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樣的程度,再繼續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如同陳德貴說的,當年要不是74廠的領導們傲慢,現在根本就沒有691廠什麼事情,雖然691廠一直都是生產高性能的軍用晶片。

很多發展機會,只要錯過一次,就是錯過全部。

74廠一把好牌,最終打成了這樣,整個廠瀕臨破產,跟他們的領導團隊有著很大的關係。

換成別的企業,在市場業務好的時候,會拼命擴大產能,賺取更多的利潤,然後無論是引進更先進的技術還是自己開發更先進的技術,都不至於這樣。

晶片這塊,別說現在,哪怕是未來二十年,在國內,都不會沒有市場。

抱著金山,最終卻成了乞丐,怪誰呢?

“出了這口惡氣,終於舒坦了!”鄭宇成坐到車裡,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很快笑容就消失了,“可我怎麼感覺到心裡空落落的呢?甚至是有些難受,我應該高興啊……”

“因為無數企業錯過了成為行業領頭機會,有時候,機會只有一次。抓住了,就海闊天空,錯過了,屍骨無存。”

謝凱同樣沒有欣喜的感覺。

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無數企業,一直在演繹著這種戲碼——市場經濟,適者生存。

莫齊無法理解這一老一小。

撇嘴說道:“德性,你們完全就是小孩子的心態。專門跑過來出這口氣……”

“你是不知道,當年我們就靠那些晶片救命啊!”鄭宇成嘆了口氣,莫齊根本不理解這種,那時候,她還在學校呢,隨後又開口:“謝凱說得並沒錯,當年如果不是我們賭一把,把整個基地的前途都壓在他身上,哪裡有今天的404?你要知道,那時候,他才17!而基地好幾萬人……”

這種魄力,不是一般領導能有的。

“老鄭,咱們說句公道話,如果當年基地情況稍微好點,你們敢這樣幹麼?”謝凱一臉鄙視。

鄭宇成他們當年如何這樣幹,謝凱自己心中有數。

當然,他依然感激整個基地無條件地支援他。

“沒有如果。反正當年就那樣,工資拖了太久,大家活不下去了,即使你折騰不出個啥,結果也不會變化不是?”

鄭宇成絲毫不在意。

謝凱沉默。

能如同鄭宇成跟汪貴林他們那樣的領導,真心不多。

換成一般的企業,他們這完全是在胡鬧;其實更胡鬧的還有李明山、龍耀華等人,他們明知道404管理委員會是在胡鬧,依然給了專案自主權、自籌經費等政策。

“你是回去還是?”鄭宇成不再去提74廠的事情。

“我跟你一起,去特區那邊一趟。”謝凱的回答讓鄭宇成意外。

“老總,你終於要去咱們總部視察了?”

投資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下面控制著十多家股權複雜的投資公司,總部沒有名字,外面認為的,也不過是一個律師事務所或則會計團隊。

從修建好後,謝凱就沒有去過。

鄭宇成跟汪貴林邀請過好多次,謝凱都沒去。

“不,我去凱盛。現在既然晶片方面的供應有了變化,凱盛的業務就應該調整了……”

隨著職業經理人團隊掌管凱盛,謝凱對凱盛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少。

但是這家原本靠著生產街機起家的國內唯一遊戲產業,現在甚至已經成了世界第一。

沒法,只要這家企業開發的遊戲,基本上就沒有不火的。

尤其是現在每年在凱盛香江總部舉行的世界遊戲冠軍爭霸賽,更是年度盛事,分類更細緻,獎金更多。更是誕生了無數以遊戲為職業的玩家。

即使這樣,隨著網絡遊戲開始火熱,街機已經沒有了太大市場。

現在的凱盛,也到了轉型的關鍵地方。

謝凱已經竭力稀釋了凱盛的股權,手中依然握著超過60%。

對於謝凱這個神秘大股東的到來,凱盛多年沒有變更的高階職業經理人們,絲毫都不意外。

“現如今,市場形式變幻,街機業務大量下滑,這並不是經營策略有問題,而是市場飽和……另外,家庭紅白機、個人掌機等業務,也到了瓶頸,這也導致依附我們產品的遊戲開發公司失去了熱情……”

廖長青沒有絲毫隱瞞現在凱盛的情況。

“網絡遊戲開發方面如何?尤其是那幾款大型多人線上的角色扮演遊戲?”謝凱直接問開發部。

“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上線。”

“以後的精力,逐步轉移到網絡遊戲上面,尤其是即時對戰遊戲的開發……”

謝凱只是做了簡短的交代,隨後就離開了。

原來,不是他不想提前推出《傳奇》這樣拉開中國網絡遊戲序幕的遊戲,而是國內市場不足以支撐。

微型計算機,依然很貴。

而網咖,這些年也開始大規模出現。

這就給了遊戲更大的市場基礎。

這種遊戲,幾年前凱盛就已經開始開發,並且不斷完善,就是在等國內基礎配套上來。

“老闆這是怎麼了?突然變得這樣急切?”

謝凱走後,黃大發問吳江等人。

他可從來沒見過老闆這樣的情況。

幾人都是搖頭。

他們哪裡知道情況?

反正老闆掌握著絕對控股權,甚至都不需要召開董事會。

畢竟,到現在,凱盛還沒有出現過任何決策錯誤的事情發生。

“其實老闆是對的。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在瞄準我們,在目前現有的市場份額中,很難取得突破。而網絡時代已經開啟。根據市場部的調查,未來,網路將會隨著國內個人計算機普及,變得越來越普及……”

廖長青拿出了市場部的調查情況。

“美國網際網路泡沫已經破滅了……”吳江皺起了眉頭。

這麼多年一直都在經營凱盛的遊戲產業,一臺計算機上萬,效能好一點的,更是高達兩三萬。

雖然國內經濟已經發展得很好了,腰包鼓起來的人也是不少,但是人均收入,也就只有一萬多。

“但是這並不影響國內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長虹那邊準備擴大計算機的產能,很大可能,會如同長虹一樣,一上來就砸價格,加快國內計算機普及速度……”

曾建華透露了一個訊息。

眾人都是大驚。

長虹原本不過是生產彩電,這幾年隨著國內市場的飽和,開始向著計算機產業發展。

原本,長虹的計算機生產,不過是為了增加顯示器的生產,消化過剩的產能。

國內這方面並沒有多少市場競爭者,競爭者都是國際上的顯示器生產商。

一臺計算機利潤可以達到50%甚至更高,然後,紅旗集團依託691廠生產的晶片,開始進軍計算機製造業。

“目前國際上CPU等硬體正在不斷漲價,高性能的晶片,對國內也有很大限制啊。如果無法獲得更多的進口硬體,長虹也沒辦法擴大太多產能吧……”吳江眉頭皺得更緊。

曾建華看著他,咧嘴一笑:“吳總,你不要忘記,老闆來之前去了一趟74廠,而且媒體上也有報道,691廠收購74廠……”

曾建華這樣一說,其他人就明白了。

691廠的產能,一直都是硬傷。

生產的頂級效能晶片可能比不上國際上最好的,可也差得不多。

但是在產能這塊,他們跟國際上那些巨頭相比,差了太遠。

主要原因就在於各種晶片生產所需要的關鍵設備在國內無法量產。

雖然說國內高性能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691廠一直也在擴大產能,除了凱盛這樣一直合作的老客戶,其他民品單位幾乎拿不到凱盛的晶片。

現在,691廠終於邁出了透過兼併來擴大產能的步伐。

這就透露出很多的訊號。

凱盛一直跟691廠合作,自然會不斷關注691廠的動靜。

“不是說他們是準備向民品領域提供晶片?”廖長青也是不明白。

很多訊息,他們知道的沒有曾建華多。

“計算機,不也是民品麼?軍用的跟民用的完全不同。”曾建華一臉笑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人頓時明白了。

這步棋,不是他們能瞭解的。

還好,老闆知道的比他們多,只要認真去幹就行了。

691廠跟74廠籤訂合同後,主管部門的領導終於還是問出了他們想要迫切知道答案的問題。

“陳總,雖然我們知道貴方一定會加大投資,可這投資力度……”

“初步投資,大約0億吧。我們不提供低效能晶片。中高階,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另外,將會以74廠為基礎,擴大產能,建設一個研發中心,主要產品將會是計算機、移動通訊終端使用的CPU……”

陳德貴在籤訂合同後,才透露他們的目標。

691廠屬於軍品單位,民品單位需要接待不少的客戶,這就導致691廠受到了不少的侷限。

“移動通訊終端?”

主管部門的領導們有些疑惑。

他們不瞭解。

根本不知道移動通訊終端為什麼會需要高性能的晶片。

陳德貴自然也不解釋。

時間,會告訴所有人。

這些都是紅旗集團內部的戰略,現在只是處於準備階段,自然不會透露出去。

因為謝凱的原因,無論是華為還是中興,有一些產品,開發出來了,依然沒有投入市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