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加工和攝影

感覺到李武已經離開,李鑫也是理會,繼續自己的設計繪圖。

在自己的理解中,卡片刀除了最基礎的哪幾項功能,其他的作用沒有想象的大,也就是在應急的時候使用一下,平時還是專門的工具更加方便,主要的作用還是為了個性和酷。

對於款式的設計,李鑫只能仿製記憶中的樣式,具體適不適合這個時代的風格就看運氣了。

而且設計卡片刀的初衷是為了建立加深自己的設定,而不是為了加工銷售。

只要自己做出來的集中款式具備申請專利的屬性,那麼自己就算是達到了目的。

原本李鑫沒有想到申請專利這回事,剛剛錢律師的到來提醒了李鑫。

以後自己不是只在香港一個地方,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是自己遨遊的舞臺。有什麼比童年時期就擁有一項國際專利更能為自己的人設背書的呢。

就算是這項專利沒有那麼的賺錢,甚至是白交專利費,只要李鑫設計的不是奇葩的鬼畜專利,那麼對於李鑫的高智商就是一個無形的背書。

第二天上午,李鑫拿著畫好的幾張圖紙正要出門。

發現李武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無聊的啃著蘋果,看他的狀態貌似已經恢復了不少,就是神情間還有些疲憊的感覺。

對著李武招呼道:“二叔,圖紙我已經繪製好了,現在要去工程系的車間製作樣品,你要一起過去嗎?”

李武將手中的蘋果放下,對著李鑫道:“我估計沒辦法幫你製作樣品,現在的狀態操作機床有些不合適,再說我也不會機械加工,你可以把圖紙給吳胖子,那家夥最喜歡做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李武經過一夜的休息,狀態已經恢復了很多,最起碼智商已經恢復到了水平線以上。

大腦的運算空間估計已經空閒出來了一些,不會像昨天那樣的放飛自我。

李鑫想了一下,還是想讓李武出門走走,外面的環境要更適合李武的恢復,於是道:“這是我第一份設計,我想自己親手製作出樣品。而且吳大哥最近在忙著做論文,應該沒有時間幫我加工樣品。”

李武想了一下道:“你確定自己可以操控機床?”對於李鑫的話,李武還是能理解的,只不過對於李鑫能否使用車床將樣品製作出來還是表示了懷疑。

倒不是懷疑李鑫是否會使用車床,而是對於李鑫身體條件的不信任。

畢竟這個時代的車床除了電源和一些簡單的控住開關外,大部分是加工師傅手工操控了,和後世那種輸入圖紙就能自己加工的數控機床是兩種東西。

李鑫點頭道:“我設計的卡片刀只需要簡單的裁割和穿孔,沒有什麼複雜的工藝,只要將材料固定好,注意角度和轉速,還是沒有問題的。”

卡片刀的製作工藝很簡單,將厚度適合的材料裁剪成需要的大小,一般根據設計的比例和尺寸,大部分是皮克牌大小。

然後在將需要打孔和鏤空的地方畫在上面,將裁剪好的毛胚固定在打鑽機的平臺上。

打鑽機是一個類似手壓機的造型,只不過訂壓頭變成了一個告訴旋轉的鑽頭。

透過槓桿把手,將鑽頭向下伸展,一般只要下壓的速度不是很快,同時保證降溫的冷卻油,操作還是很安全和簡單的。

李武還是有些不放心李鑫一個人去車間,無論李鑫多麼的聰慧和成熟,但是八歲的身體在哪裡放著,相對於動輒一兩米的鋼鐵機器,李鑫還是顯得太弱小。

對著李鑫道:“你稍等一下吧,我陪你一起去,正好可以幫你攝影留念,畢竟這是你的第一項設計發明啊。”

李武沒有直接反對李鑫操作機床,畢竟作為一個化學系的藥劑宅,對於機械類的車床還不是那麼瞭解,想跟著看一下是不是有危險。

如果危險在可控範圍內,李武還是不打算阻止李鑫的親自操作,畢竟親手將自己設計的東西一點點的製造出來還是很有意義的。

到儲物間將相機和膠捲拿上,想了想,李武又回去將手持攝像機也拿上。

既然要拍攝了,那麼無論是照片還是錄影都要保留一些,小鑫的第一項發明無論成功與否都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看著李武肩上挎包,胸前掛著照相機,手裡拿著老款的手持攝像機的專業樣子,有些不知道說什麼。

難道二叔的腦子還沒有恢復嗎?還是這次的大腦疲勞讓他具備的逗比屬性。

不過看李武有些興奮的樣子,李鑫也沒有說什麼,就當是幫二叔進行大腦恢復了。

兩人來到工程系的車間時,裡面並沒有幾個人,還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沒有注意這叔侄兩人的到來。

現在距離春節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學校其實已經放假。

留校的學生和教授並不是很多,除非自己的課題需要驗證或者論文需要修改,不然的話很多人還是更願意回到家裡陪家人,而非是在學校。

進入車間,李武的攝影機就開始了工作,不停的拍攝著李鑫和四周的環境。

李鑫見李武並沒有妨礙到自己,也沒有理會,還是一臉平靜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將手中的圖紙放在工作臺上,李鑫開始到材料室尋找自己需要的鋼板。

不需要很厚,只要具備強度和一定的韌性就可以。

將一塊厚度在三毫米左右的小塊鋼板放在小拉車上,李鑫又打量了一下材料室,沒有發現更合適的材料,就拉著小車向工作臺走去。

李武跟在後面,原本還想幫李鑫將鋼板拿到工作臺,看到材料室的小拉車,李武就有恢復了一個攝影師該有的狀態,安靜攝影,不干擾,不多嘴。

藉助工作臺上的滑輪,李鑫輕鬆的將一尺平方的鋼板弄到的工作臺上,看到李鑫使用滑輪時,李武原本準備幫忙的想法頓時熄滅。

看來這些機械宅是將各種工具利用到了極限啊。

其實這都是被逼迫出來的,工程系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宅宅的書呆子,對於健身和社交算是除了化學系最弱的。

平時搬運材料和器械時又沒辦法找其他系的人幫忙,自己的身體條件又不允許自己充當大伴蒜,只能利用自身所學解決問題。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除了麻煩些,還是很有效的解決了工程系缺乏肌肉男的問題。

將鋼板平放在桌面上,因為只是繪圖,所以也不需要固定。

拿起旁邊的繪圖工具,對照著圖紙臨摹,因為尺寸圖案都是現成的,所以繪製的速度很快。

十幾分鍾的時間,七個不同尺寸和造型的圖案已經繪製好。

其實一平方尺的鋼板能繪製的造型不止這麼幾個,如果只是製作七個樣品會顯得有些浪費,但是,我有錢,我高興。

何況一塊鋼板值不了幾個錢,而且只是製作樣品,又不是成批生產,浪費一些是正常的,現在考慮的是保證樣品的品質,節約材料是後期要考慮到。

將繪好圖案的材料固定在切割機上,再三確認鋼板的固定情況,李鑫才開啟電源。

隨著機器的運轉轉動,李武在旁邊也有些緊張起來,看著李鑫帶著護目鏡,操作著機器切割鋼板,李武老是擔心鋼板崩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可能就是隔行如隔山吧,就像其他專業的學生進入到化學系的實驗室一樣,老實擔心自己碰到什麼東西,引起大爆炸或者中毒。

為了安全,李鑫的切割是緩慢而繁瑣的,每切割下來一塊,李鑫就重新的固定鋼板和檢查機械的刀口,以保證不會出現意外。

半小時之後,原本平整的鋼板變成了七個卡片大小的毛胚。

李鑫等這些毛胚溫度降下來之後,開始逐個觀察上面的圖案是否清晰。

正常的流程應該是先切割出樣品的大致形狀,然後在切割好的毛胚上繪圖再加工。

這樣可以防止切割的時候導致繪圖出現破損,李鑫因為想提高效率,再加上每個圖形之間的間距都很大,就先繪製再切割了。

逐個觀察後,沒有發現繪圖出現破損和殘缺。

拿著毛胚向左邊的機器走了過去,下一步就是打鑽鏤空了,需要將中間的空洞打磨出來,因為很多的機器李鑫現在無法使用,只能用這種緩慢的笨辦法。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找人幫忙製作的話,圖紙和設計就有洩漏的可能。

雖然無法確認這種卡片刀在這個時代的價值,但是也可能會讓自己的計劃出現意外。

自己動手雖然緩慢,但是省在安全和保密。

使用打孔機鏤空,用銼床製作鋸齒和修型,中間雖然回到工作臺重新計算和繪製圖案,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順利的,最後再使用打磨機處理細節毛刺。

七個不同樣式和功能的卡片刀就新鮮出爐了。

李鑫滿臉的笑意,有些炫耀的對著李武比劃了一下手中的樣品。

能一點點的將圖紙上的東西在現實中實現,特別是全部都是自己動手的時候,那種成就剛會然人幸福。

李武也是開心的使用攝像機將這一刻記錄了下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