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對他奶意見賊大, 嘀咕說也不知道是誰當初抱著人家乖孫子誒。

現在呢?

衛彥你聽到了嗎?

衛彥不想聽, 只想說一句戲文裡的負心漢變得都沒這麼快的!

這還是親奶奶!

然而吳氏並沒有接收到他傳來的怨念,接著同媳婦兒說起養胎的事。

姜蜜這一懷孕, 立刻成了全家上下的關注的焦點, 這段時間家裡說得最多的是孩子,連科舉帶來的緊張氛圍也覺察不到了。後來聽衛成說應試舉人進了貢院,會試第一場開考了, 姜蜜還恍惚了一下, 感覺才過完年沒多久,怎麼就到三月份了?

“有兩個月沒聽到林大哥的訊息,也不知道他準備得如何?”姜蜜知道林舉人坎坷,他考舉人就費了大力氣, 故而希望他一次就中, 順利拿到進士出身。

衛成沒說什麼, 心裡覺得機會可能不大,看他的表現, 他自己把握估計沒三成。

其實考科舉要一些自信心, 因為心虛和不確定很容易從文章裡面顯露出來。你既然決定了作這篇文章,寫出來就要有信服力。寫的人沒把握, 看的人也不會很舒服。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從往屆看來, 會試一次就中的比例很低,多數人都要考兩三回,經驗這個東西也很重要。

衛成希望林舉人好好發揮, 對取中沒抱太多期待,想著順其自然。他活到今天學會了一個道理,很多東西你可以追求但不能強求,反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倒黴的人也不會永遠倒黴,很多事冥冥之中有定數的。

他心態一貫好,應試的林舉人就沒這麼輕鬆,連著三場下來,林舉人出考場時都是很虛弱的狀態,回去休息了幾日才補回來一些。他跟著去了衛家,那天衙門休沐,衛成正好在家,在考校硯臺。

看林舉人過來,衛成讓硯臺喊人,喊完打發他自個兒練會兒字。把兒子安排好了之後,衛成請同窗舊友坐下,包括遊先生在內他們三人聊了幾句。

說的就是這屆會試。

在科舉改革之前,很多文官會避嫌,放榜之前他們不會隨便同考生往來。現在不一樣,負責閱卷的考官全給隔離了,甭管外頭議論成什麼樣他們都聽不見,這就可以隨便說沒關係。林舉人說起考題,題目其實比較開放,可切入的點多,適合考生發揮。衛成想了想自己可能會怎麼做,問林舉人怎麼破的題?

林舉人大概說了說,遊先生聽著感覺不是很好,他甚至懷疑起自己對林舉人的判斷,沒想到對方會做這樣一篇文章。

衛成也在疑惑,林舉人這表現和他記憶裡對不上。

“我記得林兄以前不是這路數。”

林舉人講,他聽說主考是激進派。

人家說得還很有道理,說皇上非常年輕,會比較欣賞鋒芒畢露那種人,受他重用的比如右通政衛成就是個激進派。皇上任命的考官自然也是這路數,讓他們寫文章的時候不要一團和氣,鋒銳一點,得有批判的眼光。

這些考生又不瞭解主考官,聽著覺得很有道理,就信了,真有不少人朝著那方面靠。

說起來皇上是挺欣賞能提意見的改革派。

但你得有那格局,強行激進容易變成雞蛋裡挑骨頭,真正的問題沒發現,卻在細枝末節上斤斤計較,這種格局小眼界低婆婆媽媽的挑剔文章哪個主考都不會喜歡。

更別說這屆考官其實也不是什麼激進派,衛成當日的遭遇給皇帝提了個醒,最近兩屆主考官都相對中庸,主考官什麼文章都能看,不用你刻意去附和討好。

在考生之間傳瘋了的就是個假消息,相信並且決定強行往那邊靠的,十有八/九要落榜。

“不是告訴林兄,寫自己拿手的文章,莫要去揣測主考心意?”

衛成這話讓林舉人心裡一咯噔。

問他怎麼?

“像這種能落到實處的題目,是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可激進,可保守,也可居中調和。選哪種都可能做出精妙絕倫的文章,關鍵是點得抓對。林兄這些觀點,我聽著不太正。”衛成大概說了一下他的想法,如果是他去考,會從哪裡破題,如何展開,怎麼舉例論證……聽他說來遊先生心裡就舒服多了,邊聽邊點頭,同樣是改革派的眼光,這個格局比林舉人大多了。

讓衛成點破之前,林舉人沒覺得有很大問題,甚至感覺自己做了篇不錯的文章,這兩天心裡飄飄悠悠的。

聽衛成說完,他心涼了。

後來那些開解的話林舉人都沒聽見,走出衛府的時候他人是恍惚的。林家嫂子本來也是滿心期待等著會試放榜,結果距離放榜還有段時日,男人已經消沉下去,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不該投機取巧,想著要在觀點上討好主考,結果反而暴露了短處,這場恐怕砸了。

“還在閱卷,咋就能肯定砸了呢?”

“我去了衛家,衛老弟和他府上那個先生都不看好,覺得我觀點不對。觀點要是出了問題,考官看不到細節就能給我否了。”

林家嫂子抱了最後一點希望,說沒準主考會喜歡?

眼下也沒別的想頭,只能盼著主考眼瞎,他們沮喪的等了一段時間,會試放榜,他果然榜上無名。因為已經有心理準備,當下其實沒太失落,反而有種“果真如此”的感覺。他想著下屆再來,下回不能再盲目跟從,還是要寫自己拿手的文章。

本來到這裡,林舉人就可以準備收拾回鄉了。

誰知道放榜之後沒兩天,讓他聽說一件事,因為很多寫激進文章的都沒取上,就有人產生了懷疑,變著法去查證了。結果又傳出一個說法,之前傳得沸沸揚揚那些全是放出來的假消息。落榜的有很多就不甘心,有人知道林舉人同衛成有舊,請林舉人去跟衛成說說,不得把使壞坑人的抓起來嗎?

林舉人去說了,衛成說這不由他管。

通政司本來就不是查案的衙門。百姓上衙門告狀,衙門冤了你,你不服氣,這時才能來通政司申冤。平常打官司應該上順天府,不過這事順天府也不太會管,因為按照林舉人的說法,是有人合理猜測覺得皇上欣賞改革派,他任命的主考官應該也是改革派的,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其他人相信了,衙門不可能把分析猜測的人抓起來問罪,除非能拿出鐵證他是存著害人之心有意在散佈謠言,能證實的話性質就變了。

不過又沒出舞弊案,朝廷不會安排重考,這一榜難有變動。

站在皇上的立場,連這種鬼話都能相信,並且真的投機取巧去迎合主考,這樣的舉人落了榜他也不覺得可惜。自己不長腦信了沒經證實的傳言,也怪不著誰。

衛成沒說這麼難聽,不過他也沒替林舉人可惜多少。當初是勸過的,他不聽,做出那個決定的時候結果就可以預見了。錯誤的選擇要換來好結果,除非你有非常強勁的實力,既然沒有,落榜不冤。

林舉人失魂落魄離開的,比起他,唐舉人考得好像還不錯,哪怕是頭一回應會試,也排到了七八十名上,順利拿到應殿試的資格。

聽說林家夫妻準備回鄉,姜蜜琢磨著是不是該安排一桌請他們吃個飯,這一走下回見面還不知是什麼時候。建議是姜蜜提的,吳氏安排的,衛成負責去請,回來告訴家裡林舉人病了。

之前好好的,雖然有些失落,他還是接受了落榜這個結果。後來聽說放出來的是假消息,人就有些不是滋味,有些事就不能反覆去想,越想越難受。本來他們在京城待著就有些不適應,這邊冬天太冷,春天又幹,夫妻兩個雖沒生病,還是不太舒坦。本來就不舒坦,這一個情緒爆發人病倒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衛成過去的時候大夫已經看過,開了藥。

衛成讓他別去想,就當是個教訓,以後遇上類似的事總不會上當。林舉人點頭應了,心裡還是過不去。

他比衛成年長,如今還一事無成,雖然有舉人功名就能在地方上某個官職,可全國那麼多舉人,卻沒那麼多缺。進士出身才容易謀官,舉人除非家底硬,否則真的太難了。

他雖然是府城人士,也就是尋常人家,家裡幾乎不能給他助力,憑現在要謀到官身機會渺茫。

外面有些落榜舉人還在鬧,到底沒掀起多大浪花,林舉人喝了十天半個月的藥,養好身體之後應邀去了衛府,同衛成一家吃了頓便飯,後來沒幾天,他們夫妻就還了院子收拾行囊回鄉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