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香港大學的生活和探路

香港大學又稱港島大學或港大,被譽為亞洲的常青藤,1910年正式註冊,幾經波折才在1912年正式開學,應為當時西方國家爭相在中國成立學校,以達到改變華人思想。

當年在廣州和香港一些華人家族的努力下,當時的英國港督盧鴨同意了在香港開辦大學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列強競爭,讓中國的精英人士更加的認同英國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對華人家族和勢力的妥協,增加高級人才的培訓。

國家貧弱,當年有遠見的華人家族不會放過任何可能增強實力的機會,更何況是可以直接學習西方的先進知識。

剛剛成立的香港大學無論是生源還是師資力量都很薄弱,第一屆的畢業生僅有28人,還要算上五個榮譽畢業生。

可謂是人丁稀薄,很多人都不是很看好港大,包括哪些支援港島大學簡歷的華人家族。

只要條件允許的,還是會將家族子弟送往歐洲留學,送往港大的學生除去一些非嫡系子弟外,還有很多家生子。

而且當時的港大教育也主要是理工技術為主,可以說培養的大多是技術性的人才。

無論是當時的港英政府還是華人家族,都有意將港大變成家族的中層人才培訓學校。

這種情況,直到1948年,大量華人家族移居香港和中南亞,同時戰後的歐洲各國都是處在混亂中,為了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訓,眾多家族開始對香港的教育不惜血本的對港大進行投入。

這些有著多年傳承的家族都知道教育和知識對家族的重要程度,從那時候起,香港大學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

校園的教育環境得到改善,教育器材也快速度補充,很多的歐洲的大學教授被高薪聘請到港大任教。

生源更是增加了幾十倍,眾多家族的後輩子弟前往大學學習深造。

李鑫的爺爺也是在那一年帶著李玉在香港安家。

作為傳統的潮州商人,李鑫的爺爺深知在外同鄉的重要性,透過以前的舊相識和關係加入了潮州商會。

並將大部分家財投到了房產和製藥工廠上面。華人的力量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向香港的各個權利階層滲透。

李武的公寓就在大學的校園裡面,在邊緣的位置。

原本這個位置的公寓樓房並不是在港大的校園裡面,港大經過幾次校園的擴建,逐漸向四周擴充套件,在幾大商會的支援下,把周邊的公寓和建築囊括其中。

公寓內部雖然也是偏歐式的裝修風格,不過在李鑫看來,這種風格有些類似後世的極簡北歐風。

簡單實用的傢俱,趨向於一色的室內裝修,為數不多的幾件裝飾品還是牆上的地圖和放在窗臺上的植物。

公寓是半複式的,上部分是三間臥室,下半部分是半開方式的廚房和客廳。

三個房間中,李鑫的臥室已經被過來的女傭提前佈置好了,另外兩件,一件事叔叔李武的臥室,另外一間被李武改成了簡易的化學實驗室和書房的結合體。

平時李鑫會在校園裡面溜達和鍛鍊身體,李武在最初幾天之後,就對李鑫放羊了。

李鑫有時會在化學系聽課,有時會跑到法學院旁聽。

很多教授和學生也慢慢認識了這位住在校園內的天才兒童。

這也是李鑫故意造就的現象,這個年代還沒有電話和傳呼機,找人遠沒有後世方便。

校園裡面亂轉的李鑫就是要給人一個印象,喜歡亂轉。

這樣在以後外出時,有人找不到自己也就不那麼讓人懷疑,方便自己離開大學校園。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和觀察。

李鑫覺得可以開始偵查行動了,家裡女傭一般在週三和週日的下午過來打掃衛生和整理房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武最近跟著導師沉迷在實驗室之中,經常性的在實驗室休息,或者深夜或者早上的回到公寓,沉迷於實驗狀態的李武對外界的事物不是很關心。

經常會將李鑫的存在忽視掉,不過這對李鑫來說是個非常好的訊息。

中午吃飯的時候,李武告訴李鑫說最近兩天實驗室有一項重要的試樣,這兩天回家的時候可能會很晚,讓李鑫早點休息。

也有可能這兩天就在實驗室休息不回家了。

這對李鑫來說就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對自己的外出更加的方便。

在簡單的和李鑫交流後,李武簡單的吃了些東西,就拿起揹包匆匆的趕往教學樓的實驗室了。

在確定李武出門後,李鑫上樓更換了衣服,將自己的小揹包整理了一下。

將需要的工具依次擺放整齊,然後也出門向外走去。

這是李鑫這輩子第一次獨自接觸這個陌生到社會,香港大學位於香港島的東北角,也就是太平山一代。

這裡是典型的富人區,無論是在四五十年代還是雷洛在位的時候,這邊的治安一直是全香港地區最好的。

就像歐美國家的富人區一樣,警察巡邏的密度還有對流動人員的管控都是其他地區很難比擬的。

平民階層很少會來到這個區域,有一層人工的階級屏障阻攔著兩個階層的接觸和交流。

在大學周圍的平民會經常受到巡邏警察的盤問和審視,居住在這個區域的居民多數有著自己的私家車,街上的行人並不是很多,不過距離這裡不遠的地方就是中環了。

哪裡是香港最繁榮的商業街,很多其他區域的居民和白領會來到這邊消費和娛樂,這邊的公共交通和電車還是很方便的。

這對現在的李鑫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大大方便了李鑫的出行和隱蔽。不然無論是一個孩子開車還是找人力車都是一件引人關注的事情。

在治安重點管控的香港島是沒有黑社會的,因為沒有勢力可以在這邊生存。

作為英國政府的傳統勢力管轄範圍,這些年眾多華人勢力對這邊的試探都被擋了回去,除非是正規的商業投資。

前些年雷洛制定規則的時候還被來自英國的警隊高層約談,香港島不允許撈偏門的勢力存在。

這裡是港英政府的門面,也是英國的底線。

往返於九龍的電車和巴士速度還是很快的,一米三的身高加上成熟的打扮和揹包,讓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常見的中學生。

往返於九龍和香港島的電車半小時一班,前往中環購物遊玩的人很多,所以電車總是很多人,擁擠的就像沙丁魚罐頭。

小小的李鑫根本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反而李鑫要防止自己唄人擠死,每次都利用靈巧的身體躲在夾角中。

根據幾次李鑫的計時測速,在避開高峰期的情況下,來回只需要一個鐘頭,加上李鑫為了不引起路人關注的一些繞路,前往九龍活動的來回時間需要留出兩個小時。

九龍的繁華只是稍微遜色於中環,中環是富人區的商業街。旺角就是平民和白領的集市,這裡打消費雖然遜色於中環,但是總消費量卻超過中環。

繁華的旺角也造就了罪惡的滋生,以前這裡是社團爭搶的熱點。在雷洛制定了規矩後,街面上穩定很多,安穩點緩解和街道促使了很多小商販的興盛。

十幾年的積累,很多勤勞的商販都小有身價,特別是做作坊貿易的。有錢就變壞,這話雖然不全對,但也有一定道理。有錢之後收到的誘惑要比以前多很多。

那些撈偏門的也是看人辦事,一個窮鬼無論如何壓榨,也就那麼點油水。

壓榨的太厲害還容易魚死網破,為了那點利益不值得。而一個小有身價的小老闆就不同了,無論是油水還是風險都是剛剛好。

旺角的黃賭毒一直是香港最煩榮的,這裡也一直被稱為黃金區。這裡每個月產生的利益,都夠養活半個警隊的。

李鑫把目標選在這一片就是看中這邊複雜的環境和便利的交通。

大量的流動人員方便李鑫的隱藏,複雜的街道便於行動和躲避。眾多的粉檔賭檔方便選擇和下手。

現在需要考慮的不是目標的背景,而是對那個目標下手最安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