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偃的第二次東巡結束之後,回到朝歌,又給群臣出了一個難題。

宋王偃在大朝會上丟擲了一個重磅訊息,說道:“諸卿,寡人欲廢止私塾,大興官學,設九年學級制度,立考試制度,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

“不可!萬萬不可啊大王!”

宋王偃的這話一出,無疑是向原本古波不驚的深潭裡扔了一顆手雷,頓時讓整個奉天殿炸了鍋!

以相國黃庸為首,公儀休、蘇賀、子幹、許行等人都站了出來,文臣那邊譁啦啦地跪了下來,幾乎哭天搶地,七嘴八舌地出言阻止宋王偃的這次改革。

好似一群蒼蠅在自己耳邊嗡嗡嗡地叫個不聽,宋王偃的臉色一沉,隨即厲聲道:“都住口!”

群臣為之噤若寒蟬,但是為了堅持自己的主張,還是在那裡長跪不起。

“黃庸,說說你的看法!”

相國黃庸當即站起來,向著陛臺上的宋王偃垂手道:“大王,不知道你為何要行此改革措施?”

“先說私塾!”宋王偃黑著臉道,“私塾是古來有之,千百年來盛行不衰。然則私塾的弊端也不少!”

“其一,私塾是為個人創辦,國家不能向其徵收賦稅,這就少了一筆經濟來源。其二,私塾之傳道授業,有教無類,這本身沒錯。然則那些私塾先生為了賺錢,賺更多的錢,現在都將大小不一的莘莘學子都聚到一起講學。”

“這成何體統?七八歲的小孩子,能聽得懂老師在講什麼嗎?能跟得上十七八歲的青少年的學習的步伐嗎?還有,若是有部分私塾先生傳道授業之時愛護於新進的學生,繼而耽誤了早進的學生的學業,豈不是讓早進學堂的人白白度日,消磨時光了嗎?”

宋王偃說的有道理,群臣有心反駁,卻無處反駁。

“其三,寡人並非是真的要廢止私塾,而是要明文規定,禁止私塾招收二十歲以下,未行加冠禮的弟子。何謂之師者?師者,傳道授業也!”

“其四,寡人之所以改私塾而大興官學,乃是為了更好地施行考試制度,還有學年制度,同時增強國人對於國家的歸屬感。各地的私塾,那些私塾先生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如何誰都不清楚,統一為官學,乃是為了更好地給國人傳道授業!”

“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難道你們都要阻止嗎?”

黃庸聞言,與在場的群臣面面相覷,之後又道:“大王,話雖如此,但是輕易廢止私塾,恐遭非議啊!”

“非議?寡人不懼非議也!”宋王偃哼了一聲,李敖變法之前的非議他都不懼,更何況是這區區的教育改革?

黃庸還是不甘心,又道:“大王,這大肆建造官學,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不說,但是這教書先生恐怕找不來那麼多!”

“這個不是問題!”宋王偃擺了擺手道,“既然國家要改私塾而統一官學,那麼以前的私塾先生寡人便不能讓他們失業。他們可以進入官學,逐一考核之後,再安排到各個小學、中學和大學裡面,俸祿由國家發放。”

……

西元前16年,即宋王偃五年秋末,從宋國傳來一個轟動天下的大事件!

宋國在宋王偃的推行之下,廢止私塾,大興官學,設九年學級制度,立考試制度,一時之間,宋國各地的官學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那些原本在私塾唸書的莘莘學子都跑到官學裡上課,而那些私塾先生也都進入各個官學,在那裡拿著國家的俸祿,繼續傳道授業。

宋王偃如此做法,改革了宋國的教育模式,使得更多貧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一時之間,宋國的老百姓都對於宋王偃交口稱讚,而天下列國的士子都對於宋王偃的這種行為譭譽參半!

招賢館之內,一場關於宋王偃針對古往今來千百年不變的教育模式,進行了改革措施的這一事情,一眾士子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在場中,一個青衣士子昂著頭,神色激動地道:“我認為大王不應該改革國家教育模式!私塾乃是古來有之,一些啟蒙教育都於私塾之中完成的,雖然官學也可以傳道授業,但是將私塾廢止,繼而大興官學!恕我不能認同!”

“還有那九年學級制度,以及考試制度則更是聞所未聞!從前是沒有這一個說法的,古代聖人有學富五車的說法,說明學無止境,但是國家出臺的小學、中學和大學這九年學級制度便打破了這一傳統!”

“現在我宋國多學子,即便是年收入不過一百刀幣的家庭現在都敢送自己的孩子進入私塾唸書了!但是九年,九年的學年他們供養得起嗎?”

聽到青衣士子的話,在場的許多觀點都跟他一樣的人都紛紛拍手叫好,也有一部分持不同意見的士子對此嗤之以鼻。

一個穿著淡墨青衫的士子起身道:“我不能認同你的說法!”

“現在大王廢止私塾,大興官學,乃是為了給國人,給底層的黔首更多的讀書識字的機會!在各地的私塾有的教書先生不過剛剛識字,沒什麼學問就開始傳道授業,如此怎可為國家培養人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每個私塾的收費和教育都不一樣!現在國家要大興官學,讓更多的人有讀書識字的機會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才對!至於你說的,害怕九年學級制度可能會讓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上不起學,這個更為荒謬!”

這個士子擲地有聲地道:“諸君,看看國家剛剛頒佈的政策!在官學之中,國家對於品學兼優的學子會發放一定的獎學金,對於家境貧寒的學子也是會發放一些補貼的!現在大王銳意革新教育,大興官學我們應該鼎力支持才是!”

“善!”

“彩!~”

更多的人還是站在淡墨青衫的士子這邊,紛紛叫好喝彩。他們大多是寒門士子,是李敖變法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家之棟樑!

那個青衣士子聞言,不由得嗤笑道:“就算是你說的那樣,國家鼎力支持官學,對於學子各種獎學金和補貼,但是那個考試制度呢?古往今來,無論是私塾還是官學,都有自己的那一套法子,不會說有什麼高下之分的!現在國家搞出這麼一套考試制度,不是讓入讀於官學的學子有高下之分,使分數低者心生自卑嗎?”

聞言,那個穿著淡墨青衫的士子反唇相譏道:“自卑?自卑也是一種動力!”

“夫大爭之世,凡有血氣,必有爭心!在這個紛亂的世道裡,不僅列國要爭,大臣要爭,黔首要爭,就連我們這些莘莘學子都要爭!不爭即為一灘死水也!你若是不爭氣的話,有沒有這個考試制度都是一樣的!”

“你的這種說法太過偏激了!這頒佈的考試制度裡還有留級和升級的說法,升級自然是好的,但是留級呢?別人一年乃至於三年的寒窗苦讀最後還要被留級,這不是很荒唐,很讓人心寒的事情嗎?難道別人的光陰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嗎?”

“那是他們自己不爭氣!怎麼怪得了國家?怪得了大王?你若是有真材實料的話,大可以跳級!”

“……”

青衣士子厲聲道:“我還是認為國家的考試制度太過僵化了!若是只在乎成績,而沒有別的作為,豈非都是書呆子?”

“哈!兄臺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國家之所以改革現有的教育模式,廢止私塾,繼而大興官學,開九年學級制度,立考試制度,為的是什麼?”

“是為了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讓更多的學子能進入學堂裡唸書!”

在場的士子都在那裡議論紛紛。

“不錯不錯,我也曾略有耳聞,大王之所以決心改革宋國現有的教育制度,乃是因為不滿於私塾的教學水平的良莠不齊,故而想要革新教育模式的!”

“現在國家招收飽讀之士進入官學傳道授業,而且是根據其能力安排其進入小學、中學和大學的。這簡直是創造性的想法,奇思妙想也!”

“我也曾進過私塾唸書。那裡的確十分的枯燥!我都十九歲了,將行加冠禮的年紀,偏偏還要跟一群半大的孩子念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白白耗費自己的光陰啊!”

聞言,青衣士子不由得黑著臉道:“不管怎麼說,廢止傳承了千百年的私塾的事情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而且這個考試制度也很不像話,古往今來的學子都是一心求學,淡泊名利的,現在我聽說國家因為這個新出臺的考試制度,硬是搞出了什麼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的動力!”

“如此成績決定一切的做法,恕我不能苟同!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學子的都是血氣方剛,有的還是懵懂無知的少年,怎可互相角逐,追名逐利?”

淡墨青衫的士子聽到這話,搖搖頭道:“你這是悖論!廢止私塾一事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你說私塾傳承了千百年,那麼國家不也是傳承了千百年嗎?現在秦國、宋國、楚國等國不是也因為改變了祖宗之法而強大起來了嗎?”

“窮則思變!私塾已經不適用於我們宋國當前的教育模式,故而將其淘汰有什麼好爭論的?至於你說的考試制度的弊端,弊端是有,但是絕對是利大於弊!”

“國家之所以改革教育模式,不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庶民子弟能進入官學就讀嗎?不管怎麼說,能讀書識字,知書達禮便是一件好事!現在大王和國家如此提倡教育一事,開啟民智,乃是通達於國人,通達於天下人的大好事!你們有什麼理由去推辭呢?”

另一個與他持相同觀點的高大士子拍了一下桌子,笑著道:“正是這個道理!”

“善!”

“好!”

“彩!~”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