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投資

九月,廣州還是一如既往的炎熱,亞熱帶季風氣候讓這個城市一直處於溫暖的懷抱,特別在夏天的時候,這種溫暖已經到了讓人汗流浹背的狀態了,不過在這個炎熱的天氣,還是有著一群穿著講究的白人來到這個城市。

八零年算是國內轉折的開始,在這一年,鄧公提出了要主抓三件事,第一件,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第二件,臺灣迴歸中國,實現祖國統一,第四案件,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

這三件事情對於國內以後的發展有著難以估算的影響,先說第一個,在國際事務上反對霸權主義,這從某種意義上算是正式在國際上發表了中國的意見和聲音,在有著東風核武以及常規軍事武力展示的情況下(越南戰爭),讓中國有了可以在兩個超級大國中間獨立出來的資格,可以說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美蘇正式將中國放在了同一水平線上進行對話,一邊防備中國,一邊拉攏中國,防止中國倒向對方的懷抱。

第二件事情雖然一直到李鑫重生的時候都沒有解決,但是臺島只是一個關於領土主權的一個宣言,要知道,在八十年代,遊離在祖國之外的不單是臺島,還有著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地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鄧公發表了講話,確定了祖國領土統一的基調之後,哪怕臺島一時間回不到國內的懷抱,但是香港和澳門是一定會按時迴歸到,英國再多的藉口和理由也不能阻止國內恢復領土主權的行動,連另一個政黨統治的臺島都要保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要是香港敢喊出獨立,那麼這些從戰火中起家的領導們不介意和英國來此硬碰硬。

第三件事情,四個現代化建設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畢竟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基本已經完成,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雖然在個別技術上面還無法到到國際領先,但整體上來說,幾十年後的中國已經有了爭奪地球一個的基本資格了。

當然,那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現在的這個時代,國內還在為追趕世界而努力,而今年,在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透過了一項特別的條例,也是這個“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讓深圳成為了後世那個領無數人矚目的經濟特區。

也是在這一年,中央正式批准廣東和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做事,讓對外開放成為了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讓國內原本的計劃經濟摻入了市場經濟。

在廣州的一處辦公室內,廣東省負責經濟的主要領導正在接待來自香港的客人,在確定對外開放的國策後,經濟發展已經被重視了起來,而這些能給國內帶來國家急需外匯的商人們,也成為了備受重視的人群。

和前些年那些愛國華僑的投資還有些不同,在八十年代之前,很多海外的華僑對於國內的支援很多時候是不遺餘力,不計得失的,國家每年都會接到海外的投資和捐款,在確定了對外開放後,那些投資和捐款也多了一些,但整體上來說並沒有對於將要開展的特區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畢竟大多數的資金和資源被那些不瞭解國內的商人所掌握,所以很多人都處於一個觀望的狀態。

現在,這些來自美國的商人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千金買馬骨,要想真正的對外開放,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用國外的資金幫助國內發展緊急,那麼就得讓那些追逐利益的商人嚐到甜頭,看到利益。

按照這個商業代表團的說法,他們要在國內投資建廠,準備在國內建立一家大型的製藥公司,利用國內出產的植物製作初步的藥品原料,給歐美等醫藥廠家提供足夠的原材料。

這是政府所需要的,八十年代初,那些下鄉知情的回城,讓本就不是很多的工作崗位變得更加稀少,很多回城的知青都處於待業的狀態,這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多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成為了不穩定的源頭。

一個新的,可以解決一定就業崗位的工廠,那是政府所迫切需要的,這種來自國外投資的工廠,和國營的工廠不同,不需要國家幫幫處理各種問題,無論是原料還是加工銷售,都是自己處理解決,可以說是目前國家最為喜歡的一種,當然,前提是能按時交稅,同時給工人發下來足夠的工資。

辦公室內,屋頂的風扇不停地旋轉著,而坐在會議桌兩邊的人則是透過翻譯進行著友好的交流,作為主抓經濟建設的領導,王愛國一邊示意秘書做好會議記錄,一邊對著會議桌對面的史密斯道:“史密斯先生,對於你們的投資我們是歡迎的,不過還是想要瞭解一下你們具體的投資專案,要知道,我們國家的主題經濟還是處於計劃中,一些行業目前還沒有對於民營開放。”

這件事情是需要提前說清楚的,雖然現在確定了對外開放政策,同時也歡迎國外的資金來到中國進行投資,但那些行業可以投資,那麼行業不能涉及,這也是有講究的。

就像是關於軍工,石油,通訊傳媒等等,這些較為敏感的行業,在冷戰的這個事情,除非是同盟國,或者是有著特殊關係的國家,不然是很少接受國外的資金投資的,就像是後世,為美軍提供一些尖端裝備技術支持的公司都是不接受國外資金的,除非是國會允許或者經過情報部門的稽核篩選,不然就算是讓這些公司倒閉也不會讓那些來自國外的資金涉及到這些敏感的行業中。

“王先生,關於這方面請你們放心,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我們看中的是貴國的原材料,想要在這裡進行一些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和粹煉,以方便我們在歐洲和美洲的醫藥公司,要知道,現在醫藥行業的競爭還是很厲害的,加上我們的醫藥公司成立時間不長,沒有合適的原材料,很難和那些老牌的醫藥公司競爭。”

史密斯並沒有在意王愛國的話,自己過來並沒有想對這個古老的國家做什麼不好的事情,約翰老大可是交代的明明白白,投資建立醫藥公司,從中國收購原材料並進行初步的加工,然後將萃取出的東西運往香港,進行二次加工,再透過無聲者的運輸渠道運送到歐洲和美洲銷售。

自己是銷售毒品的,又不是間諜,來你們這裡也只是看中了你們這裡可以提供大量的麻黃鹼原料,還有進行一些精神類藥品的原料生產不會引起歐美國家的主意,既沒有進行間諜破壞,也沒有在你們這銷售毒品,有必要這麼警惕嗎,你們不是說對外開放,歡迎投資嗎,現在這是啥情況。

雖然中國已經對外開放,但是多年養成的反間諜意識,以及對外國人的警惕一時間還是難以消除的,你不能要求一個從小接受階級鬥爭以及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人在接到政策改變時就隨即改變吧,意識方面的改變也是需要時間的。

王愛國也不再多說什麼,反正所有要投資的公司和專案都會有專人進行稽核,也不怕這些外國人使壞,而且政府也需要進行一些投資試點,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習慣了計劃經歷,突然進行部分市場經濟,很多東西都沒有經驗,而且國內的很多技術和裝置確實落後於國際,有著外國人的投資,也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

“不知道史密斯先生,你們公司有沒有具體的投資方案,如果有需要我們做配合的,我們會全力配合。”王愛國一邊說,身邊的那位做著會議記錄的秘書一邊進行同聲翻譯。

史密斯聽完後,想了一下道:“我想先對這邊的情況做一個考察,要知道,我們需要確定一些藥材的原材料情況,以及這邊的招工情況才能給出詳細的投資計劃,如果你們允許多話。”

“當然允許,這有什麼不可以的,我回頭就讓人安排,不過史密斯先生最好能先確定需要勘察哪方面的原材料,要知道,我們的國土還是很大的,在藥材種植方面,全國各地都有一定的分佈,要是一一看過來,那需要的時間就太長,要是耽擱了貴公司的計劃就不好禮。”王愛國還是一臉和善的說著。

對於主動聯絡上門的這些外國人,王愛國總有著一種對方目的不純的感覺,但是對方給出的理由並沒有什麼不對,加上對方已經將一部分資金轉移到了國內,五百萬美元的資金已經變成了國內的外匯儲備,這種還沒有確定是否投資已經將資金轉移到國內的做法更加讓王愛國疑惑了。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李鑫雖然是從後世重生到這個時代的,但李鑫後世經歷的時間段是從九十年代往後,八十年代的事情李鑫只是聽一些年長的人提起過,再有就是從網路或者電視上瞭解到的一些皮毛。

只知道八十年代改革開發,但具體的時間段和情況李鑫就不清楚了,至於約翰,在李鑫下達要在中國建醫藥廠,並進行麻黃鹼的初步加工和粹煉後,就直接按照李鑫的吩咐,讓史密斯開始著手這方面的準備了。

這個時間段,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瞭解非常的少,不要覺得後世朝陽區群眾很厲害,這個時代的居委會大媽,甚至是看門的老大爺等等,對於國外的人防備都非常的厲害,大家還保持著建國後和特務做鬥爭的狀態呢。

約翰雖然是從情報部門出來的,但對於中國的國情也是一知半解,李鑫吩咐了,那就按照自己老闆的吩咐去做就行了,而且還一定要達成李鑫所需要的結果,精神力的催眠洗腦可不是開玩笑的,聽從李鑫的命令已經變成了約翰他們的本能,所以才會發生還沒有做出投資計劃,就已經將需要的資金準備好的情況。

現在的深圳雖然被劃為了經濟特區,但是經濟特區剛剛成立沒有多久,一切還處於萌芽的狀態,後世的工廠和公司都還沒有建立,深圳市區周邊都是一片荒蕪,對於建廠的地址王愛國並沒有提及,只是讓史密斯他們確認需要考察的原材料產地,這樣方便後續的安排。

在史密斯他們進行投資交流的時候,在香港,一家大型的移民中介公司也正式的掛牌成立了,名義上,這家移民公司是用於解決移民用工問題,就是類似後世組織國內閒散勞動力出國打工一般。

只不過這個時代還沒有這種成規模的勞務公司,而李父需要的也不是這種勞務公司,他需要的是讓這些輸送到澳洲的技術工人永久性的停留在哪裡,而不是在哪裡掙錢後返回香港或者國內,當然,這種移民政策不是李父一人可以決定的,主動權掌握在澳洲移民局的手中,好在這個時間段,澳洲對於外來的技術性移民還是很歡迎的。

地廣人稀,人口出現負增長,很多小型承認缺少基礎性的技術工人,這都是澳洲政府面臨的情況,在李父使用一定的現金以及支票和那些移民局的工作人員交流後,一條香港和澳洲的綠色移民通道算是正式建立,都是屬於英聯邦的管轄地區,地區成員之間的移民並不會受到太多的管束,這個不是漏洞的漏洞被李父利用了起來。

只要控制好每次審批和辦理移民的數量,或者將那些辦理移民的官員徹底的擺平,那麼就可以在澳洲政府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完成自己之前的一些移民設想,在澳洲的中北部,建立一個華人的聚集地,甚至是一座屬於華人的城市。

移民公司雖然成立,但是歸屬權並不在李父的名下,這是和那位首長進行溝通後的結果,畢竟李家很多的生意都在香港,雖然這種暗中移民的情況一但被發現,無論公司是否在李父名下區別都不是很大,但國家對於李父的保護和回旋餘地卻多了很多,所以這家移民公司被註冊在一名叫做張芳芳的美籍華人名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