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搬出去住

又一次臨近過年了,今年港英政府在麥理浩上位後,就開始大力推行西方節日,原本華人最重視的是春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將春節當成新年的第一天,在新人港督上臺之後,開始利用輿論媒體造勢,同時透過了聖誕節和元旦為法定假期節日。

並且在學校將英語定位主要語言,將原本屬於必修的國學課比例進行減少,增加了很多新式的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教育為主。

這也是今年李父同意李鑫在家自學的原因,一方面是李鑫的天資聰慧,遠遠超出正常的兒童。

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現在所推行的西式教育,這種教育體系出來的學生和人才,他們的思維模式肯定和受到的傳統教育是不同的,會更加的貼近西方而非華人。

看懂這項政策的不止李父一人,但是都是無力改變。這是港英政府在實行他們合法的統治權。

赤裸裸的陽謀,人在屋簷下不低頭,在別人的統治下就要接受被人的管束和擺佈。

元旦的節日被政府組織的很是隆重,無論是假期還是給港島居民的福利,在這一天都是多多的,算然過了這幾天還是一如既往,好歹讓市民對這個原本不重視的節日有了期待。

元旦,李父的公司被政府強制放假一天,同時要求給員工發放福利。

這天的李父難得閒置在家,就坐在二樓的書房裡獨自飲茶。

以前李父是沒有喝茶的習慣,從雷洛退休時送給李父一把把玩多年的紫砂壺之後,李父就漸漸開始有沒事泡茶飲茶的習慣。

雖然剛開始泡茶的技術還是有些生疏,幾個月下來,浪費了數斤的好茶葉,原本生疏的泡茶手法也逐漸進化為飲茶老手。

剛剛對模型進行毀屍滅跡的李鑫回到二樓,看到李父在書房飲茶,回房間換了身居家裝就去找李父了。

在門口輕輕的敲門,裡面傳來李父的聲音:“請進。”

將視線從手中的紫砂壺移開,看到是李鑫進來,李父不禁笑了起來:“小鑫,有事嗎?”

李鑫進門後來到李父的茶桌對面,坐在一個木墩上面:“爸爸,我過年後想去叔叔哪裡住。”

李父明顯沒想到李鑫的想法:“為什麼呢?在家住的悶了,還是想叔叔了?”

李武在五月份就搬到香港大學旁邊的公寓居住了,原因是這個學霸已經將大學所需要的理論知識自學的差不多了,現在所差的就是儀器是操作和化學實驗。

還有很多的問題是自學無法解決的,只能請教學校的教授才行。

現任的香港大學校長黃松,是李家的世交叔父,和李鑫的爺爺關係莫逆。

一直痴迷化學的黃松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本來是準備歸國的,激烈的內戰打消了黃松歸國的想法,在香港停留一年後就前往了新加波,當起了化學教授。

本來痴迷於教育和化學的黃松已經成為新加坡南洋大學的校長。

接到李父的訊息,黃松回到了香港,在各大商會的支援下,成為了香港大學的校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港英政府教育改革的反擊,同時也是一種政治妥協,港英政府拿到了中小學的教育管理,那麼作為大學的教育就要對華人做出妥協。

很難說是哪方面佔據了優勢,只能說各有利弊。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會親近西方的思維,而高階的教育資源開放對華人的好處也不小。

利弊只能看立場和站位了。

在李家做客的那些天,黃松和痴迷化學的李武經常交流,驚歎於李武的天才,同時在成為香港大學校長的第一天就對李武發出了特招邀請。

準備招收李武為香港大學化學系的學生,不過被李武拒絕了,一直有著低調為王習慣的李家,很少喜歡出風頭和拋頭露面,只是選擇了在化學系旁聽。

反正大學的課時管理不是很嚴格,經常會出現生面孔聽課。成為香港大學學生還是自己考試最好。

為了方便學習新的知識,李武就在學校旁邊的公寓住了下來,最近幾個月經常不回家。

這也是李父問李鑫是不是想叔叔了。

李鑫:“很久沒見叔叔了,爸爸也經常不在家,福伯和芳姐有很多問題無法回答我。最近學習的進度好慢的。”

李父看著兒子有些感慨:“爸爸幫你找一個家庭老師好嗎?這樣你有問題就可以問老師。”

李鑫只是搖了搖頭,開玩笑,那樣我還怎麼出去收割思維力,那不是被看得更牢固了:“不用找老師,叔叔就是最好的老師,之前你請的那個老師很多問題都不懂,還經常問叔叔。”

李父想到去年給李鑫請的那個外語老師,不禁有些無語,自己兒子學習的能力太強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英語的學習已經開始口語化了,同時對醫學和化學開始著迷,經常問的英語老師無法下臺,還需要李武幫忙解圍。

最後老師堅持了一個月就有些頹廢的辭職了:“可是你去了叔叔哪裡,就沒人照顧你了。你的食物,衣服還有房間都需要自己來處理了。你叔叔可沒有時間照顧你。”

對於兒子出去住,李父還是有些擔心的。

關於這個問題李鑫早就做好了準備:“我現在可以照顧自己的,最近兩個月,我都是自己收拾的房間,自己做的飯,我想跟著二叔學習新的知識。”

李父想了一下,過了這幾天自己又會開始忙碌公司的事情,福伯和芳姐的年齡確實也不小了。

也快到了頤養天年的時間,再過多的操心也不是很好,再加上李鑫一直以來表現的聰慧和自理。李父有些心動了。

看到李父有鬆動的表現,李鑫又加了把火:“我想出去看看,想看看書本上的外面和真正的外面有什麼不同。”

李父聽到李鑫這句話,猛地一陣愧疚,貌似一直在忙碌,沒有時間陪伴李鑫外出遊玩過,不多的幾次還是開車匆匆而行。

再加上為了李鑫的安全,前幾年都是將李鑫放在家裡,不允許李鑫外出,這也是李鑫將後院改造成那種奇怪的情況沒人阻止的原因。

這個家已經成了兒子的小監牢了:“行,我這幾天和你叔叔商量一下。”

見到李父總算是鬆口,李鑫不禁開始高興,跑過去抱著李父的臉就是一口。

看著李鑫小孩子版的動作,感受到兒子的開心,李父才發覺,自己的兒子雖然很成熟,但也不過是一個七歲的孩子,這樣常年被關在家裡,時間長了對兒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本來還有些猶豫的心也慢慢傾向於李鑫的要求了。

春節,又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李武已經提前幾天從學校回來了。

雖然實驗室裡還有很多的試驗等待李武的處理,但是家人的陪伴更加的重要,很久沒見到大哥和小侄子了,也很久沒吃芳姐做的飯菜了。

除夕的晚上,李父開啟了一瓶存放多年的紅酒,看瓶身的字母和標識,應該是來自法國的瑪歌酒莊。

這是一個建立在1590年的悠久品牌,最初成立的是瑪歌莊園,而後來文明依舊的瑪歌城堡是拿破崙時期才建立的。

瑪歌酒莊的紅酒雖然不想拉菲那麼出名,但是口感卻獨居風味。那種獨特的果香味是很多紅酒難以比擬的。

將紅酒倒進醒酒器,然後緩步來到餐桌前,微笑著看著李鑫和李武在哪裡交流德語。

對於二人的天資早就見怪不怪了。

李玉自己也是天子卓越之輩,只是當年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間,不然現在也是學霸一個。

李鑫注意到了李父的到來,看著李父這一臉老幹部要談話的樣子,就知道肉戲要來了,有些小激動,這可是關係著自己之後能不能自由活動的談話啊。

李父來到李武旁邊坐下:“小武,我準備年後讓小鑫跟著你一起去學校住一段時間。”

李武有些差異,不過還是答應道:“好啊,不過怎麼突然讓小鑫去學校那邊住,我平時都在學校做實驗,可能沒辦法照顧小鑫的。“”

李父:“現在小鑫的自理能力可以,不用過於照顧,我主要是想讓小鑫多接觸一些人,這些年小鑫一直在家裡都沒有出過門。這樣對他的成長不太好。”

李武:“恩,也是,這些年小鑫確實有些孤單,跟我過去也好,平時他可以在校園裡玩,也比較安全,晚上我回去還可以輔導一下小鑫的學習。”

李父:“和我想得一樣,大學畢竟要比外面安全的多,再有就是小鑫的學習也不能耽擱,他和你一樣也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

李鑫在旁邊看著三言兩語就定下來的事情,激動的不禁開始咧嘴笑了。

拉拉李武的衣服道:“小叔,我還要和你一起去聽課。”

李武聽到李鑫的話開始笑了起來:“你現在聽課還有些早,不過我哪裡有很多的書,你先把那些書籍看完,看懂,老叔就帶你去課堂聽課。”

叔侄倆交流的時候,李父已經將醒好的紅酒拿了過來,一人倒了一些,李鑫也有自己的一個紅酒杯,裡面也被倒了少許的紅酒。

李父舉起杯子:“那麼為了我們家未來的兩個博士,乾杯。”

新年過後,李鑫拉著芳姐幫忙整理好的小行李箱,在芳姐和福伯不捨得表情中上了轎車。

坐在緩緩駛出家的車上,李鑫有種天高任鳥飛的喜悅感,也有一種對未知的恐懼感。

還有之中對接下來生活的期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