制是有著極大的區別的。

子偃認為,分封制和郡縣制有幾個不同之處。

第一,傳承制度不同。

分封制度萌芽於夏朝,盛行於西周時期,它是國君將田邑賜給宗室臣屬作為俸祿的制度。受封的物件有三種型別:一是周王的同姓親屬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聖王的後裔即先代貴族的後裔。不論受封的是誰,一旦被封,都世代相傳,即實行世襲制。

郡縣制則與此相反,郡縣的行政長官郡守和縣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襲,即實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職責範圍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諸侯在封地內不但享有行政統治權,而且擁有對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權,但受封的諸侯必須對周天子盡一定的義務。例如,必須定期朝聘周王,向周王貢獻各種物產,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衛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時對周王的婚喪嫁娶、巡狩等也要盡義務。

郡縣制則不同,郡守和縣令在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和人口逐漸失去統治權。郡守和縣令只負責管理人民,收取賦稅,徵發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

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於授封者的周圍,其中心地帶為授封者,即國君或諸侯直接統治的中心。

郡縣制的情況多有不同。初建時,郡多在邊遠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如秦南平百越後,設定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北擊匈奴,收復朔方後,設定了九原郡。縣則地近統治中心的、較富庶的近畿地區。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需要,郡和縣的地區分佈漸趨一致,最終發展成為郡統縣的隸屬關係。

第四,歷史作用不同。

最根本的差別是在不同生產力階段,為適應相應的社會制度而建立的政治統計體系。

分封制是奴隸社會的統治制度。因為那時生產力有限,統治王朝無法直接控制過於遼闊的國土。因而採取分封制度,被分封的諸侯們在自己屬地裡有相當於國君的權力。

但同時承擔了部分義務,例如朝見、派兵跟隨君王打戰等,商周都採取了這種統治方式。後來劉邦建漢,死後也採用了分封制,以至七國之亂,幸漢景帝平定了叛亂,維護了中央集權制。這從根本來看,其實就是新制度對舊制度的勝利,封建制也從此完全確立下來了。

每個朝代都實行了不同的郡縣制度,(郡縣制發展主線:郡縣長官權力逐漸由武官變為文官,地方權力被中央控制地越來越嚴格)但萬變不離其宗,最根本的還是秦始皇確立的郡縣制度。

子偃表示很猶豫,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熟讀史書,知道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好處和弊端。其實這兩個制度利弊都差不多,沒有先進和落後的區別。

歷史上,秦國一統天下後,便確立了郡縣制,廢除分封制,秦始皇原以為這樣會讓他的帝國萬世一系地傳承下去,殊不知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便轟然倒塌了。

歷史是有著慣性的,新建立的王朝往往會吸取教訓,譬如漢高祖劉邦。

劉邦意識到分封制的好處,於是將自己的兒子、侄子和一些功臣都分封出去(後來異姓王全部被殺,諸侯都是劉漢子弟),拱衛漢王朝的統治。

劉邦推行的分封制,的確使得漢王朝的國祚很長,甚至在王莽亂漢之後,東漢王朝還能從廢墟上建立起來。

到了三國,曹丕意識到分封制的弊端,故而沒有分封自己的兄弟、兒子和功臣,最後被司馬懿父子三人篡魏。

晉朝建立後,司馬炎見到沒有分封的魏國這麼快就滅亡了,在篡魏的時候沒人出來幫忙,故而司馬炎便大肆分封諸侯,最終釀成了八王之亂。

此後的隋、唐、宋、元四個朝代,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分封,最多就是冊封子弟和功臣,然後給一些食邑而已,封地也僅僅是一縣之地,不足為慮。

正是因為沒有分封,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唐王朝還好一些,不過亂於藩鎮,與漢朝的下場差不多,盛極而衰的。

再到後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分封了自己的兒子鎮守邊關,結果釀成了靖難之役,不過天下還是朱家的,倒也無傷大雅。

凡此種種,讓子偃猶豫不決。

秦、魏這兩個朝代,因為沒有分封諸侯,沒有忠心自己的諸侯國而迅速滅亡,在亡國的時候,宗室們壓根兒就沒有能力反抗!

分封諸侯,可以拱衛中央,但是會極大地削弱中央對於各地方的影響力。而且,分封諸侯,很容易釀成禍亂的,什麼“八王之亂”、“七王之亂”和“靖難之役”就是明證!

到底搞不搞分封呢?

退朝之後,子偃找來了太子恆,在御花園的涼亭中,對席而坐。

“恆兒,你剛從北方回來,一路辛苦了。”子偃一開始就是噓寒問暖的。

子偃稱“始皇帝”之後,幹婉自然為皇后,子恆自然為皇太子。只不過,那個時候,子恆這個皇太子還在塞北視察,代替子偃,視察河套地區,還有雁門郡、代郡和雲中郡,慰問軍隊,在軍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威望。

這一行,讓子偃對於子恆更為滿意。

幾個月不見,子恆消瘦許多,被曬黑許多,但是子偃還是能看得出來的,子恆的體魄比以前強健多了,膚色也很健康。

“父皇,兒臣幸不辱使命,不敢言苦。”子恆還是很謙遜地道。

“恆兒,怎麼樣,依你看,匈奴可為禍患?”

“匈奴為邊患也。父皇,兒臣在塞北待了一些時日,據說匈奴人已經裝備了大量的馬蹬和馬蹄鐵,開始混戰,有強大的匈奴部落已經消滅了弱小的匈奴部落,更有甚者,還侵略東胡、丁零、大宛和大月氏等遊牧民族,草原上已經亂作一團了。”

“那你認為我宋國應該如何應對?”

“以不變應萬變。”

“願聞其詳。”

“匈奴混戰,草原上的部落混戰,沒有個十年八年的,絕分不出勝負!就算出現了強勢的一方,我宋國也可扶持另一方,給予物資,乃至於出動兵馬幫助親宋的一方,使塞北草原,那些桀驁不馴的胡人部落,陷入無窮無盡的戰亂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聞言,子偃不由得含笑道:“很好。恆兒,你已經長大了,心性也很成熟了!對於胡人,咱們絕不能心慈手軟!如今我宋國剛剛一統天下,百廢待興,不好進行大戰,以逸待勞,轉攻為守才是正道。”

“孩兒受教了。”

子偃又垂詢道:“子恆,你風塵僕僕地趕回朝歌,可曾聽說過,近日來朝野上下的一些傳聞?”

“有的。”子恆從來都不會欺瞞子偃。

子恆身為宋國的太子多年,私底下也有無數的眼線,龐大的勢力遍及全國,這些人,雖然都是子偃的臣子,但也是子恆的臣子,至少子恆在朝野上下也有著許許多多的親信。

子偃會禁止諸公子和大臣們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但是對於子恆能這麼做,他是由衷得感到高興。

這小子終於開竅了!

“是何事?”

“朝野上下,近日來一直在爭辯,剛剛大一統的帝國,是確立郡縣制好,還是分封諸侯,管理各地方好。”

“那你認為呢?恆兒,朕想聽一聽你的看法。”

“父皇,請恕兒臣斗膽直言。”子恆低著頭道,“兒臣為儲君,乃是將來的二世皇帝,統御天下,兒臣自然是不希望中央對各地方的影響力被削弱,皇帝都無法號令諸侯的情況出現的!”

“退一步說,即使兒臣在位期間,各諸侯國能相安無事,服從朝廷的管理,遵從兒臣的號令。但是三世、四世、五世呢?無論是血親還是功臣,其後裔之間的感情必將隨著時間,日漸稀薄,直到中央失去了控制力,皇帝無法號令天下的時候,大爭之世就會來臨!”

聞言,子偃蹙眉道:“這麼說,你是支援郡縣制嗎?”

“郡縣制和分封制各有千秋,兒臣不敢擅專,故而此事還要請父皇自己做主。”

聽到這話,子偃幽幽地嘆了口氣道:“恆兒,父皇亦不是神人啊。分封制也好,郡縣制也罷,若不能適應當前的時局,若不能適應我宋帝國的國情,必將引起一場不必要的動亂呀!”

“父皇若還是猶豫不決的話,兒臣推薦一人,可解父皇心中的困惑,必可使父皇茅塞頓開的。”

“是何人?”

子偃不由得來了興致,他知道,子恆向來都不是信口開河的人,他拍胸脯肯定的人,絕不是等閒之輩。

“冠子。”

“是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